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我們坐在同一條船裡」-日本政府智囊談日中關係
日本外務省的智庫-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宮川干雄(Mikio Miyagawa)對奧地利報界這樣說目前的日本與中國關係:「我們坐在同一條船裡。但是只要有一個把身子欠出去,船就會翻掉。所以根本沒有其它選擇:必須共同保持平衡。」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譯如下。
日本遊民反抗公共權力
日本是一個擁有優良風俗傳統、含蓄有禮及氣氛和諧的國家。很少聽說社會騷亂及批評的聲音。但是最近逐漸復甦的日本經濟卻破壞了社會的和諧安寧,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失業問題:官方公佈的失業人數是4百萬,但實際數字卻高達大約1千萬人。這是導致日本社會和諧潰渙的主要原因。
「藝伎」加劇中日衝突
由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馬歇爾執導的故事片「藝伎」正在德國電影院上演,德國媒體發表了不少文章,評論這部敘述日本藝伎故事的影片。明鏡周刊注意到,這部影片在中國引起了震動:
不過是一種象徵,一種符號
日本同中國的關係可以用冷到冰點以下來概括。那麼,日本政府的一封答辯信函,不再稱中國是一種威脅,是否標誌了日本對華政策的根本轉變?韓國政治學者李恩政對德國之聲記者說,根據這一紙連決議都稱不上的文件,就聲稱日本政府頃刻間徹底改弦更張,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或者過於天真。
日火箭攜帶衛星成功升空
據美聯社報導,周二,攜帶一顆觀測衛星的日本H-2A火箭順利發射升空。此前由於技術問題和天氣狀況,火箭發射時間曾三次推遲。
日本雅馬哈集團涉嫌向中國出口直升機受到警方搜查
中國馬上就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外匯儲備冠軍
美日軍事演習的大背景
1月9日開始的美日軍事演習是東京走近華盛頓、繼而繼續遠離北京的戰略性步驟。本次演習的核心內容包括兩棲登陸,這也是美軍的王牌。與此同步並進的是,日本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僵化。
日相含淚批中韓,稱攻日同攻美
本周三,日本首相小泉發聲批評中國和韓國,指責這兩國領袖拒絕與他會面,並再次為他每年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辯護。東亞三國在新年伊始因此顯露外交論戰的升溫態勢。
日本更換駐華大使能否改善對華關係?
在辭舊迎新之際,東京方面傳來消息說,將更換日本駐中國大使。根據尚未被日本官方證實的報導,職業外交官宮本雄二將接替現任大使阿南惟茂的位置。這一人事變動對處於低谷的中日關係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俄羅斯成為8強東道國,中國呢?
8國峰會並不是正式會議,也不產生有約束力的會議決議。不過,8個世界最強國的領袖們關起門來談論國際局勢,尤其是經濟貨幣發展走向,他們談論的話題,達成怎樣的一致,歷來高度吸引國際媒體的關注。他們構成政治同金錢的權力中心,而今年,俄羅斯首次在這個中心扮演主角。那麼,這個中心裡,有第四經濟強國中國的位置嗎?
日本外相稱中國軍力增強成威脅
*
修復中日關係,中國等待小泉下台
中國與日本的關係急需修復。對包含台灣和朝鮮半島兩個潛在危機孕育地的東亞來說,中日對立絕非好事。新蘇黎世報在這樣的按語下刊登了該報駐北京記者的一篇文章。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周,除了在香港當地的舉行的世貿組織部長會議之外,引起香港媒體關注的還有以下一些事件:中國礦難頻發,究竟有什麼治理之道?陳方安生十一天前參加遊行,到底是否有利於她未來的政治道路?南京大屠殺六十八周年紀念日,中國民間的紀念活動卻遭到限制;而在香港舉行的世貿會議,又聯繫著人們對自由貿易體制的信心。
溫家寶在東亞峰會上對日本首相做出友善姿態
日本汽車製造廠家在中國超過了競爭對手德國
東亞峰會要理順經濟秩序
與本周一開始的第11屆東協峰會相伴而行,本周三,首次東亞峰會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那麼,東亞峰會擁有怎樣的意義?與會國之間如何協調經濟和政治上的爭端?美國缺席的東亞峰會是否將成為一種來自亞洲的抗衡美國的力量呢?本台記者張曉穎就此採訪了設在柏林的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亞洲問題專家格哈德-維爾博士。
中國質疑日本修憲動機
日本修憲 - 國內困難重重,國外冷眼觀察
星期二,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在該黨成立五十周年紀念會上,正式公佈了憲法修正草案。新的草案允許軍隊存在,計劃把自衛隊改名自衛軍,成為名正言順的軍隊。此前,自民黨曾多次提出修憲動議,但在議會屢屢受挫。不過這一次提出草案正是國內民意和反對黨的立場對自民黨十分有利的時候。
普丁訪問日本,核心是經濟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在日本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周一,他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舉行會晤。普丁此次訪問的中心議題是俄日經濟關係,訪問並不能解決雙方政治關係中諸多棘手問題,但兩國政治關係中也首次出現了相互靠攏的跡象。
普丁外交轉向中國?中國企業收購日本?
俄羅斯的外交沒有能阻止喬治亞和烏克蘭政局的變化,普丁對車臣的高壓政策不僅沒有受到預期效果,而且還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外交世界月刊十一月號注意到,近一年來,普丁面對國內的巨大壓力,正在調整外交政策。那麼,建立俄中軸心是普丁的外交新選項嗎?外交世界月刊寫道:
布希:台灣成功建起了華人民主社會
美國總統布希本周三抵達日本,開始了他亞洲之行的第一站。此後他將在韓國釜山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以及前往中國進行訪問。雖然人還沒到中國,但布希已經對北京政府發出了呼籲。他在日本表示,中國的經濟開放應該帶動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布希亞洲四國行,熱點先期報導
本周一,美國總統布希開始了為期一周多的亞洲之行,訪問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和蒙古。布希總統本次亞洲之行的第一站是日本舊都、宗教名城京都。他將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道參觀那裡的金閣寺。
北京也慶祝台灣光復節
60年前的今天,在台北公會堂,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堂,舉行了台灣接受日本投降的儀式。日本對台灣51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因此,當時的國民政府就把10月25日訂為了台灣光復節。在今年的光復節,除台灣各界舉行了多種紀念活動外,北京政府也對此進行了高調慶祝。
一周港媒:中日關係、巴金和四萬網警
香港媒體提醒北京注意處理中日關係中的技術問題,提出可以出台「中日歷史問題白皮書」來影響國際輿論;中國文壇宗師巴金去世,有傳言猜測王蒙可能成為新的作家協會主席;另外,據稱中國有四萬網上警察冒充普通網民操縱輿論。
48%日本公民支持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48%日本公民支持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中朝首次合拍電影,欲與韓日合拍片爭鋒
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北韓通常以「壞蛋」的形象出現,但是現在,金正日卻打開了平壤塵封已久的片廠大棚,邀請外國合作,希望借此改善北韓的國際形象,扭轉不振的北韓電影工業並躋身國際影片市場。
中日展開新一輪東海會談,德國專家表樂觀
本周五,中國和日本的代表將在東京就兩國頗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問題進行談判,這是中日兩國間圍繞東海問題進行的第三次正式會談。談判前景如何,對中日關係將有什麼影響?德國之聲中文廣播記者為此專訪了漢堡亞洲研究所納博斯博士。
入常前景黯淡 日本悔繳高額會費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案失敗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日本承擔著聯合國將近五分之一的費用,並曾在各地擔任聯合國維和任務。和德國、印度、巴西一起,日本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這一建議遭到了中國的反對,日本入常前景堪憂。因此,日本國內要求削減聯合國會費的呼聲越來越高。
日本秘密國防文件:沙盤推演與中國衝突
*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抗議中國開發海上氣田
小泉勝選不戀棧,明年九月辭首相
這不能不說是小泉首相的一個巨大勝利:日本自由民主黨在星期日的眾議院選舉中獲得了五分之三的席位。在小泉改革日本郵電的提議被否決後,他決定提前舉行選舉。眾議院選舉的勝利表明,小泉的改革方案受到廣大日本民眾的支持。
日本大選:小泉贏得毫無懸念
日本眾議院本周日(9月11日)進行了提前大選,全國各投票站初步統計調查結果顯示,小泉領導的自民黨大獲全勝,將在議會中擁有與大選前相比更強大的多數。日本政府的郵電私有化改革在議會受阻後,小泉解散了眾議院,宣佈提前大選。
日本大選,小泉再次上台似成定局
本星期日,日本舉行大選。各界普遍認為,小泉純一郎的自由民主黨將贏得選舉。民意調查表明,自民黨的得票率在41-49%之間。
日韓把汽車廠辦到出口國
西方名牌汽車廠家嘲諷亞洲廉價品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代、豐田等亞洲汽車不僅早已登陸歐美,而且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過去幾年裡,攻勢特別迅猛。不僅如此,日韓等國已開始陸續將汽車生產廠徑直辦到出口對象國。
中國還沒有趕上日本的地位
9月1日,LTU出人意料地宣佈,該公司將從今年冬季起,中止飛往北京和上海的航線,理由是,該航線的載客率太低。
梁雲祥:戰後中日關係的演變及其原因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梁雲祥教授給德國之聲中文網發來的這篇文章綜述了戰後60年來中日關係的發展史。他認為:中日這兩個東亞主要國家,和則兩利,鬥則兩傷。
中日紛爭百年綜述—日本亟待破解禪宗公案
中日關係如同一道禪語,令人冥思而不得其解。東亞問題專家卡爾•皮尼(Karl Pilny)在他所著的《亞洲世紀》中,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隻手是拍不響巴掌的。如果日本能夠真誠地伸出雙手,將中國想像為琴身,然後撥動自己的琴弦,也許可以驅趕幾十年來徘徊不去的幽靈。」
陳永發:反對日本歷史觀不能過激
大陸大力紀念二戰東亞地區結束60周年,台灣則幾乎沒有什麼動靜。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台灣的中央研究院近代歷史研究所所長陳永發先生。陳先生對中國大陸前些日子的反日浪潮有他自己的看法。另外他指出,台灣有不少人希望在台獨方面獲得日本支持。
黃力民:1945年夏天的江西
在東亞地區二戰結束60周年專題報導範圍內,讀者黃力民教授給德國之聲中文網來稿兩篇。這裡先發表其中一篇。黃教授關心歷史,尤其是二戰時的歷史,業餘作了不少的研究。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小泉講話和日本對戰爭罪責的認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結束六十周年之際,德國各大媒體紛紛就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向亞洲各國表示道歉的講話和中日關係發表報導和評論文章。新蘇黎世報寫道:
60年後,日本仍欠她們一個道歉
她們被稱為「慰安婦」,但是直到今天,她們仍然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和內心的平靜。據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有20多萬婦女被日本軍隊強征為隨軍慰安婦。戰爭結束60年後的今天,這些倖存者們仍然在為獲得日本政府官方的賠償而不懈努力。
東亞戰事結束六十年,日本反省歷史
今天是日本二戰戰敗六十周年紀念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發表聲明,再次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表示「真誠道歉」,並表示願同亞洲國家建立新型關係。
水谷尚子:戰爭罪責反省態度日德之比較
水谷尚子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時,在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節目中的發言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此次,水谷小姐應德國之聲中文網邀請於東亞地區二戰結束六十周年之際撰文,她持高度謹慎的態度,反復審閱譯文。她指出,當時中國不少媒體對她言論的報導有歪曲的成分。
警方加強日本駐華使館的警衛
警方加強日本駐華使館的警衛
港媒:程翔-豬瘟-新大選與中日關係
本周,香港記者程翔被新華社宣佈為台灣間諜之事,在香港媒體引起了強烈震動。不管對這一說法是否完全相信,香港許多都根據自己的線索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導。另外,四川的豬鏈球菌疫情和日本決定提前大選,也引起了本周香港媒體的關注。
日本政府抗議中國正式開采春曉油氣田
日本政府今天向中國政府提出外交抗議,要求中國停止開采東海的春曉油田。日本經濟部長在今天的聲明中說,他們已經掌握確切證據表明中國的春曉油氣田「聯結」了日方一側。這是去年以來日本政府就春曉油氣田開發向中國提出的第二次抗議。
共同的歷史,分裂的苦難:評東亞三國歷史教科書
6月初,一本由日、中、韓三國歷史學者與教師共同參與編寫的東亞近現代史教科書問世。雖然這本書相當程度上體現了三國學者的某種歷史共識,在當前日益緊張的東亞關係中可謂一個不小的突破和貢獻,但是同時,卻也暴露了東亞三國的深層分裂和並不確定的未來。
日本對中國擴軍感到不安
上周二,日本防衛廳公佈的年度報告特別關注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程。其中特別提到,本年度中國的國防預算增長幅度將達到12,6%,軍費支出增長已連續17年保持在10%以上。瑞士新蘇黎世報報導了日本對中國擴軍的不安:
東亞共同體的前景:查道炯教授談中日與東協合作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開始在東南亞扮演一個地區主導大國的角色,與東協國家的合作則成為中國與日本雙邊關係中一個日益重要的新維度,而這一維度的發展又對中日關係起了穩定器作用。德國之聲中文網特邀中國人民大學中日關係問題專家查道炯副教授,就中、日與東協合作的歷史、現狀和前景及其對雙邊關係的影響作了深入分析。
上一頁
第61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