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敘利亞
敘利亞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1944年1月1日宣佈獨立,1946年4月7日被聯合國及世界各國認可為正式獨立國家。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該國爆發內戰,並造成了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土耳其欲更主動介入敘利亞局勢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周六表示,在今後幾個月內,土耳其將更為積極地介入敘利亞局勢,其目標是終結敘利亞內戰的「血腥場面」。土總理同時也排除了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直接對話的可能性。
擺拍?攝影師捲入"斬首門"
繼網路疯狂轉發敘利亞5歲小男孩滿臉塵土和鮮血的照片後,敘利亞兒童的命運再次受到全球各大媒體的關注。而拍攝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因曾捲入"斬首門"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幸福重返曼比季
「伊斯蘭國」武裝被驅逐出敘利亞城市曼比季之後,該市居民興奮的心情難以描述。
中國軍方訪敘利亞 願繼續加強合作
敘利亞戰火燃燒了數年,實現和平仍看似遙遙無期。解決敘利亞危機是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也是歐美國家、俄羅斯等大國積極參與解決的難題。北京政府也希望能發揮更大作用。
阿勒頗城三小時停火無望
支持阿薩德政權的俄羅斯提出在阿勒頗每日停火三小時,但這個敘利亞城市周四傳出消息稱,當地戰火依舊。當地醫生聯名致信歐巴馬,批評美國無所作為。
阿勒頗醫院報告:氯彈、桶裝炸彈造成人員死傷
敘利亞阿勒頗傳出消息稱,遭到氯氣炸彈和桶裝炸彈空襲,數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當地醫生聯名致信歐巴馬,批評美國無所作為。
德警方又逮捕一名恐襲嫌犯
德國警方在北威州逮捕了一名恐襲嫌犯,他與幾天前在萊法州被捕一名敘利亞男子相關,後者涉嫌在德國足球甲級聯賽開賽之際策劃襲擊,但相關情況尚在調查中,尚未確認。
德警方逮捕一名敘利亞人 疑為伊斯蘭國成員
德國警方在萊法州逮捕一名敘利亞男子,疑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成員,他涉嫌在德國足球甲級聯賽開賽之際策劃襲擊,但相關情況尚在調查中,尚未確認。
庫爾德-阿拉伯武裝可能重創伊斯蘭國
在美軍戰機支援下,庫爾德-阿拉伯武裝已基本獲取對爭奪激烈的敘利亞重鎮曼比季的控制。
阿勒頗戰地醫生的喜與憂
在戰火連天的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醫生穆罕默德每天都在盡全力拯救他人的性命。如今,穆罕默德日益面臨醫療器材及藥品缺乏的局面。德廣聯記者通過Skype和這名戰火中的醫生聯線,瞭解到一些阿勒坡最前線的情況。
昔日敘利亞難民,今朝「葡萄酒女王」
容貌秀美、對葡萄酒頗有研究的她,被評為德國特裡爾地區的「葡萄酒女王」。然而,這個故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她是一名敘利亞難民。
在德國郵政工作的敘利亞難民
在德國就業的門檻並不低,求職者不但需要接受過相關行業的職業培訓,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德語水準。在這些前提條件下,多數難民在德國找不到工作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不過,去年還是有3萬難民在德國尋找到了就業機會。多數人在小企業找到工作,不過,德國郵政敦豪快遞這樣的大企業也向難民求職者敞開了大門。
阿勒頗往昔不再
阿勒頗曾經是敘利亞的經濟大都市,但現如今卻變成一片廢墟。政府軍同反叛武裝交戰過的痕跡隨處可見。
俄羅斯稱其直升機在敘利亞遭擊落
克里姆林宮稱,俄軍方一架載有5 人的直升機在敘利亞被擊落,機組人員全部喪生。如果消息被證實,那麼這將是俄軍在敘利亞展開行動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單個事件。
法國教堂襲擊案又一凶手身份確定
一名襲擊者帶著電子腳銬,另一名也是在安全部門有案底的極端分子。兩名受到警方監控的嫌疑人,何以能夠在諾曼底發動襲擊呢?
案犯戴電子腳銬襲擊法國教堂
襲擊法國魯昂市附近一所教堂的案犯之一此前因極端主義嫌疑已經受到安全部門的監控,作案時其腳腕上還佩戴著電子腳銬。
俄美商定加強在敘軍事協調
克里姆林宮通報稱,俄總統普丁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三在電話磋商中決定,在敘利亞問題上改善兩國間軍事協調,加強兩國武裝力量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國際特赦組織:敘利亞反對派侵犯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周二發表最新報告,指控敘利亞反對派在內戰中犯下包括綁架、酷刑和任意處死等嚴重戰爭罪行。該組織指出,敘利亞平民在反對派的控制下面臨暴力的「恐怖浪潮」。
2015年全球難民報告十問十答
聯合國難民署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範圍內難民人數創下歷史紀錄。目前全球平均每113人當中就有一人屬於難民身份。
逾50名美外交官呼籲對阿薩德採取軍事打擊
超過50名美國外交官表達了對美國政府在敘利亞政策上的不滿。
難民的移動廚房
娜蒂恩自己買菜做飯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為了躲避戰亂,她從敘利亞逃亡到歐洲,打那時起就沒有做過飯。
恐怖威脅「依然很高」
三名「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嫌犯在德國被捕後,政界和警方建議公眾保持冷靜,但同時也著眼於即將舉行的法國歐洲盃賽事的安保。
杜塞恐襲圖謀被警方挫敗
德國警方破獲了一起針對北威州杜塞道夫的恐怖襲擊計劃,逮捕了3名敘利亞人。這3名嫌犯之前分別住在北威州、巴符州和布蘭登堡州的難民營。
閒話德國:中國人和難民
在前不久國際特赦組織公佈的歡迎難民指數上,中國排名第一,對難民的接受程度比人稱難民總理梅克爾所在的德國都高。專欄作者張丹紅假想了國際特赦組織採訪者和一個普通中國人之間的一段對話,試圖解釋這個顯然不符合事實的調查結果可能是怎麼產生的。
檢方:"IS"擬在杜塞恐襲 已定地點和流程
德國聯邦總檢察署下令逮捕了三名敘利亞人。據悉,他們計劃在杜塞道夫的老城實施恐怖襲擊。
敘利亞兩沿海城市連環爆炸
敘利亞西北部瀕臨地中海的兩座城市周一發生一系列自殺式爆炸襲擊,據報導已造成逾百人死亡。
敘利亞聯絡小組商討停火問題
敘利亞聯絡小組商討停火問題
打擊「伊斯蘭國」的娘子軍
那是2014年的夏天,「伊斯蘭國」開進了伊拉克北部,數千當地婦女遭綁架、奴役,甚至被強姦。她們當中不堪為奴的拿起了槍桿子,加入了反恐行列。
遭綁架西班牙記者從敘利亞平安返鄉
在敘利亞阿勒坡遭綁架10個月後,三名西班牙記者終於獲釋並平安返回馬德里。
敘利亞阿勒坡地區維持停火
周六凌晨,敘利亞北部阿勒坡地區的停火狀態從原定的兩天進一步延長到五天。交戰各方都基本遵守了停火約定。隨著戰事的暫時平靜,一些平民開始陸續返回阿勒坡,當地的學校也在關閉兩周後復課。
阿勒頗基本停火 難民營遭空襲
飽受內戰蹂躪的敘利亞本來出現一線和平曙光:停火協議已擴大到戰鬥激烈的北部城市阿勒頗。但本周四,離阿勒頗不遠處的一所難民營卻遭到空襲,造成嚴重傷亡。
人權組織:敘難民營遭空襲
接近敘利亞反對派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周四表示,敘利亞境內一所難民營遭到空襲,造成多人死亡受傷。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
阿勒頗停火協議基本得到遵守
美國和俄羅斯促成了戰事激烈的阿勒頗省的新一輪停火協議。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表示,這為重啟敘利亞和平談判創造了前提條件。
評論:與土耳其做交易就要付出代價
歐盟與土耳其在解決難民潮的問題上達成交易。德國之聲評論員Barbara Wesel認為,歐盟許給土耳其的好處就得兌現,因為既然張了口,就覆水難收。
敘利亞婦女兒童難民將優先被歐盟接納
目前只有少數難民通過土耳其抵達歐洲,這是歐盟與土耳其就解決難民危機達成協議之後的結果之一。歐盟同土耳其之間就挑選並接收敘利亞難民事宜進一步達成一致。婦女和兒童將被優先考慮。
敘利亞局部停火協議生效
俄羅斯和美國促成敘利亞主要戰線實現停火,名為「平靜政權」的局部停火協議生效。但是阿勒頗是例外,該市正面臨著人道主義災難繼續加劇的危險。
敘利亞阿勒頗遭轟炸 無國界醫生殉職
敘利亞的和平之路再次遭遇重挫:援助組織稱,無國界醫生組織在阿勒頗經營的一家醫院周四遭到有針對性的轟炸。敘利亞政府則撇清所有責任。
「伊斯蘭國」財政收入大幅減少
恐怖民兵組織「伊斯蘭國」的財政收入減少,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敘利亞和談陷困境
作為對敘利亞戰火擴大的不滿,部分反對派組織宣佈退出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敘利亞問題談判。美俄兩國敦促各方遵守停火協議
敘反對派願與阿薩德政權開展有限合作
本周五,新一輪有關組建敘利亞過渡政權的談判再次開啟。敘利亞反對派表示,他們願意就與現政權的合作展開會談;但是他們同時也強調,和阿薩德本人的合作絕無可能。
在德敘利亞人如何看待新難民?
最新一項調查的結果對此作此解答。在德敘利亞人受訪時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和期望。在一些問題上,他們居然和大多數德國人的態度驚人的一致。
能力越大 責任越大
德國之聲隨行記者Dagmar Engel發現,德中兩國高層的緊密往來確實非常頻繁。
聯邦內政部:抵德難民人數顯著下降
德國內政部周五公佈最新統計數字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內在德國申請避難的人數顯著下降,主要原因在於巴爾幹路線的關閉。
同是難民 在德待遇有別
根據歐盟-土耳其難民協議,德國將從土耳其接收一定數量的敘利亞難民。與普通的避難申請者相比,這些「配額難民」在權利和義務上有何不同?
德國:中國不能老拿「不干涉內政」說事兒
在德國外長訪華前夕,已經抵達北京的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明確表態稱,中國不能一味躲在「不干涉他國內政」的說辭後面,必須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歐土協議啟動:首批敘利亞難民抵漢諾威
這也是歐盟與土耳其達成的難民協議的一部分。周一,32名敘利亞難民從土耳其以合法途徑入境德國。
敘利亞會議:聯合國失望但不灰心
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難民危機,聯合國希望西方做出更多努力。然而在最新召開的敘利亞問題會議上,鮮有國家做出收容難民的具體承諾。
逐出「伊斯蘭國」重建古城帕爾米拉
敘利亞沙漠古城帕爾米拉(Palmyra)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數月,好消息是城內許多珍貴古跡遭到的破壞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嚴重。考古學家希望開始那裡的重建工作。
謠傳與梅克爾合影難民是恐怖疑犯
去年9月,來自敘利亞的難民莫達馬尼與聯邦總理自拍的一張合影傳遍世界各地。現在,這張照片再次在網上瘋傳,原因是有人在社群網站聲稱,莫達馬尼是布魯塞爾爆炸襲擊嫌犯之一。
敘利亞政府軍重新奪回帕爾米拉
敘利亞官方媒體聲稱,該國政府軍已經完全從「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手中奪回了歷史古城帕爾米拉。
上一頁
第9 頁,共5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