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維基解密再爆猛料 梅克爾與潘基文對話被監聽
維基解密公開多份文件,其中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有關氣候保護的一次對話內容。此外,文件還描述了梅克爾與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一次私人會晤的細節,稱談話語調「非常生硬」。
德國穆斯林 怎樣看難民?
在德國大約生活有400萬穆斯林,其中將近一半擁有德國國籍。他們怎樣看待眼下紛擁而至的難民?擁有土耳其血統的德國之聲作者Canan Topçu走訪了一些在德國生活多年的阿富汗、土耳其、波斯尼亞以及阿拉伯裔移民。
歐盟計劃三月與土耳其召開特別峰會
鑑於日益加深的難民危機,歐盟決定與土耳其在三月初召開特別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強調,同土耳其的合作是歐盟的優先目標。
梅克爾成為聯合國秘書長有戲嗎?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任期即將進入尾聲,其繼任者人選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正面對艱難處境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是否有機會成為下任聯合國秘書長?
梅克爾:減少難民有三要素
歐盟峰會即將召開之際,德國總理梅克爾本周三在聯邦議院發表政府聲明,對歐盟與英國在改革問題上達成妥協以及通過消除難民潮發生原因等措施來克服難民危機表示謹慎樂觀。
難民危機——爭吵不休,依舊無解
歐盟外長在布魯塞爾的難民問題磋商中空手而歸。難民危機繼續無解,而德國在這個問題上愈發孤立。
評論:等待梅克爾的只有失敗
兩個沒有出席會議的人卻決定了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命運:梅克爾和普丁。
德國難民政策進入選戰時期
不到一個月以後,德國的3個州將迎來新一屆州議會大選。這也為難民政策賦予了更加特殊的意義。
法國對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說「不」
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愈發成為眾矢之的:如今法國政府也對於梅克爾的新配額建議提出批評,表示法國拒絕額外接收更多難民。
克隆尼拜訪梅克爾談難民危機
這位好萊塢巨星來到柏林並不只是為了電影,在參加柏林電影節之餘,喬治‧克隆尼還與總理梅克爾進行了會談,討論了難民危機。
德國進一步承諾支援土耳其應對難民危機
梅克爾和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談話的同時, 又有人在愛琴海海域溺死。
難民危機 狂風籠罩的「玫瑰星期一」狂歡
科隆市的「玫瑰星期一」大遊行是德國每年狂歡節期間的重頭戲。
從爆粗口到真動手
很多網路平台都被一種粗魯的、常常帶有挑釁性的語言所主導,一種危險的團體氣氛出現,陰謀論者大行其道——這些都是滋生現實暴力的理想元素。
商議控制難民 梅克爾再訪土耳其
為了盡快減少入境難民數量,德國總理梅克爾再次訪問土耳其。作為敘利亞的鄰國,土耳其是許多難民前往歐洲途中關鍵的一站。
「難民危機已失控」
據德廣聯公佈的最新一期「德國趨勢」民意調查結果,超過八成的德國民眾認為,聯邦政府已經對難民問題失去了掌控。與此同時,聯邦政府的民眾滿意度不足四成。
德國政治家訪問莫斯科——並非受命於梅克爾!
德國三大執政黨之一的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長澤霍費爾即將訪問莫斯科。在德俄關係陷入冰凍期之際,這一訪問引起很大爭議。
評論:不安的德國人
Alexander Kudascheff
德國之聲總編Alexander Kudascheff認為,難民問題讓德國社會必須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
梅克爾希望戰爭結束後難民能夠回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六稱,她希望在敘利亞、伊拉克的戰亂結束後,能有大量難民選擇回國。而在同一天,又有一艘難民船在愛琴海沉沒,至少37人喪生。
民調:近4成德國人要求梅克爾下台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鑑於當前難民危機,近40%受訪的德國人要求總理梅克爾下台。另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德國民眾對於危機的解決持悲觀態度。
難民危機:梅克爾有求於土耳其
土耳其在難民危機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也是德國為什麼把這個北約成員國納入為數不多的和德國開展政府磋商的國家之列。
美、德欲聯手解決難民危機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聯邦總理梅克爾表示願為解決難民危機進行合作。計劃中的敘利亞和平談判日期將被推遲。
梅克爾勇赴「鴻門宴」 拒不讓步
德國執政黨之一基社盟召開州議員閉門會議討論難民政策,而會議的嘉賓不是別人、正是姊妹黨基民盟的主席梅克爾。
基社盟給梅克爾下「最後通牒」
在難民問題上,姐妹黨基社盟再次向梅克爾發難。前巴伐利亞州州長施托伊貝爾要求總理在三月底之前拿出解決方案。
德語媒體:台灣也出了個梅克爾
德語媒體周六將目光投向台灣大選,在聚焦新當選的首位女總統的同時,也不忘觀察北京方面的反應。
憲法專家要求改變難民政策
Christoph Hasselbach
德國憲法專家要求聯邦政府改變目前的難民政策。梅克爾應該聽取他們的意見。
德國和土耳其啟動政府間協商機制
政府間協商是備受德國政府青睞的外交工具。如今,和德國設立政府間協商機制的國家又多了一個—土耳其。
德國質疑梅克爾難民政策聲音漸高
德國總理梅克爾不設上限接受難民的政策愈發受到德國政界和民眾的質疑。
告訴總理辦不到 德國縣長出奇招
為抗議德國總理梅克爾的難民政策,巴伐利亞的一名縣長別出心裁:他用大巴將一車的敘利亞難民拉到總理府前。
評論:要是這樣搞,我們辦不到!
這些天,德國亂像一片。去夏,我們開始了一項試驗。而眼下,圍繞難民政策,問題叢生。德國之聲編輯Volker Wagener發表評論指出,在政治上,德國已處於國內緊急狀態邊緣。
梅克爾:加速驅逐犯罪的難民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基民盟高層會議上呼籲,要對現行的避難法規進行修訂,將有犯罪行為的難民盡快驅逐。
梅克爾:以法治國家手段作出強硬回答
跨年夜德國科隆火車站附近發生大規模性騷擾事件震驚德國,也令德國總理梅克爾感到憤怒。在政界要求將肇事者追究到底的同時,警方和當局加大了對科隆的安保力度。
梅克爾新年致辭:要團結 不要分裂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新年致辭中表示,難民潮及其融合事務若加以正確處理,將成為未來的機遇。她未再談及歐元區危機,但提到即將舉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
歐巴馬明年4月訪德
歐巴馬計劃於明年4月底訪德,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會談,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路透社稱,這是歐巴馬在卸任前的善意姿態。
德國2015—告別、醜聞和梅克爾之謎
德國2015—告別、醜聞和梅克爾之謎—回顧2015這個特殊年份
2015難民年
2015年是歷年來難民逃亡人數最多的一年。許多人來到德國,來到歐洲。德國總理梅克爾稱之為「歷史性的考驗。」
梅克爾的基民盟展現一致
她再次做到了。基民盟黨代會一致對梅克爾表示支持。對其難民政策的反抗無處可尋。
梅克爾妥協 基民盟致力「減少」難民
梅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周一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難民議題」肯定成為頭號話題。在此之前,該黨高層已經為達成團結而在會議文件的措辭中作出了「讓步」。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本周發生哪些大事?德國之聲匯集一周「要聞」:南北韓高級別會晤、巴黎恐襲第三名自殺襲擊者身份被確認、《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揭曉、郭廣昌案繼續發酵、屠呦呦出席諾貝爾頒獎儀式。
梅克爾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德國總理梅克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成為30年來第一個獲此頭銜的女性。主辦刊物認為,她在諸多重大危機處理上的顯示出領導風范。
德執政黨將對梅克爾的難民政策表決
德國總理梅克爾計劃讓她領導的黨派基民盟對政府目前的難民政策投票表態。在基民盟本月中召開黨代會前,德國政界關於難民問題的爭論將繼。續
氣候峰會前夕 梅克爾大贊中國、亦提要求
巴黎氣候峰會舉行前夕,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對簽訂一份擁有驗證機制的協議抱有信心,她還對中國給出的排放峰值時間表示歡迎,但也指出現有目標還不夠。德國國內也有政黨不太看好氣候峰會。
拒之門外不能解決難民問題
最近幾天,反對黨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讚揚聲似乎多於她所在的聯盟黨。儘管如此,梅克爾仍然堅持其立場。
法國希望德國更多支持軍事打擊恐怖組織
法國希望德國提供更多的支持協力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梅克爾欲力推難民分配份額
在歐洲設置一個難民接納分配份額能否減少進入德國的難民人數呢?
執政十年的梅克爾
十年來,安格拉‧梅克爾一直擔任德國總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危機管理人。
德荷友誼賽因安全原因臨時取消
巴黎恐怖襲擊發生4天後,出於安全考慮,定於本周二晚間舉行的德國與荷蘭國家足球隊的友誼比賽在開賽前一個半小時被臨時取消。
梅克爾或攜內閣集體觀戰"德荷比賽"
巴黎恐怖夜發生後,勒夫帶領的德國國家足球隊周二(11月17日)將再次聚首,按原計劃在漢諾威與荷蘭隊進行熱身賽。有德媒稱,德國總理梅克爾甚至將攜內閣全體出出席漢諾威觀戰。
梅克爾談難民危機: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難民問題上,德國執政黨內部出現分歧,內政部長和財長都公開表明了不同立場,梅克爾的統領角色也因此受到質疑。不過,這些並沒有動搖這名德國總理的決心,接受德國二台採訪時她堅持了自己的難民政策,並表示,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歐盟將與土耳其舉行難民問題峰會
歐盟將與土耳其就緩解難民危機的途徑舉行峰會。有報導稱,雙方已就合作條件基本達成一致。
難民危機:梅克爾要大家團結 非洲要歐盟多給錢
歐盟和非洲多國政府首腦11月11日到12日在地中海島國馬爾他召開特別峰會,話題只有一個,問題卻有一堆,建議也有不少。
上一頁
第17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