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因應中國勢力擴張 英派2軍艦常態部署印太
日本與英國防長20日在東京的聯合記者會中表示,英國航母打擊群9月將到日本港口進行聯合軍演。此外,英國也宣佈將常態部署2艘軍艦在印太地區。
東京奧運:防疫泡泡破功 不排除最後一刻取消
本周五即將開幕的東京奧運,隨著當地疫情持續惡化,多名奧運選手及工作人員染疫,東京奧組委20日表示,不排除最後一刻取消奧運的可能性。
德語媒體:德國會為了台灣讓北京好看嗎?
台灣人希望德國能以日本為榜樣,面對台灣遭受武力威脅,不要再採取熟視無睹的態度。《世界報》發表文章探討德國即將向印太地區派遣的「巴伐利亞號」護衛艦為什麼不能給中國點顏色看看。《南德意志報》關注中國將採用什麼樣的策略與阿富汗塔利班打交道。
不雅言論風波:文在寅決定不出席奧運開幕式
韓國總統文在寅已決定,不在東京奧運會期間訪問日本,理由是未能與日本首相舉行能在改善兩國關係方面產生有意義結果的峰會。日本高級外交官的不雅言論是這場漫長雙邊磋商的最後一擊。
非洲頭號乒乓好手叫板中國
奈及利亞乒乓球健將誇德裡‧阿魯納( Quadri Aruna)希望在本屆奧運會上與中國運動員能有一拼,並贏得一枚獎牌。他是他所在大陸的最大希望所在。
日本防衛白皮書:首度提台灣穩定重要性
日本內閣會議13日發佈的《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中,首次明載「台灣穩定」對日本的重要性。同一天,日本外務省也宣佈將第三次捐贈疫苗給台灣,顯示台日關係持續在各領域加強的趨勢。
東京進入緊急狀態 奧運賽事閉門舉行
在東京奧運會進入倒計時之際,日本政府面對再次上升的感染數字作出了反應,宣佈將進入新的緊急狀態,並禁止觀眾進入東京的奧運場館觀賽。
高官頻表態 日本對台政策「戰略明朗化」?
日本官方近來對於亞太局勢頻頻發言,尤其對於台灣海峽局勢上,包括防衛省、以及副首相麻生太郎等,都強調「台灣有事」也將會威脅亞洲利益,日本有必要行使「集團自衛權」,整體發言持續明確指出中國威脅。
日追贈台灣百萬劑疫苗 副相再提防衛台灣
日本政府官員幾次稱乎台灣為「國家」,雖然事後皆有澄清,但與台灣實際上越來越友好的行動已經引起北京不滿。
日本熱海暴雨成災 土石流致20人失蹤
受暴雨影響,日本靜岡縣熱海市周六發生大規模土石流,導致多處房屋被沖毀,居民被掩埋,有兩人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約20人下落不明。
減少工時好處多 日本建議公司允許一周四天工作制
日本政府剛剛公佈了其年度經濟政策指南,其中包括建議公司允許員工選擇每周工作四天,而不是通常的五天。
日本將再向台灣捐贈100萬劑新冠疫苗
日本政府周五宣佈,將再向台灣捐贈1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日本捐贈的第一批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已於6月4日運抵台灣。台灣還收到了美國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並將收到立陶宛捐贈的2萬劑疫苗。
日本夫妻必須同姓為何百年不變?
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僅存的、在結婚時必須要強制「同個姓氏」的國家,多年以來「夫妻可以分開姓氏」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不少日本夫妻對此提出上訴,甚至要求最高法院釋憲,但是至今兩次釋憲,結果都是「合憲」。
日防衛大臣:台灣安全直接影響日本
中國與日本24日都針對台灣周圍的局勢作出最新表態。日本防長岸信夫告訴彭博社,台灣的安全與日本有直接關係,而中國國防部則重申,近日在台灣周圍的軍事行動是維持台海安全的必要行動。
旅日大熊貓「真真」誕下雙胞胎
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宣佈,大熊貓「真真」在6月23日誕下雙胞胎寶寶,母子平安。「真真」是2011年赴日的雌性大熊貓,此前生下的寶寶「香香」如今已經四歲。
日本媒體:國內奧運觀眾可限量進入館場觀看
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已很大程度縮小了規模,如不允許外國觀眾入境日本。但日本國內的觀眾能否現場觀摩呢?
熊出沒!札幌4人遭襲受傷
一隻棕熊闖入日本札幌市區,還闖入了附近的機場和軍事基地。它在試圖跑回樹林時被獵人射殺。
解密文件:東條英機等7名日本戰犯骨灰被撒太平洋
日本大學教授高澤弘明上周公佈了透露東條英機骨灰位置線索的美國解密文件。美國國家檔案館這些文件記載,1948年聖誕前夕執行絞刑的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的骨灰被美軍小心謹慎地撒到了太平洋。
稱台灣「國家」引中國不滿 日本修正說法
日本首相菅義偉日前與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枝野幸男在談論到台灣時,皆明確稱台灣為「國家」,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並提出嚴正交涉。日本周五做出澄清表示,對台的立場並未改變。
慕尼黑安全指數出爐:如何看待「中國威脅」
拜登訪歐之際,聚焦全球安全政策事務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SC)最新推出的安全指數顯示,全球各國民眾對「中國崛起」所涉威脅的看法十分不同。
蔣方舟事件:人們為何憤怒?
近日,有網路輿論指責中國當代青年作家蔣方舟「獲日方資助寫書吹捧日本」、她去年在NHK紀錄片中接受採訪的片段也被挖了出來,質疑她「精日」、「不愛國」。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也加入了討論。
疫情下辦奧運 日本為志工和記者接種疫苗
日本在疫情下舉辦奧運引起許多民怨,不過7月23日開幕式在即,日本政府只能趕緊拿出對策。
台灣新冠疫苗荒 美日伸援手
在傳出日本要供應台灣新冠疫苗後,多家日媒3日報導,日本將供應124萬劑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給台灣,預計4日下午抵台。此外,台灣也將與其他亞洲國家一同獲得美國分發的新冠疫苗。
日本社會:不養孩子養寵物?
疫情期間,無聊和孤獨讓很多日本人更加渴望生活伴侶。不過他們還是沒有選擇生孩子,而是養寵物。去年日本生育率持續走低,家庭寵物卻新增了6萬只。
歐日聲明首提台灣 中方表示強烈不滿
周四歐日影片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強調了保持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也是歐日聲明首次提及台灣,台北方面表示歡迎的同時,北京則表示強烈不滿。
台灣的疫苗危機何時才能解除?
台灣過去一年多是防疫模範生,卻在近幾周出現破口而導致確診人數快速上升。台灣政府為此除了延長第三級警戒,並緊急調配醫療資源之外,也積極尋求疫苗供應。然而,疫苗採購對台灣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灣政府希望10月能讓60%人口打到疫苗。
美國官方建議國民目前不去日本
距東京夏季奧運會(7月23日-8月8日)開幕僅有兩個月之際,美國官方建議國民目前不要去日本。日方則表示,美方的旅行警告不會影響奧運會。
全球健康峰會:日本替台灣發聲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全球健康峰會上表示,支持台灣以世衛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德國總理梅克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則在峰會上許諾,會捐贈更多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
長賜號仍被扣,日本公司尋蘇伊士運河替代線路
長賜號貨船3月在蘇伊士運河遇阻,至今還因為賠償問題被埃及扣留。日本公司開始考慮蘇伊士運河的替代運輸線路,俄羅斯和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德國對美、中出口大幅上升
隨著逐步新冠大流行瘟疫危機,上個月,德國對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出口飆升。
國際奧委會:日本負面輿論會轉向
日本民調顯示,多數人希望取消7月23日到8月8日的東京奧運會,不過國際奧委會仍堅持舉辦。東奧開幕倒數78天,這個運動賽事命運仍未卜。
日法美舉行三國聯合軍演 日專家:威懾中國
日本陸上自衛隊、法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於本月11日至17日在日本西南部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是三國陸上部隊首次在日本國內實施正式的實際訓練。法新社分析認為,舉行聯合軍演是出於對中國在該地區態度不斷強硬的擔憂。
去年在日獲批難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據日本廣播協會近日報導,去年總共有47名外國人在日本獲得難民身份。其中中國公民11人,為日本1982年開始接受難民以來的最高數字。這些中國人部分來自新疆。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日本之行延期
由於日本國內新冠病例激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原定5月中旬訪問日本的日程延期。
侵犯人權 虐待難民 東京收緊庇護法
日本一直實施極嚴格庇護政策,現在,更計劃放寬將當事人遣送出境條件。維權人士紛紛抗議。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溫家寶的文章被屏蔽了。美國認為全球80%的國家不宜前往了。習近平和拜登同框了。本周,除了這些值得關注的事情之外,還發生了哪些大事?德國之聲DW為您一一梳理。
菅義偉再談台灣:根本沒有預設軍事參與
日本首相菅義偉本周二在國會回答在野黨政治家詢問時表示,圍繞台灣問題,希望當事雙方通過直接對話和平解決是我國的一貫立場。他稱日本「根本沒有預設軍事參與」。
「我在中國接種疫苗」
「如果有機會接種新冠疫苗,對我來說就沒有不打的選擇。」本文作者是一名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她講述了自己在北京接種疫苗的過程。
福島核廢水傾倒海洋: 漁民說不、 中韓反對、 美國支持
日本政府決定兩年後開始將福島核電廠處理後的核污水排放入海洋,引起中韓等鄰國抗議,日本本國漁民也堅決反對,然而,美國卻站隊支持。
美日發表聯合聲明 強調台海穩定重要性
美日領導人在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共同應對中國的挑戰,確保印太地區的自由與和平,並在氣候變遷和下一代網路技術上進行合作。聲明也強調台海穩定的重要性,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緬甸瀕臨內戰:日本在譴責聲下提防中國插手支援?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訪問華盛頓時,表示將與世界各國一起攜手關注緬甸、新疆與香港局勢。緬甸當地民主運動已經超過兩個月,造成不少傷亡,不少人士呼籲日本應該跟進歐美,採取制裁,不過至今,日方仍未有明顯動作。
德語媒體:拜登努力打造「反北京朋友圈」
在總統大選期間,拜登曾被對手譏諷為「瞌睡蟲」,然而就任總統不到一百天的時間裡,拜登卻顯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在聯手盟友共同應對中國挑戰方面尤為如此。
反對排核廢水入海 中方召見日本駐華大使
圍繞日本宣佈將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中國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收回決定,在同利益攸關方和國際機構協商一致之前,不得擅自啟動核廢水排海。
台灣或成美日檢驗兩國關係的試金石
美日兩國希望周五(4月16日)在白宮舉行的雙邊峰會上,重建失去的信任,加深合作。此前日本媒體列出的美日領導人將談論的5項議題中有3項都涉及台灣。有德國學者分析認為,台灣議題可能成為檢驗日本對美國忠誠度的「試金石「。
美日峰會聚焦中國 涉台聯合聲明引關注
在美日元首在華府會面前夕,白宮證實雙方將討論中國與安全議題,日方也重申這場峰會為其他類似的會晤開啟先例。不過,日韓緊張關係可能讓美國聯友抗中計劃受阻。
日本核廢水爭議 台灣政府被批「不夠硬」
日本排放核廢水入海的決定引起台灣政界、環保團體及漁業的高度關注。在野黨批評政府對日本態度軟弱,只表示關切卻不敢嚴正抗議,更諷刺謝長廷是「助」日代表。
中韓兩國反對日本的核廢水排放計劃
日本宣佈將把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的計劃,引發中韓兩國強烈反應。韓國表示將訴諸國際法庭以阻止日本的排放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稱,太平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
日本「番茄醬之王」可果美停止從新疆進口原料
日本最大的番茄醬和蔬菜汁生產商可果美(Kagome)株式會社周三宣佈,該企業已經停止從新疆地區進口番茄糊。該公司發言人表示, 愈演愈烈的人權問題是(停止進口新疆番茄)考慮的一個因素。
日本確定排福島核廢水入海 鄰國表示反對
日本政府周二定案,要將100多萬噸福島核電站污染水過濾後排入大海,這引發韓國丶中國等周邊國家擔憂。
美日峰會聚焦中國 專家:東京強權中求平衡
日美領導人16日即將於華府會晤,消息人士稱雙方將針對中國人權丶台海及其他議題發表公開聲明。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夾在兩大強權中的日本必須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間取得平衡。
上一頁
第13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