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川普撂挑子,歐中充當頂樑柱
歐中峰會成為周五德語媒體最為關注的話題。《柏林日報》分析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之後,歐盟和中國在氣候保護領域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而《商報》則關注李克強此次訪歐給德國汽車製造商帶來的「意外禮物」。
保護氣候 歐盟能指望中國嗎?
美國宣佈退出巴黎氣候條約,而歐盟和中國此刻舉行高峰會晤,可以說恰逢其時。那麼,實行共產黨一黨專制的中國對歐盟而言,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夥伴嗎?
德法意拒絕重新談判《巴黎協定》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並要求重新談判,這一要求遭到歐洲多國一致拒絕。與此同時,歐盟與中國在氣候保護方面的合作更顯關鍵。
來自中國的投資:想說愛你不容易
中國投資者在歐洲「買買買」的腳步越走越遠,併購規模也屢創紀錄。但是歐洲人面對這一發展卻是悲喜交加:一方面擔心敏感技術流失,智慧財產權不保;另一方面中方開出的誘人價碼往往又難以抗拒。
鏟除貿易保護主義 歐中達成共識不易
有關川普总統將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消息,將中國和歐盟推上了捍衛人類氣候目標排頭兵的位置。不過,儘管有這一共同目標,但在經貿問題上,歐中取得突破卻並非易事。
歐盟商會:中國對待外企仍不公平
歐盟中國峰會召開前夕,歐盟駐華商會公佈了一份企業信心調查。近半數在華企業認為過去一年面臨的困難增多。
專訪:「歐盟與中國之間有更多共同點」
與川普的「當頭棒喝」相比,李克強參與的第19屆歐中峰會可能會帶來更為積極的訊號。但是墨卡托研究所的加斯珀(Jan Gaspers)認為,歐中之間也依然存在分歧。
川普来訪:到處忙開會 抗議永相隨
正在訪問歐洲的美國總統忙得團團轉,在參加北約峰會之前,還要抽出時間與歐盟代表們進行一番會晤。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出面歡迎他的到來。如影隨形的當然還有抗議者。
菲律賓: 有中國給我們錢 不要歐盟也罷
去年,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对歐盟官員不贊同其發動的"毒品戰爭"表示遺憾。如今通過中國的資金援助,他終於可以擺脫對歐盟的金錢依賴。
德語媒體:絲綢之路,冒險之途?
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峰會依舊是德媒關注的熱點話題。《新蘇黎世報》一篇文章認為,新絲綢之路是一個頗為冒險項目。《南德意志報》則指出,在峰會上提倡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中國,本身依然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
德語媒體:"一帶一路"到底是誰的契機?
周六德語媒體關注的熱點依舊是"一帶一路",《法蘭克福匯報》一篇文章寫道,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參與了這個項目。不過,歐洲對這條新的絲綢之路卻抱有質疑。奧地利《信使報》則注意該國一名部長臨時取消參加峰會的消息。
德語媒體:中國版的世界版圖
本周末開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引起德媒關注。《南德意志報》文章指出,中國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全球化,本次會議旨在推動這項計劃。《每日鏡報》則把目光投向了"太陽能世界"公司的破產,其創始人表示,中國是導致該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
馬克宏將給中國帶來什麼?
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讓許多歐洲人鬆了一口氣。這位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但有著大膽改革計劃的法國總統對中國、對中法、中歐關係意味著什麼?
評論:法蘭西,幫幫他!
馬克宏勝任這份工作。他有能力領導法國走出危機,並讓國家牢牢留在歐盟之內。但是德國之聲評論員Max Hofmann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他定能獲得成功。
法國大選:政壇小清新擊敗民粹主義者
法國大選結束,政壇「小清新」馬克宏擊敗右翼民粹主義者雷朋,當選總統。
一攬子節約措施談成 希臘有望獲得新注資
希臘與債權國進行了連續多日的馬拉松談判後,現在終於與國際債權機構達成共識。債台高筑的希臘現在有望獲得新一筆貸款。
索契對話:梅克爾和普丁談得攏嗎?
聯邦總理梅克爾前往黑海與普丁會晤。影響著德俄關係的烏克蘭和敘利亞等問題是雙方商談的主要議題。然而普丁是否對坦誠交換意見感興趣呢?
歐盟團結一致面對英國
歐盟「英國退盟」峰會周六召開,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圖斯克會前對英國發出緩和聲調,有別於德國此前的強硬態度。會議開始不久,圖斯克就宣佈,與會者一致通過了談判綱領。
東協成立50周年: 沒有興趣變歐盟
東協將迎來50周年誕辰。但是在菲律賓舉行的紀念活動峰會慶賀氣氛並不濃。總共10個成員國之間差別很大,它們都不想成為「亞洲版歐盟」。
教宗:難民營堪比集中營
教宗方濟各以嚴厲措辭對希臘難民營現狀提出批評。同時,他也對歐盟的難民政策表示不滿,並指出,現在關閉歐洲的大門,"無異於自殺"。
法總統大選開幕:選民迷茫 選情激烈
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今天開始。英國脫歐以及川普当選美國總統之後,法國總統大選無疑具有風向標的意義。根據選前的民調,共有四位候選人有望進入第二輪投票。
歐洲的終結?—法國選舉Q&A
要是雷朋(Marine Le Pen)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贏得總統選舉,這對歐盟、對德國,意味著什麼?要是出現「Frexit」(法國退盟 ),怎麼辦?
多動腦子,少些垃圾
多用腦子,少些垃圾
英國提前大選:梅姨的賭注?
英國首相宣佈提前大選的消息既令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因為這是一著險棋:贏了,她將有條件順利實現強硬的退盟;輸了,英國社會將面臨與退歐公投一樣的震蕩。
「梅」有民意授權?6月大選見分曉
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門前,特裡莎‧梅宣佈了這個令人驚訝的消息:英國將在6月8日舉行大選。三周前,英國政府剛剛向歐盟遞交退盟申請。
猜猜看 哪個歐盟國家最愛用網銀?
超過一半的德國人都是網銀用戶,但是比起北歐國家,德國明顯略遜一籌。
德國外長:阿薩德不能免受懲罰
德國外長嘉布瑞爾警告說,敘利亞衝突問題上不應將重點關注放在打擊IS,他強調人道援助的必要性。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一名中國男子在法國被警員打死引發當地華人舉行抗議活動,英國正式向歐盟提出「分手」,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有哪些話題最受關注?
圖斯克公佈「英國脫盟」談判指導綱要
歐盟計劃分兩步談判「英國脫盟」:先談分手,然後談未來與英關係。然而,英國對之持反對態度。布魯塞爾也對「英國脫盟」談判可能失敗做了準備。
英國向歐盟遞交退歐聲明
英國正式向布魯塞爾提出了退出歐盟的申請。周三,有關文件已遞交到歐盟最高領導人的手中。現在,英國將與歐盟開啟為期兩年的退盟談判。
梅講脫歐:平穩有序道別離
英國首相梅周三在議會發表演說,闡釋她所領導的內閣所推出的「退歐計劃」。梅表示,將致力於使英國平穩有序地脫離歐盟。
柏林英國人的「退歐」憂慮
目前,有超過10000名英國人生活在柏林,隨著英國退歐步伐的加快,他們也變得更加焦慮不安。去還是留?
川普上任後 中國對歐盟展開魅力攻勢?
歐盟外交圈中人士稱,自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以來,中國開始對歐盟發起魅力攻勢,在貿易談判上立場有所變化,在一系列議題上發出加強合作的訊號。
最新數據:德國穩坐歐盟貿易頭把交椅
德國對於其他歐盟國家究竟有多重要?答案是:十分重要,至少就貿易而言。2016年,德國仍是大部分歐盟國家的最重要貿易夥伴。
英國脫歐開始 歐盟公民不安
隨著英國退出歐盟的談判即將開始,成千上萬的歐盟公民表現出對未來能否繼續保留在該國的權利感到不確定。
英國退歐:今日申請分手 以後還是朋友
今天(3月29日)下午,英國將正式遞交退歐申請。昨天晚間,首相特雷莎•梅已正式簽署脫歐信函。
蘇格蘭議會:再來一次公投!
本周二,蘇格蘭議會投票同意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不過這個結果必須獲得倫敦政府的批准。
「德國製造」最受歡迎
最新問卷調查顯示:「Made in Germany 德國製造」,這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貨物來源地標記,不僅僅是對汽車來說。德國產品的綜合指標非常過硬,尤其是在品質和安全性方面。
羅馬慶生 「花甲」 歐盟面對挑戰重重
1957年的今天,隨著羅馬條約簽訂,歐洲經濟共同體應運而生。60年後,27個歐盟成員國的代表又回到了羅馬,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但今天的歐盟深陷危機,需要新的動力才能繼續前進。
評論:危機當中的機會
歐盟60歲了,但慶祝集會上很多人缺少歡慶的好心情。德國之聲評論員 Alexander Kudascheff認為,歐盟是一部成功的歷史,目前的危機也孕育了契機。
倫敦於3月29日正式申請退歐
英國首相梅決定將公投結果盡快變為現實。歐委會說,已為此做好準備。
日本年內有望與歐盟簽署自貿協定
目前正在德國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共同出席漢諾威消費電子、訊息及通信博覽會。二人都強調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倡導自由公平貿易。
德副總理:土耳其離歐盟越來越遠
聯邦德國外長嘉布瑞爾表示,土耳其成為歐盟成員國是不現實的。在安卡拉新近一再口誅筆伐德國後,這位德國外長威脅將禁止土耳其政界人士在德國活動。
梅克爾將與川普谈些什麼?
聯邦總理前往華盛頓,有可能這是迄今為止她對白宮最艱難的一次訪問。梅克爾在周一晚間宣佈,由於暴風雪天氣將此行推遲到本周五(3月17日)。
波蘭人圖斯克成功連任 歐盟歡呼 祖國憤怒
波蘭人圖斯克是否能連任歐盟理事會主席一職?本來這應該是此次歐盟峰會上走走形式就同意的問題,然而卻遭到了波蘭政府的強烈抵制。圖斯克究竟和波蘭有什麼樣的過結呢?
歐盟:英國海關不力 歐洲蒙受巨大損失
一公斤中國製造的女褲價格91歐分?這怎麼可能!英國海關早就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就此,歐洲反腐調查局提出了嚴厲的指責。
梅克爾:歐洲好,德國才會好
布魯塞爾歐盟峰會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向聯邦議會闡述政府立場。
應對反恐 歐盟欲加強守護邊界"大門"
歐盟對不斷增加的恐襲威脅做出回應,計劃加強對申根區外部邊界的檢查,其中也包括對出境人員的核查。
駐華外企抱怨「仍受欺負」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天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要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中國歐盟商會新近的報告裡抱怨,在「熱土」上受到「冷遇」。
發不發人道主義簽證 歐盟國家可自己作主
歐洲法院裁決,難民依然沒有獲得人道主義簽證進入歐盟的權利。先前,歐洲法院一名檢察官的鑑定提出了相反的建議。
上一頁
第44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