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新聞自由
通常指政府通過憲法或相關法律條文保障本國公民言論、結社以及新聞出版界採訪、報導、出版、發行等的自由權利。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9月1日
2025年9月1日
川普政府再宣佈裁員美國之音近500名員工
2025年8月24日
2025年8月24日
彭博社駐港記者延簽被拒 外國記者協會:加深新聞自由受侵蝕擔憂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牆外文摘:金磚國家反擊川普,中國並非替代目標
牆外文摘:金磚國家反擊川普,中國並非替代目標
有專家認為,金磚國家集團雖提供協同合作的論壇,卻缺乏真正的治理結構。巴西和印度等國可能認為,與其加入北京的勢力範圍,不如自力更生。
牆外文摘
評論
德國之聲記者遭以色列士兵攻擊
德國之聲記者遭以色列士兵攻擊
德國之聲的一個攝制組本周在拉姆安拉遭到以色列士兵的催淚彈射擊,所幸沒有受傷。德國之聲台長再度敦促以色列當局保障記者的安全,強調新聞自由是民主體制的基石之一
香港獨立出版社被拒參展 另覓生存空間
香港獨立出版社被拒參展 另覓生存空間
香港書展近年多次發生「下架書」事件,今屆至少三間書商被拒參展。有獨立書店另起爐灶,同步舉行「無處不閱讀」獨立書展,遭《文匯報》指控「軟對抗」。主辦方獵人書店店長對DW表示:「如果我是讀者,我一定不會想參與一個會篩選人的書展。」
德國11歲天才少女被誤傳來自阿富汗
德國11歲天才少女被誤傳來自阿富汗
11歲的莉娜‧海德爾已經拿到了她的高中畢業證書,成為德國最年輕的高中畢業生。本來,一家人可以為此好好慶祝,然而在過去數日,關於她出身背景的假新聞甚囂塵上。
長平觀察:看見「看不見」,看不見「看見」
長平觀察:看見「看不見」,看不見「看見」
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的作品《看見》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被要求下架,隨後在書籍和影視分享網站豆瓣上的頁面被刪除。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專制政權會在全球下架「看見」——讓已經看見的真相,從我們的眼前消失。
長平
評論
黎智英獄中千餘日 目前我們知道什麼?
黎智英獄中千餘日 目前我們知道什麼?
《香港國安法》將滿5年,關於黎智英國安案件我們知道什麼?目前法律攻防關注點是什麼?「川普救黎智英」的說法可能嗎?DW採訪了黎智英的國際律師代表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以及其他法律學者。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德國為何跌出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前10?
在無國界記者組織最新發布的新聞自由度排行榜上,德國名列第11位,跌出前十名,屬於「狀況尚可」之列,而非「優良」。共有7個國家躋身優良之列,依次為挪威、愛沙尼亞、荷蘭、瑞典、芬蘭、丹麥和愛爾蘭。
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榮獲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2025年「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授予了來自喬治亞的塔瑪爾‧金祖拉什維利,為表彰其在打擊虛假訊息和捍衛新聞自由方面的做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但金祖拉什維利卻也因為反抗壓迫而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無國界記者:中國仍是全球最大記者監獄
國際人權組織「無國界記者」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至少有54名記者因工作被殺害,其中近三分之一發生在加薩地帶。亞洲成為記者第二危險地區。中國位居全球四大記者監獄之首。
人權觀察聯手艾未未推出新作義賣
知名中國藝術家、活動人士艾未未聯手人權觀察組織以及瑞士藝術出版社JRP|Editions,將於9月推出限量石版印刷畫作。部分銷售收入將讓人權觀察組織受益。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記者評分創新低
在周二(8月20日)公佈的一項年度調查中,香港記者對新聞自由的評價創下新低,一個重要原因是業界擔憂基本法「23條」立法對新聞業者構成威脅。
全球媒體論壇:中東衝突和「正確措辭」
媒體應該如何報導以巴衝突,成為本屆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討論的中心議題。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