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用華為還是不用華為?——這是個問題
5G通訊網路作為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普及的基礎設施,是每一個國家都必須重視的問題。就連歐洲的業內人士和技術專家也不得不承認,在5G技術領域,華為已經走在了前面。用與不用,是兩難的選擇。
梅克爾專程訪日 加強「價值夥伴關係 」
本周一和周二,德國總理梅克爾率領經濟代表團到日本進行兩天訪問。在梅克爾眼裡,日本和德國擁有同樣價值觀,政治與經濟關係也有進一步推進的空間。通過此次專程訪日,梅克爾發出了雙方加強合作的訊號。
攜手新時代 德法簽署新友好條約
民族主義在歐洲甚囂塵上之際,新的德法友好條約旨在發出一個重要訊號。不過,具體合作項目尚須制定。
梅克爾承諾難民援助 希臘要求戰爭賠償
應對難民難題、解決馬其頓爭端— 希臘訪問結束之際,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眾多問題上向雅典發出團結合作的訊號。不過,還是有一個議題影響著雙邊關係。
駭客攻擊德國政界 梅克爾等數百人中招
數百名德國政界人士、藝術家的大量個人數據被洩露,據稱其中也包括總理梅克爾。幾乎所有黨派都未能倖免,只有一個政黨例外。
梅克爾新年致辭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在2019元旦致詞中作自我批評,同時呼籲國人團結一致、強調建立一個強大歐洲的必要性。作為對國際危機的回答:德國將擔負起更多責任。
編輯部推薦:12張圖看2018年
歡樂與苦痛,仇恨與團結——對於各種情緒而言,2018年都是豐富的一年。德國之聲在這裡為您選出了12張圖片,來展示我們眼中的2018年。
梅克爾呼籲普丁釋放烏克蘭士兵
德國和法國希望在烏克蘭衝突中扮演調停角色。不過為此,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條件。目前還不清楚俄羅斯總統普丁會對此作何反應。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華為公主」加國被拘;「小梅克爾」驚險當選;「黃背心」第四波上街……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
評論:梅克爾仍然是總理
克朗普-卡倫鮑爾以微弱優勢當選基民盟新一任主席。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認為,梅克爾的這位知己現在迫切需要帶領基民盟向前邁進。
"小梅克爾"驚險當選黨主席
在經歷了整整18年梅克爾時代後,德國最大政黨基民盟周五完成了權力交替。但是,對於梅克爾路線的追隨者克蘭普-卡倫鮑爾的當選,即便在基民盟黨內,也有許多反對聲音。這場權力更迭,注定不會平靜。
梅克爾如何改變了她的黨?
梅克爾領導基民盟18年。這個周五是她告別的日子,進行了她作為黨主席的最後演講。迎接她的是近10分鐘長的掌聲。她是如何改變了基民盟的呢?而基民盟會繼續奉行梅克爾的方針路線嗎?
梅克爾仍是世界頭號女強人
德國總理梅克爾再次被美國富比世雜誌評選為2018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性。除梅克爾之外上榜的還有流行歌曲歌星,科技巨頭和一位總統的女兒。
COP24氣候大會緣何重要?
第二四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在波蘭舉行,目標是拯救《巴黎協定》。專家指出,各國必須共同找出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梅克爾和我坐同一班飛機?!
在馬德里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民航班機上,一位乘客意外發現了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身影。
飛機壞了坐民航 梅克爾的德式儉樸
德國聯邦政府飛行執勤隊不知奢華為何物。新飛機嗎?過於昂貴。漢莎退役飛機足矣。川普和普丁對之該笑破肚皮了。
總理專機故障 G20梅克爾遲到
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往阿根廷參加G20途中,因所乘坐的空中巴士發生嚴重故障,不得不在科隆中途停留。媒體報導稱,當時的情形非常危險,機上通訊系統全部癱瘓。
烏克蘭敦請德國提供軍事支持
圍繞與俄羅斯的衝突,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強調對抗而非緩和。他特意尋求德國和北約的支持。歐盟極為憂慮。
年入百萬也算中產? 梅克爾接班人選夠"謙遜"
默爾茨宣佈競選基民盟主席,使他成為有機會問鼎德國總理寶座的人選。但他身為跨國公司監事、年入百萬的背景也引起了諸多爭議。
梅克爾接班人選想修憲 收緊避難權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12月卸下基民盟黨主席職務。現在,她的潛在接班人動起了難民政策的腦筋,甚至還暗示修憲。
英歐就關係願景達成一致
英國首相梅力求在本周日的特別峰會前,讓歐盟做出最後的讓步。本周四,雙方就歐盟與英國未來關係的一項政治聲明達成一致。
熱甜酒、動物園及移民:白宮眼裡的德國
今年4月27日,川普总統和來訪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曾在華盛頓會晤。德國之聲看到一份白宮為此次會晤準備的吹風會文件。該文件透露了白宮對德國的瞭解程度。
評論:災禍告終
澤霍費爾終於要辭去基社盟主席一職了。他擔任內政部長的日子亦將屈指可數。不過,德國之聲評論員Jens Thurau相信,走人之前,澤霍費爾還想把梅克爾總理也一並拉下深淵。
和解與友誼:美德法等國領導人紀念一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與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內的多國政要共同出席了紀念活動。在此前的周六,馬克宏還和梅克爾共同到簽署一戰停戰協定的地點為一塊紀念牌揭牌。
對梅克爾的小姑娘不可低估?
梅克爾放棄了基民盟黨主席的連任,基民盟總幹事克蘭普-卡倫鮑爾現在宣佈將競選黨首職位。在對德國這一黨內巔峰職位的角逐中,她勇於在政治上走鋼絲。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梅克爾宣佈不再尋求連任;川普称可能會與中國達成協議解決貿易爭端;美國中期選舉進入最後沖刺;金庸逝世……為您回顧一周要聞。
德國援非會議 力促私人投資
本周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柏林與12個非洲國家首腦舉行了會晤。會議的主題就是促進在非洲的私人投資。而反對黨則批評指出,這些私人投資只參考經濟指標而罔顧政治準則。
歐洲沒有梅克爾行不行?
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未能使各方達成共識。其緊縮政策也受到許多危機國家的批評。在歐盟,梅克爾的逐步退出政壇也被視為是一個新開端的到來。
梅克爾走了 誰來執掌基民盟?
安吉拉‧梅克爾不再競選蟬聯基民盟主席。誰會是繼承人?已出現若干人們熟悉的熱門候選人;另有一名意外人選,頗搶眼。
艾爾多安批評人士獲准繼續留在德國
旅德土耳其異議人士伊吉特得到人道主義居留許可。在梅克爾和艾爾多安9月在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伊吉特身穿印有「為了土耳其記者的自由」字樣的T恤衫進行抗議。伊吉特此前曾向媒體表示,收到將被遣返的通知。
評論:梅克爾終於表現出領導強勢
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在黑森州議會選舉中慘敗後,這位女總理表示願意放棄黨主席職務。德國之聲主編Ines Pohl認為,梅克爾用這一決定證明了自己的格局,並聰明地為走下權力高峰作了鋪墊。
梅克爾不再競選基民盟黨主席
據來自基民盟圈內的消息,德國總理梅克爾將放棄競選黨主席。在兩次州議會選舉中,基民盟都遭受重挫。
評論黑森州選舉:德國繼續不知所措
隨著黑森州選舉結果出爐,右翼民族主義的德國另類選擇黨進入所有16個聯邦州議會。德國之聲主編Ines Pohl認為,未來數星期裡,聯邦政府將繼續自顧不暇。
黑森州選舉:梅克爾的又一關
周日,德國黑森州的州議會選舉被視為極巴伐利亞州之後,對梅克爾領導的大聯合政府的又一次考驗。在德國相對富庶、政壇少有波瀾的黑森州選舉結果將對聯邦政治格局產生影響。
美國猶太教堂槍擊案 各國領導發聲譴責
這或是美國史上最血腥的反猶暴力事件:一名持槍男子襲擊了一間猶太教堂,嫌犯已被逮捕。美國總統川普、德國總理梅克爾、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都發出回應。事件也再次讓美國的槍管問題受到關注。
普丁訪德:北溪二號重頭戲
本周六(8月18日),來德訪問的普丁總統將與聯邦政府總理梅克爾談及敘利亞問題和烏克蘭衝突等議題;引爭議的經波羅的海天然氣輸送也是議題之一。
卡舒吉死亡事件:梅克爾欲凍結對沙烏地出口軍火
僅今年頭三季度,德國政府就批准了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4.164億歐元軍火。沙烏地記者卡舒吉之死掀起巨浪。總理梅克爾發出暫停出口的訊號。
德國巴州選舉結束 梅克爾末日開始?
德國巴伐利亞州新一屆議會選舉初步結果已有定數。對於梅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來說,這一選舉結果至關重要。她的姐妹黨基社盟在老家失去了絕對多數的優勢,必須要面臨新的執政夥伴和挑戰。
巴伐利亞選舉在即 黑紅兩黨民調慘淡
民意調查顯示,本周日(10月14日)的巴伐利亞州選舉中,梅克爾所在基民盟及其姊妹黨基社盟、聯合執政的社民黨或將面臨歷史性的低點。該州選舉對德國總體政局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
評論:梅克爾總理,說好的氣候保護呢?
在布魯塞爾,德國在氣候保護的問題上拖後腿。在歐盟的舞台上,德國聯邦政府的不團結表露無遺。德國之聲記者Jens Thurau 認為,這是一種可悲的局面。
選項黨內出現猶太人組織
取名為「選項黨內猶太人」的團體的建立引起廣泛關注,也受到猶太人組織的大量批評。現在,該團體走向公眾。
納坦雅胡施壓梅克爾退出伊朗核協議
因修建定居點的爭議而被擱置的德以政府磋商現又得以重新開啟。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向德國總理梅克爾施壓,希望歐洲退出同伊朗簽署的核協議。
評論:統一?我們能做到……
……依然還沒有。德國統一28年了,東部地區在經濟上依舊落後。不過,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指出,導致東部地區很多公民仍有二等公民之感的,還有其它原因。
調查:川普成全球信任度最差大國領導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問訪了25個國家的26000人,結果顯示,很少人覺得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做正確的事情。他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受信任程度之低,甚至還不如習近平和普丁。
「氣氛凝重」的國事訪問
早在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到訪前夕,德國就有很多人對此次國事訪問提出批評。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訪問行程剛剛開始,就爆出了一個醜聞。
誰能接梅克爾的班?
Nach dem Misstrauensvotum bei der Wahl zum Union-Fraktionsvorsitz wird schon über die Nachfolge von Merkel spekuliert.
缺少多數支持的梅克爾 - 接下來的5個可能性
梅克爾不得不吞下這杯苦酒。聯盟黨議會黨團打破慣例,沒有選舉總理推崇的主席人選。這對梅克爾領導的聯邦政府意味著什麼?
德國與土耳其的關係為什麼越走越涼?
德土關係惡化的轉折點是2016年發生的未遂軍事政變。安卡拉政府在之後的大清洗以及一系列鎮壓活動,讓兩國關係漸行漸遠,至今沒有出現回暖的跡象。
「這是針對梅克爾的一次起義」
柏林無人預見到這次權力政治地震:梅克爾總理的親信福爾克爾‧考德爾(Volker Kauder)不得不將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院院黨團主席一職讓位於「局外人」拉爾夫‧布林克豪斯(Ralph Brinkhaus)。
爭議憲保局長竟然高昇
備受爭議的憲法保護局長馬森失去現職,但將在內政部履新。經濟上,他甚至由此得益——一個實為贏家的敗者。
上一頁
第8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