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避難申請個案增加20%
去年,在歐盟、瑞士和挪威境內提出的避難申請總數再度超過百萬,對比前一年漲幅明顯。大多數的避難申請者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而避難的主要目的地則是德國。
歐洲農民們又去歐盟總部抗議
離上一次不到一個月,歐盟農民周一又浩浩蕩蕩開著曳引車來到位於布魯塞爾的總部前,抗議歐盟的農業政策。
歐盟對俄最新制裁獲得通過 包括中國公司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兩周年的前一天(2月23日),歐盟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完成了最後一道法律程序。受制裁實體的完整名單將於明天由歐盟公佈,其中包括中國公司。
歐盟批准對俄新制裁 中國大陸公司上黑名單
歐盟本周三批准對俄羅斯實施第十三輪制裁。該制裁將在本周六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兩周年這一天生效,並首次針對涉嫌幫助俄羅斯獲取違禁物品的中國大陸公司。
為什麼西方制裁沒能阻止普丁?
在過去兩年裡,西方試圖通過制裁打擊俄羅斯經濟,從而結束這場侵略戰爭。然而在戰爭即將兩周年之際,這一目標顯然未能實現。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取得了多大成果?為什麼沒能阻止普丁的戰爭野心?
納瓦爾尼之死:德國主張對俄進一步制裁
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上周突然死於獄中,引發國際社會的震動。德國表示將推動歐盟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德國外交部還召見了俄羅斯大使表達抗議。
馮德萊恩將尋求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
德國政治家馮德萊恩從2019年12月開始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她領導歐委會走過多重危機。民調顯示,她所在的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有望在即將舉行的歐盟大選中表現出色。
美國官員:中國若向全球傾銷過剩產能,將採取行動
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們對中國出現產能過剩局面感到擔憂。美國代表團最近訪問中國時明確表示,如果中國試圖通過向國際市場傾銷商品來緩解產能過剩,美國及其盟國將採取行動。
中國公安部長訪歐 欲與匈牙利深化安全合作
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上周訪問匈牙利時對該國總理歐爾班表示,中國願意對長期以來的戰略夥伴匈牙利提供公共安全方面的支持。這一舉動超越了貿易投資領域,被認為不同尋常。
歐盟批准紅海海軍使命 德國預計派遣黑森艦
歐盟外長批准向紅海派出軍艦以及空中預警系統,為商船保駕護航,防止受到葉門胡塞武裝的攻擊。參加使命的德國海軍上將卡克表示,這是"數十年來德國海軍最嚴峻的使命"。
歐盟難題:就業率創新高,不干全職成潮流
中國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歐洲發達國家的企業找不到工人——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不喜歡全職工作,而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不用全職工作他們的收入也足以養家餬口。政府和企業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全職工作更有吸引力呢?
歐盟電動車商的挑戰:銷售放緩和來自中國的競爭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正在萎縮。去年年底,德國的電動車銷量大幅下滑。而在中國,情況恰恰相反,比亞迪成為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
歐委會對中車四方啟動反補貼調查
歐盟周五宣佈對中國中車子公司中車四方在保加利亞的競標案展開調查。該公司涉嫌利用國家補貼不當削弱歐洲競爭對手。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在獄中去世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2月16日在俄羅斯靠近北極圈的一處監獄去世,年僅47歲。他此前被俄羅斯法庭判處19年監禁。克里姆林宮稱,「沒有關於納瓦爾尼死因的訊息」。歐盟以及西方多國則表示,克里姆林宮應對納瓦爾尼之死負責。
歐盟擬新一輪對俄制裁 四中企入列
根據媒體看到的文件,歐盟再度宣佈將對與俄羅斯交易的外國公司啟動制裁,其中包含4家來自中國的公司。此外,文件也顯示,歐盟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必須管理先前已認定向俄羅斯供貨的13家中國公司。
何為強姦?歐盟統一定義的努力未獲成功
歐盟各成員國在其刑法中對強姦的定義各不相同,歐洲議會試圖在整個歐盟引入統一的、基於同意的定義,為此經歷了好幾個月的談判,然而最終未能成功。
歐盟光伏產業陷危機
歐委會宣佈2024年前減碳90%的新目標,以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為了實現減碳目標,歐盟計劃大幅依賴可再生能源。但面對獲得巨額補貼的中美競爭對手,歐盟的光伏產業舉步維艱。
TikTok或被歐盟調查 又將面臨巨額罰款?
出於對未成年人構成風險的擔憂,歐盟據報擬對TikTok展開調查,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或將面臨高額罰款。與此同時,TikTok不滿被列為「看門人」的上訴被駁回,將接受更嚴格的監管。
北京停止向立陶宛公民發放簽證
中國對多個歐盟國家實施單方面免簽政策之際,卻從1月24日起全面停止向立陶宛公民發放入境簽證。2021年,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開設以來,北京同立陶宛的關係急劇惡化。
涉不當行為 法國檢方突襲搜查華為辦公室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法國的辦公室,近日遭到法國檢調單位搜查。華為也證實此事,表示「全力配合調查」。不過該公司正在法國興建一家5G設備工廠,為何突然捲入這樁案件?
中國鼓勵本土電動車擴大海外業務
為了穩定外貿、擴展國產車出口,中國政府計劃為電動車工業提供更多幫助。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出口國。
歐盟將在烏戰兩周年對俄實施第13輪制裁
據德新社報導,歐盟準備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兩周年之際對俄羅斯實施新的一攬子制裁。這將是歐盟對俄羅斯的第13輪制裁,制裁面將明顯擴大。
英國脫歐四周年:脫歐?什麼脫歐?
英國在四年前正式脫離歐盟。未來12個月內,英國即將舉行下屆大選,但已經沒有人再談及脫歐議題。究竟脫離歐盟對英國人帶來了什麼改變呢?
歐盟就引入「消費者維修權」達成一致
歐盟昨天就「消費者維修權」達成一致,今後如果消費者有維修意願,生產電冰箱、吸塵器、手機等一系列商品的廠商就必須提供維修服務。預計這將大幅減少碳排放且節省資源。
歐盟批准再向烏克蘭提供500億歐元
歐盟27個成員國在周四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上,表決同意到2027年年底以前向烏克蘭提供總價值500億歐元的一攬子援助計劃。此前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對這一計劃一直表示反對。
美商務部長:中國電動車對美歐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日在出席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主辦的一場活動上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西方的銷量不斷擴大對美國和歐盟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德國經銷商柏林開設比亞迪門市
德國經銷商Sternauto在柏林新開設專賣店,展示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在德國銷售的五款車型,這是比亞迪迅速進軍歐洲競爭對手地盤的最新跡象。
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3.1%,中國經濟今年有望實現4.6%的增長,歐洲則陰雲不散,德國更是墊底。
歐盟就動用俄羅斯凍結款項達成共識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凍結了總計兩千億歐元的俄羅斯資產。有消息稱,歐盟各國已經達成一項共識,俄羅斯凍結款項的利息所得將被用於烏克蘭重建。
烏官員被指侵吞4000萬軍火款 澤倫斯基公開收入推動反腐
烏克蘭安全部門稱,一家軍火公司雇員與國防部官員合謀侵吞了用於購買迫擊炮的近4000萬美元,但款項已追回。總統澤倫斯基首次公開過去兩年的個人收入,以期推動官員財產透明。
"黃金簽證"機制為何被取消?
澳洲是最新取消黃金簽證機制的國家。這一機制的創立原本是為了吸引投資,但有時也被腐敗分子或有組織犯罪者濫用。
歐盟經濟安全戰略:保護科技不流向中國
歐盟委員會周三首次宣佈經濟安全戰略,將在對內和對外投資兩大方面保護自己的科技不外洩到"憂慮國家"(countries "of concern")。一般認為,該戰略的矛頭直指中國。
中國駐歐盟高官談秦剛:做錯事免職不足為奇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接受媒體採訪時罕見就前外長秦剛下台一事發表公開評論,他表示這種人士變動不足為奇。他還提到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認為調查「不公平」。
歐盟外交代表波瑞爾:以色列曾助哈馬斯創建
加薩地帶的以哈衝突仍不見緩和跡象,歐盟外交代表波瑞爾周五在一場演說上嚴詞批評以色列,稱以色列當局「資助」並「創建」了哈馬斯,以試圖削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波瑞爾還重申了執行「兩國方案」的重要性。
歐盟新車登記數量明顯增多 德國表現平平
經歷了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對汽車行業的衝擊之後,過去一年當中,歐盟新車註册登記數量明顯增多,但是在汽車大國德國,新車銷售的數據卻並不樂觀。
德語媒體:西方半導體補貼競賽讓中國受益
奧地利《標準報》發表評論指出,西方國家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補貼競賽會為中國未來出口提供隱形支持,這會讓中國成為真正的受益者。5年前兩名中國投資者在德國東部一個小鎮購買了一座二戰時期的納粹中學。《焦點》雜誌探究這一收購案背後的奧秘。
「2023年或為10萬年來地球最熱」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3S)表示,去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且很可能是過去10萬年來地球最熱的一年。科學家認為,「全球氣溫比較中的微小變化對人類和生態系統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訪華 會晤習近平
習近平在會見訪華的比利時首相德克羅時表示,希望加強中歐關係的發展,並希望比利時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德語媒體:西方對俄制裁 中國從中獲益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的原油和天然氣實施禁運政策,很快中國就成了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不過,世界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促成同中國的交易,俄羅斯也不得不大幅削減原油價格。
Ifo:中國是俄羅斯受制裁商品重要來源國
德國著名的Ifo經濟研究所的一項分析顯示,許多受制裁的歐盟商品正通過中國、土耳其和其他國家運往俄羅斯,專家認為其中存在逃避制裁的嫌疑。
美國停飛170餘架波音737 Max 9型飛機
繼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發生事故後,美國監管機構下令暫時停飛171架該型號客機。多國航空公司隨後采納了這一指令,中國民用航空局據悉也有反應。
中國在太陽能行業遙遙領先於歐盟和美國
新報告傳遞了這樣一個明確的訊息:即在太陽能組件生產方面,美國和歐洲已無法與中國競爭。
歐盟對俄實施鑽石禁令 中國印度掏錢收購?
根據去年12月歐盟通過的第12輪對俄制裁,自今年起歐盟不再進口俄羅斯的鑽石。鑽石產業為俄羅斯帶來豐厚利潤,光是在2021年,俄羅斯從鑽石出口賺進了約40億美元。
德國2024趨勢預測:烏克蘭戰事無望停歇,民眾對政府失望
德國人對新的一年持悲觀態度,越來越少的人相信聯邦政府能夠改善局勢。對國際事務的預期也並不樂觀。
烏克蘭外匯儲備明顯提升
雖然戰火仍在延燒,但得益於西方提供的財政支援,烏克蘭國庫的外匯儲備有所提高。不過,由於美國和歐盟的內部爭執,下一輪援烏計劃何時能夠兌現,目前還是未知數。
劍指法國?中國對歐盟白蘭地展開反傾銷調查
中國宣佈將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媒體分析認為,這一看似首先僅針對法國的舉動可能讓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再度緊張。
烏克蘭表示今年仍需370億美元,沒有B選項
烏克蘭期待西方盟友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並估計今年所需資金將達370億美元。然而,來自歐盟和美國兩大盟友的援助均存在不確定性,但烏克蘭表示除此之外沒有備選方案。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申根區
長期以來,這兩個東南歐國家一直在為加入申根區而努力。現在,所有歐盟成員國都為此開了綠燈。但目前在邊境檢查方面仍有一些限制。
在中國和歐盟之間 阿根廷將如何選擇?
阿根廷新總統米萊支持在南美南方共同市場聯盟和歐盟之間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但一些歐盟國家仍猶豫不決。相較之下,中國一段時間來已持續加碼在阿根廷的投資。
媒體:華盛頓建議G7探討如何沒收3000億美元俄資產
據《金融時報》等媒體報導,美國建議G7工作組探討如何沒收已被凍結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希望在明年2月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兩周年之際達成計劃。不過,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在內的歐盟方面目前對此持保留意見。
上一頁
第10 頁,共1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