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東中國海主權爭端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日展開新一輪東海會談,德國專家表樂觀
本周五,中國和日本的代表將在東京就兩國頗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問題進行談判,這是中日兩國間圍繞東海問題進行的第三次正式會談。談判前景如何,對中日關係將有什麼影響?德國之聲中文廣播記者為此專訪了漢堡亞洲研究所納博斯博士。
陳永發:反對日本歷史觀不能過激
大陸大力紀念二戰東亞地區結束60周年,台灣則幾乎沒有什麼動靜。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台灣的中央研究院近代歷史研究所所長陳永發先生。陳先生對中國大陸前些日子的反日浪潮有他自己的看法。另外他指出,台灣有不少人希望在台獨方面獲得日本支持。
日中東海油氣勘探權爭議加劇
中國駐日大使王毅為吳儀背黑鍋?
吳儀訪日拒見小泉事件,本周在香港媒體繼續發酵。另外,法國、荷蘭公投否決歐憲之後,美中歐大三角關係將發生什麼微妙變化?中日本周關於東海的磋商無果而終,到底又有哪些深遠的影響?
東海問題談判陷僵局,日本加緊動作
據日本媒體透露,中日兩國在北京就東海勘探問題展開的第二輪磋商陷入僵局後,日本政府計劃加緊東海油氣試開發的動作,並準備將開發項目納入政府控制之下。
蒂滕談中日東海油氣田之爭
中日關於東海油氣田勘探和開采爭議進行的司長級談判,本周二結束,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雖然同意繼續進行磋商,但中日都拒絕了對方提出的事物性建議,使得下一輪事物官談判撲朔迷離。
日本強烈批評中國在東海開采天然氣
日本帝國公司申請開發東海油氣田
日本帝國公司申請開發東海油氣田
日本政府開始審核東海油氣田開發權
日本政府4月13日宣佈,經濟產業省將開始審批民間企業在中日有爭議的東海海域開採油氣田。在中國若干城市近日發生反日示威以及中國總理溫家寶周二相當明確地表示中國反對日本進入安理會常任理事會之際,日本政府的做法有火上澆油之嫌。
增加軍事預算 日美聯手惹惱中國
中國今年再次增加軍事預算,增幅達到12.6%。法蘭克福匯報就中國增加軍費對中國與鄰國的關係將產生的影響寫道:
香港媒體一周 (2005年2月17日)
本周,中國大陸剛剛結束七天的春節長假期,但就在大年初六,遼寧阜新卻發生了一九四九年後最大規模的礦難事故;面對這一災難,大陸官方竭力封鎖新聞,從而成為繼三個月前陝西陳家山煤礦礦難之後又一起令國際社會震驚的新聞。
日本政府擬接管釣魚島燈塔
辜振甫逝世,兩岸交手方式告一段落
本周,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去世,以及南亞海嘯災難成為香港媒體評論的焦點。另外,兩岸和日益緊張的中日關係也是新年第一周香港媒體關心的問題。
與鄰國海上衝突,能源安全成中國外交重頭戲
香港廉政公署上周六為了媒體透露一個受保護證人的名字,而出動上百人大肆搜查香港八家報館。這一事件引起了香港輿論的極大憤慨,也折射出在新聞自由和法治之間的灰色區域。這一事件目前還在發展中。但除這一事件外,由中日東海能源爭端而引起的中國能源問題,以及隨著立法會選舉臨近而日益凸現的香港民主化問題,也是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
李顯龍訪台,顯示新加坡更重美國
新加坡下任總理李顯龍訪問台灣,本周繼續成為香港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在香港局勢方面,駐港中聯辦「七一」遊行之後地位不穩,似乎也引起香港媒體的關注。而在中國國內政局方面,本周香港媒體則比較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江澤民今後去向,以及上海幫與中央的角力上。另外,中日如何妥善處理最近發生的東海大陸架能源之爭,也成為香港媒體關心的問題。
中日荊籬,如何修繕?
受中國外長李肇星邀請,日本外相川口順子於今天(4月3日)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短期訪問。外界認為,日本外相此行目的是修繕中日兩國間的關係。近期以來,中日間的各種紛爭不斷,其中包括十天前七名中國人在釣魚島被捕事件。
釣魚島事件使中日關係雪上加霜
中國七名保釣人士在被日本海岸巡邏隊拘留兩天後於上周周末獲釋返回上海,德國各大報刊都報導了這起影響中日兩國關係的事件。
釣魚島爭端:歷史由來及其國際法背景
本周三,七名中國民間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被日本海岸自衛隊拘捕,再次引發了中國和日本就釣魚島歸屬問題的爭論。釣魚島到底歸屬於哪個國家?為什麼中國和日本為這麼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而爭端不休?
上一頁
第8 頁,共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