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看默嬸如何為馬克宏「點贊」
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歐盟改革建議大加贊賞,稱其是歐洲未來的「重要基石」。
再來5萬難民!歐委會提新難民安置計劃
為了減少非法移民來到歐洲,歐盟正在考慮出台新規,為那些特別需要保護的難民開通進入歐洲的合法渠道。該計劃旨在打擊人口販賣,同時又滿足歐洲勞動市場的需求。
評論:馬克宏要擔拯救歐盟之大任
馬克宏希望歐盟繼續發展,有意一展宏圖。在他的一系列建議中既有能獲共識的要點,也有不少爭議點。不過,德國之聲記者Barbara Wesel認為,他主要是在替自己作宣傳。
梅首相演講收效不佳 歐盟堅持先談退盟
好話不少,新意寥寥:梅首相有關「英國退盟」的演講在歐盟外交官那裡引起滿腹狐疑。新夥伴關係該是何樣的?德國之聲記者Bernd Riegert從布魯塞爾發來一篇報導。
英首相:脫歐需要兩年過渡期
在義大利歷史名城佛羅倫斯,特裡莎‧梅發表講話稱英國將於2019年3月正式脫歐,但需要一個兩年的過渡期。她許諾倫敦政府願意履行資金義務,並歡迎歐盟公民繼續留在英國生活,但是他們需要登記註册。
評論:北韓和伊朗問題需要歐洲,而非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对世界和平構成了威脅。他在北韓危機、伊朗問題上玩火,導致美歐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德國之聲記者Max Hofmann認為,川普其實能從歐洲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德語媒體:北京砸錢是為了在歐盟培養"代言人"?
中國在歐洲的一擲千金引起德媒注意。《時代周報》認為,中國通過在一些國家的投資,間接地獲取對歐盟的部分話語權。《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川普对北韓發出"徹底摧毀"威脅後北京的沉默。
德語媒體:高牆之下的中國市場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一份調查引發德媒的集體關注。文章稱,日益增長的網路监控令在華外國企業與商業夥伴的溝通變得愈發困難,尤其是文件和數據的交流。《新德意志報》聚焦中國禁售燃油汽車具體時間表。
德語媒體:隱私去哪兒了?中國迎"刷臉"時代
在機場能夠刷臉認證、在大學可以刷臉上課。《法蘭克福匯報》注意到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人臉識別攝影頭。文章指出,除犯罪嫌疑人外,這種技術也能監控異議人士。《商報》則關注到在華歐洲企業的擔憂。
歐洲企業警告在華面臨新障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願意自己被視為自由貿易和市場開放的先驅。但是在華歐盟公司遭遇的卻是另外一種情況:他們面臨著中國關閉其市場大門的危險。尤其是食品工業對此憂心忡忡。
歐盟發力嚴審外資 中方發出嚴厲警告
針對歐盟高層最近對中國投資者,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投資者亮出的「紅牌」。中國政治高層和商業協會都表達了明確的抵制態度,在警告中,威脅的成分也不少。
德語媒體:「向北京問好」
德語媒體關注蘋果重量級海外市場——中國市場對新一代iPhone的反應,以及中國社群網站上各種吐槽的槽點。另外,歐盟向中國在歐洲的收購說「不」,也是德媒關注的話題。
一帶一路進歐洲 從此小國皆親華?
近年來,中國資本正在大規模湧向歐洲,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吸引了中國投資者。在巴爾干地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現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出具了一份報告,警告東南歐國家切勿在政治以及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
布魯塞爾發力:壯大歐盟 嚴審外資
歐委會主席容克周三發表年度講話,提出其餘下任期內的工作計劃。他計劃讓「歐盟區」全部成為「歐元區」、「申根區」。同時提出,要對來自中國等國的外資進行更嚴格的審核。
「歐盟退出法」通過國會下院首關
英國國會下院表決通過了將俗稱的《歐盟退出法》(EU Withdrawal Bill)推進到下一立法程序。擁有多數席位的梅首相政府成功過關。
匈牙利造牆擋難民 歐盟不願給錢
兩年前,正直歐洲難民危機的高鋒期,匈牙利開始在部分邊境上修建鐵絲網,以阻止更多難民湧入歐盟。現在,總理奧爾班要求歐盟出資承擔一半的造牆費用,而布魯塞爾方面則回應說:歐盟不會為邊境的鐵絲網出錢。
專訪:中國需要「一個歐洲」嗎?
德國外長嘉布瑞爾有關中國應秉持「一個歐洲」,不要分化歐洲的言論引起了中國媒體的注意。德國外長此言有何指向,對中國傳遞了什麼訊息?德國外交政策研究會的中國問題專家貝爾格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北京:「一個歐洲」是什麼情況?
日前,德國外長在談及歐洲外交政策時,提出中國應秉持「一個歐洲」的立場,不要試圖分化歐洲。此言一出,引起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外交部也做出回應。
離婚怎麼那麼難?躑躅不前的退歐談判
英國退歐談判第三輪結束後,歐盟代表巴尼爾表示,談判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英國談判代表則呼籲,歐盟方面應該展現更多的靈活性和想像力。
各說各話 脫歐談不下去?!
英國與歐盟的第三輪「脫歐」談判在布魯塞爾舉行。歐盟方面要求英國盡快拿定主意 在歐盟眼中一直都猶豫不決的英國卻強調,雙方都要有「靈活性」。
德語媒體:中國到底是敵還是友?
《法蘭克福匯報》批評德國政府和歐盟對待中國自前後不一的態度。《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在改革承諾中的言行不一。
針對中資海外併購 德國政府再出「重拳」
就在中國政府剛剛宣佈了收緊企業海外投資的政策後,德國經濟部又向歐盟委員會發出了應該遏制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要求。中國投資者在海外「買買買」的行動雖然備受外部和內部的質疑,但中國在高尖端技術領域的併購步伐不會大幅減慢。
調查:英國脫歐 歐盟更「吃香」
一項調查顯示,儘管英國脫歐,歐盟成員國公民中,認為留在歐盟有好處的比例反而明顯增加。
政府給柏林航空國家資助犯不犯法?
「這是合謀,是不許可的資助」—愛爾蘭廉價航空公司「瑞安」(Ryanair)如此抨擊聯邦德國政府對柏林航空公司(Air Berlin)的供貸承諾。其實,有關哪些是許可的、哪些是不許可的爭議,其來久矣。
「毒雞蛋」醜聞:蛋業遭重創 香港也遭殃
醜聞爆發數月之後,歐盟官員和專家學者才開始全力應對「毒雞蛋」。而此時,與此相關的企業和消費者卻已經深受影響,波及範圍甚至到了香港。
媒體:英國願付400億脫歐「分手費」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說,倫敦政府願為脫歐支付400億歐元,多一分也不出。這比歐盟想要的少。
德國人究竟有多民粹?
在開始聯邦大選9周前,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公佈了有關德國選民和非選民民粹主義傾向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是:與美國人相比德國人心態更平和。
"脫歐"第二輪談判 關鍵問題存在"根本分歧"
歐盟和英國脫歐談判第二輪結束,但未取得實質性成果。尤其在脫歐後居住在歐盟的英國公民,及居住在英國的歐盟公民的權利問題上--雙方都產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馬克宏:德國要團結他國 共同致富
德法政府措施召開前夕,法國新總統呼籲德國團結其他歐盟夥伴,避免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G20首日:場內談判艱難 場外意外不斷
G20峰會首日,歐委會主席容克並不樂觀地表示,對歐美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不抱太大的希望。晚上的音樂會,川普一行姍姍來遲。騷亂給G20峰會蒙上陰影。
G20旗開得勝:歐日自由貿易區達成重大共識
G20開幕之際,歐盟和日本為反對貿易壁壘樹立了典範。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高層會談中,雙方慶祝就建立自由貿易區取得的重大共識,當然,目前尚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中國會成為全球領導者嗎?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6月宣佈退出氣候協定後,外界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中國,有分析人士和一些媒體稱,北京將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袖。德新社卻認為,這種說法未免言之過早。
歐盟呼籲中國允許諾獎得主劉曉波出國
歐盟向中國發出呼籲,要求允許身患肝癌的維權人士劉曉波出國就醫。這位現年61歲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目前已經被中國當局從監獄轉移到醫院。
與"戰後的偉人"告別
本周六,歐盟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了德國前總理柯爾的悼念儀式。多國首腦發表了讓人為之動容的講話。
歐盟指責境內假貨主要來自中國
北京當局周四(6月29日)反駁了歐洲刑警組織有關中國是歐盟境內假貨的主要來源國的報告,稱其「不負責任」,同時強調說,會繼續打擊對智慧財產權的侵犯行為。
NGO船救難民上岸 義大利不幹了
過去數天,上萬難民經地中海前往義大利。數以千計的人得到非政府組織船隻的拯救。羅馬早就呼籲歐盟提供更多資助;現在,義大利當局要採取斷然措施。
歐盟懟上谷歌 開出天價罰單
「谷歌」幾乎已成為網路搜索的代名詞,網上購物的消費者也經常使用。歐盟認為谷歌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進行不公平競爭,並宣佈對谷歌處以重罰。
歐盟從土耳其接納的難民遠超規定
德國《圖片報》消息,土歐難民協議出台以來,歐盟從土耳其接納的難民是向那裡遣返的5倍之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希臘的國家部門行動緩慢拖拉。
梅:歐盟公民申請「定居身份」可留英
目前有約300萬歐盟公民在英國生活。英國退歐公投一年後,首相梅承諾,在一個特定時間點以前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居民,可以留在英國,但必須申請新的居留身份。
馬克宏"主攻"中國 梅克爾"暗批"美國
在周五的歐盟峰會上,自由貿易成為中心議題。法國總統與德國總理在這一話題上各自選定了「攻擊對象」,而其他歐盟國家卻也在「各打算盤」。
英國首相:脫歐後歐盟公民不用走
退歐之後,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的居留權問題牽動著數以百萬人。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周四就其立場闡明了一項意向。
馬克宏:政治新星能否承載歐盟厚望
在盛夏的布魯塞爾,歐盟各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周四舉行了峰會。政治新星、法國總統馬克宏成為眾望所歸,人們期待著他將歐盟從英國退歐的低迷氣氛中拉出來。
歐盟欲批中國人權 遭希臘否決未能發聲
路透社報導稱,由於希臘的否決,歐盟上周未能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表批評中國人權問題的聲明。希臘方面稱,這些批評是「沒有幫助」的。
偉大的歐洲人--柯爾逝世震動國際政壇
德國前總理柯爾周五去世,各國領導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多名政要讚揚了他在推動歐洲一體化做出的巨大貢獻。
喜大普奔!歐盟取消手機漫遊費
從6月15日起歐盟正式終止手機漫遊費,在成員國內撥打接聽電話將不再收取額外費用。但批評人士則表示,德國和西班牙的「院外游說者」已經讓新規大打折扣。
歐盟亮紅牌 中國鋼產品再遇反傾銷
歐盟將對中國熱軋鋼材徵收反傾銷關稅。至此,歐盟已對十餘種中國生產的鋼鐵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以保護歐洲鋼鐵產業。
直擊英國大選現場
英國6月8日舉行選舉。剛剛經歷了恐怖襲擊的倫敦在投票期間加強警力。競選期間,首相梅所在的保守黨與工黨民調支持率差距不斷縮小,本次大選結果因此充滿懸念。
澤林視點:同心協力正在此時
中國歐盟商會的成員們抱怨說中國市場不夠開放。但是本台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梅克爾和李克強對唐納德‧川普引來的煩心事更為頭痛。
歐盟民眾有望享受免費WiFi
歐盟希望在數千個社區設立免費網路服務,並準備為此付出投入高達1億2000萬歐元資金。所有歐盟成員國都有機會加入這一項目。
德語媒體:中國為何堅守巴黎協定的陣地
川普退出巴黎協定之後的全球氣候保護新格局仍然是德語媒體持續關注的焦點。《法蘭克福匯報》駐滬記者分析了中國「當仁不讓」地承擔起氣候保護領導者角色的背後原因。
上一頁
第43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