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梅克爾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德國第一位女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雞蛋、蛋糕、破鞋:那些年被砸過的政治家
在德國,政治家被扔番茄、雞蛋、顏料彈的事件時有發生。德國總理梅克爾、前總理柯爾、前總統武爾夫等都有類似經歷,但政治家的反應卻各不相同。
大選前的電視「大派對」: 梅克爾VS舒爾茨
伴隨著電視辯論的舉行,德國大選進入高潮階段。辯論中,現任總理梅克爾與其挑戰者涉及諸多國際議題。德國之聲記者Scholz從辯論現場發來如下報導。
面對面對決!德國總理候選人怎麼PK?
距離德國大選還有三周。我們現在來回顧一下迄今的電視辯論,看看其對大選結果有多大影響?
梅克爾:同非洲國家合作 打擊蛇頭犯罪
在打擊人口走私犯罪活動方面,歐洲國家將加強同非洲難民中轉國和難民原籍國的合作。德國總理梅克爾強調歐洲願意安置難民,但要區分陷入危機的難民和經濟難民。
梅克爾接受網紅採訪:我最愛「笑臉」
距離大選只剩6周,選戰逐漸升溫。四名德國網路明星採訪了總理梅克爾。這顯然是這位女總理爭取年輕網民的一個策略。在年輕的網紅面前,老練的梅克爾所向披靡,唯獨一個問題難倒了她。
梅克爾遭右翼團體嗆聲
在一場競選集會中,德國總理梅克爾遭到德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支持者起鬨,他們聲音大到幾乎能蓋過梅克爾的演講。
政壇大佬 交情甚好
There's no better time than Friendship Day to take a look at some presidential bffs!
梅克爾的穿衣經
梅克爾很少注重自己的穿著。
難民危機中的德國媒體:訓誡還是啟蒙?
傳媒犯了錯誤:在2015/16年難民大潮問題上,用梅克爾的觀點去教導民眾,而未履行其核心使命:以客觀的立場,解釋複雜的事態發展,而是宣傳政府的政策,幾乎是指令民眾去體現"歡迎文化"。
德美促北京放行劉霞出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總統施泰因邁爾讚揚了劉曉波在人權方面做出的努力。德國外長嘉布瑞爾和美國國務卿提勒森都敦促北京允許劉霞離境。歐盟向中國發出釋放政治犯的呼籲。
梅克爾敦促加強對北韓施壓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一再指示進行導彈試射。聯邦總理梅克爾現在感到忍無可忍。美國則抓緊對平壤唯一的盟友施壓。
劉曉波會診影片被剪輯?德國醫生沉默
上周日開始在網路流傳的外國專家為劉曉波會診的影片,被質疑經過剪輯,扭曲了原意。而參與會診的德國醫生回國後,謝絕媒體採訪,不再對劉曉波的情況發表意見。
艾未未:希望能看到人道主義訊號
德國政府發言人本周一表示,梅克爾總理對劉曉波的狀況非常擔憂,希望看到能對劉曉波及其家人發出人道主義訊號。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
艾未未:希望能看到人道主義訊號
德國政府發言人本周一表示,梅克爾總理對劉曉波的狀況非常擔憂,希望看到能對劉曉波及其家人發出人道主義訊號。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
德語媒體:中外醫生的分歧
兩名外國醫生與劉曉波見面後認為這名患者可以出國治療。當局會放行劉曉波嗎?《南德意志報》試圖尋找問題的答案。《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G20峰會上中國的角色。
峰會結束 騷亂未停——德媒總結教訓
G20峰會的與會代表已經離開會議舉辦地,但是漢堡似乎並沒有立刻恢復平靜,相反,警察和暴力抗議者之間繼續發生衝突。有德語媒體從這場「血雨腥風」的峰會中總結出幾點教訓。
G20峰會閉幕:貿易達一致 氣候存分歧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與會國一致同意保持市場的開放性。在氣候保護問題上,則仍是美國和另外19國「各說各話」。她亦提及會場外的暴力騷亂。
G20上的梅克爾「一刻」
握手,皺眉,還是捂臉?看看梅克爾在G20峰會上的百態。
G20首日:場內談判艱難 場外意外不斷
G20峰會首日,歐委會主席容克並不樂觀地表示,對歐美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不抱太大的希望。晚上的音樂會,川普一行姍姍來遲。騷亂給G20峰會蒙上陰影。
習近平梅克爾同看球 德國人咋幫中國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振興足球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為此,德中雙方最近啟動了一個共同發展足球的項目。
G20:「三巨頭」爭議很多
7月7和8日,20國集團領導人在漢堡舉行峰會。作為東道主,德國總理梅克爾可是忙得不可開交。而與會代表從未出現過如此眾多分歧。
川普抵漢堡 先見梅克爾
G20峰會召開之前,川普和梅克爾本周四在漢堡舉行了會晤,雙方就北韓、烏克蘭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此外,首次與普丁會面前,川普向俄羅斯發出了嚴厲的批評。當天晚上的示威活動中出現大規模騷亂。
柏林大熊貓館正式揭幕
大熊貓夢夢與嬌慶7月5日在柏林動物園正式亮相。它們倆可是面子很大,梅克爾與習近平都來為它們「捧場」。
習近平訪德:「熊貓外交」與經濟合作
習近平強調這是他三年來第二次訪問德國。梅克爾提及德國企業在華市場準入等雙邊關係中的摩擦議題。歐洲空中巴士公司從中國獲得200億歐元的140架飛機訂單。
G20諸國各懷什麼「胎」?
參加G20漢堡峰會的各國都懷揣各自的期待。那麼,「重量級的」國家都抱有哪些期待呢?G20峰會對中國來說是實現其地緣政治野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梅克爾:G20峰會既無大驚亦無大喜
德國聯邦總統梅克爾將在G20漢堡峰會舉行前夕與美國總統川普单獨舉行會晤。不過會晤舉行前梅克爾已經明確表示,雙方在氣候保護等諸多話題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立場分歧,會晤和峰會都不會在各個問題上完整地取得一致。
梅克爾競選綱領:難民無上限,人才可移民
德國今年秋季將迎來大選。梅克爾所在的基民盟與姊妹黨基社盟周一推出了共同的競選綱領。
綠黨:梅克爾,請敦促北京放行劉曉波!
習近平於下周三到訪柏林,德國綠黨提出,梅克爾總理應借此機會呼籲對方允許諾獎得主、身患重病的劉曉波出境。
與"戰後的偉人"告別
本周六,歐盟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了德國前總理柯爾的悼念儀式。多國首腦發表了讓人為之動容的講話。
人與家與國——柯爾葬禮之爭
德國前總理柯爾的葬禮於周六舉行。此前,家人和官方圍繞葬禮的紛爭不斷。以往的過節和傷疤被揭開,引起的關注度超過了對這位政治家歷史遺產的紀念。
梅克爾警告勿過度依賴中國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在接受本國媒體的一次採訪時強調,應避免過分依賴中國。
梅克爾談同性婚姻:聽良心的話,別跟黨走
對於同性婚姻是否應合法化的問題,聯邦總理梅克爾領導下的基民盟始終明確說不。但是現在梅克爾改變了對待同性婚姻的方針,主張在聯邦議院討論同性婚姻問題時,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個人看法,而不是按照議會黨團的主張發表意見。
馬克宏"主攻"中國 梅克爾"暗批"美國
在周五的歐盟峰會上,自由貿易成為中心議題。法國總統與德國總理在這一話題上各自選定了「攻擊對象」,而其他歐盟國家卻也在「各打算盤」。
評論:梅克爾對德國的定義
什麼是德國化或者德國的樣子?在德國這是一個爭論不止的問題,現在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圖片報》上給出了自己回答。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評論如下。
「統一總理」柯爾身後的「家庭戰爭」
7月1日,德國前總理柯爾的葬禮將在斯特拉斯堡舉行。然而,就在籌備期間,一場苦澀的家庭紛爭卻出現在柯爾的家中。
偉大的歐洲人--柯爾逝世震動國際政壇
德國前總理柯爾周五去世,各國領導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多名政要讚揚了他在推動歐洲一體化做出的巨大貢獻。
德國今秋聯邦大選為何如此重要?
德國今秋將舉行聯邦大選,引起全世界關注。為什麼此次選舉尤其意義重大?德國之聲將如何進行報導?對此德國之聲總編 Ines Pohl女士做了如下介紹。
專訪:「梅克爾是現代成熟女性的典範」
梅克爾是典範,希拉蕊是假象,這是美國社會批評家、政治評論員卡米拉‧帕格利亞所得出的結論。這位知名女權人士還斷言:川普会連任總統。
民調預測:梅克爾將再度連任
6月的「ARD德國趨勢」調查顯示,總理梅克爾在德國人中的受歡迎程度相當之高。競選對手、社民黨主席舒爾茨則大失民意。
川普靠邊站:德中主演「老友記」
梅克爾與川普话不投機,卻與來自北京的夥伴越走越近:在與中國總理李克強會晤之後,梅克爾甚至表示希望「有朝一日」歐盟能與中國開始自由貿易談判。
普丁:駭客操縱別國大選? 咱不幹那種事
俄羅斯總統普丁否認該國政府駭客會試圖影響德國今年的聯邦大選。而在此之前,曾有不少人指責或懷疑克里姆林宮通過 「網路戰」對美國和法國大選實施操縱。
李克強訪德:外界期望高 其實不容易
美國總統川普新近推出的政策備受爭議,外界由此對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德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是德新社認為,梅克爾和李克強的談話不會很輕鬆。
川普怒懟梅克爾
美國總統川普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之間的摩擦嫌隙正在增生。梅克爾認為,鑑於美國的封閉政策,歐洲必須自力更生。對此,川普毫不示弱,德國外長和白宮也作出回應。
川普催生德中外交「蜜月期」?
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前夕,柏林的中國問題專家告知媒體,德國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越來越重要,兩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頻繁,而出現這一趨勢的背景是,美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同德國以及歐洲的核心利益發生衝突。
梅克爾:美國不再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西西裡島西方七國首腦會晤顯然出現了諸多的分歧,以至於德國總理梅克爾會後在慕尼黑的一次發言中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她呼籲歐洲人保持團結,尤其希望法國能夠同舟共濟。
閒話德國:社民黨 – 讓我說你什麼好
如果中國人說恨鐵不成鋼,那麼他的意思是對一個與他親近的人不成器感到遺憾。專欄作者張丹紅對德國社民黨就是這種感覺。
特裡莎‧梅:襲擊者展現「最醜陋的人性」
曼徹斯特爆炸襲擊震動全球。英國首相梅稱襲擊是「令人作嘔的懦弱行為」。而在國際層面,多國政治人物均對英國表達哀悼和聲援,其中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北威州:聯邦大選的超級晴雨表
北威州議會選舉的結果也印證了各政黨在全德範圍內的支持率。對梅克爾來說,第四次出任聯邦總理的機會越來越為看好,而一度曾被視為社民黨救星的候選人舒爾茨目前則處境堪憂。
社民黨北威州慘敗 梅克爾連任更有底氣?
社民黨在自己的「大本營」遭遇慘痛失敗,基民盟成為德國人口最多的北威州第一大黨。這也是該黨今年在地方選舉中的第三次失利。尤其在聯邦選舉即將來臨之際,其象徵意義非同一般。
梅克爾支持率大漲 舒爾茨大跌
距離德國聯邦議院大選還有4個月的時間,但一場激烈角逐似乎已經過去。根據最新的民調結果,梅克爾總理的對手舒爾茨及他的社民黨支持率下滑,獲益的是梅克爾、基民盟和自民黨。
上一頁
第12 頁,共4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