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李克強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七位總理。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和評論摘要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和評論摘要關注2012年全球重要選舉等議題。
德媒看2012年的中國政治經濟
德媒展望2012年的中國認為,中國新領導人將面臨經濟增長減弱。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出訪北韓
李克強周六開始北韓韓國訪問之行
烏魯木齊事件兩周年 中國大陸媒體遭整肅
本周,香港媒體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李克強訪港引起的政治風波說明了什麼?烏魯木齊流血事件兩周年,但當地陰影仍在;中國大陸自由媒體又遭到整肅。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李克強訪港風波:折射兩地政治文化差異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引起了相當大的一場風波。仔細分析這場風波卻可發現,這實在是源於大陸和香港兩地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只要兩地的政治文化無法接近,不但這樣的事情顯得十分正常,而且今後還會繼續發生這樣的尷尬之事。
克強訪港餘波未平;中國首艘航母命名
本周,香港媒體主要關注以下幾個焦點:李克強訪港後續風波仍在蔓延之中,他是否已經忘記了北大的傳統?中國首艘航母將被命名為「旅順號」。
李克強訪港風波:折射香港政治文化變質?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這幾天成了裡外不是人的"夾心餅乾",原因是在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上周出席港大百年校慶儀式的時候,港大抗議學生被警察推倒,而且學生抗議活動受到警方的嚴格限制。
李克強訪港令港人失望
本周,香港媒體主要關注以下焦點: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訪港,在香港引起不同反響;中國前領導人華國鋒的兒子在香港引起關注。
李克強在抗議聲中結束香港之行
8月18日,中國副總理分別到香港大學出席百年慶典和為香港新政府大樓主持落成典禮,港大學生和多個香港社會團體發起抗議示威活動,在抗議聲中,李克強結束了香港之行。
李克強訪港,港人表示拒絕大陸化
8月16日,中國副總理李克強開始訪問香港,早前香港社會團體對外界表示要在李克強訪港期間,舉行各種示威活動,港府今日出動大量安保力量,警察也於今日帶走李克強到訪的麗港城一位居民,因其身穿"平反六四"上衣。
李克強訪港樹親民形象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周二抵達香港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分析家認為,此次訪問將鞏固李克強成為下屆政府總理的地位。
香港社會團體要給李克強"好看"
據香港媒體消息,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將於下周訪港,香港社會團體"人民力量"昨日表示,將發起多個示威活動,要求李克強釋放在押維權人士、促落實"雙普選"、公開溫州動車事故真相等
港媒:國務辦的矛能攻中宣部的盾?
本周,香港媒體繼續關注以下焦點:中宣部關於溫州動車事件報導的禁令與北京高層關於政務公開的方針嚴重違背;新疆恐怖襲擊後,當地遊客數量大減;李克強將訪問香港,進一步奠定"十八大"擔任總理的地位。
中國希望歐洲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
正值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英國進行訪問之際,主題為「攜手共創經濟增長」的中英經貿論壇1月11日在倫敦舉行。中國在論壇上呼籲歐盟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稀土供應不足對德國的影響並不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稀土出口國,稀土提煉的多種金屬是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中國商務部宣佈,今年稀土出口量將比去年減少11%。李克強副總理會見德國企業家時稱,中國在稀土問題上將更為注重環保規定、制止非法開采。《世界報》注意到,許多德國企業對稀土緊缺"極為憂慮":
李克強繼續歐洲三國「採購之旅」
在馬德里許諾購買西班牙國債,在柏林簽署87億歐元訂單。現在輪到英國人帶著期待的眼神迎接中國副總理李克強的來訪。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訪問英國
Li Keqiang EU
Altruistic economic aid? - China's help brings political price for the EU
李克強訪德:分發訂單、爭取好感
用《南德意志報》的話說,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此次訪問德國的目的是為了"分發訂單","爭取德國企業界和政界的好感"。
李克強即將訪英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訪問柏林
梅克爾與李克強舉行首次會晤
中國未來的總理帶著錢袋子來歐洲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開始對德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德國金融時報》把李稱為"當天的首要人物",稱讚他的"友好笑容完美無缺"、他"控制自己性情的能力,令人難以置信。"文章在介紹了李的政治升遷史後寫道:
梅克爾會晤李克強
周五(1月7日),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在柏林總理府舉行了首次會晤。雙邊經貿合作、2011年德中政府磋商以及人權議題都是會談的內容。
李克強訪德,德國企業獲大宗訂單
李克強周四開始訪德
040111 China Li Keqiang Europareise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本周二訪問西班牙,這是2011年首位中國高層政治家訪問歐洲。周四到周日李克強將訪問德國,之後前往英國完成本次為期一周的歐洲之行。
李克強曾懷疑官方統計數據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與瑞士聯邦主席會談
中國副總理李克強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利用論壇開幕前的時間,李克強於周二在瑞士首都伯爾尼會晤了該國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會談之後,雙方舉行了大約10分鐘的記者會。據報導,李克強和洛伊特哈德女士各自講述了5分鐘,在場的記者不能提問。人們猜測,建立中瑞自由貿易區以及瑞士接收維族關塔納摩囚犯事宜會是他們會談的內容。
德國財長北京會面李克強後稱讚中方誠意
周一,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德國財政部長佩爾-施泰因布呂克在北京中南海會見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並就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會談。中國領導人的開誠布公和合作誠意,給施泰因布呂克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日讀者來信(上)
討論話題《德國財長北京會李克強後稱讚中方誠意》《9月1日讀者來信》等
一周港媒:奧運封網與習李較量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多家境外媒體聯合採訪,就北京奧運、中國發展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對此,香港媒體有大幅報導和評論;另外,對於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奧運籌備期間的暗中較量,香港媒體也有評論。
PORTRÄT-Chinas Vize-Präsident Xi auf dem Weg zum höchsten Amt
作為中國政壇新年開局的兩會周二閉幕,新一屆國務院領導班子成員水落石出。去歲末的十七大常委安排已經讓胡溫之後的接班人問題有了大致脈絡,而兩會上習近平和李克強將被賦予什麼角色,被認為是五年後中國最高核心權力佈局的風向表。
李克強上演北大復仇記?
本周,香港媒體在關注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到以下焦點:一、李克強在中共政治局內強勢低調;二、北京近日舉行會議,對宗教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高調表彰,頗為不同尋常。
溫家寶李克強吃力不討好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有以下幾個:日本在美國要求下,取消原訂三十日上午讓中國海軍人員參觀配備「神盾」雷達系統的驅逐艦「霧島號」;中國省級官員換屆,團派可能看高一線;溫家寶、李克強落實調控和行政體制改革,可能吃力不討好。
自由派知識分子王軍濤談他昔日的北大校友李克強
在昨天閉幕的中共十七大上,現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當選政治局常委,成為領導核心成員之一。具有「團派背景」的李克強還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五代領導核心的政治人物。1978年3月,文革後恢復高考,李克強進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而同年10月,王軍濤也進入了北大,兩人在學生活動中有過不少接觸。此後李克強進入團中央,並成為地方大員,而王軍濤則因為六四事件而被判刑。目前他在紐西蘭進行研究工作。德國之聲記者石濤通過電話對王軍濤進行了採訪。
李克強校友談他眼中的中共未來領袖
在昨天閉幕的中共十七大上,現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當選政治局常委,成為領導核心成員之一。1978年3月,文革後恢復高考,李克強進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而同年10月,王軍濤也進入了北大,兩人在學生活動中有過不少接觸。此後李克強進入團中央,並進一步成為地方大員,而王軍濤則因為六四事件而被判刑,此後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前往美國,目前他在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進行研究工作。德國之聲記者石濤通過電話對王軍濤進行了採訪:
習、李當選淡化高層「技術官僚」色彩
中共17大周日落下了帷幕。周一,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選舉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如人們事先所料,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和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成為政治局新常委,二人被視為接替胡溫的熱門人選。
十七大閉幕:陳規俗矩下的依稀曙光
中共第十七屆黨代會於周日結束。周一,新當選的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中共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常委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和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胡錦濤也不出所料地當選連任。表面看來,與以往黨代會沒有什麼區別。與會者將政治局5年來制定的政策合法化。但仔細觀察,十七大發出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訊號。
誰是中國新一代掌舵人?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0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本屆會議最引人注目的是預示未來的人事安排。誰將進入政治局常委,誰就有可能在5年、6年之後成為胡錦濤、溫家寶的接班人。誰是第五代領導人,誰最有可能在5年後成為中國的掌舵人?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採訪了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成。
解析十七大:為何說習近平或李克強誰接班都不是關鍵?
「常人政治」雖然比「強人政治」是一個進步,但是它依然面臨在非民主政體前提下屬於無解的合法性問題。德國之聲記者瀟陽認為,無論五年後是習近平抑或是李克強從胡錦濤手中接棒,都不能改變中共面臨的根本問題,也不能帶來解決這些問題的新解。後胡錦濤時代,除了推動實質的公民權,中共最高層領導精英的政治選擇與個人發揮空間已經很小。
上一頁
第11 頁,共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