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清晰,眾口難調
2001年12月16日宣言規定的憲法及改革大會將包括100多名成員。大會主席是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副主席是比利時前首相德海納和義大利前總理阿馬托。大會將討論產生歐盟憲法和歐盟全面改革事宜。去年歐盟尼斯會議有關歐盟機構改革的討論未能取得實質性結果。
「萊肯宣言」聲稱將倡導一場有關接近民眾和減少官僚作風的公開辯論。不僅15個歐盟成員國,13個尚待入盟的候選國也應加入這場討論。在會議的閉幕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及10個入盟候選國。它們是: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以及塞普勒斯。它們有望在2004年加入歐盟。
歐盟國家對職位的爭執一如既往
然而歐盟在機構職位分配的問題上卻一如既往,難於達成一致,歐盟規定的「一致通過」原則未能達到,於是有關職位分配提案便就勢擱淺。這裡的反對者主要是法國和義大利。義大利總理貝魯斯科尼堅持將「食品安全局」安置在義大利北部城市帕爾瑪,不顧芬蘭為同一部門的爭取得到許多國家支持這一事實。法國則要求將新成立的航海局設址法國,而來自葡萄牙的競爭也相當強烈。
於是,這個出於現任歐盟輪職主席、比利時首相費爾霍夫斯塔特的提案只好不了了之。費爾霍夫斯塔特說,他不願將這個問題再爭執下去,雖然這個提案既邏輯也照顧了各方面的因素。但歐洲公民們在看到「萊肯宣言」和得知設立憲法及改革大會之後,不會再對以上斤斤計較的爭執報以理解。
關於建立歐洲干預部隊
閉幕文件再次強調了歐盟建立干預部隊的必要性。這樣,歐盟將有能力在必要的時刻展開排除危機的行動。這支歐盟干預部隊將於明年底建立,包括6萬名士兵。平時,他們劃歸為各國軍事系統的管理和領導。這個文件再度聲明,干預部隊不等於歐洲軍隊。屬於北約的土耳其以及屬於歐盟的希臘之間長久以來存在敵對情緒,致使北約和歐盟兩機構的合作不盡現實。
此外,本次歐盟峰會在閉幕時還要求各成員國承擔義務,就各國出兵阿富汗的能力進行核實。歐盟還向以色列發出呼籲,繼續承認阿拉法特為對話和談判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