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核能
核能通常指原子核的能量,可以透過核聚變、核裂變或放射性核衰變釋放出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雖放棄核能但核電生意不減
20年前發生在車諾比的核電站災難性事故把德國的核能經濟帶入被動境地,促使德國政府在紅綠聯合執政期間的2002年以法律形式作出放棄核能的決定。大約15年後,德國最後一批核電站將停止發電,意味著德國核電產業將失去其國內市場。然而,德國的能源供應公司以及發電設備生產廠家對其生意並不擔心,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國內由法律保障的核電站剩餘營運期限以及國外日益增長的核能市場。
德媒解讀中澳鈾礦協議
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澳洲期间,中澳兩國簽訂了中國購買澳洲铀矿石的協議。德語媒體普遍關注中澳在鈾原料方面的合作,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認為,這一事件包含了三條訊息:
美印簽署民用核技術合作協定
美國總統布希在閃電訪問阿富汗之後,周三抵達印度。他在新德里機場受到印度總理辛哈的迎接。周四,布希在與辛哈總理會談後,雙方就簽訂民用核能合作協議的細節達成了一致。該協議將結束美國在核技術方面長期以來對印度的制裁,被認為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伊朗核能計劃始末
國際社會就伊朗核計劃爭議的焦點是,人們懷疑伊朗試圖獲取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德黑蘭方面辯解稱,伊朗沒有這樣的目標,發展核技術只是希望尋找另一條能源供應的途徑。儘管伊朗是一個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但開闢其他能源渠道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以下是本台記者的背景報導。
德國核電將按時間表逐步下馬
德國環境部長加布裡埃爾在柏林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保證,德國將遵循聯合政府的契約,逐漸放棄核能源。政府將不會延長核反應堆的使用時間。
火電之後是核電,東洲前途更黑暗
12月初,廣東省東洲坑村村民因為抗議政府強制徵地修電廠,被武警開槍鎮壓。官方報導說,共有三人被打死,而外電則報導說,死亡人數可能有最多20人。本周五,路透社報導說,政府除了在東洲村計劃修建一個火電站之外,還計劃在不遠的地方修建另一個核電站。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中國如何處理日益增多的核廢料,美國如何通過出口處理大量電器垃圾?請看德語媒體的報導。
正反兩面看世界核電起死回生
能源日益短缺、昂貴,這一點並不僅限於石油。此外,經濟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如中國又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而京都議定書也對排放提出了嚴格要求。這一形勢又使核電成為熱門話題,儘管其缺點依然令人擔憂。
中國能源政策:發展核電,壓縮火力發電
上星期,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了廣東三亞灣核電站,國際核電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將加速核電建設的訊號。
伊朗利用歐美分歧,繼續發展核能計劃
本周一以來,德國、英國和法國外長聚會布魯塞爾與伊朗首席談判代表就徹底終止該國核計劃展開新一輪談判。但上周日,伊朗外交部已明確表示,對於徹底終止核計劃的要求,伊朗根本不予考慮。
核電-國企-施羅德深挖德中經濟
雖說主旋律仍然是經濟,施羅德本次訪華還是頗有新意:提出最遲2010年兩國貿易額翻番,表示德國要參與振興中國東北,打算向中國提供核電設備,給朱鎔基前總理頒發中小企業獎。
瑞典癌症增多,禍首疑為車諾比
瑞典科學家認為,前蘇聯烏克蘭1986年發生的車諾比核电站事故在瑞典北部導致了849例癌症。
菲舍爾出訪巴西:共同的話題,棘手的協定
本周四,訪問巴西的德國外長菲舍爾同巴西總統魯拉會晤時將會主要談及一對並非新鮮的話題:原子能協定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會席位。
核能仍是德國經濟中最重要的能源
一方是抗議者的呼聲,另一方是德國經濟及民生的依賴。每到卡斯托爾運輸的日子,核能就以特大的字型大小寫在各類媒體,而此時的人們就特別有弄清實情的願望。
伊朗核問題一意孤行 歐美恩威並施勸放棄
伊朗堅持自己有權生產濃縮鈾。伊朗政府代表一再強調,這並不違反國際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濃縮鈾可以被用來製造核武器。因此歐盟代表和伊朗代表周三起將在維也納舉行談判,歐盟將再次敦促伊朗放棄生產濃縮鈾。
中國核能技術的大躍進
面臨激增的能源需求,中國計劃在未來50年興建至少十幾座核電廠。這一野心勃勃的建設計劃在世界上幾乎絕無僅有,而且,中國已經開發出世界領先水準的新一代核反應堆技術。
台灣與核能:難辦不如放棄
蘭嶼是離台灣東南海岸不遠的一個小島。然而浪漫的名字下面卻隱藏著觸目驚心的事實。台灣國有電力公司在這個小島上掩埋了1百萬個裝有微量放射性垃圾的黃色大桶,桶裡面裝著液體,被污染的手套和建築材料。
伊朗開發核能,「邪惡軸心」更讓美國擔憂
伊朗世界報發表的評論中稱,不久的將來,伊朗將成為核大國。這份保守派報紙寫道:這將惹惱美國及其盟友,但穆斯林們會感到幸運,毫無疑問,他們是伊斯蘭世界的未來。
上一頁
第9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