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北韓已通知日本 計劃第三次發射間諜衛星
北韓知會日本,該國將於11月22日和12月1日之間發射衛星。與此同時,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抵達韓國釜山進行訪問。
中日首腦舉行APEC場邊峰會 重新確認戰略互惠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三藩市參加APEC峰會期間舉行了時長約1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再次確認了追求共同利益的「戰略互惠關係」,並在一系列外交爭端中強調共同的經濟利益。
華為手機很暢銷 再問晶片何處來?
美國政府通過國會授權設立的一家機構發布報告稱,中國在美國以及荷蘭和日本先後發布晶片禁令之間的時間窗內,大幅提高了進口晶片製造設備的金額。另有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華為手機10月銷量飆升83%。
以哈衝突:以軍進入加薩城
以色列軍方表示,國防軍已進入加薩城縱深地帶,以打擊激進組織哈馬斯。與此同時,七國集團外長呼籲出於人道主義目的,加薩地帶應實現暫時停火。
岸田文雄: 日菲美正合作維護南中國海自由
岸田文雄說,日本同意向菲律賓提供海岸監視雷達,這是日本官方安全援助計劃下的全球首個合作項目,旨在幫助提高東京夥伴國的威懾能力。菲律賓和日本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並與中國有著長達數十年的海洋主權爭端。
對抗中國禁運,駐日美軍將吃更多日本海鮮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周二(10月31日)表示,駐日美軍基地將向官兵提供當地海鮮, 「將有助於對抗中國對日本海鮮出口的武斷和不公正的禁運。」
G7貿易部長批"經濟脅迫" 中國反控"雙重標準"
七國集團(G7)貿易部長會議週日(10月29日)呼籲,應立即取消對日本水產的不必要限制、共同應對「經濟脅迫」,劍指中國。中國駐日大使館隨後譴責「經濟脅迫」才是G7的「專利」,批評該集團成員勿「雙重標準」。
李克強逝世 各界反應如何?
中國中央電視台27日報導稱,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該消息在中國國內外引起廣泛震驚和哀悼。
烏克蘭難民 如何在日本生活?
烏克蘭戰爭爆發前,日本的庇護程序非常嚴格,每年只有少數人獲得難民身份。茨維利克(Nadiia Tsiviliuk)是個例外。她向DW講述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她在日本當難民的經歷。
在華被拘逾半年 日本藥企員工被正式逮捕
日本駐中國使館周四(10月19日)證實,中國當局正式批捕了一名日本公民。這名日本藥企雇員今年3月就已被逮捕,並被控從事間諜活動。
美公佈解放軍「攔機」畫面:2年逾180次
美國國防部17日表示,中國解放軍自2021年起頻繁對美國軍機展開「脅迫行為」,例如逼近、繞行、發射照明彈等行徑,自2021年以來已經累計近200起。此前,加拿大也批評了中國攔截加方軍機的舉動,但中國回應稱這是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必要之舉。
俄羅斯宣佈跟進中國 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
俄羅斯表示將暫停所有日本水產品的進口,並希望增加對華海鮮出口。與此同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總統普丁本周先後訪問北京,預計中俄將談及更多關於雙邊合作的議題。
杭州亞運會閉幕 獎牌榜中國隊遙遙領先
歷時兩周的亞運會周日在杭州閉幕。東道主中國獲得了創紀錄的201枚金牌,成為本次亞運會的最大贏家。
日本啟動第二波核廢水排海行動
首次核廢水排放時隔不久,日本福島核電站將進行第二次核廢水排放。儘管東京政府強調廢水排放的安全性,但國內外辯論依舊激烈。
日本的「人力車婦」:同樣撐起半邊天
社群網站激勵了日本女性成為人力車夫,這原本是男性的工作。
日本8月對華食品出口跌四成
日本政府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8月日本對中國出口下滑,其中食品出口跌幅超過40%,而遭中國禁止輸入的水產品降幅更大。美國駐日本大使則再次批評中國對日本水產的禁令是「經濟脅迫」。
憂遭任意逮捕 日本雇員不願外派中國
自北京2014年實施《反間諜法》以來,已有至少17名日本公民被控從事間諜活動遭到拘押。專家指出,這導致企業不願將員工派往中國,並損害經濟和貿易。
關係升級 普丁應金正恩之邀將訪北韓
北韓官媒周四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接受邀請,將會造訪北韓。周三他與訪俄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舉行了會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朝兩國「正在不宜對外公佈的敏感領域開展合作」。
日本提升與台灣防務合作 可能觸怒中國
路透社引述四名消息人士稱,日本已經任命一名在職政府官員擔任事實上的駐台武官。這一提升日台防務合作的舉動很可能觸怒北京。
1比4負於日本 德國國足主教練被「炒魷魚」
上周六德國在沃爾夫斯堡以1-4慘敗日本隊。一天後,德國足協宣佈解僱國家隊主教練漢斯‧弗利克(Hansi Flick),其兩年的執教期內德國隊始終戰績不佳。
太平洋島國何以變得如此重要?
大洋洲島國正在成為中國、美國和歐洲相互爭奪的焦點。因為這些國家所處的位置,是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也是戰爭爆發時重要的後勤給養線。
東京不滿中國禁日本海鮮 兩國WTO交鋒
在此前撥出的800億日元之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追加207億日元緊急基金,以幫助因中國針對福島核電站廢水排放而實施的日本海鮮禁令受到打擊的出口商。東京也預計向WTO提出申訴。
日本首相率內閣大臣大吃福島海鮮 親身「帶貨」
連續數日,為了減輕中國、香港澳門等地禁止或限制日本水產品進口給日本相關產業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率領閣員品嘗福島食品。美國駐日大使也親自前往福島縣「連吃帶買」。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野村哲郎因口誤講出「污染水」一詞再三道歉。
美駐日大使訪福島: 支持日本水產品
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拜訪曾受福島核災影響的地區,並品嘗當地的海鮮和水果。他提到:若日本決定為了中國水產品禁令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美國將予以支持。
德語媒體:中國不是第二個日本
中國經濟是否面臨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的困境?《新蘇黎世報》分析認為,中國政府應有決心和手段扭轉局面。《南德意志報》注意到,碧桂園的債務危機也涉及到外國投資。
日中關係緊張 日防衛省提出增加13%的國防預算
日本防衛省確定2024年申請預算金額高達7.7兆日元,約合526.7億美元。日本共同社指出,考慮到中國和北韓都計劃加強軍事威懾力,日本防衛省提出2023至2027年5年期間防衛費總額約43兆日元。
警告美韓軍演?朝鮮試射兩枚彈道飛彈
為期11天的美韓聯合軍演即將落幕,朝鮮30日晚間發射2枚彈道飛彈,被視為對美韓軍演的警告。此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美日韓領袖形容為「幫派頭子」,並批評對方把朝鮮半島附近變成世界上「最不穩定的海域」。
核廢水排放引發中國「反日潮」:日本社會輿論如何看待?
日本政府從24日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日稱處理水)排入海洋,對此中國政府予以大力譴責,中國各地也陸續開始出現杯葛日本產品運動,不少當地日本餐廳紛紛掛上「絕不使用日本食材」等文字,一場大規模排日抗議似乎已經蓄勢待發。
德語媒體:虛偽的批評
福島第一核電站將經過處理的核廢水排入大海的決定,使本已緊張的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中國境內反日情緒高漲,日本境內一些機構和店鋪則接到大量來自中國的騷擾電話。
為什麼福島人對核災廢水排海感到擔憂?
距離日本東北地區「311」地震海嘯已經過去了12個春秋,當地人對核輻射的恐懼基本消散。但隨著福島核電站開始向大海排放核災廢水,福島居民特別是漁民擔心苦難會捲土重來。
日本東電福島核電站核廢水排海風波
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從8月24日起開始排放經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系統過濾過的福島核災廢水。此舉引發中國官方和韓國民間的強烈抗議與不滿。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呼籲中國保證在華日本公民安全且強烈敦促中方「就處理水發布準確的訊息」。
政治或科學?中國核廢水氚含量被指更勝福島
日本核廢水排海在中國引發強烈反彈,但有科學家指,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核電國」,其核電廠排放廢水的氚含量,「比福島核電廠排放的氚含量還要高」。中方則認為,核災污水與核電廠正常運行所排放的水有根本區別。
又遇挫折!日本登月計劃為何如此重要?
由於高空強風的影響,日本推遲了可望成為該國首個登月宇宙飛船的發射計劃。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日本探月項目的重點是利用先進的圖像導航技術和輕型硬體實現高精度著陸。
日本外務省召見中國大使抗議電話騷擾
本周一日本外務省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指出關於日本的排海作業,日本國內接到了很多從中國打來的騷擾電話,提出抗議稱「極其遺憾」。有報導稱,在華日本人學校近日連遭投擲石塊和雞蛋等騷擾。
日本呼籲中國保證在華日本居民的安全
日方表示,正式開始排放經處理的核廢水引發一波來自中國的針對日企的電話騷擾。日本官方呼籲中國政府確保在華日本居民的安全。日本環境省周日稱,采樣檢測顯示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均低於能檢測出的下限數值。
小編呼籲「躺平」應對核污水 網易新聞B站被封
在日本開始將處理過的核災廢水排入海洋後,相關話題在中國網路上掀起一陣熱潮。而中國媒體網易新聞這兩天也因為在其bilibili平台帳號上發布的內容引起關注與討論。
日駐華使館發警告 香港壽司店長龍依舊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發聲明告誡在中國居住的公民保持低調,外出時盡量不要大聲講日語。隨著北京「戒掉日本海鮮」,對日水產品祭出禁令,俄希望能夠能填補市場空白。與此同時,香港日本壽司店依舊生意興隆。
中國又刮搶鹽風 老百姓為何總恐慌?
日本8月24日正式開始向太平洋排放經處理的核廢水後,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颳起食鹽搶購風。令官方不得不出面介入,平息一些居民的恐慌情緒。
對核電極其保守的德國 如何看福島廢水排海?
在全球多國都在擴建核電的背景下,德國卻在今年關停了所有核電站。可以說,德國是全世界在核電問題上最為謹慎保守的國家。面對引發巨大爭議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污水排放大海,德國的專家們又怎麼看?
日本今起排海 鄰國憤怒、擔憂是科學還是政治
福島核電站的營運方東電公司8月24日宣佈,從今天起的首輪核廢水排海。儘管國際原子能組織不久前認可了日本這種作法的安全性,但是業內人士以及東亞各鄰國依然有著不小的擔憂。中國宣佈全面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
北韓發射間諜衛星二度失敗 十月再試射
平壤8月24日表示,第二次向太空發射偵察衛星的嘗試在火箭飛行第三階段失敗,但將在今年10月再次嘗試。美、日、韓對此都做出了反應,日本一度啟動了居民預警系統。
德語媒體:暴風雨即將來臨?
上周五在大衞營舉行的美日韓首腦會晤,普遍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但在北京看來,這是美國在打造"亞太小北約",激化地區局勢的又一個步驟。
日本敲定24日排放核廢水:如何面對反對聲音?
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閣僚會議,並在會中正式敲定核廢水的排放時程為24日。雖然首相岸田文雄保證國家「會負起全責」,但是對於核廢水的安全與否,存在不安的人仍是很多,更可能對當地的農漁業等風評造成極大影響。
美韓聯合軍演登場 金正恩登艦視察
美日韓聯合軍演登場之際,朝鮮官媒公佈領導人金正恩視察飛彈試射的畫面。此前,美日韓領袖在大衛營的峰會剛落幕,韓國總統尹錫悅也重申美日韓將繼續強化合作關係。
德語媒體:美日韓結同盟 歐洲被晾一邊
美國、日本、韓國三國領導人在華盛頓近郊的大衞營達成協議,強化安全合作,引發德語報刊的密集關注。《法蘭克福匯報》警告,鑑於美日韓三國面臨的中國威脅是長期的,歐洲必須做好美國無力兼顧歐洲防務的準備。《新蘇黎世報》則指出三國同盟仍受歷史積怨的困擾
中國抨擊美日韓峰會 警告「拼湊小圈子」
針對拜登、岸田文雄和尹錫悅在大衞營舉行會談,北京質疑道,「究竟是誰在製造矛盾加劇緊張」,並表示「拼湊各種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將陣營對抗和軍事集團帶入亞太的企圖不得人心」。
日本戰敗紀念日 靖國神社之爭又起
在日本紀念二戰投降 78 周年之際,日本社會試圖反思戰爭暴行的歷史,但對在戰爭中陣亡將士的紀念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傳統。日本政界高層人物參拜靖國神社就經常引起爭議。
紀念二戰結束為何有不同日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投降詔書》。朝、韓等國將這一天認定為二戰結束紀念日。不過,另一些國家則將9月2日/3日定為日本投降日或抗戰勝利紀念日。
應對中國與朝鮮威脅 美日韓將舉行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邀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本週五將在美國大衛營舉行首次的3國領袖峰會,預計美日韓將啟動一系列技術、教育和國防領域的合作,以抗衡中國和朝鮮在區域內構成的挑戰。
日媒:日美擬聯合研發高超音速導彈攔截系統
《讀賣新聞》等日本媒體報導稱,日美雙方有望在本周批准一項聯合研發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以應對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的高超音速導彈。這將是日美兩國在導彈防禦技術研發領域的第二次合作。
上一頁
第5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