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承認冷戰時期曾與美國簽訂秘密協定
2010年3月9日雖然此前來自美方的解密文件已證實:這項簽訂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秘密協定確實存在,然而周二的調查結果卻是首次來自日本官方的證實。
美聯社報導說,該調查組由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委任,這是他促使去年組閣的政府變得更開放透明的一系列舉措之一。此前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曾數次否認這項協定的存在。
調查小組說,這項秘密協定的內容是准許美方裝載核武器的戰艦進入日本港口。這與戰後日本不可自行製造、擁有核武器以及准許他國核武器入境的原則相違背。
日本外交部長岡田克也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一事實如此長的時間——即使在冷戰結束後——都未向公眾公佈實在令人嘆惋。」
在日本,一直都有關於這項秘密協定真實存在的懷疑,因而這項最新的調查結果其實早在民眾的意料之中。但這一結果很可能會使民眾對前任政府的不信任升級,而這正好對近來支持率持續下降的鳩山由紀夫有利。
日本外交部長岡田克也還表示,這項調查並不會影響美日安全同盟。美方有近5萬人駐紮在日本。美方有義務在日本遭受襲擊時做出反應。自鳩山由紀夫去年九月上任以來,日美關係就出現緊張局面,起因是雙方就美國一座位於沖繩島的軍用機場的遷移問題發生爭執。 岡田克也還說,這次調查的目的是重建公眾對日本外交的信心。
他還補充說,在1991年美國停止運輸軍用核武器之前,到達日本海域和港口的美國船隻很可能就裝載著核武器。
二戰結束時,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摧毀。作為唯一深受原子彈摧殘的國家,日本民眾對核武器的反感尤其強烈。
由東京大學教授方岡信一(Shinichi Kataoka)領導的調查小組表示,儘管相關文件顯示日美在關於允許裝載核武器的船隻進入日本水域這一點上有著不同的解讀,但雙方對於允許船隻進入日本港口訪問很可能達成了默契。
調查小組還說,日美已同意不去過分強調這一事件,擔心這會對日美安全聯盟產生消極影響。
編譯:凡一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