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新聞審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門、新聞媒體或其他控制機構對被認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適的公共言論的抑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那些「自毀人生」的脫口秀演員們
勇敢的脫口秀演員是「自毀人生」嗎?時評作家長平回顧了納粹德國時代的喜劇——可能和很多的想像不同,那些大多是「不關心政治」的「簡單娛樂」。
長平觀察:正在消失的民間脫口秀表演
隨著社群網站的普及,中國民間的政治「脫口秀」反而失去舞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原因之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不再需要否定毛澤東來獲得掌權的正當性。
中國脫口秀在美國:那些在國內「不能講」的段子
近年來,脫口秀表演在中國興起。因為牆內愈發嚴格的審查制度,脫口秀節目在嬉笑怒罵時常有觸犯審查紅線的可能。但從年初開始,一些中國脫口秀演員開始在北美巡演。離開了牆內的審查制度後,他們也開始嘗試談論之前無法談論的敏感話題。
ChatGPT火遍中國 審查制度下出路何在?
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中國一夜爆紅,相關概念股趁機大漲。但是,在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整合這款AI工具的本地公司如何避免政治風險?
《辛普森家庭》諷中國存在強迫勞動 香港Disney+下架整集
迪士尼串流平台並不是第一次刪除單集影片,過去也曾有一集《辛普森家庭》因提到六四事件,而被下架。
發有關「言論自由」博文引熱議 德駐華使館怎麼說?
德國駐華使館近日發表有關言論自由的一則帖子,提到德國駐華使館通常保留微博下的評論,即使是不那麼友好的評論,並試問網友「這些關於德國的不友好的評論,您是否也可以用來評論中國和中國政府?」該貼引發熱議。
中港書禁嚴,台灣會成為華文出版新基地嗎?
《香港國安法》上路,許多香港文人為躲避日益收緊的出版審查,紛紛走避台灣以求自由創作出版。台灣相對自由開放,是否有可能成為中港議題書籍在華語世界的出版新基地?DW訪問3位自中國、香港來台的出版社、書店經營者,聆聽他們的經驗與看法。
中國迎春運 千餘微博因抨擊防疫被封號
中國當局封停了1120餘個抨擊當前防疫政策的微博帳號。自12月初突然放寬防疫以來,中國的新冠疫情呈現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的「春運」大幕本周末正式開啟,交通部預計,今後40天的客流量將達到20億人次,為2019年水準的70%。
打擊「白紙運動」中國如何用手機追捕示威者
中國反封控運動爆發以來,北京、廣州等地陸續放寬防疫限制,但官方仍持續徹查與追捕示威者。據報,中國正在加強網路審查,並使用監控設備追蹤抗議者。另有消息來源告訴德國之聲,他們的手機疑似遭警方駭入。
中國銷售的蘋果手機AirDrop功能遭到限制
許多中國網民嘗試在公共場所使用iPhone的AirDrop功能來傳播四通橋抗議標語。周四(11月10日),蘋果公司對中國iPhone用戶使用這一功能進行了限制。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銷售的iPhone的這一功能不受影響。
德黑蘭將打造伊朗版「防火長城」?
伊朗女孩阿米尼之死掀起抗議浪潮後,德黑蘭政府多次切斷該國網路。斷網和言論審查在伊朗已是屢見不鮮的情況。如今伊朗有意汲取中國經驗打造國家內網,筑起伊朗版的「防火長城」。
因發四通橋訊息被封號 微信用戶認錯求寬大
北京四通橋抗議事件在中國網路上引起關注後,該話題被全面封禁。數百名中國微信用戶因轉發了有關的帖子而被封號。二十大開幕之際,一個「老母雞」直播間一度成了網民發洩不滿的場所。
四通橋事件港媒噤聲 自我審查成常態
北京四通橋抗議事件的消息在網上廣泛流傳,不過事件發生至今,不僅中國大陸媒體對此事件一概不提,香港媒體也幾乎全部噤聲。多家港媒的記者向德國之聲表示,新聞部對於二十大報導的審查比從前明顯增加。
北京強力審查四通橋事件 專家:新坦克人時刻
二十大在即,北京13日發生的「四通橋事件」震驚中國與全球。專家告訴德國之聲,示威者的口號反映了部分中國人的心聲,但中國官方也動用了今年以來最強的審查力道來屏蔽這起事件。
一個關於中國網路審查的故事
作為中國農村的一名青少年,他曾利用自己的網路知識觀看了一部關於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的被禁紀錄片。十年過後,他成為了中國龐大審查機器的一部分。這位曾經從事網路審查相關工作的年輕人向法新社吐露心聲。
卡通影射反送中?香港觀眾發現玄機
正在熱播的的美國卡通片「Rick and Morty」新近一集上架後,有網民發現,片中出現涉及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某些關鍵詞和日期縮寫的「暗語」。有香港網民向製片方致謝,也有人擔心作品會被下架。
谷歌停止在中國大陸的翻譯服務
谷歌以使用率低為由,停止了在中國大陸的翻譯服務。由於中國政府對網路的審查,谷歌早在2010年就關閉了在中國大陸的搜索引擎服務。2017年,谷歌開始向中國用戶提供翻譯服務,試圖探索如何在中國市場保持立足點。
俄羅斯女歌手:當歌唱也變得危險
在俄羅斯,敢於公開反對入侵烏克蘭的藝術家們面臨進入黑名單的危險。現在,一個新進成立的特別委員會旨在發現這些所謂的「反俄行為」。許多藝術家都在痛苦中體會,被俄羅斯特務機關盯上是什麼感覺。
海外華人自述:我如何看身份認同與文化歸屬
從迪奧的「馬面裙」到佩洛西訪台,針對過去幾周的熱門話題,德國之聲記者與一些海外華人進行了對話。他們中有漢服愛好者、女權運動支持者,也有不想和愛國主義產生聯繫的前微博審查員,以及「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這樣觀點犀利的博主。
長平觀察:"二舅"與"黨的二十大"
一部講述鄉下殘障人士"二舅"的人生故事的短影片火了,同時引發激烈的爭論。時評人長平指出,牆內討論有意無意忽略的部分,是這個影片中的政治話語。
牆外文摘:周傑倫新歌「辱華」,梁靜茹本名犯忌?
有評論指出,中共不缺製造文字獄的酷吏,也有很多有意無意熱衷於「高級黑「」低級紅」的幫兇和幫閒,結果荒唐荒誕荒謬層出不窮。在「聯想深挖」之下,有人無端飛來橫禍,躺著中槍,便在所難免了。
遭重罰80.26億元 滴滴: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中國網信辦今天宣佈了對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的裁決:罰款80.26億人民幣,此外還對滴滴董事長、總裁各處100萬人民幣罰款。分析認為,處罰落地標誌滴滴度過了一個難關。
美媒:滴滴將面臨10億美元罰款 審查風波或結束?
《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指出,中國政府部門準備對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處以逾10億美元罰款,為針對該公司一年多來的審查劃下句點。
逆風下的狹縫:香港記者覓劫後新生
自《蘋果日報》停刊後一年來,香港多家具影響力的獨立媒體不堪高壓而倒下,數百新聞工作者離散。即將迎來主權移交廿五周年、國安法實施兩周年的香港,其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暴跌80位。親歷新聞界最動蕩的一年,去或留成為許多記者心中最大的疑問,部分人正在開拓第三條路——德國之聲記錄了兩位香港記者,在歷劫後如何以不同方式獨立前行。如雨後春筍的獨立媒體平台,面對什麼挑戰? #香港 #記者 #新聞自由
長平觀察:唐山打人事件與中國式媒體倫理
唐山打人事件的輿情管控簡單粗暴卻行之有效?時評人長平解析媒體倫理的中國方程式。
長平觀察:唐山「孫小果」,抓了又如何?
唐山暴力事件輿論遭到官方嚴厲審查。時評人長平認為,性別暴力事件的根源,正是官方一再宣傳的「有毒的男性氣質」。
唐山被打女子後續:不見傷況證明 未聞受害說法
唐山打人事件持續發酵,自該起事件發生後已過一週,但受害女子的實際傷況依然不明,中國主流媒體也幾乎未見受害方發聲。越來越多輿論質疑,受害者的真實現況是否比官方說法更為嚴重?
電影審查制度:「紅線」都在哪裡?
皮克斯的新電影《光年正傳》因為女同接吻的畫面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遭禁。事實上,對電影頻繁動用「剪刀」的不只是中東地區。以下我們來看一看全球範圍的電影審查制度。
如何規避網路審查?
加速移動頁面、VPN和洋蔥網路如何使用?俄羅斯及其他專制政府正打壓獨立新聞網站和一些社交網路。這支影片將介紹如何在網路遭到審查的國家獲取重要訊息。
長平觀察:如何解讀「李佳琦悖論」?
中國知名帶貨主播李佳琦因推銷坦克雪糕而從公眾視野中消失,「李佳琦悖論」成為媒體熱詞。時評人、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認為,在現有的審查機制中,李佳琦並不需要瞭解所有的政治禁區,而是在政治上做一個提線木偶。
在美國紀念「六四」也不行?
近幾年來, 「六四」在中國網路上變得愈發敏感,中國政府針對此事件進行的言論審查也愈發嚴格,但在海外,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堅持紀念著當年鎮壓運動的死者。
德駐華使館六四發帖又被刪
每年六四周年前後,中國的網路審查機器就會開足馬力,設法紀念的網民也不甘示弱。有人注意到,今年德國駐華大使館發出的燭光悼念圖被刪,但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提防中國:日本要求高校加強對留學生的背景審查
日本政府要求高校加強對外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審查,以防止技術外洩到中國等國家。這一舉措既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國家安全,同時也是出於對日本與歐美大學之間交流項目的保護。
不滿防疫政策 中國網民創意對抗審查
貼國歌歌詞、借好萊塢大片和奧威爾小說《1984》諷刺中國防疫措施,中國網民發揮各種創意規避網路審查機制,以宣洩對防疫措施的不滿。
牆外文摘:病毒無法消滅,記憶卻被清零
有評論指出,中國為抗疫政治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距離實現新冠病毒「動態清零「的目標仍然遙遙無期,但記憶卻被「動態清零」,語言則被「靜默管理」。
客座評論:大外宣如何成功塑造中國惡劣形象
海外中文新聞網站多維近日突然宣佈關閉。該網站最初由旅美媒體人何頻創立,2009年被一位港商收購之後,出現不少偏向北京政府立場的內容。許多人因此而將其視為中國「大外宣」組成部分之一。多維創辦人何頻為德國之聲撰寫此篇客座評論。
「四月之聲」:封得越凶 轉得越猛
一部收集了多個上海疫情期間錄音對話的短影片在中文社群網站上被廣泛轉載,很快便遭到全面封殺。然而,審查似乎並未止住這段影片傳播的腳步。
上海當局承認工作不足 美國對華發布旅行警告
「上海副市長哽咽發言」見諸多家媒體的同時也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但是這番景像似乎並沒有博來中國網民的同情。同時,美國國務院就疫情提醒本國公民中國當地「任意執法」。
俄烏資訊戰:中俄如何聯手主導中國網絡輿論?
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上週發佈的報告,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的官方論述在中國網絡快速傳播,影響輿論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在這場資訊戰背後,中國官媒為什麼推波助瀾?
站在訊息戰最前沿的在華烏克蘭人
在距離被戰爭吞噬的家園數千英裡之外,一群在中國工作生活的烏克蘭人發現自己處於訊息戰的最前沿。他們憑借一己之力在中國社群網站上與親俄的勢力和審查制度奮力抗爭。
TikTok被指在德國審查「彭帥」、LGBTQ和納粹詞匯
根據一份報告,風靡全球的中國社媒平台TikTok對包含某些術語的帖子進行屏蔽。TikTok則表示,這是其算法缺陷所導致的。另一項研究指出,TikTok算法導致用戶會收到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假新聞。
主張和平 避談侵略: 中國在俄烏問題上繼續保持曖昧
華盛頓近日警告,若中國向俄方提供援助,將會產生「後果」。美方的施壓是否會迫使北京做出更明確的表態?在宣揚和平、卻又審查反戰聲音的當下,中國官方的立場究竟是什麼?
長平觀察:被僵屍化的小粉紅
俄羅斯《第一頻道》編輯、製片人瑪麗娜‧奧夫揚尼科娃抗議普丁「將俄羅斯人民僵屍化」。時評人長平認為,在這場戰爭中廣受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小粉紅,也是中共「將人民僵屍化」的產物。
「九段線」又惹禍了!好萊塢新片在越南被禁
由「荷蘭弟」湯姆‧霍蘭德主演的好萊塢動作冒險片《神秘海域》在越南遭禁,原因是影片中出現了南中國海「九段線」的地圖。之前已經有多部影視作品出於同樣的原因被越南當局禁止。
反戰挺烏都不行:殘奧會致辭被審查 德甲英超賽遭禁播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國際殘奧會主席帕森斯一席呼籲和平的講話被中國官媒審查,該組織要求中方作出解釋。另外,本輪英超和德甲在中國遭到禁播,也和俄烏戰爭有關。
俄羅斯屏蔽德國之聲網頁
德國之聲(DW)網頁在俄羅斯被封鎖。莫斯科指控包括德國之聲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傳播假新聞。德國之聲台長林堡駁斥了俄方指控,強調DW是獨立國際媒體,不是政府喉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割裂」海外華人
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遭到頑強抵抗,戰事持續不斷之際,在中文網路平台上,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們之間也在激烈地爭吵著。
土耳其威脅封閉德國之聲網頁
隨著土耳其媒體監管機構發出最後通牒,德國之聲 (DW) 線上節目有可能在該國遭封。德國之聲台長做出強烈反應。
客座評論: 幾乎每個人都在給「一尊」體制挖坑
"豐縣八孩母親"事件,從一個地方醜聞演變成民間輿論風暴,徐州當地官方的荒唐表演「功不可沒」。政論家鄧聿文認為,「萬事定於一尊」的中共現行體制無時不刻不在製造這樣的「挖坑」行為。
在西方遭貶,在非洲得寵:華為網路技術
西方國家一再聲稱,華為網路技術與審查制度有關聯,德國之聲的布隆迪媒體合作夥伴也受到影響。儘管如此,很多非洲電信供應商仍青睞華為技術。
上一頁
第3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