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要向塑料垃圾說「不」
可能用不了多久,塑料器皿,吸管,咖啡攪拌棒和棉簽就很難再進入歐洲。歐盟委員會為了向塑料垃圾宣戰,目前正在醞釀提出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的政策。
歐洲晴雨表:我對歐盟有信心!
歐盟目前正在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尊敬和愛戴。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對歐盟的歡迎度達30年來最高。這中間也有英國退歐的功勞。
歐盟數據保護新規生效 誰會受影響?
本周五,歐盟數據保護法案新規(DSGVO)正式生效。凡是使用歐盟公民個人數據的企業,都必須遵守這一法規,不論該企業是在歐盟內還是歐盟外運作。原則上,這些企業至少要在涉及歐盟用戶的業務範圍中遵守該法規。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呼之欲出
對義大利、對歐洲,這是一個重大轉折。首次有一個純民粹主義的和對歐洲持批評立場的政府接管了一個歐盟創始國的權力。政府首腦:一位無名之輩。他雖明確表示義大利仍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但附加了某些條件。
一文讀懂歐盟數據保護新規
「假如納粹今天掌權,將利用科技犯下何等惡行」,數據保護專家說道。集權國家如果擁有對數據完全的掌控權,令人膽寒。但即使不生活在監控下的國家,仍要謹慎對待個人訊息數據。
祖克柏欧盟答問 有道歉無新意
劍橋分析數據公司造成270萬臉書用戶個資外洩,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在美國國會被拷問之後,又親身前往歐洲表達歉意。
反制美國 歐盟擬修法保護在伊企業
美國重啟對伊制裁,影響到的不只是伊朗企業,還包括所有用美元交易、在美國境內有子公司、或是持有者是美國人的企業。歐盟主席周四宣佈,將搬出法令保護自家企業。
歐盟專員:伊核協議是「急救室裡的病人」
歐盟與伊朗就行動計劃達成一致。這是否能挽救伊朗核協議?伊朗外長在離開布魯塞爾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樂觀。
伊朗拿到中俄「保票」 就看歐盟怎麼說了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定後,中國和俄羅斯均表示願意繼續執行這一協定。伊朗外長獲得北京和莫斯科的「保票」之後, 將於周二在布魯塞爾展開游說,期望得到歐盟的支持。
逼伊朗重返談判桌 美不排除制裁歐盟公司
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但歐盟與伊朗都表示不會跟進。美國在這個時後提出制裁方案,同時牽涉歐盟與伊朗,有助於開啟談判嗎?
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英語)
歐盟駐華大使:中國侵犯人權令人極為憂慮
歐盟言辭鮮明地對批評政府人士在中國遭到迫害表達憂慮,並呼籲解除對劉曉波遺孀、身患多種疾病的詩人劉霞的軟禁。劉霞自2010年一直處於軟禁中。
專訪:歐洲目前的現況對每個人都不利
正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除了談到法國將努力維持協議,也提到他希望德國積極響應法國提出的歐盟改革呼籲。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歐盟堅持不放手
布魯塞爾與華盛頓的裂痕很深。如何評價伊核協定,雙方看法迥然不同。歐盟不願放棄該協定。
專訪:伊朗核協議時日無多
俄羅斯駐歐盟大使切佐夫親眼見證了俄歐關係的起起伏伏。他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出,目前的關係惡化,對雙方都造成了不利影響。他承認,由於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危機的影響,雙方關係暫無好轉契機。
默嬸來訪 自拍走起
聯邦總理梅克爾在柏林訪問了一所學校,與年輕人就歐盟問題進行交流。面對要求自拍的學生,梅克爾也十分配合。
歐洲年輕人:信歐盟 不信川普
一項新調查發現,歐洲的年輕人是支持歐盟的,他們會對英國脫歐或者法國脫歐、德國脫歐說不。這些年輕人相信民主體制,但不信政治機構,更不信任美國總統川普。
歐洲法院:可剝奪戰爭罪嫌犯的居住權
歐洲法院作出判決,對於被懷疑之前犯有戰爭罪行、如今已成為歐盟公民的人,歐盟國家可以剝奪其自由遷徙與居住權。不過,每起個案都要經過單獨的評估調查。
德語媒體:歐盟的「保衛戰」
德國《資本》雜誌關注了中國在德國及歐洲的收購潮引發的憂慮以及歐盟可能做出的反應。《法蘭克福匯報》聚焦習近平與莫迪的會晤到底取得了什麼成果。
玩心跳!美國繼續對歐盟豁免關稅
在截止期即將到來的最終時刻,川普宣布將歐盟國家的鋼鋁關稅豁免期限延長1個月。原來的鋼鋁臨時免稅期截止於5月1日。歐美之間的貿易戰暫時不會打響。
內特尼亞胡斥伊朗說謊 歐盟:沒有證據
在美國正要為是否退出伊朗核協議作出決定前,以色列突然公佈所謂德黑蘭政府試圖研發核武器的「證據」。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卻並不接受這一說法。
美國懲罰性關稅:進入倒計時
5月1日起,美國也將對進口來自歐洲的鋼、鋁產品徵收更高關稅。反正,目前看來是這樣。對德國和歐盟而言,這意味著什麼?
與美不同調 英法德重申伊核協議
繼訪美的馬克宏和梅克爾就伊核協議向川普喊話後,德蕾莎·梅伊也加入了勸說的行列。但川普本人依舊未置可否。
報告:九成德國人認為收入差距太大
一項民調顯示,10個德國人中有9人都認為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不過大多數受訪者也認為,他們生活在一個機會均等的國家。
歐盟調查中國犯罪團伙利用希臘港口逃稅
中國犯罪團伙涉嫌經由比雷埃夫斯港進口商品,虛報價值和收貨公司從而逃避進口稅和增值稅。義大利和歐盟當局正在進行調查。這個希臘最大港口由中遠集團控股經營,未來將充當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
歐洲要員被曝受賄 金主是亞塞拜然
歐洲委員會曝出驚人醜聞:委員會議員代表大會的多名成員被「強烈懷疑」收取賄賂,為亞塞拜然的利益進行遊說。受到指控的也包括德國政客。
馬克宏:我要屬於決心捍衛民主的一代人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斯特拉斯堡歐盟議會發表演說,呼籲歐洲國家捍衛自由民主,抵禦專制主義和民粹主義的侵蝕。馬克宏還再度強調了自己提出的歐盟改革建議。
空襲敘利亞 歐盟立場究竟如何?
歐盟一致支持針對敘利亞境內目標進行導彈空襲。但是,歐盟外長在盧森堡召開會議後發表的共同聲明卻顯得措辭謹慎。
為健康,歐盟出台法律整頓炸薯條
今後,歐盟範圍內只能吃到健康的炸土薯條啦!新規杜絕餐飲業過分煎炸馬鈴薯,違者先被警告,若無改進,則必須停業。
川普接下習近平博鰲橄欖枝
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大抵回應了美國的抱怨。德國之聲獲得了中國美國商會(AmCham)的官方回應。
德語媒體:中美貿易戰 歐盟很受傷
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依舊是受到德媒關注的焦點。《世界報》認為,在兩國的互相傷害中,輸家不僅是美國農民或者中國工人,歐洲也會受到影響。《薩克森報》也持相似觀點,該媒體具體分析了歐盟的哪些行業將會遭到波及。
中美貿易正互懟 歐盟不會亂站隊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在貿易領域不斷過招,而暫時得以「置身事外」的歐盟則啟動了一項調查,審查美國對華改採取的懲罰性關稅是否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美國商務部長則表示仍然期待美中通過協商解決爭端。
三分鐘讀懂歐盟峰會主議題
按照慣例來說,歐盟在春季召開的峰會通常以經濟議題作為重點。而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關稅衝突則當仁不讓地成為今年的重頭戲。
關稅之爭繼續 美國又出新招
美國宣佈,周五將開始對進口鋼鋁增收關稅,歐盟則期望能受到區別對待,免受這一新政策的影響。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表示,只要雙方都有意願,問題是能夠解決的。
阿夫林告急 在德庫爾德人呼籲歐盟斡旋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威脅要擴大在敘利亞北部的軍事行動並出兵伊拉克。生活在德國的庫爾德人團體呼籲歐洲不應坐視不管,而是向土耳其發出明確訊號。
2017德國——避難申請人的首選目標
去年,德國有關機構審結的避難申請數量超過所有其它歐盟成員國審結數量的總和。這是《世界報》援引歐盟統計局報導的。
依賴中俄富豪上癮 「甩賣」歐盟護照風險大?!
馬爾他、塞普勒斯等不少歐盟成員國都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所謂的「黃金簽證」。在實際操作中,這成為了中國、俄羅斯、中東富豪購買歐盟公民身份的手段。批評人士認為,一些歐洲國家政府為了快速獲取資金,無視「黃金簽證」背後的安全風險。
達賴喇嘛:願在歐盟精神框架下留在中國
國際聲援西藏組織本周四在華盛頓舉行30周年慶典。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影片祝詞中表示景仰歐盟精神。他說,中文的共和國幾個字也有某種聯盟的意味在裡面。
美朝峰會,"賭局"開場?
川普与習近平通話時就"保持對朝壓力"達成共識,他也與安倍晉三互通了電話。特金會面的消息傳出後,各方紛紛做出反應。相比韓國的熱情高漲,一些國家的回應相對謹慎。有專家形容,這是一場值得一試的大賭局。
貿易戰將到來?歐盟兩手準備
美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與美國的貿易佔全球貿易約三分之一。隨著川普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歐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迅速滑向貿易戰邊緣。
梅姨談退歐:我們要前所未有的夥伴關係
英國首相梅試圖為退歐談判注入新的動力,她在周五的相關演講中強調,退歐之後英國必須和歐盟建立前所未有的自貿關係,不接受挪威和加拿大模式。此前歐盟抱怨過去幾周的退歐談判進展緩慢。
為避免"硬邊界"在英國內部劃界?梅首相怒了
歐盟拿出了一份聚焦英國與愛爾蘭邊境問題的脫歐草案,為避免「硬邊界」問題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該方案顯然激怒了倫敦政府。梅首相隨後表示,英國永遠不會允許歐盟「破壞」其憲法以及內部市場,拒絕了該草案。
歐洲再啟程::梅克爾要求重整歐盟財政
本周四上午,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聯邦議會發表政府聲明,呼籲對歐盟的財政進行重組。即將出席歐盟非正式峰會的她表示:「我們的歐洲需要踏上新徵程。」
科索沃:獨立十年 分裂依舊
十年前,科索沃宣佈獨立。但十年後,年輕的國民們卻似乎有些沉不住氣。
因員工招妓醜聞 英國樂施會副總辭職
因媒體爆出樂施會曾在海地和乍得舉辦性愛派對後,該救援組織陷入重重壓力。樂施會副總裁佩妮‧勞倫斯(Penny Lawrence)宣佈引咎辭職。
德語媒體:當心中國主導未來世界秩序!
桂民海事件,戴姆勒道歉,接連不斷的大宗收購……中國對於歐洲政治經濟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清晰可見。德語媒體也越來越關注一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想要在未來的世界格局裡取代歐美,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桂民海仍無蹤影 德大使擔憂更多歐盟公民
本周三,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就瑞典籍香港書商遭北京當局拘捕一事再度表態。他擔憂地表示,此案有可能開啟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因此歐盟各國駐京外交機構都感到非常憂慮,並且都支持瑞典方面的主張,要求釋放桂民海。
德語媒體:中國是如何輸出價值觀的?
《新蘇黎世報》介紹了近日德國智庫發表的報告,總結了北京向海外滲透幾個途徑;《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了美、日、印、澳為了遏制中國而結成的聯盟。
澤林視點:降服中國龍須協力合作
歐盟計劃實行更嚴格的投資限制,以抑制中國的擴張。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這種「歐洲高於一切」的主張同川普的「美國優先」有一比,但同樣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捷克總統連任:歐盟的夢魘、中國的福音?
上周末,捷克總統澤曼贏得了選舉,成功連任。在捷克國內,許多人都將這次大選視為路線之爭:親西方,還是親俄羅斯、親中國?捷克會不會步英國後塵,退出歐盟?
上一頁
第41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