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歐盟商會:上海進博會是「政治櫥窗秀」
中國歐盟商會周五(11月3日)批評即將在中國舉行的進口博覽會更像是 "政治櫥窗秀",而不是做生意,並呼籲中國採取更多切實措施來恢復歐洲企業的信心。
以色列軍隊再次進攻加薩 歐盟發起救援
以色列軍隊在加薩中心進行「有針對性的攻擊」,隨後從巴勒斯坦地區撤退,無自身傷亡。與此同時,歐盟啟動救援航班,為受困的加薩人民運送援助物資。
李克強逝世 各界反應如何?
中國中央電視台27日報導稱,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該消息在中國國內外引起廣泛震驚和哀悼。
歐盟與中國:在發展政策上互別苗頭
歐盟希望通過「全球門戶」項目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競爭。歐盟與合作夥伴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峰會將推動這一項目的實施。「全球門戶」會是比「一帶一路」更好的選擇嗎?
德語媒體:正在衰減的中國影響力
同以往相比,上周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似乎冷清了許多。塔利班派出了強大陣容,西方國家卻集體缺席。出席峰會的各國領導人總數也比上一屆減少了近一半。
歐盟出台微塑料禁令 影響幾何?
10月17日,歐盟開始部分禁止銷售含微塑料的產品,其中包括化妝品、牙膏以及化肥等等。那麼,這項禁令對消費者和工業界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德語媒體: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個好主意
慕尼黑工大的經濟學教授為《商報》撰文指出,為了給歐洲車企創造喘息時間,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一個明智之舉。她還建議德國學習中國90年代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經驗,要求中國電動車企在歐洲成立合資企業,從而幫助本土產業的技術進步。
埃及開峰會商討中東危機 以、美均缺席
埃及本周六召開危機會議。雖有中東地區和歐盟高官到場,但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國均未派代表出席,讓外界對峰會是否能夠取得進展並不樂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發言時強調,「兩國方案」是和平解決衝突的唯一途徑。
2023年薩哈羅夫獎授予阿米尼及伊朗婦女抗議運動
歐洲議會將本年度的薩哈羅夫獎追授予伊朗女孩阿米尼以及她的死亡所掀起的「婦女、生命和自由」運動。2022年9月,阿米尼被道德警察逮捕後在拘押期間死亡,引發全伊朗大規模抗議活動。
赴北京簽自貿協定 塞爾維亞總統冷落歐盟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到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峰會受到關注。而歐洲輿論更注意到,為此他缺席了本周在阿爾巴尼亞舉行的巴爾干國家與歐盟的一次重要峰會。
波蘭政壇或變天 歐盟重拾希望
波蘭周日舉行議會選舉。出口民調顯示,執政黨得票未能過半,反對派聯盟可能組成新政府。在歐盟看來,這一結果是自由民主的一次勝利。
以哈衝突:誰來調停?
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中東局勢再度趨於緊張之後,美國、歐盟和中國均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以制止暴力的進一步升級。那麼,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又能在這場危機中發揮什麼作用呢?
無條件力挺以色列?馮德萊恩表態遭批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五到訪以色列期間的言論招致批評,她被指表態過於片面,僅強調以色列的自衛權,而未提及以色列應遵守國際人道法。有外交官指責馮德萊恩正放任以色列政府,不顧及加薩地區巴勒斯坦平民而採取行動。
波瑞爾喊話北京 請認真對待歐盟!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表示,訪問中國期間向對方傳達的訊息是,歐盟非常認真看待中國,希望對方亦是如此。他與中方也談到以巴問題,波瑞爾指出,雙方都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推動兩國方案。
社媒充斥以哈衝突假消息 歐盟對X展開調查
以哈衝突發生後,社媒上與之相關的假訊息激增。歐委會要求臉書、X等社媒公司限期改善。Meta已著手刪帖,富豪馬斯克的X則尚未積極做出回應。德國反歧視機構開出第一槍,宣佈退出X平台,並呼籲聯邦政府跟進。
德語媒體:歐盟引入新的企業補貼申報規定
歐盟對經貿的監管手段還在加強,《新蘇黎世報》觀察到周四開始的補貼申報規定,認為新規明顯針對中國。《汽車周報》援引寶馬財務總監的話批評歐盟的關稅政策。
德語媒體:光伏產品價格猛跌 是中國的錯?
歐盟外交最高官員波瑞爾今年曾兩度推遲訪華,《商報》介紹了他周四開啟的中國之行最重要的看點;《法蘭克福評論報》則關注了中國光伏產品大舉佔領歐洲市場後引發的反彈。
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波瑞爾抵中國 將與王毅會談
在兩度推遲行程之後,波瑞爾終於在本周四抵達中國進行訪問,預計將與中國外長王毅等人討論歐中關係、貿易以及烏克蘭戰爭議題,此行也為今年計劃舉行的歐中峰會奠定基礎。不過,歐盟「去風險」策略會不會影響歐中關係,仍有待觀察。
強敵環伺 亞美尼亞深陷地緣戰略險境
納卡地區被亞塞拜然全面控制後,許多亞美尼亞人都對俄羅斯沒有出手保護怨恨不已。一些人現在希望,亞美尼亞應該疏離俄羅斯,尋找另一座靠山----歐盟。但是,亞美尼亞極其敏感的地緣政治位置,決定了哪條路都不好走。
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下周訪華
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將於下周訪問中國。波瑞爾的中國之行今年已兩度推遲。最近一次是在最後一刻被中國方面取消。
歐盟正式啟動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10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佈正式啟動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並稱已經掌握「充分證據」。調查須在13個月之內完成,馮德萊恩稱如果能夠證明存在扭曲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歐盟將「果斷採取行動」。
歐中關係:歐洲制定新制裁工具
歐盟議會周二的主要議題基本上是圍繞中國。議員們為制定一項新的貿易工具掃清了道路。
突尼斯總統拒絕歐盟"施捨", 難民協定要泡湯?
今年七月,歐盟同北非國家突尼斯簽署移民協定,突尼斯承諾阻止更多難民進入歐洲,歐洲則為突尼斯提供相應的財政支持。本周一,突尼斯總統突然批評歐盟提供的款項是"缺乏尊重的小恩小惠"。
最後一批亞美尼亞人逃離納卡地區
來自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消息稱,目前已有大約10萬納卡居民逃至亞美尼亞境內。有報導稱,一輛亞美尼亞軍方後勤車遭到亞塞拜然軍隊的射擊。
歐盟外長集體訪烏宣誓團結
戰時的基輔還從來沒有一次性接待這麼多政要來訪——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外長齊聚烏克蘭以示團結。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呼籲,要為烏克蘭撐起一把「冬季防護傘」。
貿易專員:歐盟有義務捍衛自身經濟利益
擬議中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引起中方不滿後,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本周訪問了北京。結束訪華後,東布羅夫斯基斯繼續為反補貼調查進行辯護,並稱在華設廠的外國車企也會被調查。
歐洲防空系統「天空之盾」 你應該瞭解的內容
由德國發起的「天空之盾」空中防禦系統旨在增強北約對歐洲的保護。俄烏戰爭提高了歐洲對於強化防衛的急迫感。關於「天盾倡議」有哪些需要瞭解的訊息?
客座評論:歐盟的反補貼調查能成功嗎?
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一方面是西方汽車業睡大覺、丟失競爭能力的結果,同時也是缺乏政治信任的表現,更是中國有意地採用「舉國體制」的必然結果。本文就此問題,力圖從源頭上做一個剖析。
對歐盟重擊?馬來西亞提高對中國棕櫚油出口
馬來西亞計劃大幅提高對中國的棕櫚油出口,以便抵消歐盟削減進口其棕櫚油的影響。這引發人們擔心,如果這些棕櫚油生產大國開始依賴向中國的出口,歐盟立法的環保初衷可能會被抵消。
歐盟貿易專員結束訪華 實質性成果有哪些?
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已經結束的訪華之旅,到底能帶來多大的成效?他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交談,達成了哪些協議?總的來說,他此次訪華談及棘手問題的語態,能讓中方明白歐盟的立場和關切嗎?
歐盟貿易專員: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危及中歐關係
目前正在中國訪問的歐委會常務副主席兼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周一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主旨演講。他再度呼籲與中國建立更加平衡的經濟關係,同時表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令歐洲人難以理解。
波蘭不再軍援烏克蘭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波蘭,宣佈將不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之前,雙方就糧食出口問題爭端而關係緊張。兩個國家真的鬧僵了嗎?波蘭到底為何做出這個決定?
歐盟貿易委員:歐中貿易不平衡 但無意脫鉤
正在中國訪問的歐盟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日前表示,歐中貿易關係目前「非常地不平衡」,但是歐盟無意和中國脫鉤。歐中雙方近期正尋求緩和因貿易、地緣摩擦而趨於緊張的雙邊關係。
研究:德國對華投資保持高位 "多樣化"尚未實現
儘管正在進行著一場對中國"去風險"的政策討論,一項研究顯示,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仍十分強勁。
德國移民人數已達到「極限」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周三出訪義大利,他在行前呼籲實施邊境管制,並在歐盟內「公平分配」移民。
歐美商會:中國想與外商有何種關係?
在華外企表示,中美之間就技術、貿易等的緊張關係,以及中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影響著營商環境,導致部分企業重新考慮對這一巨大市場的投資。
難民危機 義大利總理出何新招?
面對蘭佩杜薩難民危機,民粹主義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宣佈制定"非常舉措"。然而這些措施有多大新意?短期內恐怕難見效果。
歐盟擔憂對中國鋰電池依賴性日增
中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包括關鍵產業鏈中的優勢,讓處在能源轉型之中的歐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歐盟專家對此提出了警告。
德語媒體:歐盟自己也巨額補貼本土電動車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依然是德語報刊的關注熱點。《巴登報》指出,其實歐盟也為自己的電動車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法蘭克福匯報》則批評說,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猛增不僅僅靠的是補貼,也因為其品質勝過歐洲競爭者。
保護兒童數據不力 TikTok遭歐盟重罰
歐盟指責中國網路企業字節跳動旗下的影片社群網站平台TikTok沒能完善的保護好未成年用戶,向其處以巨額罰款。字節跳動已經表示「尊重但不同意」相關裁決。
歐盟:歐洲經濟有能力應對中國的報復措施
布魯塞爾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的計劃之後,中國警告此舉將嚴重損害中歐貿易關係。周五歐盟做出回應,堅稱歐洲經濟足夠強大,可以應對任何來自中國的報復措施。
專家稱歐中開打貿易戰 德國將支撐不住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其年度盟情咨文中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一天來,各界的反響不一。經貿專家認為,中國反擊的話,將兩敗俱傷,德國受傷程度最深。
電動車不能重蹈光伏覆轍?歐中光伏產業的「恩怨情仇」
歐盟擔心本土汽車製造商被有價格優勢的中國競爭對手搶佔市場,就像當年本土光伏產業被中國太陽能產業擊敗一樣。如今,歐洲已對中國光伏產品形成了巨大的依賴。
馮德萊恩: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開啟反補貼調查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批評說,大量的國家補貼扭曲了電動車市場,因此,展開反補貼調查在所不辭。
李強G20會歐盟領導人:中國是機遇不是風險
中國總理李強利用G20峰會的機會,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呼籲歐盟與中國加強合作。針對歐盟的「去風險」新戰略,李強表示,防風險與合作不是對立的。
歐盟擬推出數字歐元 現金會成為歷史嗎?
歐盟正考慮在2026年引入數字歐元用於小額支付,它的運作方式類似於比特幣,但不需要手續費。這種支付方式如何運作?對於使用現金的人又意味著什麼?
在歐洲,幾乎人人都呼吸著糟糕的空氣
歐盟正在制定空氣品質新規定。衛星數據顯示,儘管歐洲的空氣品質總體上好於世界其他地區,但是98%的歐洲人所呼吸空氣的污染程度都超過了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限值。
歐委會公佈《數字市場法案》「看門人」企業
歐盟委員會本周三(9月6日)公佈了根據《數字市場法案》(DMA),必須確保其指定的核心平台服務完全遵守該法案的六家企業名單。這六家企業被歸為「看門人」企業。
歐盟庇護申請人數創2016年以來新高
2023年上半年,超過50萬人向歐盟、挪威和瑞士申請庇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敘利亞人是其中的最大群體。這項統計不包括烏克蘭難民。
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2030年前吸納西巴爾干國家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歐盟和候選成員國雙方都必須實施改革,讓該集團的擴大變得更有意義。歐盟領導人將在10月召開的峰會上討論這一問題。
上一頁
第12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