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這裡有家的感覺」 台灣同志遊行中的日本面孔
台灣在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後,2019年的台北同志遊行氣氛顯得更為歡愉。但對於一些來自日本的同志族群來說,他們羨慕台灣的專法制定,更期盼自己的國家有招一日能承認同性婚姻的存在。
日本:雨災導致至少9人喪命
短短兩周內,日本遭受第二次重大自然災害:颱風「海貝思」剛過,災難性暴雨接踵而至,重創千葉縣。倖存者們已精疲力盡。
日本天皇德仁即位大典
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正式登基。在登基儀式上,他表示「立誓在貼近國民的同時,遵循《憲法》,作為日本國與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履行職責」。今年4月30日德仁的父親明仁天皇宣佈正式讓位,隔日德仁以皇太子身份繼位成為天皇,並啟用新年號「令和」。
中國拘捕一名日本教授 指控從事間諜活動
日本政府發言人證實,有一名日本籍男性公民被中國當局拘捕,部分證實了此前的媒體報導:中國以間諜罪名義扣押了一名40多歲的北海道大學教授。
颱風海貝思重創日本
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所到之處,河流潰堤,道路淹沒,已造成數十人死亡。它是半個世紀以來日本經歷的破壞性最大的風災。
強颱「海貝思」襲日造成多人傷亡
強烈颱風「海貝思」周末過境日本,造成了人員傷亡、居民斷電和公共交通癱瘓。 政府在颱風減弱離境後,派出自衛隊展開救援行動。 氣象局警告周一 (10月14日) 部分地區仍會有大雨情況發生。
日本上班族「酒局」文化將成過去式?
下班後與上司和同事一同飲酒幾乎是日本企業的固有文化。但隨著時代轉變,年輕一代的日本上班族開始學會對下班後酒局說「不」。
60年罕見 日本迎來颱風「海貝思」
颱風「海貝思」逼近日本。氣象學家指出,這將是日本60年來罕見的超強颱風。目前,本州的公共生活已經陷於癱瘓。
被叫停的「慰安婦」雕像在日本重新展出
今年八月初,一個包含韓國「慰安婦」雕像的展覽在日本被叫停。在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上,日韓兩國一直存在爭議。
歐盟和日本協議阻擊中國"一帶一路"?
歐盟和日本簽署了一項基礎建設協議,以促進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聯繫。該協議被認為是歐盟和日本對中國的"一帶一路"(BRI)的阻擊。
日本LGBT參議員石川大我的同婚路
日本支持LGBT運動當選參議員的同性戀者石川大我,在入主國會兩個月後,對德國之聲表示他的責任重大外,更對將來推進同婚法案的態度更明確。
日本防務白皮書:中國是最大威脅
剛剛發布的日本年度防務白皮書中,中國首次被列為比北韓更大的威脅。該白皮書說,中國在日本領海和領空附近巡邏是「國家安全問題」。
福島核事故:前東京電力公司3高管獲無罪判決
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多年後,依然無人受到法律追究。作為被告的3名東京電力公司前高管堅稱,損壞了福島核電站的那次大海嘯「無法預見」。
東京:颱風肆虐,已有人員傷亡
名為「法茜」的多年來最強颱風侵襲日本。颱風抵達首都東京時,正值交通高峰期,導致飛機停飛、列車站關閉,迄今已有90多萬住家斷電。
「先姓後名」 日本人西文姓名書寫重歸傳統
日本右翼保守政府計劃在國際上使日本人先姓後後名的書寫順序,重返傳統。未來,在以外文表述的官方文件中,迄今的姓名順序要被修改。
應對威脅?日本欲連續第八年增加軍費
日本軍方連續第八年要求增加防衛開支,用來從美國購買攔截導彈、隱形戰機及其他配備,應對來自北韓和中國的威脅。
美國勸和無效 日本正式將韓國移出「白名單」
日本宣佈要將韓國移出貿易「白名單」之後,韓國不斷用各種方法表達抗議,要求日本收回成命。但是,日本的決定依然在8月28日如期生效。
北韓導彈試射頻仍 美國批准對日軍售
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友誼在今年2月份的峰會無果而終後,就沒有太大進展。美國總統川普虽然口頭上說會回覆與金正恩的友誼,但是在軍售案上就不見得有所讓步。
美日貿易達基本共識 玉米過量分歧待解決
根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與日本於8月25日針對貿易協議的核心問題達成基本共識,而美國總統川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寄望九月能於紐約簽署協議。
韓國停止與日本的情報
日韓兩國爭端升級,韓國停止了與日本的情報共享機制。對於尋求擴大東亞安全合作的美國來說,這一決定不啻為一個打擊。
日本超越中國 成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
6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升至1.122兆美元。中國是1.112兆美元。專家分析,日本投資者買入美國國債,是由於全球負利率、低利率環境下,與歐洲、日本債券相比,美國國債相對來說更具吸引力。
韓國將日本踢出「白名單」
韓國政府決定將日本從貿易「白名單」中除名。本月稍早間,日本已宣佈將韓國從享有最少貿易限制的「白名單」國家除名。
日韓爭端升級 中朝漁翁得利?
柏林一家智庫判斷,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爭端可能對亞洲權力平衡產生影響,北京可能利用這一糾紛擴大其地區影響力,金正恩也可能從中獲益。
被剔出「白色清單」日韓貿易摩擦升級
在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美國在東亞的兩個安全夥伴——日本和韓國之間也爆發貿易糾紛,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尚難以估量。
日本政府批准「人獸雜交」胚胎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動物為人類培育替代器官。現在,日本允許進行所謂「人獸雜交」胚胎孕育的首次實驗。
中俄戰機在韓國蓄意挑釁?
俄羅斯與中國7月23日在亞太地區進行了首次的聯合長程空中巡邏,派出六架戰機在接近韓國與日本的領空飛行。 韓國發射了上百發警示飛彈,而日本除了強力譴責中俄的軍事行動外,也批評韓國發射飛彈。
日本參議院改選 自民黨取得勝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政府雖然在參議院改選中取得勝利,但席次仍然沒有達到推動修憲的門檻。這位日本首相一直提倡的修憲計劃可能又要再繼續延宕下去。
日本參院選舉 女性候選人創紀錄
今年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女性候選人的數目為史上最高。在野黨推出的女性比例尤其高,並希望以此吸引女性選民的支持。
日本京都動畫縱火案 33人死亡、36人受傷
日本著名動畫公司「京都動畫」遭到人為縱火,粉絲稱其損失堪比「二次元的巴黎聖母院被燒毀」。京都動畫社長八田英名表示,建築物裡面的人員都是動漫界的翹楚,「就算只有一個人受傷或死亡,都是完全不能承受的事。」
疑人為縱火 日本動畫公司已有超過20人死亡
日本京都一家動畫製作公司起火,已造成超過2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原因或為縱火。
德國水利專家:三峽大壩要崩潰?赤裸裸的假新聞!
一個通過對比三峽大壩近年來衛星圖像的影片,得出中國這個「世紀工程」已處於「崩潰狀態」的影片激起了民眾的憂慮和討論。德國水利專家指出,相關影片製作非常「外行」,是赤裸裸的「假新聞」。
日本限制部分技術產品出口韓國
日本政府周一表示,鑑於日韓信任關係「明顯受損」,日本政府決定對韓國的技術產品出口實施限制。
時隔31年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在中斷31年後,重新正式開始商業捕鯨。該國宣佈,截至今年年底,將捕殺 227頭這一海洋大型哺乳動物。
近距離直擊美朝「歷史性的一步」
有川普的世界永遠不會無聊。這位美國總統用一條推特,促成了一系列歷史性的事件,讓世界措手不及。同時,川普和金正恩兩人已經在規劃更具歷史性的一幕。
G20通過聯合聲明 爭議話題依舊「暗流湧動 」
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表示,在日本大版舉行的G20峰會上,重要工業國家的領導人最終就會議的聯合聲明達成一致。
習近平會安倍、文在寅 中日關係"回到正軌"
中日兩國首腦在大阪舉行會晤。共同社報導稱,二人確認日中關係"回到了正常軌道"。安倍邀請習近平明年春季訪日,習近平表示"這是個極好的想法"。習近平還與韓國總統文在寅磋商了北韓問題。
#KuToo:日本上萬女性聯署對高跟鞋說不
日本作家石川優美(Yumi Ishikawa)發起請願,要求廢除女性在工作期間必須穿高跟鞋的陋習。政府表示正在考慮禁止公司提出這樣的要求,否則視作性別歧視。
日本驚傳持刀砍人事件 至少17人受傷
日本東京南邊的城市傳出持刀攻擊等車群眾的暴力事件,讓這個平靜的小區掀起了一陣恐慌。
貿易戰惡化:專家警告中國泡沫經濟來臨
面對中美貿易戰進入危險新階段,北京再次啟動宣傳攻勢安撫民心,除了有經濟官員出來掛保證要大家不要過度擔心,也有官媒配合寫文章,要人民相信共產黨和習近平總書記。然而,愈是這樣加大宣傳,愈有狂風暴雨欲來之勢。
川普访日: 見遭北韓綁架者家屬
與日本領導人正式會晤後,美國總統川普本周一與遭到北韓綁架日本平民的親屬舉行了會面。
川普访日:看相撲 打高爾夫 談貿易戰
雖然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相當艱難,川普在訪問日本的第二天卻「忙中偷閒」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了一場高爾夫球,並向相撲比賽選手頒獎。儘管如此,貿易爭端的話題依然揮之不去。
日本研發下一代新干線 時速將創世界記錄
日本新干線下一代列車ALFA-X計劃於2030年投入使用,將創造世界最高時速。
澤林視點:面對中國 美國下錯注
華盛頓用關稅逼他國就範的手段並不新鮮。但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美國過去也是靠和其它國家建立聯盟,才得以實現持久轉變。
日本未來是否會有女天皇?
日本新天皇即位後,皇室男性的繼承順序僅剩三人,日本皇室「陰盛陽衰」的特色再度被拿出來討論,甚至已有呼聲指出,未來該考慮女天皇的可能性,讓德仁唯一的女兒愛子繼位。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日本新天皇登基、中美貿易戰接近尾聲、金正恩又射導彈……花三分鐘,看七張圖,迅速知曉一周大事。
評論:明仁天皇沉默是金
明仁天皇莊嚴地完成了使命,其在位時間遠遠超過自身所願。他的退位不僅對日本而言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本台記者Alexander Freund認為,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但他卻給該國歷史劃下了濃重的一筆。
日本德仁天皇登基 承諾心繫人民
5月1日午夜零時,日本正式邁入令和紀元的第一天。新天皇德仁正式成為日本的第126任天皇,並舉行了登基儀式。
日本告別「平成」迎向「令和」時代
憑借關懷民眾、成為日本民族道義象徵,日本明仁天皇為天皇制度注入了生命和意義,使天皇制度重又受國民歡迎。現在,他的長子將繼承皇位。
日本備戰東京奧運 「日式英語」令人一頭霧水
還有不到18個月的時間,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在日本舉行。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日本準備了各種外語標示,但不少「日式英文」讓遊客無法理解。
「和平就是力量」:小野洋子特展
小野洋子在西洋音樂史上是最不受歡迎的女人。但她的身份不僅是約翰‧列儂的遺孀,也是一名獨立藝術家。萊比錫藝術博物館正展出小野洋子半世紀來的作品。
上一頁
第17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