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巴黎警局血案凶手或受極端思想蠱惑
法國檢方表示,巴黎警察總局襲擊案的兇犯或受到極端伊斯蘭思想影響。這名兇犯曾在法國警局情報部門工作多年。在該血案後,法國計劃出台預防性措施。
國慶安保警戒 香港成重點之一
香港抗議運動延燒至今已3個多月,無疑給中共建政70周年的慶典蒙上陰影。為部署國慶節維穩,公安部日前在北京召開反恐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防止暴力恐怖事件發生」。
土耳其說唱手不滿國是
YouTube上,「#Susamam」點擊量逾1800萬;樂手們向土耳其民眾發出的訊息是:打破沉默!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感覺自己受到了挑釁,官媒也對德國之聲大加責難。
新疆教培中心白皮書:反恐取得重要階段性勝利
中國政府周五專門對"再教育營"發布《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指出新疆已有兩年多沒有發生恐襲案件,反恐取得重要階段性勝利。但人權人士則說,教培中心是迫害工具。
從沉默到譴責「恐怖主義」
本周,北京稱,香港示威抗議運動中已出現「恐怖主義跡象」。它標誌著北京對示威港人輿論攻勢正大為強化。
香港機場限制示威區 警方稱示威不是恐怖主義
香港機場周三宣佈已經獲得法庭頒發臨時禁制令,將限制示威區域。同日港警公開表示,到目前為止的示威活動還不構成恐怖主義。
北京稱香港出現恐怖主義苗頭
香港示威愈演愈烈,警民衝突四起。香港機場管理局周一下午宣佈,受集會影響當天餘下航班取消。港澳辦則表態,示威者「出現恐怖主義苗頭」。
川普吁民主黨人在公民持槍權和移民問題上合作
這位美國總統再度給人以這樣的印象:他對收緊公民持槍權持開放態度 ,作為交換,民主黨人則應在移民問題上作出妥協。他依然是一位商人。
科隆警方:挫敗恐怖襲擊圖謀
德國科隆警方在接到可信的舉報訊息後,對極端伊斯蘭可疑分子進行了突擊搜查,並扣留6名男子。一名嫌疑人據稱已經準備進行恐怖襲擊。
索馬利亞飯店遭襲 知名女記者喪生
索馬利亞青年黨武裝分子襲擊了索馬利亞港口城市基斯馬尤的一家飯店。襲擊造成多人喪生,其中包括剛從加拿大返回家鄉的知名女記者那拉耶。
「新公民運動」成員被控宣揚恐怖主義
一名曾呼籲官員財產公示的活動人士本月初被捕,罪名是尋釁滋事、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
德國外長:德國存在恐怖主義問題
德國外長馬斯緊急呼籲公眾,堅定表明反對右翼恐怖主義的立場捍衛民主制。他在《圖片報》上撰文稱,「恐怖就是恐怖」,不能對之有任何開脫。
「伊斯蘭國」蔓延阿富汗 西方想要拉攏塔利班
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節節敗退的極端武裝組織「伊斯蘭國」,如今正試圖在東方找到藏身之地。美國以及阿富汗官員最近指出,該恐怖組織正在阿富汗東北部的山區擴張其影響力,計劃從那裡發動對西方國家的襲擊。
裡昂發生疑似恐襲 多人受傷
天氣晴朗,裡昂市人頭攢動,突然,一條繁華步行街發生炸彈爆炸,多人受傷。一名嫌犯在逃,而反恐機構已經展開調查。
埃及旅遊車在金字塔附近遭炸彈襲擊
前往埃及最著名景點的遊客巴士遭炸彈襲擊。去年12月,吉薩金字塔群近旁剛發生過導致遊客死亡的血腥恐襲行為。
「伊斯蘭國」危險依舊 德國護憲機構發出警告
從軍事角度看,「伊斯蘭國」在中東被打敗了。然而,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警告說,對西方而言,它仍是極危險的恐怖組織。
局勢吃緊?美國從伊拉克撤出部分外交人員
隨著與伊朗緊張關係加劇,美國提高了在伊拉克駐軍的警戒級別,並減少駐該國的外交人員數量。德國國防部也宣佈,將暫停在伊培訓使命。
德人權委員會擔憂新疆局勢和中國宗教群體處境
5月8日,德國議會人權委員會邀請多位人權問題以及中國問題專家,在聯邦議院舉行了聽證會。討論重點是目前令人擔憂的新疆局勢以及中國宗教少數群體的處境。
斯里蘭卡恐襲:42名外籍遇難者身份確定
斯里蘭卡當局宣佈,目前已有42名外籍死難者的身份被確定,尚有12名外國人下落不明。與此同時,美國警告說,斯里蘭卡有可能會發生更多的襲擊。
斯里蘭卡大搜捕中發生爆炸 至少15人喪生
在斯里蘭卡復活節發生導致數百人死亡的恐怖襲擊事件之後,警方在搜捕嫌犯的過程中又發生多起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5人喪生。
斯里蘭卡連環爆炸案主犯已身亡
斯里蘭卡總統稱連環爆炸案主犯哈希姆據稱已經死亡。澳洲官员警告說,斯里蘭卡「還可能」發生新的恐怖襲擊事件。
慕尼黑教堂復活節「受擾」 德媒不急中國人急
本周伊始,當整個世界尚在因斯里蘭卡復活節連環爆炸案而震驚時,一篇流傳於微信,閱讀量達到「10萬+」的文章引起了讀者對德國境內基督徒人身安全的擔憂。
斯里蘭卡恐襲: 國際情報機構曾警告當局
斯里蘭卡政府發言人說,在事件發生之前,曾有國際組織多次警示,但因警政系統效率不彰,總理一直被蒙在鼓裡。「伊斯蘭國」通過其喉舌「阿馬克」新聞社(Amaq)宣佈,此次連環襲擊乃是其成員所為。
斯里蘭卡恐襲:線索指向極端穆斯林
針對教堂和高級飯店的連環襲擊案發生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據稱,一名警官十天前曾發出穆斯林極端組織可能會對天主教堂發動恐襲的預警。至於該組織是否確實發動了襲擊以及政府是否採取了防範措施,目前尚不得而知。
斯里蘭卡:復活節的血腥襲擊
對於斯里蘭卡而言,這是悲傷的一天:在主復活日,近300人在連環爆炸中喪生。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是教堂和豪華飯店。
下周德奧央行將停止發行大面值紙幣
4月26日起,德國央行和奧地利央行將停止發行面值500歐元的紙幣。2016年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決定逐漸停止發行大額紙幣,目的是更好地打擊洗錢以及恐怖主義的經費籌集。
「他們隨時準備將我砍頭」
德國女記者芬埃森懷著身孕前往敘利亞與一名加入極端組織的女友會面,卻遭到聖戰組織綁架。她被挾持長達351日,並在當地生下孩子。
伊朗總統稱美國是"國際恐怖主義元兇"
在美國決定將伊朗革命衛隊列入"恐怖主義組織"名單後,伊朗總統魯哈尼反稱美國是真正的"國際恐怖主義元兇"。
證據不足 11名恐襲嫌疑人重新獲釋
德國警方周六上午(3月30日)拘捕了11名恐怖主義嫌疑人,但是幾個小時後又重新予以釋放,原因則是「並無重大嫌疑」。檢方透露,在北威州、巴符州進行的搜查行動沒有發現任何爆炸物以及武器。
此處無風景 記者別添亂
越來越多新疆「再教育營」的受害者和被拘押者家人在海外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國際社會對新疆人權狀況持續關注。目前外國記者也被允許在嚴密的監視下參訪新疆。
悼念恐襲死難者 紐西蘭全國默哀兩分鐘
整個國家沉浸在悲痛中:對基督城兩座清真寺的種族主義恐襲事件發生一星期後,紐西蘭各地舉行默哀儀式,哀悼50名罹難者。
澳洲对埃爾多安的言論感到憤怒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譴責紐西蘭清真寺恐襲時,卻對澳洲发出威脅言論,令澳總理莫里森感到憤慨。他表示將召見土耳其大使抗議。
荷蘭槍案嫌犯落網 烏特勒支警報降級
烏特勒支市一輛有軌電車中所發生的槍擊事件,造成3 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表示,在全面搜查之後,嫌疑犯已被刑拘。
肯尼茲杀人案:誰是凶手?
2018年夏,在德國東部城市肯尼茲(Chemnitz),35歲的丹尼爾‧H.(Daniel H.)被人打死。凶手據稱是兩名政治庇護申請人。本周一(3月18日),對其中一名嫌疑人的審判案開庭。到目前為止,人們對事情的真相有多少瞭解?德國之聲
歷數近10年來極右翼分子製造的恐襲案
過去10年間,極端右翼分子在多個國家製造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受害者既包括穆斯林、猶太人又包括有色人種。德國之聲為您匯總梳理這些襲擊案件。
評論:恐怖主義不分出身
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認為,西方迄今將恐怖主義主要視為極端伊斯蘭主義者的行為。這次對紐西蘭穆斯林的襲擊表明, 對伊斯蘭教的仇恨可以導致同樣惡果。
經歷「最黑暗的一天」 紐西蘭收緊武器法
紐西蘭兩座清真寺遭恐襲翌日,該國總理要求強化武器法,提高該國獲得槍枝的門檻。與此同時,作案人正式被控謀殺。據報導,槍手原本還計劃更多襲擊。
新疆再教育營:美國思制裁、中國稱反恐
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針對新疆侵犯穆斯林人權的責任者下達制裁法令。中國政府官員在聯合國表示,「一旦反恐局面改善,培訓項目也會逐步縮減,完成其使命」。
右翼槍手血洗紐西蘭清真寺 50人遇害
紐西蘭發生嚴重恐怖襲擊,兩家清真寺遭槍手突襲,幾十人遇害身亡。截至目前的調查顯示,槍手有備而來,不僅直播槍殺影片,此前在網上還發布了70多頁的「宣言」。
巴恐怖組織首領未入黑名單 印度對華不滿
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國阻止了將巴基斯坦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的首領列入恐怖分子黑名單,這讓新德里的不滿,更引起印度社會的群情激奮。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一位中國專家表示,這是個老問題,症結在於印方「一直沒有提供確鑿證據」。
剝奪國籍:歐盟各國都怎麼做
歐洲各國在剝奪公民國籍方面各有何種做法?
沙烏地和中國將加強反恐和貿易合作
本周五,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開始對中國為期兩天的訪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沙烏地王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還同沙烏地王儲共同主持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維族音樂家「復活」 中國打臉土耳其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周日晚間發佈了一段影片,顯示維吾爾音樂家黑伊特並未如外界所傳的死於再教育營中。 然而,仍有維吾爾團體與維權人士質疑影片真實性,強調手法與強迫電視認罪手法相似。
阿富汗「後911一代」 憧憬與恐懼中成長
過去17年,阿富汗的「00後」一代成長於戰爭和外國強大勢力的陰影之下,如今,他們正面臨著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和發生深刻變革的可能。
專訪:恐襲數量減少 天下遠未太平
一項調研顯示,2018年全球衝突和恐襲造成的傷亡明顯少於上一年,恐襲的數量也有所減少。反恐專家馬泰‧亨曼(Matthew Henman)對德國之聲闡述了恐襲減少的原因。
菲律賓教堂發生爆炸 死傷慘重
本周日,菲律賓南部霍洛市的一座天主教堂遭到炸彈襲擊。警方統計顯示,襲擊至少造成了20人喪生,111人受傷,其中包括不少軍警人員。
涉嫌在歐策劃恐襲 伊朗遭德國制裁
德國政府懷疑伊朗在歐洲從事了襲擊並計劃製造更多襲擊事件。柏林因此準備制裁德黑蘭,對像是一家伊朗航空公司。
英警方:曼徹斯特砍刀案是恐襲
除夕夜晚, 一名持刀男子在曼徹斯特中央火車站向周圍的人揮刀亂砍,造成3人重傷。警方認為這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
德國鐵路交通遭"危險干預" 現場發現IS旗幟
有人很可能曾試圖在柏林進行一次恐襲:柏林警方日前通報說,在當地一處鐵路高架電纜遭破壞後,作案現場發現一面「伊斯蘭國」(IS)旗幟以及阿拉伯文字紙條。
挪威:北歐女遊客被殺影片屬實
挪威警方相信,顯示殺害兩名女遊客凶手的影片是真實的。這兩名遊客分別來自丹麥和挪威,其屍體在摩洛哥高山地區被發現。
上一頁
第5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