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宗教長夜」
目前柏林只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擁有宗教信仰。93個宗教團體近日聯合舉辦了一場特別活動,開放民眾到其教堂或廟宇內參觀宗教儀式。
多元化的首都
柏林近100個宗教社團參加了今年的「宗教長夜」活動,估計約吸引1萬名柏林人前往參觀。從猶太教、基督教到印度教,柏林的12個城區中共有93個宗教團體,分別在猶太會堂、教堂或寺廟中舉辦布道、導覽、靜坐等活動。
跨宗教祈禱活動
今年的「宗教長夜」於周六午後展開,首先在柏林法國主教座堂舉行跨宗教祈禱活動,多個宗教團體代表朗誦了短篇禱詞或所屬宗教的經文。這座還保留了原始設計的法國主教座堂原本是為了17世紀逃往德國的6000名法國難民所設。
消除偏見
主辦人施默爾(Thomas Schimmel)表示,這場活動取得「巨大的成功」。他的目標是消除對宗教的各種誤解。「宗教其實是和平與團結一致的。」他認為宗教並非媒體經常塑造出的形象那樣,充滿暴力和原教旨主義。
美食讓關係更融洽
柏林的錫克教團體為今年的「白色長桌宴」提供了傳統的素食大餐。沐浴在八月的陽光下,參加者們在柏林御林廣場享受了一場豐盛的戶外午餐,並同不同宗教團體的成員們交流。
積極轉變
Ravidener Singh與妻子Jasneet和三歲的兒子Jaskeerat都是柏林錫克教團體的成員。他認為這場已經連續舉辦4年的活動帶來了積極的改變。他對德國之聲表示:「外界對錫克教的瞭解有所增加。人們有更多機會能理解我們,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中所面對的困難減少了。
初來乍到
「多神教信仰與社團」(Pagan ways and communities)是第一次參加「宗教長夜」。在被問及參與的動機時,該團體的組織者之一Moira Denzer表示希望向柏林民眾傳遞一條訊息。「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是,告訴大家我們的存在。我們也是正常人,和其它宗教團體一樣虔誠。」
伊斯蘭教的影響
在柏林,除了雄偉的土耳其塞特利克清真寺外,還有100餘所清真寺和祈禱室。塞特利克清真寺中還設有土耳其墓園,其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伊斯蘭教是柏林第二大宗教,僅次於基督教。柏林的穆斯林人口在1992年和2013年之間增加了一倍,目前約佔柏林人口的8.1%。
色彩鮮豔的宗教
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穆盧甘廟毫無疑問是「宗教長夜」的「彩色亮點」。其多數信徒來自印度南方人以及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約200名印度人是柏林印度教協會成員。該協會在1992年於柏林的一間地下室中成立了第一座「廟宇」。
被襲擊的危險
想到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的猶太教堂參加標誌安息日結束的宗教儀式的人們,肯定都意識到這個宗教仍舊面臨著威脅。所有參觀者都必須接受儀器的全身掃描,並且接受隨身物品檢查,方能進入這座猶太教堂。
閉幕禱告
在明亮的月光下,「柏林長夜」在周六午夜前進入尾聲。主辦單位在德國大教堂前舉辦了最後的跨宗教禱告儀式。祈禱的人群中央擺放的是由藝術家Leo Lebendig所制作的燈飾。
和平的光芒
這個名為「和平光芒」的作品象徵著六種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加和巴哈伊教。中央閃爍的一道白色光芒代表著「宗教長夜」的宗旨:「在生命的神聖光芒中使眾人和各宗教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