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日本
日本國土由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3500萬生活於東京都市圈內。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安倍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北京約見大使表抗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在通過視訊參加台灣智庫會議時表示,如果北京攻台,日美同盟絕不會袖手旁觀,請中方領導人不要誤判。中國外交部緊急約見了日本駐華大使表示抗議。
中國將公佈釋放原油儲備細節
美國正在拉攏長期盟友日本和韓國以及中國和印度,考慮聯合釋放石油儲備,推動油價下跌。中國國儲局表示正在進行原油儲備釋放工作。但這可能只是旨在平抑中國國內能源價格。
日首相與歐盟高官下周會晤 台海議題成討論重點
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下周將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晤,而中國與台海情勢將是會晤的焦點話題。此外,台灣外長22日也重申,他敬佩立陶宛對抗中國威權擴張時展現的道德勇氣。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拜習會落幕,拜登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彭帥究竟在哪裡?各國球星齊聲援;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在立陶宛揭牌;本周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國際大事?
日本推出追加預算 防衛支出創新高
媒體報導稱,日本將推出一項創紀錄的國防預算。前首相安倍呼籲,日本應將同盟友的合作提升到"新的水準"。
中國超越日本 成國際開發銀行第二大捐助國
華盛頓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GD)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國際間專門資助開發中國家的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的第二大捐助國。這也彰顯了中國在國際間的影響力正進一步在提升。
韓高官登獨島惹議 美日韓聯合記者會告吹
美日韓副外長周三舉行三方會談,但原定舉行的聯合記者會卻因日韓副外長存在「分歧」被迫取消,獨留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一人出席。事件的導火索是一名韓國高層官員日前登上爭議島嶼。
聯合國專家將審查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個專家組11月15日抵達日本,對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的準備情況進行評估。儘管這些廢水已經過處理,但外界對於排放仍有不少擔憂,此前也引發多方反對。
岸田文雄為何邀請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入閣?
出任第101任首相的岸田文雄新組成的內閣中,上屆閣員幾乎悉數留任。兩位新入閣的閣員中外務大臣林芳正尤其引起外界關注,因為他在入閣前擔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廣泛視為日本政壇裡的親中派。
日本前防務大臣將出任人權事務首相輔佐官
日本媒體報導稱,安倍內閣期間曾擔任防務大臣的中谷元即將出任負責人權事務的首相輔佐官。中谷元主張日本在涉及新疆和香港人權的問題上對北京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日本國會大選:自民黨守住多數席次
日本眾議院大選結果出爐,執政黨自由民主黨選舉結果比外界預料來得亮麗,獨自奪得「絕對安定多數」261席,為新上任的首相岸田文雄打了一劑強心針。
日本周日國會大選 新首相處境堪憂
本周日,日本舉行眾院選舉。鑑於防疫措施引起廣泛不滿,已連續執政半個世紀的自民黨有可能會在本次投票中失去議席。
日相公開提人權、台海 北京稱抹黑干涉
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周三參加東協組織的多個高峰會,對中國在東海、南海的行為提出批評,並對香港和新疆的人權狀況表示關切。北京回應稱這是「抹黑外交「。
中俄軍艦繞行日本 美海軍部長批「霸凌」
中國和俄羅斯艦隊近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首次聯合巡航活動,穿越了屬於國際海域的大隅海峽及津輕海峽,繞行日本一周。除了日本防衛省對此進行密切監視外,美國海軍部長也發言斥責。
北京回應中俄軍艦共同穿越日本海峽
中俄聯合軍演於17日結束後,首次一同穿越日本北部的津輕海峽,引起日本防衛省的高度關注,顯示日本與中國及俄羅斯的緊張關係正在升級。中國外交部也對中俄艦隊過津輕海峽發出了回應。
日本首相稱不推遲福島核廢水排放計劃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儘管當地居民存在顧慮,但福島核電站廢水排放計劃不能推遲。中國和韓國則表示,反對日本推進排放核廢水的計劃。
日本靖國神社秋祭:新首相獻祭品 前首相去參拜
日本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開始當天,首相岸田文雄以首相名義供奉了祭品。前首相安倍晉三和菅義偉分別前往參拜。韓國政府對此深表遺憾。
日本自民黨尋求提高國防開支 回應中國的軍事行動
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周二公佈了眾議院選舉的競選宣言,重點是終結新冠疫情,承諾重建中產階層並抵禦日益強硬的中國。日本眾議院選舉將於10月31日舉行。
傳統親美派領袖將如何應對亞太局勢?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4日臨時召集的國會被指名為新首相,旋即啟動新內閣。被視為自由民主黨(以下簡稱自民黨)鴿派人物的他,未來面對中美局勢的險惡,會如何應對?
先祝賀再電話:習近平與岸田文雄接連互動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0月8日同新當選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通電話,稱願同日方加強對話合作,兩國應「妥善」處理台灣等重大敏感問題。此前,習近平和李克強都在第一時間對岸田當選表示祝賀。
華盛頓向日本新首相重申安保承諾
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周二(10月5日)同美國總統拜登首次通電話後表示,日美雙方確認將努力增強同盟關係及區域合作,應對來自中國和北韓不斷加大的安全挑戰。
岸田文雄出任第100任首相 堅持安倍經濟學?
新冠疫情的陰影籠罩下,岸田文雄當選日本第100任首相。他能為日本政壇帶來哪些新意呢?
北韓稱發射「超高音速導彈」 刺激聯合國
根據聯合國決議,自稱核國家的北韓不得研發彈道導彈。然而,平壤領導層置之不理,並稱29日已試射一發超高音速導彈,驚動日韓。
美日澳印聚首白宮 四方對話劍指中國
本次「四方安全對話」峰會的正式議題是「科研合作與交流」,但實際上,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印度總理、澳洲总理9月24日在白宮的會晤,主要還是談論如何抗衡中國。
兩岸搶進CPTPP 日澳表態
中國外交部23日公開反對台灣申請加入CPTPP的舉動,而台灣外交部則是重申中國無權置喙相關的議題。同日,中國派出24架軍機飛入台灣的西南防空識別區,創下有紀錄以來的單日第三高。
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岸田: 外交安全政策重點是「抗中」
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13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政治承諾。他表示,面對中國的強硬,日本需要讓日本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順利合作。他還提出將新設負責人權問題的首相助理,應對中國人權問題等。
王毅訪問越柬 東南亞成美中博弈場
中國外長王毅周末先後訪問了越南和柬埔寨。在剛剛接待完王毅之後,越南方面就與日本達成了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的協議。而對於柬埔寨這個中國的緊密政治夥伴,美國方面不久前也提醒其保持「外交政策的獨立性」。美中兩個大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博弈仍在繼續。
日本:菅義偉之後誰主政?
隨著菅義偉首相宣佈無意競選連任,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正設法找到一位深孚眾望的新主席,在即將舉行的大選中明顯獲勝。
英航空母艦首度停靠日本橫須賀基地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9月6日登上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這是倫敦在印太地區建立永久軍事存在的重要像征,英國也預計再派遣兩艘巡邏艦前來進行常態部署,中國會如何回應?
菅義偉不參加自民黨黨魁選舉 短期內或辭首相
菅義偉3日表態無意參選9月底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且在黨魁任期9月底屆滿後,也會辭去首相一職,代表上台約1年後就離任。此消息震撼日本政壇,也牽動未來日本政治情勢發展。
儘管批評聲不斷 日本又開始捕獵海豚
9月1日,日本准時啟動海豚和其它小型鯨魚漁獵季。維護動物權利的活動人士們希望,他們的批評能產生影響。 日本官方則稱這是太地町沿海漁民「不可或缺」的生計。
日本防衛省申請破紀錄的國防預算
出於對北韓和中國的擔憂,日本軍方正研發下一代戰機,致力於加強線上和太空防禦系統。近十年來,日本國防經費連年增加。北京則表示,「日方動不動就拿周邊鄰國說事,無非是為其軍力擴張尋找藉口」,奉勸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謹言慎行。
日台2+2——充滿陷阱的線上對話
本周五,日台首次舉行執政黨2+2安全對話。分析人士認為,這標誌著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危機意識日益加強。德國政治學者指出,日本對台政策如果轉彎幅度過大,對日本利益造成的傷害將大於收益。
日本自民黨9月底選舉新一屆黨魁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今天日本自民黨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會議上敲定下一屆黨魁選舉投票時間為9月29日。路透社指出,當前日本正面臨著最嚴重的一波疫情感染,首相菅義偉的支持率已降至30%以下。
北京同塔利班頻繁互動 鄰國們提高警覺
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西方國家紛紛叫停了在當地的發展援助項目。日本和韓國則正在關注:北京是否可以通過與阿富汗新的塔利班政權建立聯繫來擴大其勢力範圍。
日本戰敗日 菅義偉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在日本戰敗投降76周年紀念日之際,多名內閣官員參拜了靖國神社。首相菅義偉周日發表致辭,許諾絕不重演「戰爭悲劇」,但是未提及對鄰國的加害責任,引發中韓抗議。與此同時,中國男演員張哲瀚因被曝曾參觀靖國神社而遭到批評和行業抵制。
德國使館推文傷害了部分日本國民自尊心
二戰結束 76 年之際,德國駐日大使館對二戰中日本和德國有相似之處的評論引發激烈爭論。有日本極右翼分子表示,不能把日本同德國相提並論,這一表態又引中韓網民的抗議。德國之聲記者Martin Fritz從東京發來以下報導。
日本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惹怒中韓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周五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引發中韓不滿。韓國周五召見日本公使表達抗議, 中國官媒則批日本「供奉雙手沾滿世界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罪人,是對歷史的否定」。中國男星張哲瀚因曾與靖國神社合照也遭官方點名批評。
記者手記:我的東京 2020——獎牌的兩面
新冠瘟疫影響了一切。然而,2020 東京奧運仍有其魔力。德國之聲記者Oliver Moody現場體驗了在日本首都舉行的本屆夏季奧運會——心情複雜。
東京奧運落幕 美國獎牌榜居榜首
在經歷了三周的密集賽事後,延遲一年舉辦的2020東京奧運8日正式落幕,美國最終以39面金牌奪下獎牌榜的榜首,中國則以38面金牌排名第二。
日本導彈部署計劃曝光 專家:聯台抗中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日本將在2022年在石垣島部署導彈部隊,這個地方距離台灣海岸只有300公里,目的是為了防堵中國突破第一島鏈。
德語媒體:中國如何使東奧會政治化
中國日益強勁的民族主義浪潮也席捲了正在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中國選手失利,或是外國選手獲勝,都會在社群網站引起軒然大波。
對台威脅引發反彈 日防長:中國行動籠罩台灣
隨著中國持續加大對台灣的安全威脅,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昨日告訴《金融時報》,國際社會應更加關注台灣的生存,而其他專家也認為,中國威嚇台灣的舉動已引起其他亞洲國家反彈。
日本新冠疫情趨緊:奧運不能停 殘奧要繼續
本屆東京奧運會遠離日本民眾,但新冠疫情還是在當地復燃。奧運已停不下來了,那麼之後的殘奧會呢?
安倍晉三:不能讓在香港發生的情況發生在台灣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參加「美日台國會議員戰略論壇」時表示,考慮到中國大陸在香港加強管制,「不能讓在香港發生的情況發生在台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自說自話」。
東奧乒乓球混雙中國失金 中日台輿論反應各不同
在昨天舉行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比賽決賽中,世界種子排名第一的中國組合許昕和劉詩雯不敵排名第二的日本組合水谷隼和伊藤美誠,獲得銀牌。這是2008年以來奧運會乒乓球項目的金牌首次被非中國選手贏得。
東京奧運會開幕
日本德仁天皇宣佈東京奧運會正式開幕!這場因為新冠疫情延期了一年的奧運會,最終仍因防疫因素無法開放觀眾入場,創下有史以來唯一一次「零觀眾」的記錄。
奧運開幕式:錯誤的畫面 錯誤的訊號
推遲了一年的東京奧運會本周五開幕。但是,開幕式暴露出了一點:國際奧委會根本沒有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吸取教訓。德國之聲奧運記者Sarah Wiertz認為,奧委會錯失了釋放一個重要訊號的機會。
台積電評估赴日設廠 媒體:最早2023年啟用
台積電正在擴大其全球的生產據點,日本媒體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正評估到日本設廠供應其當地最大客戶索尼,該廠最快可能在2023年啟動營運。
日本駐澳大使:日本每天都辛苦地與中國打交道
日本駐澳洲大使山上信吾表示,日中關係並不比目前眾所周知的緊張的澳中關係好多少。他說,日本每天都需要非常努力地和中國打交道。
上一頁
第12 頁,共6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