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輝瑞門」裁決重擊歐盟委員會
歐盟普通法院就歐委會未公開的疫苗交易簡訊所作出的裁決給馮德萊恩的歐委會主席任期以及歐委會對透明度的承諾蒙上了一層陰影。
專訪:中國抗過首輪關稅 會再簽「購買協議」嗎?
美中達成大幅調降關稅的協議,讓經濟界擔心的最糟糕的情況暫時沒有發生。美中接下來面對怎樣的問題?就此德國之聲專訪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教授、曾長年在中國任教的經濟學家勒謝爾(Horst Löchel)。
北溪2號破產清算在即 美方或成接盤者?
北溪2號即將在5月9日迎來裁定破產的最後期限,德國政府仍遲遲未提出阻止其破產的方案。與此同時,一位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美商被曝有意接手北溪2號,引發對其控制權可能落入美國之手、甚至淪為美俄歐地緣政治棋子的擔憂。
歐盟擬全面告別俄天然氣 斯洛伐克表示「難以接受」
歐盟希望最遲到2027年底,全面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斯洛伐克表示反對該計劃,指出此舉將影響歐盟的能源價格。
歐盟不急於和美簽協議 中國趁機搞魅力攻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盟領導人就雙方建交50周年互致賀電,中國外交部還稱雙方「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與此同時,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齊則表示,如果美國提出的方案不公平,歐洲人並不急於和美國人達成「糟糕的協議」。
美國留不住的人才 歡迎來歐洲!
川普减少對科研領域資助,導致美國科研機構面臨經費削減和人才流失的背景之下,歐盟宣佈了一項高達5億歐元的資金計劃,旨在吸引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對華「夥伴、競爭者、對手」三重定義
五十年前,歐盟與中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均從中受益匪淺。然而,近年來這種關係發生了變化。
德語媒體:比亞迪的成功秘訣
媒體看中國
上周結束的上海車展仍是德語媒體的熱議話題。《南德意志報》評論稱,德國汽車工業要想奪回霸主地位,新一屆政府必須出台提振措施,以鼓勵技術創新和改善市場環境。《世界報》長篇報導,介紹了中國電動車企業比亞迪成功背後的秘密。
歐盟或承諾購買500億歐元美國商品以化解關稅對峙
歐盟貿易專員向《金融時報》表示,歐盟不會接受美國對歐洲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作為解決貿易爭端的長期方案。歐盟或考慮通過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來縮小貿易逆差,以平息美國的不滿。
歐盟法院判定馬爾他「黃金護照」違法
歐盟法院(CJEU)裁定,馬爾他的「黃金護照」政策違法了歐盟法律。目前,只要投資置業百萬歐元,就能獲得馬爾他護照和合法定居身份,被指「買賣國籍」。
為擴充軍備 德國申請不受歐盟債務規則約束
路透社引述周一獲悉的一封郵件內容報導稱,德國請求歐盟委員會,允許其因計劃中的軍備擴張在2025年至2028年期間不受歐盟債務規則約束。
德語媒體:歐盟會走「親華疏美」路線嗎?
媒體看中國
歐盟和德國一直在呼籲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自從川普挑起關稅戰以來,歐盟內部有關調整對華關係的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多。對於歐盟的這一變化,北京顯然樂見其成。
德語媒體:雙贏=中國人贏兩次?
媒體看中國
德國《商報》刊評反對用最低價格承諾方案取代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懲罰性關稅,認為這會讓中國車企賺更多錢、然後進一步投入研發擴大對歐洲車企的技術領先優勢。《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了中日韓三國面對川普关稅時的迥異姿態。
違反數字市場法 歐盟對蘋果、Meta開罰
歐盟委員會周三宣佈,美國企業蘋果和Meta因違反歐盟《數字市場法》,分別被處以5億和2億歐元罰款。
中國可能單方面解除對歐盟制裁
中國在2021年對五名歐洲議會議員施加了制裁,作為對歐盟制裁中國官員的報復。但在當前川普关稅政策導致中美、歐美關係緊張之際,傳出了中國有意單方面部分解除制裁的消息。歐洲議會表示,相關談判已接近尾聲;但歐盟委員會則對北京動議態度冷淡。
一場貿易風暴 如何讓你的早餐變貴了?
毫不起眼的農產品大豆卻牽動數十億歐元。若和美國的貿易談判破裂,大豆和其他食品在歐洲價格恐將水漲船高。哪些東西價格勢必會上漲?
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
西班牙首相訪華晤習近平 促中歐經貿合作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於周五訪問中國,這是他兩年內第三次訪華。在美國混亂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西班牙政府正尋求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
中歐領導人7月在華舉行峰會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在7月底前往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舉行中歐峰會。
歐盟對美報復性關稅:暫緩90天執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四(4月10日)宣佈,日前表決通過的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決定暫緩90天執行。她表示,歐盟做好了談判準備,但不排除其它任何一個選項。
中歐將就電動車市場準入以及投資展開談判
作為對美國總統川普发動的關稅大戰的回應,中國與歐盟表示將加強雙邊經濟與貿易合作。
反擊:歐盟批准首批反制川普关稅措施
歐盟本周三正式通過首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关稅攻勢的反制措施,涉及價值超過2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包括大豆、摩托車和美容產品等。
馮德萊恩呼籲李強避免關稅戰再升級
周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中國總理李強通電話,強調了穩定對於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她也表達了對於美國關稅可能導致大量中國商品湧入歐洲市場的擔心。李強則強調,在這個地球村,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歐盟表態願和美國互免工業品關稅 川普:不夠
面對川普对歐盟商品加徵的20%關稅,歐盟各國商貿部長7日在盧森堡商量對策。歐盟委員提議歐美互免工業品關稅。但川普则認為歐盟的零對零關稅提案「不夠」,要求歐盟縮小貿易逆差,他才願意達成協議。
德語媒體:中國揮起了大棒
媒體看中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一系列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兩天之後,中國做出強烈回應,宣佈也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並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中美之間「以牙還牙」的關稅戰將如何發展,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川普关稅襲來 歐洲如何反應?
歐盟國家貿易部長今天在盧森堡舉行會議,準備對川普政府上周宣佈的對等關稅作出回應。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歐盟和美國之間實行貿易零關稅。
各國媒體如何看川普的「對等關稅」
媒體看中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佈了他的「對等關稅」計劃,涉及美國幾乎所有的貿易夥伴。川普称這一關稅計劃將使美國「重新變得富有」,不過,各大媒體的反應顯然沒有這麼樂觀。
經濟學家:川普关稅抑制德國經濟增長
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徵收的高額進口關稅,會對德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對美出口可能下降兩成,德國GDP可能下降最多0.5%。美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 主要經濟體稅率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佈「對等關稅措施」,其中中國、歐盟及台灣都分別被課徵34%、20%及32%的關稅。川普在演說中批評北京「操縱貨幣和設立貿易壁壘」,也重申了台灣拿走了美國晶片和半導體產業的說法。
川普关稅決定將至 中國再延長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周三表示,中國將把對歐盟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延長三個月,理由是「本案情況複雜」。
長平觀察:歐洲制裁俄羅斯別忘了中國的角色
長平
歐洲領導人本周在巴黎舉行會議後強調繼續制裁俄羅斯。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提醒道,中國政府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不能淡出人們的視線。
俄羅斯陰影下 北約在波羅的海加強戒備
川普上台後,歐洲人意識到一件事:歐盟今後的國防要更多地靠自己。在距俄羅斯僅一箭之遙的波羅的海國家,這種擔憂尤甚:俄羅斯近期被懷疑在波羅的海開展多種類型的破壞活動。德國之聲記者登上一艘愛沙尼亞軍艦,現場體驗波羅的海巡邏任務。
歐盟公佈47個戰略性金屬項目清單
周二,歐盟委員會公佈了一份包含47個戰略項目的清單,旨在提升歐盟對17種關鍵原材料中14 種的生產能力,以支持能源轉型和保障供應安全,並改變在這一領域嚴重對外依賴的局面。
歐盟「人氣」創新高:安全憂慮推動支持率攀升
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歐盟公民對該組織的支持率達到歷史最高水準。74%的受訪者認為歐盟成員國從中受益,主要原因是歐盟在維護和平與加強安全方面的作用。調查還顯示,民眾對經濟形勢仍存擔憂,三分之一的人預計生活水準將在未來五年下降。
歐盟防禦戰略白皮書:該怎麼保護自己?
歐盟委員會發布戰略文件,詳細闡述了歐盟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計劃,而其重點則是如何應對俄羅斯帶來的安全挑戰。
德媒:中國考慮加入烏克蘭維和行動「自願聯盟」
據歐盟外交圈人士向德國《世界報》透露,中國可能考慮加入在烏克蘭的維和行動,並正在試探歐盟方面對此的態度。據悉,布魯塞爾方面認為,中國加入「自願聯盟」或許會有助於俄羅斯接受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
歐盟繞過匈牙利 烏克蘭問題分歧加劇
匈牙利再次拒簽歐盟挺烏聲明,主張支持川普斡旋和平。歐盟其餘26國選擇繞過其否決權,持續提供援助。
媒體:歐盟擬削減鋼鐵進口配額 以應對川普关稅
為應對川普关稅影響,防止便宜鋼鐵湧入歐洲市場並保護本土鋼鐵產業,歐盟計劃從4月1日起進一步收緊鋼鐵進口配額,預計減少15%的進口量。與此同時,歐盟正制定更嚴格的貿易防禦措施,並計劃至2026年修訂公共採購規則,優先使用歐洲鋼鐵。
習近平拒絕歐盟峰會邀請 中歐關係再添變數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拒絕出席歐盟邀請的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改派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這一決定凸顯了中歐關係因烏克蘭戰爭、貿易摩擦等問題日益緊張的現狀。
歐洲應為加強軍備而共同舉債嗎?
歐盟各成員國已經就「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達成了共識,歐盟也為此放寬了各成員國的赤字限制。在此背景下,歐盟是否應共同舉債,推出「歐元基金」呢?
抵制美貨 – 川普的關稅大棒引發抵制浪潮
川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似乎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搞得怨聲載道。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消費者和企業發起了抵制美國產品的運動。
沒有美國 歐洲能實現自主防衛嗎?
在對俄羅斯和美國日益高漲的質疑聲中,歐洲正在重新規劃其整個安全架構和國防能力。在軍購方面,歐洲嚴重依賴美國。那麼,歐洲的軍工企業能否填補美國留下的缺口?
中國仿冒品正充斥歐洲嗎?
中國的廉價電商平台如阿里巴巴、Shein、Temu 等銷售的商品中,許多並不符合歐洲安全標準,甚至涉及產品仿冒與劣質商品交易。這些問題給經濟帶來了數十億歐元的損失。
美國鋼鋁進口關稅生效 歐盟立即宣佈對等金額反制措施
本周三(3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对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對此,歐盟委員會本周三宣佈,將從下個月開始對美國的鋼鋁關稅政策採取反制措施。
暴力殺戮引關注 敘利亞政府宣佈結束沿海安全行動
敘利亞地中海沿海地區近日發生自去年12月阿薩德政府倒台以來該國最血腥的衝突,造成約1500人死亡,其中近1000名平民死於敘利亞安全部隊及其盟友的攻擊。本周一,敘利亞國防部宣佈在沿海的安全行動結束。
歐美漸行漸遠?馮德萊恩:仍是最親密的盟友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其第二任期開始100天之際表示,儘管華盛頓正逐漸遠離其長期歐洲夥伴,歐盟仍然將美國視為盟友。馮德萊恩提出所謂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並表示此舉也將有助於強化歐盟經濟。
川普正在導演「一部慢動作經濟恐怖片」?
儘管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健康,有專家擔憂美國經濟可能會進入一個「川普衰退」時期。還有專家認為川普关稅政策「是一部慢動作經濟恐怖片」。
事實核查:美國給烏克蘭的援助是歐洲的三倍?
川普在重新出任總統後的首次國會演說中短暫談到烏克蘭問題。他強調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是歐洲盟友的三倍以上。事實真是如此嗎?
盧沙野:美國不僅偏袒,而且支持俄羅斯
前中國駐法大使、有「外交戰狼」稱號的盧沙野在兩會期間對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外交政策發表了意見。他指責美國「偏袒」俄羅斯,並呼籲歐洲「反思」對華的強硬路線。
民調:美國不再是德國可信賴的夥伴
最新民調顯示,德國民眾對傳統盟友美國的信任降到了低谷。由於不能信賴美國在關鍵時刻會保護德國的安全,民眾普遍支持新一屆政府借債提高軍備。
上一頁
第3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