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北京批評日本防衛白皮書 海軍南海軍演
中國海軍周三開始在南中國海舉行訓練演習。
日本《防衛白皮書》對中國「高度憂慮」
在最新發布的日本2015年度《防衛白皮書》中,中國被視為一地區性的威脅。目前,安倍晉三內閣正試圖立法擴大自衛隊的權限,並努力使增加公眾對此的認同度。
機器人走入日本人日常生活
最初只是在工廠和實驗室內使用機器人。如今,機器人已經被用於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安倍首相民意支持率創新低
上周在國會眾議院強行通過新《安保法》的日本政府民意支持率明顯下滑。批評者指責新《安保法》有違日本現行和平憲法。
"蘿莉控"難止 日本興起"少女陪散步"
"JK服務"是日本興起的面向男子的交友服務。一名曾經的從業人士稱,僅在東京就有數千女高中生被引誘入行。她擔憂,因受媒體的影響,日本色情領域會出現更多的年輕面孔。
尋求在南海承擔更大責任 日本告別專守防衛?
在日本眾議院通過極具爭議的新安保法案後不久,該國軍方高官在華盛頓表示,東京可能在南中國海實施巡邏和監測活動。
強颱風"浪卡"吹襲日本致2人死亡
氣象專家發出警告:強颱風"浪卡"威脅日本多地。至今已有造成2人死亡,超過35萬人被疏散。
日本眾議院批准爭議安全法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賦予該國「集體自衛權」。如今,眾議院批准了相關的安全法案。但憲法專家和許多民眾並未信服。
日眾議院委員會通過新安保法案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下,周三,新安保法案在眾議院特別委員會表決通過。在野黨和部分民眾表示抗議。
任天堂總裁岩田聰逝世
上周六日本任天堂總裁岩田聰因罹患癌症不幸離世,享年55歲。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安倍也會來?
習近平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參加北京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日媒報導稱,安倍目前正在考慮何時赴京,進行首腦會晤。
南海案舉行聽證會 菲方態度樂觀
位於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本周舉行南海仲裁案的聽證會,周二的會議結束後,菲律賓認為,該法庭應該介入馬尼拉和北京在南中國海有關開發自然資源和捕魚權利的爭議。
日本承認強征北韓勞工
在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日本和韓國達成了一個歷史性的共識-日本首次承認,北韓勞工上個世紀40年代被迫在日本工廠裡做工。
日本首次加入美澳聯合軍演
在今年美國和澳洲按照常規舉行的聯合軍演中,首次出現了日本士兵的影子。
「湄公河五國」將獲日本資金援助
日本周六承諾向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以及越南提供總額為61億美元的資金援助。日本希望此舉能夠促進本國的基礎設施出口,並相應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中國也同樣在東南亞地區尋求擴大影響。
日美爭奪女足世界盃冠軍
日本隊以2:1戰勝英格蘭,周日將同美國爭冠。
日本新干線車廂內一男子自焚導致兩人死亡
周二,一名男子在日本新干線列車上自焚引發火災,導致兩人死亡,20多人受傷。
日本繼續援助湄公河五國
據日本媒體報導,東京將在本周末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做出向湄公河五國繼續提供新的經濟援助的決定。
創始成員國簽署亞投行「基本大法」
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成立協定的簽字儀式。
奪命的安全氣囊
由於日本企業高田生產的安全氣囊存在缺陷,全世界有三千七百萬輛汽車不得不召回修理。這種氣囊會突然爆裂危及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迄今它已經造成8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日中談判通訊規則:兩軍相逢 溝通為上
日本與中國下月將結束一項協議的談判,對兩國海軍與空軍不期而遇時的通訊程序作出規定,以減少對抗的風險。
日本不排除參與在南中國海巡邏可能性
日本尋求擴大在國際間扮演更大安全角色之際,該國級別最高軍人表示,日本自衛隊可能會參與美軍在南中國海的巡邏。
日菲軍機再次飛近南中國海主權爭議水域
儘管中國已經發出警告,日本和菲律賓的軍機周三再次在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地區附近開展飛行活動。日菲聯合軍演今日正式展開。
日軍機飛過南中國海主權爭議水域
周二,日本一架軍機飛入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爭議水域上空。周三起,日本將和菲律賓一同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中國公佈抗戰勝利日閱兵安排 參與國別尚未知
中國官方公佈了今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但仍然沒有說明哪些國家將受邀參加閱兵儀式。
韓日建交50周年 推動改善關係
東亞鄰邦韓國與日本迎來建交50周年紀念日。兩國推動修復因領土爭議與戰爭歷史而緊張多年的雙邊關係。
一座島上 兩項軍演
菲律賓本周同時分別與美、日在其領土巴拉望島舉行聯合軍演,地點緊鄰南中國海爭議海域。
韓外長尹炳世首訪日本 三國首腦峰會或為議題
6月22日韓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日前一天,韓國外長尹炳世周日抵達日本,展開其2013年上任以來對該國的首次訪問。
日本旅遊熱 欣喜之餘不無煩惱
日元貶值、簽證簡化以及其他舉措吸引大量外國遊客迫不及待地赴日散金和游覽名勝古跡,尤其是中國人,他們帶來滾滾財源的同時也添加了不少麻煩。
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有望今秋舉行
據《日本經濟新聞》周六報導,中國、日本和韓國考慮今秋舉行三年來的首次三國首腦峰會,如若成行,將為東京和首爾的領導人提供一對一的會面機會。
海邊最美沙堡
耗費數小時,在沙灘上建起沙堡,直到海水把它捲走。搭建沙堡是一門自得其樂的藝術。
亞洲大學百強排名 中國數量首超日本
本周四,教育研究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15年度的亞洲大學排行榜。在百強排名中,入選的中國大學數量首次超越了日本。
菲律賓日本本月將舉行首次正式聯合軍演
菲律賓軍方宣佈,菲律賓將和日本一同舉行首次正式聯合軍事演習。隨著中國在南中國海加快填海造田的進度,菲律賓和日本這一對二戰中的仇敵卻開始加強安全紐帶。
美國「女壯士」欲孤舟橫渡太平洋
一位美國女性周日從日本劃船啟航,開始全程9656公里的旅程,目的地是美國三藩市。如果成功,她將成為孤舟橫渡太平洋的史上第三人,同時也是第一位女性。
中日財長對話重啟
擱置數年的中日財長對話周六在北京舉行。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兩國關係觸底反彈的跡象。
菲、日將啟動日本艦機使用菲軍事基地磋商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周五(6月5日)在結束對日訪問之時宣佈,馬尼拉和東京將就允許日本艦、機使用菲軍事基地事宜啟動磋商。
阿基諾訪日談南海 類比二戰時期德國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周三訪日期間發表演說,將中國與二戰時期的德國相比較,暗示國際社會不應繼續容忍北京在南中國海的舉動。
超半數德國人對外貌充滿自信
紐倫堡一家市場研究機構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2%的德國人對自己的外型感到滿意。
非法捕撈珊瑚 中國船長獲刑一年
一名中國漁船船長周三因偷捕珊瑚罪名,被日本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這是自日本海上保安廳通報出現多艘非法捕撈漁船後,該國法院首例實行判決。
「正視史實,與受害者真誠相對」
日本16家學術機構聯名發表聲明,呼籲首相安倍晉三正視「慰安婦」歷史
美澳軍演,日本將首次參與
面對北京海外活動增加、華盛頓尋求密切盟國聯繫之際,日本武裝力量決定首次參加美國和澳洲今年7月舉行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
日本4月重返貿易逆差
3月份經歷近3年來首次貿易順差後,4月,日本重回貿易逆差。不過,逆差額同比急劇減少,歸功於出口增強、能源成本下降。
日本將為亞洲基建投資1000億美元
日本宣佈出資1000億美元投資亞洲的公路、鐵路以及其他基建設施。這個數字同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首批融資目標"恰巧"一致。
陰影下的日本"申遺計劃"
東京建議將"明治維新年代工業遺址"列為世界遺產,這個舉動招致韓國和中國的反對。有批評者表示,申遺設施涉及日本戰時侵略朝鮮半島時強征和殺戮北韓人的歷史。
安倍內閣批准新安保法案
日本內閣周四(2014.5.14)通過了新安保相關法案。該法案將在該國的安全政策上產生深遠影響:它允許日本自衛隊二戰以來首次在海外作戰。
美海軍邀亞太20多國籌備演習,中國除外
美國海軍陸戰隊邀請亞太國家軍事代表,共同制定水陸兩棲聯合演習的初步大綱。中國不在邀請之列。美軍方說,這種情況並非異常。
百餘學者齊籲日本直面戰爭侵略史
全世界近200名學者聯名表示,二戰結束70周年對於日本而言,是直面和反省歷史的良機。
橫濱國際安防展 日本賣槍賣炮是為何
一年前日本大幅放寬了對武器出口的限制。即將在橫濱開幕的國際安防展更是難免讓人想到日本正在背離和平主義,漸行漸遠。
美國歸來 安倍「被補課」
來自世界各地的180多名歷史學家6日發表公開信,呼籲日本政府正視歷史。他們認為「慰安婦」是最為突出的歷史遺留問題之一,並在此問題上也批評了日、中、韓的民族主義者。
安倍晉三和「邁向希望的同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之行的結尾來到了高科技企業聚集的加利福尼亞。在那裡,他再次強調,日美之間要進一步加強經濟與政治聯繫。
上一頁
第27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