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09 Roboter Asimo
2009年10月3日"衷心歡迎各位參觀我們這個獨特的'阿西莫'實驗室。我們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小小的節目,讓機器人'阿西莫'為大家做表演。我就不多說了,現在就讓'阿西莫'自己展示它的能耐吧。"
負責演示活動的計算機學博士研究生吉澤爾曼後退一步,把大舞台讓給了機器人明星"阿西莫"。
只見"阿西莫"小心翼翼但卻不失瀟灑地一步步走起來,同時還擺動兩只胳膊,就像真人走路一樣。一開始走得挺慢,後來速度越來越快。它每做一個動作,都伴隨著電機"嗞嗞"轉的聲音。"阿西莫"肩膀上搭著安全帶,身邊圍著一個低矮的圍欄,安全帶連在圍欄上,由一名實驗員跟在後面控制圍欄前進。研究人員一再申明,這項措施完全是為了防意外,因為地面較硬,萬一"阿西莫"出於什麼原因也好站不穩了,就可以防止它摔倒、碰壞。然而,"阿西莫"現在表現很好,就好像是想特別表明它不需要任何幫助也能走得穩穩當當。吉澤爾曼介紹說:
"下面我們準備給大家看它是怎麼走曲線的。現在它已經開始拐彎了。我們不難發現,和真人相比,它還少幾個關節,因此它的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臀部控制的。"
"阿西莫"是一個明星,是比勒菲爾德大學認知科學與機器人學研究所的招牌。這個研究所的所有科研工作都是圍繞"阿西莫"進行的。像記者現在看到的這種示範表演對"阿西莫"來說也是家常便飯。這個超級機器人常常在展會或者在政治家面前表演,它甚至還指揮過一次交響樂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張儀式上敲響大鐘,可謂出盡風頭。但吉澤爾曼對它的介紹卻相對而言比較乾巴:
"'阿西莫'現在擁有二十六個自由度,也就是說它可以組合調動二十六種可能性,來完成動作,比如說胳膊關節就代表一個自由度。'阿西莫'的體重大約五十八公斤,個頭有一米二高。也就是說,在人類生活的環境中,它可以比較方便地夠著像電燈開關啦、門的把手啦等等這些東西。而且,它的個頭特意沒有設計得太高,以免像它的上一個版本那樣,給人造成某種受威脅的感覺。"
"阿西莫"並非德國製造,而是來自日本,是本田公司的科研人員開發的。二十多年來,本田公司就投資進行類人機器人的研發工作。本田公司向德國比勒菲爾德這家研究所提供了兩個"阿西莫"進行科研。這兩個是全歐洲唯一的兩個"阿西莫"。
"阿西莫"走的是八字。它外型看上去已經和人類很接近了,走路的樣子也很像人類。它可以爬斜坡、可以調整速度、可以拐很小的彎而不會失去平衡。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類人機器人,但因為它的面部表情還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它的發明者給它設計了一副笑容可掬、令人頓生好感的面孔。
"阿西莫"停下腳步,舉起胳膊,揮手致意。"阿西莫"不光會兩腿走路,它的雙臂和雙手也會像服務生一樣端個托盤或者推個服務車,但它的手目前還只會一張一合,其它動作還不會。就這樣,它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最先開始的時候,"阿西莫 "還只是一個方方正正的箱子,上面安了兩條腿,動作起來非常生硬。它的胳膊和腦袋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它的動作也已經流暢多了,花樣也越來越多了。吉澤爾曼介紹說:
"再新一些的'阿西莫'還會跑步,有時兩腳離地,在空中前進的時間甚至可以長達0.8秒,這時它真的是一點兒不沾地,騰空飄浮,或者說在空中飛躍,真的就像人在跑步的時候一樣……"
"阿西莫"發出"嗶嗶"響聲,不知道出了什麼故障,在場的科研人員有些緊張。這機器人出什麼事兒了?他們先利用一頭連在"阿西莫"肩上、另一頭連在圍欄上的安全帶,把"阿西莫"架到空中,然後給它披上個毯子,再把它的腦袋掀開,就好像動急救手術一樣。假若沒有圍欄保護的話,這機器人恐怕就四腳朝天、撞壞什麼地方了,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還得把它運回日本進行大修呢。現在還好,它沒有傷到一根"毫毛",而是被掛在空中,接受檢查,不一會兒它就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了。
它剛才為什麼"嗶嗶"叫呢?科研人員也不清楚。這位超級機器人現在還不會自己和人溝通,它的一舉一動都是由人通過手提電腦操作控制的,今天的操作員是格廷(Michael Götting)。只有當格廷輸入某些詞語的時候,"阿西莫"才會張口說話。格廷介紹說:
"'阿西莫'擁有所謂的TTS系統,也就是將文字轉換成語音的文語轉換系統,因此,我們給它輸入什麼句子,不管是手工輸入還是使用特定程序輸入,它都可以鸚鵡學舌般,用機器人的嗓音說出來。今後要想讓人們接受機器人做服務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機器人必須能和人溝通,它們要會說話,以後當然還得能聽懂人話。"
但目前,"阿西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還得依靠科研人員的精確編程才行。全球現在共有一百多萬個工業用機器人,協助人類製造汽車、飛機等等,做的一般都是呆板重複的機械動作。比勒菲爾德研究人員的下一個開發目標,是讓它學會如何學習,假若成功,將意味著機器人技術又上一層樓。格廷介紹說:
"我們的下一個大目標就是讓它自己學習,讓它在我們給定的環境中,真正地依靠自己的能力熟悉環境,而不用我們來不斷提示哪兒有障礙。它還必須學會不斷認識新的東西。"
科研人員的未來遠景是開發出獨立自主的類人機器人,有能力學會在人圈子裡不依靠事先編好的程序就能自由行動的機器人。這個設想可不簡單。機器人該怎麼學習?人是怎麼感覺、怎麼學習的?此時人的大腦都發生些什麼過程?這些都是需要神經學家澄清的問題,他們的答案隨後再由機器人專家轉嫁到下一代"阿西莫"身上。將來,有了人工智慧,機器人應當能和我們人類和平共處,成為人類的好助手:作為火車站的"小紅帽"、餐館的好跑堂、博物館的好解說。完成這些工作所需要的彬彬有禮的微笑表情,"阿西莫"現在就已經具備了。
作者:Benjamin Wüst/施彥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