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中國戰略一年 去風險成果了了
一年前,德國政府公佈了醞釀多時的「中國戰略」,希望為政治和經濟界與中國打交道提供方向指引。德國《商報》指出,這份戰略初衷很好,但實際成果乏善可陳。
歐委會部分抵制匈牙利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歐盟高層官員將抵制匈牙利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主辦的非正式會議。先前,匈牙利親俄派總理歐爾班與多國領導人就烏克蘭問題舉行了一系列「不當」會談,令歐洲夥伴感到憤怒。據德媒報導,歐爾班質疑歐盟在俄烏戰爭中的路線,並呼籲歐盟領導人與俄羅斯和中國對話
消息人士:義大利和西班牙贊同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
歐盟要求27個成員國在7月15日前提交有關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意見。政府消息人士稱,義大利和西班牙持贊同意見。
白俄羅斯與中國漸行漸近 後果會怎樣?
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與該國近日與中國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之間是否存在聯繫?白俄羅斯為何參加上合組織?
歐盟稱X違法 馬斯克曝光歐盟提供「秘密交易」
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查後,歐委會周五宣佈,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X違反了《數字服務法》,利用「黑暗模式」影響用戶的行為。馬斯克在X上發帖回嗆,並透露歐盟曾提供了一項審查言論的「秘密交易」,但X拒絕接受。
電動汽車臨時關稅 德國可能投棄權票
連續幾個月來,德國聯邦政府一直對歐盟向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持保留態度。路透社7月12日從一名德國政府圈內人士處獲悉,在歐盟內部關於對華關稅的投票中,德國預計將投棄權票。目前,肖爾茨總理寄希望於歐中雙方在11月前達成協議。
北約閉幕會不見蹤影 歐爾班私會川普
在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提前離會,前往佛羅里達會晤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此舉引起北約和歐盟成員國的批評,儘管歐爾班稱自己近期的一系列訪問為「和平使命」。
歐盟反補貼做法有問題?中國商務部展開調查
北京和布魯塞爾的貿易爭端進入下一回合。繼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臨時特別關稅後,北京對歐盟展開一項新的調查。所涉及的並非電動汽車領域。
客座評論:拒絕極端,營造未來
張倫
在被稱為「選舉年」的2024年,不管是按日程設定的台灣、印度大選,還是突然提前組織的伊朗、英國大選,結果都頗為耐人尋味。 而剛結束的法國提前大選,又構成2024年諸多政治大戲中極具戲劇性、非常重要的一出。
德語媒體:暫時不會有貿易戰
歐委會向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至38%的特別關稅,以平衡中國的國家補貼。有警告說,這是歐中貿易戰的開始。這樣的擔憂有道理嗎?《商報》就此發表客座評論。
法國右翼領銜「歐洲愛國者聯盟」
新選出的歐洲議會中,極右翼的法國國民聯盟(RN)將領導第三大黨團「歐洲愛國者」 (Patriots for Europe),該黨團由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組建。
歐美駐華大使:同中國民間交流為什麼這麼難?
歐盟和美國駐華大使近日分別指出,與中國的民間交流變得愈發困難。他們批評北京主動給歐美與中國民眾的接觸與互動製造障礙。
一舉多得!比亞迪在土耳其設廠
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將在土耳其投資10億美元,建設一家年產能為15萬輛電動車的工廠。除了有助於規避歐盟對其加徵的臨時關稅,此舉還會為比亞迪帶來哪些好處?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為何突然訪華?
時隔兩個月,中匈領導人再次會晤。剛剛訪問過烏、俄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稱訪華之旅為「和平使命3.0」。專家如何解析歐爾班此行的目的和意義?
德語媒體:受益者是習近平
《新蘇黎世報》強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是俄羅斯總統普丁欲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受益者。《法蘭克福匯報》則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臨時關稅「沒問題,但不解決問題」。
歐爾班閃電訪普丁 歐盟大怒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自認為在俄羅斯進行「和平使命」。他是在代表歐盟進行談判?布魯塞爾說不。
對中國產電車徴税 歐盟解釋為什麼
歐盟委員會不久前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37.6%的臨時性關稅。如今公佈了對中國電動車市場九個月的調查結果,說明了加徵關稅的理由。
德語媒體:歐盟高瞻遠矚拯救短視的德國人
歐盟7月5日起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德國編輯部網路》讚揚說,若不是歐盟從長期戰略高度進行一盤大棋佈局,拘泥眼前利益的德國人必定再次撞上同一堵牆。德國《商報》擔心,電動汽車只是中國政府巨額補貼的冰山一角。
稅什麼?比亞迪泰國新廠投產
就在歐盟開始對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的同一天,比亞迪宣佈在泰國開設的新廠投產,彰顯其繼續國際擴張的決心。
內部分歧下歐盟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
歐盟從7月4日起對中國製造的純電動汽車實施臨時關稅,這將對中國電動車生產商產生重大影響。此舉引發了歐盟內部的分歧與廣泛討論。
德語媒體:歐盟汽車關稅讓誰受益?
歐盟即將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關稅,德國《世界報》就此提出警告,認為這很可能只讓本土廠商受益,最終會扼制創新和競爭。《明鏡周刊》則呼籲歐洲人切忌甘於平庸,要勇於進取、勇於自我革命。
中國企業大舉投資匈牙利 居民憂環境污染
匈牙利是中國在歐盟境內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正在投資電動汽車廠和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僅僅在德布勒森就有七家新的中國工廠正在建設會已經開始營運。當地居民擔心環境污染問題,但卻沒有發言權。
「讓歐洲再次偉大」:匈牙利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匈牙利即於7月1日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這可能對烏克蘭入盟以及氣候政策產生影響。作為歐盟最大的「唱反調者」,匈牙利將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主導多項議事進程,這對歐盟而言意味著什麼?
電動車關稅爭端:德國總理建議歐中徵收同等關稅
德國《商報》援引德國政府圈內以及歐盟人士的消息,德國總理肖爾茨建議歐中雙方對汽車進口徵收同樣高的關稅,以解決目前出現的電動車關稅爭端。不過歐盟方面對肖爾茨的建議不以為意。
德語媒體:很難被稱為「洪水襲來」的中國電動車和比亞迪在歐洲踩到的「坑」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乘用車在德國的市場份額約為1%,遠稱不上「洪水襲來」。面對中國電動車的競爭,有一個比打貿易戰更好的方法。《商報》關注到雖然比亞迪想借助歐洲盃球賽提高知名度,但卻在投放廣告時「踩到坑」。
中國希望與歐盟就電動車關稅一事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國商務部今天表示,中方希望與歐盟就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問題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升級。昨天,彭博社報導稱,歐盟決定微調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的關稅。
媒體:歐盟「微調」對華電動車關稅
歐盟即將對中國產電動汽車開征關稅之際。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歐方在收集更多訊息後,對關稅進行了「微調」。
德國經濟部長前腳走 交通部長再訪華
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聯邦交通部長維辛認為,關稅是一種破壞性的做法。有消息稱,中國發出訊號,如果柏林能夠說服歐盟放棄關稅懲罰,中國會考慮降低對大排量燃油車徵收關稅。
讓數據說話:中國市場對德國汽車製造商有多重要
中歐關稅爭端深刻波及德國汽車工業:一方面,德國車企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出口至歐洲將直接受到加徵關稅的影響。另一方面,若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出口至中國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將首當其沖遭受打擊,尤其是豪華車品牌。
德語媒體:中國不會改變自己的經濟模式
德國《商報》發表評論指出,即便北京與布魯塞爾進行接觸的做法是正確的,但談判也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因為中國不會修改自己的經濟模式,仍會繼續向企業提供大量補貼。
專訪:關稅會來的 哈貝克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訪華前夕,歐委會宣佈將對中國產電動汽車提高關稅。關稅爭端也由此主導了哈貝克此次中國之行。而在此期間,歐中雙方宣佈將展開談判,被認為是哈貝克的一個成功。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專家Heribert Dieter教授接受DW專訪。
歐盟最高層四大要職本周塵埃落定 馮德萊恩連任應無懸念
歐洲議會選舉過後,歐盟最高層四大要職的人事安排進入決策階段,本周召開的峰會將宣佈決定,而馮德萊恩連任歐委會主席已經基本無懸念。
談判前景不樂觀 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中歐雙方已經商定開始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談判。中國希望歐盟在7月4日之前就取消加徵關稅做出決定,但是分析人士和業界人士都認為這一可能性等於零,除非中國「展現做出重大讓步的意願」。
波蘭總統杜達訪華 同習近平談和平與經貿關係
作為北約和歐盟成員國波蘭的元首,杜達正在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波中雙方探討在歐洲實現和平的前景,同時希望加深經貿關係。杜達在京期間,中國宣佈對波蘭公民實施15日單方面免簽政策。
德語媒體:「想與中國打交道時得到重視,就不能只發出空洞的威脅」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上周末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德國媒體認為,哈貝克的訪華讓歐洲人取得了初步成功,因為北京方面現在同意與歐盟就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展開談判。
日媒:歐盟尋求與日韓建立防務夥伴關係
《日經亞洲》報導,歐盟正在尋求與日本和韓國建立安全和防務工業合作夥伴關係,旨在聯合開發軍事裝備。
哈貝克:與中國競爭 歐盟必須更充分準備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周日在訪問杭州時表示,歐盟成員國需要聯合起來制定共同計劃,以便參與國際競爭。哈貝克也強調,只有與中國合作才能實現全球氣候目標。
歐中同意就電動車關稅問題啟動磋商
中國商務部周六表示,中國和歐盟已同意合作,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表示,這是在今後漫長道路上邁出的良好的第一步。
德語媒體:互相嫌棄又互相需要的老夫老妻
周六的德語報刊,紛紛關注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南德意志報》將德中關係比作一場持續多年的婚姻,雙方都已經不想一起過卻又誰也離不開誰。《巴登報》則注意到哈貝克試圖緩和歐中關係,認為這說明哈貝克想當德國總理。
哈貝克:歐盟對中國關稅談判持開放態度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周六表示,歐盟的大門是敞開的,可就歐盟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問題進行討論。他此前在北京與中國官員會晤時指出,歐盟加徵關稅不是一種「懲罰」,這些措施旨在弭平中國企業從北京獲得的優勢。
客座評論:中歐貿易爭端下一步去向何方?
張俊華
圍繞中國電動車的中歐貿易爭端第一回合剛結束,第二回合的較量正在醞釀之中。目前德國經濟部長的訪華,顯然是想避免德國的汽車成為中國報復的對象。但在學者張俊華看來,這體現了德國政界的短視。
歐盟就新一輪對俄制裁達成一致 中企榜上有名
歐盟國家就針對俄羅斯的第14輪制裁計劃達成了一致。歐盟官員透露,新的制裁旨在減少漏洞,阻止對已有制裁的規避,包括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轉口貿易的進一步限制。
北京:歐盟向中國車企索取訊息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四指責歐盟在針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過程中,蒐集訊息的種類、範圍、數量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此前已有媒體報導稱,中國車企呼籲政府採取反制措施,對大排量汽車進口提高關稅。
德國經濟部長的中國之行任務棘手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首次出訪北京,正值歐盟和中國就電動車關稅問題的貿易爭端緊張之際。但除了關稅,德中之間還有另一些棘手的經貿投資議題。
歐中貿易摩擦繼續 中國為何選擇豬肉產品來報復?
中國啟動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及副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分析認為,這一舉動似主要針對西班牙、荷蘭和丹麥,作為對歐盟向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回應。
中國宣佈對歐盟進口豬肉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宣佈自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本周將訪問中國,他的發言人稱他「將無法迴避」關稅議題。
調查:在華德國企業擔憂價格壓力
在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即將訪華之際,德國海外商會聯盟發表報告指出,價格戰、疲軟的需求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在華德企的主要擔憂。報告稱,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做法適得其反。
歐盟對華關稅:德汽車工業望能通過談判扭轉
德國汽車工業希望歐委會與北京通過對話找到解決方案,從而避免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不過,其它經濟領域如德國工業聯合會則對歐盟的措施表示理解。
解碼中國:是否會與歐盟爆發貿易戰?
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後,北京威脅將採取反制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只有與中國合作才能更快推進綠色轉型。德國呼籲開放市場,公平競爭。
德國1/4年輕人住「媽媽飯店」 兒子更「戀家」
德國超過四分之一的年輕人還住在父母家。租客協會認為,這跟德國房租居高不下有關。歐盟平均水準離家更晚。最早離家的是北歐國家。
上一頁
第7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