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外長會議讚揚伊拉克選舉
本周一,歐盟25國外長讚揚了伊拉克人不顧該國危險局勢毅然參加選舉的勇氣。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伊拉克50年來的首次自由選舉顯示出該國人民對民主和法制的嚮往。」歐盟外長們再度向伊拉克做出了為其經濟、社會和政治體制的重建提供幫助的許諾。
歐盟新要職: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外長
新近在歐盟議會中通過的歐盟憲法規定,設立常設理事會主席和歐洲外交部長兩個職務,負責歐盟各成員國間的政策協調,並對外代表歐盟的利益,從而確保歐盟政策的統一和連續性。
歐盟--世界舞台上的政治主角?
儘管歐盟成員國在諸多問題上缺乏協調性,難以達成共識,一些觀察人士依然奉之為世界舞台上的政治主角之一。事實果真如此嗎?
「不回首過去,只展望將來」-伊拉克大選與歐盟
曾經,伊拉克之戰在歐盟內部掀起了一場不見硝煙的紛爭。英國和西班牙堅決站在華盛頓一邊,向伊拉克派遣本國軍隊;而德國和法國則極力反對美軍的大規模行動。眼下,隨著伊拉克大選臨近,歐盟成員國對其又有何期望?請看德國之聲駐布魯塞爾記者的報導。
巴羅索號召歐盟國家振興經濟
推動經濟增長、在歐洲範圍內創造就業崗位,這是歐盟委員會未來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索周三在布魯塞爾對歐盟議會發表的講話中號召歐盟國家在經濟上奮起。
歐盟新成員國非政府組織可獲歐盟贊助
歐盟委員會制定了一項在十個新成員國中贊助非政府組織的綱領,這些非政府組織在實施促進民主、法制和媒體獨立的項目以及與腐敗和侵害人民基本權利的行為做鬥爭時,可以向歐盟申請財政資助。
布希走後歐盟落實取消對華武禁
歐盟內部消息稱,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一事將在2005年內解決。但為了避免歐美衝突,將在布希離開布魯塞爾後開始討論。正在中國訪問的英國外長也作出了類似的表示。
美國威脅打擊伊朗,歐盟擔憂但不吃驚
美國總統布希1月17日表示不排除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即將走馬上任的新國務卿賴斯次日稱伊朗為「暴政的前哨國家」。對於正在致力於用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衝突問題的歐盟來說,美國對伊朗突然採取強硬姿態不啻攪局的當頭一棒。
歐盟各國避難與移民政策的差別
歐盟25國對避難和移民政策差別很大。英國變得很嚴,德國略有放寬,波蘭等剛開始面對這類問題,有點手足無措,地中海國家問題嚴重,西班牙的黑移民從2月開始獲得了3個月的由黑轉白機會。
"全球博弈者"?- 歐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訴求和現狀
三十年前,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曾問過,歐洲的電話號碼是什麼?他試圖通過這個問題來表明,當時的歐盟國家尚未在外交上具有共同行為能力。
結腸癌患者的佳音-歐盟批准新藥
上周五,歐盟委員會批準把抗血管形成新藥Avastin(Bevacizumab, rhuMab-VEGF)用於治療未經治療的、正在擴散的結腸癌。這是歐盟批准的第一個這類新藥。
歐盟轉向-扶持歐洲汽車工業
歐盟工業專員費爾霍於根於1月13日召集了一個高層次的「CARS 21」工作組,這個20人工作小組裡坐著的包括聯邦經濟部長克萊門特和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兼大眾集團總裁皮舍茨裡德爾。加強歐洲汽車業競爭力-這是歐盟從「平民政策」走向扶持工業政策的第一個動作。
英國外長支持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
*
停止核計劃換取WTO席位?歐盟伊朗再次談判
在中斷了一年半之後,歐盟和伊朗於本周三重新開始就簽署全面的合作與貿易協定開始談判。歐盟希望通過加強與伊朗的經濟合作,推進伊朗國內的改革。
評歐盟議會通過歐盟憲法
1月12日,斯特拉斯堡的歐盟議會通過了憲法協定,500名歐盟議員同意讓各國去批准這個協定,只有137票反對。反對者多為歐洲懷疑論者,右翼民粹人士和共產黨人。
歐盟考慮推出統一的移民法
過去5年裡,歐盟多次嘗試推出統一的移民法,但都遭內政部長理事會拒絕。現在新任歐盟司法專員弗拉梯尼拿出了一個歸納了各國移民法規的幸福綠皮書,並打算與25個歐盟成員國商榷後,於7月起草一個法律草案。
菲舍爾啟程訪問災區 提醒歐盟改善救災機制
在宣佈了5億歐元的援助計劃之後,德國成為了東南亞海嘯救災行動的主要支援國之一。德國外交部長菲舍爾昨天前往南亞災區進行訪問。在啟程之前,他呼籲歐盟必須協調災難反應系統。
重要的咨詢機構──歐盟委員會公民咨詢顧問
歐盟是一個有著25個成員國的巨大實體。大多數成員國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然而卻意圖組成一個整體。 這是一個所有生活在歐盟之內的人的整體。人們可以在這25個國家之中的任何一個居住,工作,開車或者上大學。克勞迪婭-凱勒, 作為代表歐盟委員會在德國工作的公民咨詢顧問,可以為所有公民提供法律問題方面的咨詢── 這方面的問題可不在少數。
歐盟國家默哀,救災工作繼續
星期三中午12點,德國和其它歐盟國家為亞洲海嘯的死難者進行了默哀。許多地方的公共交通停止運行,廣播和電視台的節目中斷,人們會集在一起,默默地哀悼死者。據聯合國估計,迄今在亞洲海嘯中喪生的人數已超過20萬,特別是蘇門達臘北部的局勢難以估量。
社民黨估計上半年取消「對華武禁」
最近,德國聯邦總理施羅德的同黨「戰友」,外交專家埃勒爾在接受德國「每日鏡報」採訪時提出,歐盟很可能在上半年取消對華軍售禁令,但同時將實行新的武器出口準則,這意味著德國可能依然不會向中國出售武器。
歐盟向南亞東南亞伸援手
南亞和東南亞發生的地震海嘯災難,聯邦德國總理施羅德中斷了他的聖誕假期。星期三,施羅德總理在柏林發表講話,稱此次災難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施羅德向遇難者家屬表示了哀悼並要求加強國際援助。歐盟援助組織回聲2004年計劃用於地震和洪災的援助資金為1500萬歐元。
荷蘭輪值歐盟總結
歐盟輪值主席國每半年換一次。荷蘭今年7月1日從愛爾蘭接手了主席的職位,而明年1月1日,又將這一職位轉交給盧森堡。那麼荷蘭在這半年之中做出了什麼成績呢?
歐盟歷史概要回顧
歐洲聯盟本身就是一部成功的歷史:二戰剛結束時,統一歐洲被看成是天方夜譚,而一個和平的歐洲,一個所有國家友好相處的統一歐洲現在並非夢想,而是現實了。
歐盟將加強抵制販賣人口活動
歐洲每年有60萬到80萬年輕婦女被拐騙、被迫賣淫、有時淪為奴役。出於道德原因和社會安全原因,歐盟簽署了一項抵制販賣人口的國際公約。
歐盟不在北海設鱈魚禁捕區
歐盟負責捕魚事務的各國部長就捕撈限額問題經過徹夜商談最後達成妥協,於本周三(12月22日)公佈於眾。其主要內容一是就是將來也不在北海設立鱈魚禁捕區,二是對波羅的海和愛爾蘭東南方的凱爾特海規定更多鱈魚捕撈限制。
歐盟面對中國紡織品拿出新措施
歐盟若解除對華武禁 美國揚言會大衝突
競爭廉價服裝市場 土耳其也要分一杯羹
土耳其服裝業者的「幸福歲月」可能快要到頭了,從本周五(12月24日)開始,世界紡織品進口配額制度將正式結束,此前一直享受這一制度的土耳其廉價服裝將不得不面對中國產品的衝擊。雖然土耳其人一再表示自己在產品品質和發貨速度上依然保持優勢,但他們的歐洲客戶們卻並不完全這麼認為。
歐盟法院:微軟必須開放視窗軟體
今天歐盟法院一審做出裁決,確認對微軟公司的有關制裁規定。此前,歐盟委員會對微軟處以巨額罰款,並要求微軟對競爭對手開放視窗軟體。
德國人和土耳其人看歐盟決定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最終做出決定,可以開始同土耳其舉行入盟談判,並確定了開始談判的具體日期。對於歐盟峰會的這一決定,生活在德國的大約300萬土耳其人已經期待了很久。儘管如此,無論是在德國人還是在土耳其人當中,仍有人持不同看法。
土耳其入圍歐盟談判
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峰會開始討論何時啟動同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問題。贊成土耳其入盟者稱啟動談判的決定是促進土耳其和阿拉伯世界民主進程的一個戰略性決定。反對者則對土耳其的經濟狀況感到擔憂,認為土耳其入盟將成為歐盟的累贅,將給歐盟帶來毀滅性打擊。
取消對中國武器禁運? 議會各黨狠批施羅德
德國總理施羅支持取消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在周三的聯邦議院辯論中招致嚴厲抨擊。聯邦議院內的反對黨完全拒絕施羅德的計劃。綠黨也持反對意見。
就歐盟西藏問題小組新階段採訪小組主席
歐洲議會西藏問題協調小組將在歐洲議會2004年至2009年的任期中繼續為增強歐洲民眾對西藏問題的支持和關注而奮鬥。在120名歐洲議員的支持下,歐洲議會通過了支持西藏問題協調小組繼續開展工作的決議。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歐洲議會西藏問題協調小組主席、來自德國黑森州的歐盟議員托馬斯.曼。
伊朗利用歐美分歧,繼續發展核能計劃
本周一以來,德國、英國和法國外長聚會布魯塞爾與伊朗首席談判代表就徹底終止該國核計劃展開新一輪談判。但上周日,伊朗外交部已明確表示,對於徹底終止核計劃的要求,伊朗根本不予考慮。
中國紡織品出口:送走他方配額,迎來自家關稅
「2005年1月1日起,中國的廉價服裝將洪水般衝擊世界服裝市場」。這是世界各國紡織業專家描繪的一幅紡織業世界末日圖。新年的鐘聲也是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的休止符。為了安撫世界各地競爭對手脆弱的神經,中國要向出口紡織品徵收關稅,以便讓衝擊世界的中國紡織品大潮來得更溫柔一些。
歐盟外長爭執土耳其入盟問題
在12月13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25個歐盟成員國就吸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達成共識。歐盟外長會議還決定從明年3月起與克羅埃西亞展開入盟談判,條件是克羅埃西亞加強與海牙前南戰犯法庭的合作。但在是否與土耳其展開入盟談判的問題上,歐盟各國仍然存在較大的意見分歧。
局外人的看法
在與中國總理溫家寶進行海牙高峰會晤時,歐盟表示願意朝著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方向努力。南德意志報一篇名為「局外人的看法:不能給中國武器」的文章寫道:
解除對華武禁前還有一條漫長道路
歐盟-中國高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解除歐盟的對華軍售禁令。雖然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對此表示支持,但遭到大多數歐盟國家及美國和日本的反對。其主要原因是中國不重視人權,沒有言論自由,政治不開放。此外,美國還擔心它在亞洲的利益會受到損害。
溫家寶訪歐:不可完成的使命?
正在荷蘭參加第七次中歐峰會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有兩個重要使命:說服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和爭取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雖然歐盟與中國越走越近,但是鑑於歐盟決策機制的複雜性,溫家寶此行難以在這兩項使命上有所突破。
解除對華軍售禁令? 歐盟尚未達成一致
歐盟可能在本月底之前就對第三國出售武器達成協議,這為結束對華15年的軍售禁令提供了可能。但是本周一,歐盟委員會的官員們對於1989年之後中國人權狀況的改善狀況表示失望。與此同時,反對者也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歐盟部長會談 反恐新方案出台
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12月2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商討應付恐怖主義的一系列新方案,以簡化內部反恐機制。這次會議爭論的焦點是,是否可以為了反恐需要而收集電話和電子郵件數據。包括德國之內的一些國家,對此依然心存疑慮,他們認為這樣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權力。
歐盟美國齊努力 中東和平又顯生機
周二,為期兩天的歐盟國家外長與地中海沿岸鄰國的會議在荷蘭海牙結束。會議所傳達的明確訊息是,重新推動中東和平有了新的希望和契機。也許歐盟和美國必須加強溝通與合作,才能使和平進程取得進展。
東亞向中國靠攏,抗衡歐盟與北美
本星期一,在寮國萬象舉行的東協與中日韓「十加三」國際峰會期間,東協與中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協議規定,簽約各國逐步取消關稅,2010年之前,形成世界最大的內部無關稅經濟區。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成立一個類似歐盟的東亞國家政治和經濟共同體。德語媒體普遍報導了這一消息。
尋找歐洲文化之魂
上周末,一批文化政治家,議會領袖,主管歐洲以及國際事務的外交官員,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在柏林會聚一堂,討論如何為歐洲政治增加更多的文化取向。這次由民間發起的會議為期兩天,會議的口號是「給歐洲一個靈魂」。
烏克蘭的穩定對歐盟和俄羅斯同等重要
俄羅斯總統普丁最希望看到的是,官方最終正式認可亞努科維奇在烏克蘭總統選舉中獲勝。因為與其對手尤先科不同,亞努科維奇贊同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而一旦尤先科當政,前蘇聯的又一組成部分將靠攏西方和北約,俄羅斯將面臨新的威脅。
歐盟的錢,不拿白不拿?
歐盟反腐機構既不是歐盟調查局,也不是歐盟檢察署。歐盟成員國沒有賦予歐盟刑事追訴權和保護高達一千億歐元的歐盟預算的權利。歐盟反腐機構只能進行行政調查,然後將調查結果呈交執法機構。
歐洲服務業市場自由化改革引發社會傾銷爭論
日前,歐盟推出服務行業新準則草案,目的在於減少官僚主義、促進人員和服務在歐盟統一市場內部的自由流動。保守政黨肯定這一自由化政策能夠增強歐盟競爭力,但遭到工會和左派政黨的普遍批評,擔心在歐盟內部加劇社會傾銷。
歐盟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的重要舉措
歐盟決定建立13支戰鬥部隊,分別擁有1500名兵員。這13支戰鬥部隊由多國部隊組成,均為快速反應部隊,受歐盟領導,通常由聯合國授權在歐洲大陸以外的危機地區執行任務。
歐盟暗示明年有望解決對華武禁問題
周一下午,荷蘭外交大臣博特在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說道:「我們準備發出積極的訊號,考慮解除武器禁運事宜,但是,還有一系列條件有待滿足,我們將繼續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
醜聞陰影又犯歐盟巴羅索委員會
葡萄牙人巴羅索的歐盟新委員會可謂多災多難。昨天(11月22日),又一個新的醜聞被揭露出來,涉及的是交通專員-法國人雅克.巴羅。
上一頁
第126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