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反顛覆法》草案,並不代表放鬆對港控制
2003年9月5日今天特首董建華宣佈,鑑於香港社會對《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具體條文仍存在一些疑慮,特區政府決定撤回該法案,並將成立專門負責小組,重新檢討有關立法工作。這一決定使得香港嚮往民主人權,不願意接受北京控制的市民如釋重負。德國之聲中文網駐香港記者邱鎮海介紹道:
「這一消息今天中午剛剛公佈,普通市民還在上班,沒有什麼特殊的動靜。但是前些日子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董建華將要撤回。」
但是,香港市民並沒有徹底擺脫23條的威脅,而只是稍微地緩了一口氣。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的吳國光教授,指出了香港特區政府這一舉動的用意:
「明年就是香港立法會的選舉年。23條如果繼續立法的話,就會引起選民比較大的反感。因此,這些支持立法的政團會喪失很多選票,可能在下屆立法會中喪失很多席位。這樣一來,下一屆立法會中親共的力量就更少。這對以後長遠的董建華施政十分不利。」
而且,撤回立法程序並不代表不再將這一立法提上議事日程,也不意味著北京放鬆了對香港的控制。吳教授接著說:
「這不是一個放鬆不放鬆的問題,撤回並不表示23條不再立法了,只是說本屆立法會期間不會再立法了。根據香港立法會的內部消息,本屆立法會期間已經不可能完成這一立法。那麼與其在沒有可能完成立法的情況下,還拿出來講,造成支持23條的人喪失很多選票,不如把它擱置一段時間,等新的立法會上任以後再討論這一問題。這並不能看成是北京的讓步,而是採取了一個現實主義的態度。」
具體地說,現在對北京政府和香港親北京親共產黨的政團來說,最重要的是在立法會的席位上下功夫,23條的立法遲早是要經過立法會的。這一屆立法會沒有能夠通過23條是因為有相當民主派的力量反對。所以今後想讓23條得以通過,要從根本上下功夫,要集中精力獲得立法會的席位。這才是香港特區政府撤回立案的真正意義。
香港反對黨 - 民主黨立法會委員劉慧卿對董建華這一舉動表示歡迎,她同時警告特區政府通過立法程序需要顧及民情:
「下一屆立法會在討論之前應該聆聽香港市民的意見,如果香港市民不反對,我們反對黨也沒有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