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此次綜合災難是不是下一個黑天鵝?
2011年3月18日雷曼兄弟銀行倒閉引其連鎖反應
"事前沒有人知道,雷曼兄弟銀行這樣一家多年運作的銀行會倒閉。也沒有人預料到,它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的首席經濟師瑞斯(Andreas Rees)這樣說道。在雷曼兄弟銀行倒閉後, 當時沒有任何一位金融問題專家預測到,德國經濟在隨後的一年將萎縮5%, 以及世界經濟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出現下跌。這種連鎖反應的現象會不會因日本的綜合性大災難在全球重演呢 ? 在日本此次地震和海嘯過後,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談到了基礎崩潰這個話題, 即: 生產停滯,價值鏈斷裂,消費下降等等。雖然這些問題經過三個月的重建後都會得到解決,但德國和世界經濟不會不受任何損失。
日本綜合災難導致供貨鏈斷裂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爆炸以及向東京飄去的放射性浮雲已經讓經濟學家們對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預測變得格外謹慎起來。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的馬特斯(Jürgen Matthes)就注意到了日本停產,供貨鏈將斷裂的問題。
「大家知道,日本在電子元件方面是全球重要的供應商,許多國家要依靠日本供貨。這些貨物不可能很快通過其他渠道替代。德國的電子技術工業肯定會受影響,機械製造業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馬特斯還認為,中國遭受的影響會更大,因為日本20%的出口產品銷往中國,其中一部分通過在中國加工後再輸送到全球各地。而眼前這種負面效應對於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來說,來得很不是時候。聯合信貸銀行的瑞斯指出:
「我們現在已經發現亞洲經濟發展出現了某種程度的放緩,尤其是在食品價格上漲以後。中國央行已經調高了利率,提高了基本準備金率以及貸款保證金。但現在又來了日本問題。因此我認為,世界實體經濟是否會受影響關鍵還是在中國。」
心理衝擊產生的負面影響
實體經濟受到衝擊已經不容置疑,而心理上的負面效應也值得關注。瑞斯稱此為"CNN效應"。由於電視台不斷播放來自日本的一些令人心驚膽戰的畫面,全球企業界和消費者的心情也隨之被蒙上陰影。這種效應自然會影響實體經濟,導致企業界因此停止投資,消費者因此減少支出。全球重要股市和金融市場出現的波動,也將會對實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馬提斯指出:
"股市行情下跌導致資產縮水,這將對消費和投資的願望產生負面影響,市場需求將受到抑制。
另外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不久後將抵達歐元區。日本保險公司和其他投資者國外購買了大量債券作為儲備,僅在歐盟地區掌握的債權就高達8 千億歐元。但過不了多久,日本就會提回大量資金用於災後重建。
現在日本和整個世界還將目光集中在福島並且希望能夠避免發生一場嚴重的核災難。但上述兩位專家一致認為,即便日本發生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全球經濟也不會因此出現倒退。因為日本是個純出口國家,而不是純進口國。簡言之,如果日本的內需減少,首先遭受損失的是本國企業。不過,世界經濟並非因此就是安全的了,誰知道下一個黑天鵝暗藏在哪兒呢。
作者: 張丹紅 編譯:韓明芳
責編: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