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歐洲若想當看客,注定只能做棋子
《每日鏡報》刊發客席評論指出,出於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歐洲必須在美中爭霸中站隊,但是也不應盲從。《維也納報》則擔心,拜登就任總統後,美國可能會為了換取中國在氣候保護等議題上的合作而在人權等議題上做出太多讓步。
歐盟前外交官替華間諜案撤銷指控
德國聯邦檢察署撤銷了對歐盟一名前資深外交官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立案調查。檢察官表示指控沒有得到證實。但這名外交官認為自己個人名譽受損,打算進行追責。
脫歐過渡期將盡 歐洲漁民憂生計
英國脫歐後的漁權是一大棘手議題。法國布洛涅的漁民長久以來在英國水域捕魚,一旦英國硬脫歐,當地漁民的生計將受到嚴重衝擊。
自由貿易:"美國已經失去影響力"
在中國的主導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誕生。貿易專家Rolf Langhammer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分析了RCEP對全球化和歐盟的意義,以及這個自貿協議對下任美國總統會產生的影響。
匈牙利、波蘭阻歐盟預算通過 梅克爾怎麼辦?
波蘭和匈牙利反對歐盟將預算和法治國家掛鉤,導致歐盟新冠經濟援助方案和長期預算受阻。歐盟預算案能不能繞過這兩個國家闖關通過?
新冠疫苗有效率高 歐盟有望12月下旬批准上市
周四新冠病毒有兩個大消息:好消息是德美藥廠合作研發的疫苗有望在今年內問世,壞消息是美國的新冠死亡病例已經超越25萬人。在疫情再度惡化的這個冬天,要挽救更多人命,每分每秒都是挑戰。
共和黨參議員發報告 籲與盟國聯手「抗中」
繼拜登團隊上個月針對對抗中國發布一份報告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的成員18日也發布一份類似的報告,呼籲美國政府強化與歐洲盟國的合作,一同對抗中國帶來的威脅。
歐盟內部掀波瀾 :波蘭匈牙利否決歐盟預算
正值新冠危機期間,匈牙利和波蘭否決了歐盟的預算草案,其中包括疫情經濟援助資金。這兩個國家不願接受援助資金與法治掛鉤的機制條款。歐盟或因此陷入危機。
「RCEP對德國不是好消息」
中國與亞太地區14國周末簽署的自貿協定讓德國經濟界高興不起來。外貿商會難掩失望。政界人士反應則相對矜持。
Moderna疫苗有效率近95% 川普抢功
美國藥企Moderna宣佈,其新冠疫苗三期試驗有效性達到94.5%。福奇預計,針對高危險群的接種工作12月就能展開。與此同時,川普总統則強調,Moderna有望戰勝「中國瘟疫」應歸功於他的監督。
德語媒體:談人權 就斷網
本周一,歐盟議會就中歐商貿關係舉行了聽證會,但駐華代表回答有關中國人權問題的質詢時,網路連線突然中斷。
歐盟指亞馬遜違反反壟斷規則 中國醞釀出台反壟斷指南
國際網購平台亞馬遜是否利用平台收集的數據在競爭中為自己創造優勢呢?歐盟調查委員會公佈的第一階段調查結果的答案是肯定的。同一天,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歐盟與疫苗廠家簽約:保障公平分配
歐盟已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和美國輝瑞公司達成3億劑疫苗供貨協議。Biontech強調,疫苗將公平分配。同時,德國正在考慮如何具體實施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
歐盟反恐:「加強外部邊界保護是關鍵」
最近發生數起恐怖襲擊事件後,歐盟各國領導人就如何打擊恐怖主義舉行了磋商。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核心議題是加強邊界保護。法國總統馬克宏再度提出改革申根協定的建議。
冀重修舊好? 拜登與歐洲首腦密集通話
繼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之後,歐洲多國元首成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第二批通話對象,這釋放了什麼訊號?
波音、空中巴士之爭 歐盟對美徵收懲罰性關稅
在與美國政府就對飛機製造商提供非法補貼的爭議中,歐盟一直希望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現在,歐盟要在白宮權力更迭之前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第二波疫情衝擊:歐盟稱2023年經濟才會復甦
儘管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歐盟經濟在夏季的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然而,隨著第二波疫情到來,歐盟官員表示好景不再,復甦暫停。
客座評論:「川普前時代」將不復返
Ivan Krastev
保加利亞政治學者卡拉斯蒂耶夫認為,歐洲可以從美國大選的戲劇性事件中汲取許多教訓,為自身的政治未來鋪路。
評論:跨大西洋浪漫主義的終結
歐盟國家傾向於將和美國的夥伴關係理想化。但是,德國之聲評論員Alexandra von Nahmen認為,應該盡快拋棄幻想——無論誰當美國總統。
歐盟看美選 專家籲減少依賴美國
在美國選民焦急等待美國大選結果的同時,歐盟政要也對美國大選的可能結果做沙盤推演。專家認為,歐盟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而德國也必須願意承擔更多責任。
德語媒體:中美技術對立 歐洲何去何從?
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中國正在努力發展本國的高科技工業,而歐洲應如何應對這一新局面呢?
獨家:被指協助壓迫維吾爾人的海康威視 歐盟在用!
為了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歐盟機構使用了海康威視生產的紅外熱像儀檢測體溫。該中國科技巨頭被指涉嫌協助監控維吾爾人。
德語媒體:相比川普 拜登讓北京更難受
德國電信集團下屬的新聞網站T-online的文章認為,中國暗中期待川普再次當選連任。德國《時代》線上專欄文章也指出,比起川普,拜登可能會更讓中國難受。
愛爾蘭成為歐盟首個重啟封鎖措施的國家
愛爾蘭重新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要求全國範圍內暫停不必要的商業活動。愛爾蘭也就此成為歐盟範圍內第一個重新採取封鎖措施的國家。
約翰遜首相稱「無懼」無協議脫歐
英國脫歐程序已經耗費了四年半的時間。至今雙方還在進行拉鋸戰。現在,英國首相似乎要不顧一切盡快脫歐,但仍為後退留下一道門縫。
私營企業配合中共統戰工作? 歐盟商會憂慮深深
民營經濟和統戰工作?在歐盟駐華商會看來,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該組織日前發表了一份立場文件,從多方面對中共高層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要求表達了擔憂。
賣國籍給罪犯? 塞普勒斯停發「黃金護照」
對這個歐盟成員國而言,它曾是一筆好買賣:投資250萬歐元,就能獲得一本歐盟護照,刑事犯罪分子也有機會拿到。在電視台播出一個讓當局難堪的報導後,塞普勒斯政府作出了反應。
新冠疫情一圖看清 歐盟將採用「紅綠燈」 標準
歐盟將運用「紅綠燈」訊號機制,出台有關各地區疫情風險程度的統一指標,讓人們對各成員國的疫情能一目瞭然。入秋以來,歐盟各地疫情加劇。本周三(10月13日),德國各地衞生局報告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5000,創下4月份以來的最高紀錄。
德語媒體:北京更希望川普当選連任
貿易戰、華為禁令、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中關係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張。因此,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對未來美中關係的走向也至關重要。
接觸確診病例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自我隔離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因為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接觸過而開始自行隔離。馮德萊恩初步接受的病毒檢測顯示結果為陰性。
德國歐盟輪值主席任期過半:果實纍纍還是失望多多?
抗疫、更高氣候保護目標、新預算的不確定性:今年7月,德國接任由27國組成的歐盟輪值主席時,各方都有很高期待。3個月過去了,情況到底如何?
川普确診新冠之後 他的朋友和對手如何表態?
一向對嚴格防疫政策嗤之以鼻、本人也鮮少戴口罩露面的川普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他的競選對手拜登採取了怎樣的應對策略?在國際上,美國的盟友和「宿敵」又是如何反應的呢?
歐盟計劃11月再次舉行特別峰會商討對華新政策
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高峰會談,這原本應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一個高潮,但是現在歐盟決定11月16日在柏林舉行特別峰會。兩者的差別在於,11月的特別峰會不是與中國的領導人相見,而是談論中國。
歐盟將對英國採取法律步驟
憑借其計劃中的《國內市場法》,英國政府打算在脫歐後繼續保持對北愛爾蘭的控制。但這違反了與歐盟達成的協定。
歐盟峰會:棘手問題多 解決方案少
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周四(10月1日)開始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歐盟峰會很少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解決的方案也甚微。峰會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在外交領域的行動能力。但峰會也被嚴重的內部矛盾所籠罩。
評論:歐盟移民政策——民粹主義者的勝利
歐盟的新移民一攬子計劃意味著由各國分擔難民這一理念的壽終正寢。東歐各成員國從此可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德國之聲駐布魯塞爾記者Barbara Wesel認為,這是民粹主義者們的一次勝利。
歐盟不承認盧卡申科為白俄羅斯總統
儘管他已宣誓就任,歐盟仍不承認盧卡申科是白俄羅斯新屆總統。歐盟外交委員博雷爾周四(9月24日)表示,鑑於白俄羅斯"總統選舉結果作弊","所稱的就職宣誓"沒有"任何民主合法性"。英國政府宣佈將實施制裁。盧卡申科駁回批評。
歐盟理事會主席隔離 對華政策討論延期
近日,歐盟疫情出現反彈,多國確診人數攀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必須接受隔離。這導致了原定今天開始的歐盟峰會被迫延期。有關歐盟對華政策的討論也將推遲至10月初進行。
英國脫歐:德國叫倫敦不要「玩游戲」
德國政府告誡英國不要在明年退出歐盟關稅同盟時觸犯國際法。德國外交部歐洲事務部長羅特表示,留給英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盧卡申科宣誓就任白俄羅斯總統
明斯克的這位強人繼續要當強人。不顧延續了數星期的民眾抗議浪潮,盧卡申科表明,總統他還要繼續當下去。
中國駐德大使:拒絕別國指手畫腳
從港版國安法,到新疆和西藏局勢,歐盟同中國在人權議題方面的爭議越來越多,而中國的立場也一如既往,即反對"干涉內政"。周四召開的歐盟峰會上,對華關係將是重點議題。
澤林視點:歐盟沒有回頭路
中歐首腦會議表明,歐盟目前可以對中國表現出更自信的立場。澤林(Frank Sieren)認為,現在歐盟僅需要設法讓所有成員國團結一致。
德語媒體:德國記者對中國的報導太負面?
《南德意志報》駐華記者Lea Deuber描述解釋了為什麼駐華記者對中國的報導在過去幾十年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及過去幾年前中國國內的報導環境是如何變糟的。《每日鏡報》則呼籲歐盟不要不惜一切代價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
北京邀歐盟視察新疆 反對「有罪推定」
新疆管制嚴格,外國團體若要訪問,皆須經中國同意。習近平在14日表示願意開放歐盟人員到新疆視察,但外交部發言人卻仍延續過去態度,嚴辭反駁外國人權相關指控。
德語媒體:德國要想硬就先從中國開始
本周一,歐中影片峰會舉行。德語媒體對這輪峰會的總結大多為「成果寥寥」。德國電視二台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在市場開放的問題上大搞「雙標」,而梅克爾對北京柔聲細語的做法削弱了整個歐盟的立場。
英國通過《內部市場法案》 議會授權違約?
英國下議院周一通過一項將改寫脫歐協議的爭議性法案。這項由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的《內部市場法案》被歐盟認為是違約行為。
投資協議簽不簽?歐中峰會難題多
據新華社報導,在周一舉行的歐中視訊峰會上,雙方就拖延許久的歐中投資協議談判形成了共識,表示力爭在今年年底前達成協議。然而,歐盟方面在新聞發布會上卻強調,中方必須在市場對等方面有所讓步,方能有望簽署協議。
「法國香檳」和「郫縣豆瓣醬」不能隨便用
歐中影片峰會召開前夕,雙方就保護對方出口的具有地理標誌的食品和飲料達成並簽署了一項協定。路透社報導稱,該協議明顯擴大了享有歐盟產品地理標誌名稱保護的食品數量,並將有助於促進愛爾蘭威士忌、羊乳酪和中國郫縣豆瓣醬將等高價值商品的貿易。
法經濟部長呼籲歐盟在美中之間走獨立自主道路
在歐中視訊峰會舉行前夕,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呼籲,歐盟必須對中國採取「明確的姿態」。他認為,歐盟至今沒能形成一致的對華立場,而現在這是當務之急。德國工業聯合會則要求歐盟方面加大施壓力度。
德語媒體:對待中國 毫不留情
中國歐盟領導人影片峰會下周一即將舉行,德語媒體關注中歐關係。《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面對強勢的中國,歐盟不能示弱。《柏林報》也發現了雙方關係中的風向變化。
上一頁
第29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