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新聞審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門、新聞媒體或其他控制機構對被認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適的公共言論的抑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新聞自由報告出爐 中國一再遭點名
記者無疆界將中國新聞自由列為全球倒數第五後,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報告中也寫道,中國控制網路使用,言論自由限制日益嚴重。
審查在抗議中讓步 同性戀重返新浪
新浪微博周一宣佈收回將同性戀題材與血釁暴力以及涉黃內容相提並論的決定。上周五(4月14日)該決定作出後,有數十萬人表達了抗議。
審查機器繼續轉 微博再無同性戀
中國當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細致性清理審查它不願意讓民眾看到的內容。繼多個新聞和影片娛樂手機應用被整頓或下架後。「新浪微博」和「同性戀」成為了審查打擊的對象。
研究:中國網民沒興趣"翻牆"
中國有著嚴格的審查制度。那麼,如果可以自由訪問網路,民眾是否會積極瀏覽敏感內容?史丹佛大學的調研發現,即便是幫網民拆了"防火牆",大多數中國人也並不愛去"牆外"看看。
"三月半"訪京 中國急刪貼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到訪北京的傳言甚囂塵上之際,中國網路上相關的關鍵內容遭遇審查。除了"金三胖"以外,"北韓"亦成敏感詞。另外,和金家有關的股票大漲。
牆外文摘:川普贸易戰又在幫中國?
川普贸易戰親痛仇快?中國進一步壓制自由,台灣如何應對?香港思想審查,將會退回到大陸「文革」時代?
習的權力游戲讓黨和人民的契約面臨考驗
伴隨著習近平進一步擴大手中的權力,中共與人民之間不成文的契約——我們管理國家,允許你們致富,只要你們不參與政治,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德語媒體:如何看待梁相宜的「失態」
有德媒分別以「我爆發了」和「梁相宜」為題,評述了北京人大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的這一幕。中國網路审查與網友的「鬥智鬥勇」也成為德媒關注的話題。
唱起來!流行歌曲詮釋被禁文章
反網路审查日之際,記者無疆界公佈了一份《未遭審查歌曲榜》(Uncensored Playlist)。該組織本周一表示,該歌榜用音樂作為手段,通過流媒體將遭審查文章送至威權統治者壓制言論自由的國度。
修改憲法呼之欲出 審查措施變本加厲
人大投票將即,當局對言論管制愈發嚴格。但反對的聲音並未因此而消失。
兩會無熱詞 滿屏皆敏感
在中國政協、人大兩會前夕,有關修憲、主席任期等議題的討論被全面壓制,社群網站提前進入"敏感期"。與往年一樣,北京一批異議人士也在兩會前被"離京旅遊",或被加強監控。
知乎被下架 原因汝知乎?
中國最大問答APP知乎忽然下架的消息引起一片嘩然。部分網民感嘆:知乎自我審查如此到位,仍然難逃厄運。也有消息稱,這和一則影射中國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問題有關。
大大變皇帝?網路噤聲 官媒背書
中國當局計劃修改憲法有關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讓習近平能夠繼續連任的計劃,在社交網路上引起了爭議,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網路審查的敏感關鍵詞。而官媒則強調,不設限並不意味著「終身制」。
專訪張楊:「強姦」電影人 資本比審查更厲害
馮小剛、張楊、張震等知名華語電影人都在柏林電影節期間來到柏林,但是他們並沒有參加電影節。張楊在接受本台專訪時,介紹了他們參加的活動,並談到中國的電影市場和審查制度。
抗議海外刊物接受中國審查 1100學者簽署請願書
針對中國政府對海外出版社施加壓力,要求其在中國屏蔽某些學術文章,美國波特蘭市裡德學院人類學家夏琳‧克勒半年前發出請願書,呼籲學者們不要向迎合中國政府進行內容審查的海外學術刊物提供同行評審服務。迄今已有1100多名學者聯名支持該倡議。
美聯社專訪胡舒立:「我沒有退下來」
她曾被列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也有人稱她是「中國最危險的女人」。有人說,由於政治原因,她的職業生涯到頭了。她自己則不同意這種說法。她就是財新傳媒掌舵人胡舒立。
德語媒體:從頭管到腳 代價可不小
不願再當世界工廠的中國,其升級轉型恰恰受到了中共控制慾的阻礙;志在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也正因為北京當局監控一切的做法而屢遭外國的懷疑。這是周末的德語媒體評論版所關心的話題。
"求仁得仁"? 隱喻後,梁歡禁言節目被封
觸動了北京最敏感政治神經的《惡毒梁歡秀》,近日在中國網上被下架,主持人梁歡也據稱被禁言。對此網友評道,「固執地做出了最大程度的挑釁,得到了可預料的最慘結果」。
網路新規"顯威"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中槍"
中國網路監管機構向兩家知名新聞門戶開出「罰單」:今日頭條和鳳凰新聞分別被要求部分頻道停止更新12至24小時。官方說法是,這兩家網站的手機客戶端「傳播色情低俗訊息,違規提供網路新聞訊息服務」。
整治網路:中國三年關停一萬餘家網站
中國媒體引述官方數字報導稱,2015年以來已經關停違法網站13000家。北京政府對於網路一向採取甚為嚴厲的管制措施,許多跡象顯示,習近平掌權以來,北京政府對於網路的管制力度與日俱增。
申請難民的步驟
從嚴格的背景審查到個人面談,申請難民身份的過程歷時漫長,而且往往非常複雜。
中國式網路:你做生意我審查
全球各大網路业巨頭齊聚烏鎮,參加中國舉辦的世界網路大會,為這場宣傳秀捧場。然而中國領導人要打造的是一個嚴格審查和監控之下的封閉的網路空間。
德語媒體:此時的烏鎮,「自由的飛地」
第四屆世界網路大會正在烏鎮召開,德語媒體記者關注了這裡為與會者提供的僅限四天的網路“自由世界」,與中國的系統性訊息屏蔽和言論審查形成鮮明對比。而中國市場讓蘋果等世界科技大腕頭疼的,不僅僅是審查制度,還有技術領域的競爭挑戰。
網路巨頭烏鎮赴會:天真還是玩世不恭?
周日(12月3日),所謂的世界網路大會在中國浙江省烏鎮開幕。這個由北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組織召開的會議是對中國網路封鎖系統的一次宣傳活動,而蘋果總裁庫克出席會議更是廣受質疑。
習近平:網路大門不會關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日表示,中國將不會向全球網路关上大門。但網路主權是其網路发展願景的關鍵。
專訪雷克(上):刪到 「我好像從未存在」
因為從中國走回德國而「一走成名」,從人氣最高的在華德國博主到基本被中國禁言,《徒步中國》作者雷克(Christoph Rehage)經歷了什麼?他想念當「網紅」的日子嗎?
德語媒體:自我審查的魔咒
自我審查,沒有國界?德語媒體近日關注了海外出版集團在中國撤下敏感文章的現象。這顯然很符合中共胃口,恐怕也是中國領導層一盤大棋的一部分。
研究:『寧緊莫松』微信廣泛過濾十九大關鍵詞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的一項研究顯示,從一年多前,擁有約10億活躍用戶的即時通信服務微信就開始屏蔽與十九大有關的關鍵詞。十九大前夕,微信屏蔽的詞匯不斷增加,而且覆蓋內容非常廣泛。
中國網路審查的"新世界"
"今日頭條"有龐大的用戶群。與其它網路公司一樣,"今日頭條"也設有內容"審核"部門。該部門使用人工智慧系統進行內容審查,但人工智慧"還不那麼聰明",目前還需要數百名工作人員。
德語媒體:「中國時代」什麼樣?
《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發文,描繪了中國取代西方、成為世界主導力量之後的可能時代圖景;《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了茅台之鄉貴州推行公務活動「全面禁酒」一事。
"長城"筑到國外 劍橋大學出版社被迫撤文
英國知名學術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受到來自中國的審查壓力,其出版的《中國季刊》被迫屏蔽了數百篇文章。有專家表示,中國學術界現在受到更為嚴厲的管制;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停滯多年,這與審查不無關係。
長平觀察:庫克先生,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
蘋果公司向中國審查制度讓步,CEO庫克辯稱遵守中國法律。時評人長平認為,遵守限制言論自由的法律,是幫助專制政府打壓人權。
格萊美想進中國 「不聽話的」不帶你玩
歌壇天後Lady Gaga,個性女歌手Bjork, 搖滾巨星Bon Jovi,偶像歌手Justin Bieber? 對不起,你們已被中國封殺。「我們會推出一些代表積極健康主題的藝人參加(中國巡演)。「」格萊美」的一個夥伴公司說。
秒刪已是過去 一鍵關停時代來臨?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網路監管部門舉行「網站一鍵關停」演練,這是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國收緊輿論審查的又一措施。
德語媒體:「我們必須放下對中國的恐懼」
德國《商報》採訪了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的德意志銀行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南德意志報》則關注成為中國「審查幫兇」的蘋果公司。
中共整肅黨員「上網」 警告別太「任性」
中共再次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網路整肅運動。官方周二發布的新規中,尤其對黨員使用"社群網站"下達明確禁令。媒體人士分析稱,此舉或與北京對十九大人事佈局的擔心有關。
在中國被蘋果下架 VPN公司稱有對策
上周末有翻牆軟體服務商表示,蘋果中國在應用程式商店清除了他們的程序。"中槍"的ExpressVPN公司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蘋果用戶可註册一個海外App Store帳戶,仍可下載VPN。
德語媒體:雲裡霧裡的十九大
中國對媒體的嚴厲審查引起了《南德意志報》的關注,該報認為,十九大前北京施放了一層煙霧,讓外界更多地看到國家精心準備的宣傳。《柏林日報》則將目光投向VPN被蘋果中國下架,文章援引歐盟駐華商會主席哈伯恩表示,中國收緊審查會傷及自身的利益。
賣文為生:微信時代的獨立作者
微信也是作者們獲得收入的一個渠道,關注者可以付出金額,這種方式給獨立作者創造了生存空間。
德語媒體:文字獄之殤、防火牆之癢
周四的德語報刊,再次關注了因言獲罪、牢底坐穿的劉曉波,認為文字獄觸及的是那些具有勇氣的少數人。還有媒體則注意到中國的網路封鎖與跨國網路巨頭之間的微妙互動,並指出網路封鎖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WhatsApp「被牆」 因為出事了?
擁有12億用戶的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的部分功能在中國受限,分析人士指出這應該是中國的網路審查機構所為。從技術上來說,全面在中國封鎖WhatsApp輕而易舉,但為何它到目前為止能「苟且偷生」呢?
德意志銀行大股東面臨審查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意志銀行的大股東面臨歐洲央行監管部門的審查,而大股東之一就是來自中國的海航。
中國同性戀電影人無懼封殺
同性戀是「非正常性行為」?中國政府認為確實如此。一項新規定禁止在網路影片中「展示同性戀」—而網路世界原本是中國約7000萬性少數群體的唯一「綠洲」。
中國同性戀電影人無懼封殺
同性戀是「非正常性行為」?中國政府認為確實如此。一項新規定禁止在網路影片中「展示同性戀」—而網路世界原本是中國約7000萬性少數群體的唯一「綠洲」。
德語媒體:藝術家的妥協和抄襲者的創新
全球化不再是單行線,而是「雙向選擇」?《南德意志報》關注西方文化藝術為進入中國市場而不得不採取的讓步。此外在國際上一貫以抄襲仿造聞名的中國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創新能力排名中實現飛躍也引起媒體關注。
數千來德難民自稱為塔利班成員
據《明鏡》周刊報導,越來越多的阿富汗難民來到德國後自稱是原塔利班成員。目前德國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有人猜測他們的動機可能是:希望不會被遣返。
長平觀察:人民的名義 皇上的恩典
中國熱播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時評人長平認為,系統性腐敗成為中共取之不盡的政治寶藏。
高昂代價:中國的空氣污染令外國人卻步
越來越多的德國僱主難以為其中國分公司的空缺崗位聘請到優秀人才。罪魁禍首是中國的空氣污染、網路审查和飆升的物價。
德語媒體:"嘿,你是間諜嗎?"
在有德語媒體發出,土耳其的新聞自由向中國看齊的同時,曾派駐中國和土耳其的德國記者Philipp Mattheis刊文,講述自己在兩國的不同"境遇"。此外,中國人如何衡量"愛情與金錢"的話題也是德媒聚焦熱點。
駐土記者遭拘留審查 德國驚怒交加
德—土雙重國籍記者於切爾事件給德—土雙邊關係造成了新的壓力:在伊斯坦堡遭警方拘留13天後,這位《世界報》記者將被「拘留審查」,沒有期限。
上一頁
第8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