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財長:若未達貿易協議 新關稅將於8月生效
在7月9日談判期限將至之際,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沒和美國簽署協議的貿易夥伴將從8月1日起面臨更高的關稅。此外,約有100個國家會收到川普的通知信,包含許多跟美國貿易往來較少、沒積極跟美國協商的國家。
摩擦不斷 中國對歐盟醫療器械出台對等反制
中國財政部發布通知,從7月6日起,限制政府採購進口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歐盟醫療器械。此舉是對布魯塞爾今年6月限制中國產醫療器械的對等反制措施。目前,歐中之間圍繞電動汽車、白蘭地等其他商品的貿易摩擦也仍未化解。
川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這位美國總統粗暴的貿易政策正在嚇跑投資者,針對美國市場的警告聲音不絕於耳。這為歐洲和德國創造了新機遇。就連美國資本也開始湧向歐洲。
長平觀察:什麼是王毅口中的「多邊主義」?
長平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此次訪歐大談「多邊主義」。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多邊主義的基本價值是和平與尊重,作為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的「生命線」,中國不可能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金磚峰會兩大巨頭缺席:成員國齊聚巴西面臨挑戰
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將於周日(7月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然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首次缺席,俄羅斯總統普丁也選擇不親臨現場,為此次新興經濟體年度峰會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全球貿易緊張加劇的背景下,此次峰會將如何應對外部挑戰及內部分歧,備
中國對歐盟白蘭地開征反傾銷稅 價格承諾可豁免
中國商務部周五(7月4日)宣佈,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結束,將對歐盟白蘭地徵收最高達34.9%的反傾銷稅,但主動做出價格承諾的企業可免於被加稅。
川普将發關稅通牒 歐盟做最後努力
美國總統川普为全球貿易夥伴設定的達成關稅協議的期限7月9日即將到來。但除英國和越南外,其他國家都未能和美國就避免關稅達成一致。
德語媒體:王毅訪德 考驗「新對華政策」
媒體看中國
中國外長王毅本周先後訪問布魯塞爾和柏林。《商報》寫道,德國新政府曾要求「新的對華政策」,這次訪問將成為首次檢驗。《法蘭克福匯報》認為,歐盟外交專員卡拉斯直白點明雙方分歧,在外交關係上是最大限度的對抗。
中國外長王毅訪歐稱 歐洲面臨各種挑戰均非來自中國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警告歐洲人,「不能因為有差異就視為對手,不能由於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歐盟「外長」卡拉斯則表示,中國的很多做法「損害了歐洲的安全和就業」。
布魯塞爾:北京不能一邊支持俄羅斯一邊靠近歐洲
中國外長王毅本周訪問布魯塞爾、柏林和巴黎,與歐盟和德法領導人會晤,也為本月下旬的歐中峰會做準備。在布魯塞爾,俄烏戰爭和中東局勢是雙方可能重點討論的議題。
王毅出訪歐洲 將會晤歐盟與德法外長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週展開歐洲之行,計劃訪問比利時、德國及法國,加強與歐洲的關係。然而,中歐之間在經濟與外交領域的深層分歧仍未解決,包括雙方間高達3571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以及中國持續與俄羅斯維持緊密合作關係。
訪捷克被中方跟監 蕭美琴:不會嚇阻我為台灣發聲
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就其在去年訪問捷剋期間遭中共危險跟監的報導表示,「中共的非法行徑不會嚇阻我在國際社會上為台灣發聲」。台灣陸委會周五表示,收到炸彈恐嚇郵件要求撤蕭美琴在捷克遭跟監的新聞內容。陸委會予以嚴厲譴責
應對中國崛起與挑戰,歐洲民眾怎麼看?
近年來,歐盟將中國定義為「夥伴、競爭者以及制度性對手」,北約稱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那麼對於這個話題,歐洲民眾持怎樣的觀點和態度?一項調查或許能提供一些訊息與思考。
德國揮出重拳:要求蘋果和谷歌下架DeepSeek
德國聯邦數據保護專員要求蘋果和谷歌將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的應用程式從德國區應用商店下架,理由是該應用涉嫌將用戶數據非法傳輸至中國。此舉是歐盟國家近期對中資AI企業隱私風險日益關注的最新一環。
歐盟第二:德國將在未來兩年兩次提高最低薪水
一個由政府任命的委員會宣佈,德國將在未來兩年內分兩次提高最低薪水。這一舉措將使德國的最低薪水在歐盟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盧森堡。
消息:北京將干邑白蘭地協議與電動車關稅談判掛鉤
據知情人士透露,法國干邑生產商已就中國市場的最低進口價格達成初步協議。但是,只有在歐盟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關稅爭端取得進展的情況下,中國才會最終同意該協議。
如何與川普打交道?歐洲領導人各顯神通
在與美國總統川普打交道時,有人選擇「戴高帽」,有人選擇「多閉嘴」。在過去幾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對川普极盡溢美之詞。有專家表示,這種追捧戰略是對的,滿足了川普渴望受關注、受讚美的心理,不過也需要技巧,還要結合政治自信。
德語媒體:比亞迪是中國汽車行業的「恆大」嗎?
媒體看中國
德國數字經濟雜誌t3n.de深度分析指出,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掀起的新一輪價格戰,引發行業恐慌,且正將本已產能嚴重過剩的汽車產業推向崩潰邊緣。《商報》關注到中國外長王毅將於7月初訪問歐洲,為7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做準備。
歐洲為何在中東幾無影響力
美國總統川普认為歐洲僅扮演邊緣角色,但歐盟和英國仍在爭取影響力。但在目前的危機中,為什麼歐洲幾乎毫無參與感?
德語媒體:得不償失,中國暫不會攻台
媒體看中國
《商報》的分析指出,中國正在利用自己對稀土資源的壟斷地位以及歐洲的依賴性,迫使歐盟在雙邊談判中讓步。《新蘇黎世報》評論認為,中國不會馬上武統台灣,因為「兵凶戰危」的威脅對北京更有利。
中歐貿易摩擦升級 醫療採購成新戰線
歐盟以回應中國歧視性市場政策為由,宣佈禁止中企參與價值超過500萬歐元的歐盟政府醫療器材採購招標。這是繼電動汽車之後,歐盟與中國貿易摩擦的最新升級。
阿里巴巴速賣通違反歐盟法律 可能面臨重罰
歐盟還指出,速賣通在內容審核系統方面存在「系統性失敗」,這讓平台容易被「惡意商家操控」,「違反了《數字服務法》對大型平台的要求」,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德語媒體:彎道超車的中國AI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Deepseek的橫空出世,開啟了人工智慧的全新時代。中國正在打造於美國截然不同的人工智慧生態體系,也對歐洲構成了挑戰。《商報》評論指出,中東亂局令俄羅斯和中國從中受益。
歐盟能在綠色氫能市場上與中國保持競爭力嗎?
電解器,這種通過分解水將氫氣和氧氣分離的設備,正成為歐盟與中國之間綠色科技領域的新戰場。那麼,歐盟如何才能保持競爭力?
關稅戰陰雲下 歐盟對美貿易順差繼續擴大
歐盟統計局6月13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面臨川普的關稅威脅,歐盟今年4月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仍在擴大。與此同時,歐盟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額則連續第九個月下滑。
德國機械製造行業指控中國同行不公平競爭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聯合會6月12日表示,中國競爭對手除了擁有成本低、技術進步等優勢外,也從中國政府補貼中大量獲益。該機構主席呼籲歐洲政界運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政策工具予以回應。今年第一季度,德國機械製造業在中國的交付量比去年同期暴跌12.2%。
川普:貿易談判期限可延長 但沒必要
美國仍在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著貿易談判,其中也包括歐盟。川普表示,他願意延長90天的談判期限,但「沒有必要」。美財長表示,歐盟之前「比較緩慢」,現在表現出「更好的」談判意願。
歐盟為何仍在購買俄羅斯化肥?
俄烏戰爭爆發三年以來,歐盟進口的俄羅斯化肥卻有增無減。現在,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引起了布魯塞爾的關注,但歐盟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
消息人士:中國已在稀土磁體行業啟用追蹤系統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周四(6月5日)表示,「我們重視新的中歐經貿關係。然而,中國令人矚目的崛起絕不能以犧牲歐洲經濟為代價。」
報復中國的歧視政策 歐盟將限制中企銷售醫療器械
歐盟擬根據《國際採購工具》限制中企參與醫療器械的招標,此舉是報復北京對歐企採取的市場準入歧視性措施。中國商務部稱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波蘭向右轉:保守派當選新總統
代表右翼保守派政黨法律與公正黨(PiS)參選的無黨籍候選人納夫羅茨基以微弱優勢在周日的選舉中勝出,當選波蘭總統。他支持法律與正義黨的反德路線,並在競選期間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
歐盟高官卡拉斯:警惕中俄聯手改變全球秩序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表示,歐洲在「川普政府的嚴厲關愛」後已加大國防開支,同時她呼籲與美英及印太夥伴聯手應對中國的「經濟實力」。
馮德萊恩獲查理曼獎:我們的使命是歐洲獨立
這是表彰為歐洲一體化做出貢獻的最重要獎項:查理曼獎。今年的獲獎者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她表示,「歐洲就是我的生命」,並在獲獎之際呼籲歐洲要更加獨立和自信。
德語媒體:川普将亞洲推入中國的懷抱
媒體看中國
在台灣遭到攻擊時站在哪一方?與誰在人工智慧與半導體領域合作?由誰來建設本國的港口和鐵路?在所有這些東南亞國家遇到的問題上,《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川普都提升了中國的機會。
被指虛假折扣、壓力營銷 Shein面臨歐盟罰款
歐盟5月26日就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一系列違反歐盟消費者保護法的行為向其發出警告,稱該平台因使用虛假折扣、誤導性訊息等營銷手段面臨罰款風險。一段時間以來,歐盟加強了對Shein等電商平台的監管。
德語媒體:俄羅斯繞過歐盟制裁 中國「要為80%負責」
媒體看中國
德國電視一台報導,德國媒體獲得一份外交部內部文件,其中提及歐盟對俄制裁的成果與困難。一位歐盟官員稱,中國要為「八成繞過制裁的行為負責」。《新蘇黎世報》關注特斯拉在中國銷量也銳減,專家認為,這與該企業的錯誤決策有關。
歐盟商會年度調查:只有約三成在華企業對前景樂觀
在華歐洲企業普遍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對發展前景缺乏樂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認為,過去輕鬆賺到可觀利潤的情形已一去不復返了。
歐盟議會代表團、美國關島總督訪台
歐盟議會一個代表團周日抵達台北,並將與台灣總統賴清德會晤。與此同時,美國關島總督也訪問台灣。關島被認為一旦台海發生衝突將成為美方關鍵的軍事部署據點。
與馮德萊恩通話後 川普暫緩對歐盟徵50%關稅
川普上週批評與歐盟談判「毫無進展」,再度發出關稅威脅,但週日在與歐盟領導人馮德萊恩通話後,同意暫緩加徵關稅。隨著歐美貿易關係緊張,德國財長呼籲,歐盟不應被川普關稅挑釁,而是找到共同解方。
川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從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50%關稅,稱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消息一出,歐洲股市應聲下跌。
加薩人道危機:歐盟決定重審與以色列貿易關係
歐盟首次正式回應外界要求對加薩人道危機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呼聲。以色列外長稱「這種立場反映出對以色列所面對複雜現實的徹底誤解」。
美國靠不住,烏克蘭望歐盟進一步力挺
川普在周一與普丁通話後選擇不實施新的對俄制裁,這顯然讓烏克蘭感到失望。有報導稱,烏克蘭將向歐盟提出針對俄羅斯的更嚴厲的制裁計劃。在華盛頓政策搖擺的背景下,基輔希望歐盟能承擔起新的領導責任。
邊檢阻礙自由通行 居民狀告德國政府
為了減少移民非法入境,新上任的德國政府高調宣佈並開始實施更嚴格的邊境檢查。生活在德國與波蘭邊境城市的民眾對這一措施怎麼看?
中國對歐直接投資多年來首次反彈
一份報告顯示,中國2024年對歐盟和英國的直接投資自2016年以來首次增長,同比增長47%。不過對於這種增長能否持續,存在一些質疑。
德國經濟恐陷入三年停滯 歐盟委員會下調增長預期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中美貿易緊張持續的大背景下,歐盟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春季經濟預測顯示,德國經濟2025年將陷入零增長,連續第三年停滯不前。儘管國內消費和投資有所改善,但出口疲軟、對外依賴性高及國際環境動蕩仍嚴重拖累德國經濟的整體表現。
北約採購機構深陷腐敗調查
在歐洲防務支出迅速擴張、北約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關鍵時刻,北約支援與採購局(NSPA)卻深陷腐敗調查風波。目前已有5名相關人員被拘留。專家擔憂,如果在國防領域缺少腐敗風險管控,最終可能構建出一個不能有效保障公民安全的國防體系。
歐盟:暫不重啟中歐投資協定、維持對華制裁
4月底,中國解除了對多名歐洲議會議員及其人權小組委員會的制裁,引發外界猜測北京方面希望重啟雙邊投資協議談判。不過歐盟駐華代表團日前駁斥了這一猜測。此外,歐洲議會也表示,暫不會解除對中國方面的制裁,這一說法明顯不同於北京宣稱的「同步取消」。
俄烏直接談判無果 烏克蘭指俄「脫離現實」
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年以來的首次和平談判無果而終,烏克蘭與會人員稱俄羅斯提出「脫離現實」的要求,俄羅斯官方未立即發表任何回應。
美國將放鬆制裁 敘利亞有望迎來投資潮
T川普宣布將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大馬士革一片歡呼。不過,制裁多快能夠解除呢?敘利亞經濟比戰前縮水了85%,百廢待興。新領導層面臨著重建國家的艱巨任務。
廣告不透明?TikTok或面臨歐盟巨額罰金
布魯塞爾指責TikTok違反歐盟法律。這家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可能面臨高額的罰金。
上一頁
第2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