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伊斯坦堡爆炸死傷慘重 疑為恐襲
土耳其伊斯坦堡爆炸案死傷人數上升至6人身亡、81人受傷。對於這起炸彈事件,土耳其總統定調為「襲擊」,副總統則稱疑是「恐怖襲擊」,兇嫌可能是一名女子。
報告:許多維吾爾語應用程式中發現中國間諜軟體
網路安全公司Lookout最新發布的一份網路安全報告說,在許多維吾爾語的應用程式中檢測到中國的間諜軟體。這些間諜軟體讓駭客能夠收集用戶隱私數據,包括位置、聯繫人、通話記錄、簡訊和文件,還可以拍照和記錄通話。
俄羅斯一學校發生槍擊案 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
本周一,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首府伊熱夫斯克一所學校發生校園槍擊案。目前已造成包括7名兒童在內的13人死亡,至少21人受傷。
"911 "事件紀念日 拜登誓言繼續反恐
美國總統拜登在紀念"911 "事件發生21周年之際強調自由的意義,指出自由正是恐怖主義組織「基地」的打擊目標。紀念日前夕,該組織在網上發布一書,提供了「911」襲擊計劃的大量細節。
白宮:不會認定俄羅斯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政府和議會多次呼籲美國將俄羅斯定性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但美國方面顯然拒絕了這一要求。
慕尼黑奧運慘案 - 半個世紀前的創傷
1972年9月5日,參加慕尼黑奧運會的11名以色列人慘遭恐怖分子殺害,震驚全球。直到今天,德國當局的糟糕應對依然為人詬病。慘案也讓慕尼黑奧運永遠蒙羞,更讓德國政府借奧運樹立開放寬容形象的努力化為泡影。
難愈傷痛50載:1972年慕尼黑奧運恐襲事件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以色列運動員事件受害人遺屬賠償糾紛終獲解決。不過,此前數星期的激烈情感衝突再度顯示,此次恐襲事件造成的創傷在以色列可能永遠不會癒合。
拜登宣佈擊斃基地組織首腦 稱「正義獲得伸張」
美國總統拜登週一晚上宣佈,美國中央情報局上週末在阿富汗執行空襲行動時,成功擊斃基地組織最高領導人艾曼‧扎瓦赫裡,他被視為本‧拉登的接班人,同時也是911恐怖襲擊背後的策劃者之一。
澤倫斯基:俄導彈攻擊敖德薩是 「恐怖主義活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痛批俄羅斯導彈襲擊敖德薩一棟居民樓是「蓄意、有針對性的恐怖主義活動」。俄烏戰爭持續的同時,烏克蘭羅宋湯烹飪被列入聯合國瀕危文化遺產,引發俄羅斯不滿。
柏林發生死傷嚴重的汽車衝撞事件
在柏林西部,一輛汽車周三上午衝撞人群,造成至少一人喪生,多人受傷,其中五人面臨生命危險。這次事件與2016年聖誕市場恐襲案的事發地距離很近。
基輔發生多起爆炸 俄導彈飛掠核電站
本周日(6月5日),俄羅斯對基輔進行了一連串導彈襲擊。烏克蘭國家核能發電公司稱,俄羅斯一枚導彈以極低高度飛過烏克蘭南部的一座核電站。
德語媒體:不能用國家恐怖主義來反恐
本周披露的新疆侵犯人權的新證據,在德國不僅僅引起了傳統大報的關注。許多地方報紙也連續多日予以追蹤。《自由言論報》讚揚德國政府停止為在新疆設廠的大眾汽車提供擔保,《德國編輯部網路》則指出,就算新疆真有數萬恐怖分子,中國政府也不能以暴易暴。
德安全部門中右翼極端主義案件增加
聯邦政府的一項報告發現,德國安全部門中有數百起與右翼極端主義相關的案件,其中包括工作人員參與了高呼「希特勒萬歲」口號和敬納粹禮的活動。
亞速營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武裝力量?
在烏克蘭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抵禦俄軍入侵的主力是亞速營。對於這支武裝力量,人們眾說紛紜,因為其成員當中有很多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甚至也包括極右翼勢力。
將阿富汗外匯儲備挪為己用 美國遭批評
美國政府宣佈,將所凍結的阿富汗央行外匯儲備的一半留在美國,可能的用途包括向9-11恐襲受害者支付訴訟賠償。這一消息引起阿富汗各界的憤怒。
中國任命新疆反恐大將接掌駐港部隊
中國指派曾任武警新疆總隊參謀長的彭京堂接任駐港部隊司令員。這是首次由武警將領擔任此一職務。有評論稱,北京對彭京堂的任命展現出「強力維穩」的意圖。
新疆「一把手」陳全國調離 後續仕途受矚目
在任期間,全面貫徹中國官方維穩政策,讓新疆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的治疆高官陳全國被調離新疆。有猜測稱,這位出身河南,第一個擁有西藏、新疆兩地區黨委書記身份的高官將進入中共核心領導層。
「國家沒有履行保護安全與自由的承諾」
在悼念2016年柏林聖誕市場恐襲事件之際,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沒有侷限於回顧過去,而是敦促政界和政府部門盡可能地修正錯誤,避免悲劇重演。
摩洛哥法院裁定向中國引渡一名維吾爾人
據法新社報導,摩洛哥一家法院裁定,中國籍維吾爾人伊迪熱斯‧艾山涉嫌「參與恐怖行動」,將被引渡到中國。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則表示,伊迪熱斯‧艾山因為曾為維吾爾人人權團體工作過,所以才遭受北京方面的指控。
習近平公開傳達過什麼「治疆」方略
德國學者鄭國恩最新公佈的新疆「機密」文件,意在顯示2016年以來新疆實施的嚴酷政策,同以習近平為主的中共最高層之前傳達的精神、指示有關。其實在幾年前中國官媒公開的訊息中,也已透露了高層的「治疆訊號」。
伊拉克總理官邸遭無人機攻擊
伊拉克總理卡迪米周日在官邸遭遇無人機襲擊,軍方認為這是一起未遂暗殺。卡迪米本人並未受傷。美國及伊朗紛紛譴責這起襲擊事件。
英國議員遇刺身亡 警方定性為恐怖襲擊
英國國會議員顏敏時(David Amess)在會晤選民時被刺死。警方稱,犯罪嫌疑人 「存在與伊斯蘭極端主義有關的潛在動機」。顏敏時是英國近5年來被刺殺的第二位議員。
挪威弓箭凶殺案 警方推斷為恐怖襲擊
這起5死2傷的襲擊案發生在距首都奧斯陸西南約80公里的小城孔斯貝格,嫌犯已被拘捕。調查人員表示,這名37歲的丹麥男子多年前皈依了伊斯蘭教,且在近期出現了極端化傾向,警方目前已經可以推斷此次殺人事件性質屬於恐怖襲擊。
加入IS的德國婦女和兒童被遣返回國
這些婦女目前被拘押。外交部長馬斯說,他們 "將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沙烏地與9‧11襲擊是否有關?FBI公佈調查文件
在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中,大多數襲擊者都來自沙烏地。這個阿拉伯酋長國的政府是否與幕後策劃者有關聯?美國聯邦調查局公佈了一份新的解密文件。
評論:世界強國美國消失的象徵
2001年的9月11日標記著一個轉折點。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站主任Ines Pohl認為,20年後從阿富汗撤軍,證明了美國如今將國內利益置於一切之上。
「9‧11」事件20年後 紐約變成什麼樣?
紐約市迎來911襲擊事件的20周年,一些傷口已經癒合,但許多傷疤依然存在。
911恐襲20年 誰為「反恐戰爭」買單?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在美國發動恐怖襲擊,造成3000人死亡,美國在數周後空襲阿富汗反擊,這場「反恐戰爭」持續了20年,全世界都付出了代價。
「世紀審判」:2015年巴黎恐襲案開庭
周三,法國開啟了對2015年巴黎系列恐襲案件的審理工作,包括自稱為「伊斯蘭國戰士」的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在內的14名被告將出庭受審。
9‧11恐襲20年後: 德國仍未擺脫伊斯蘭極端勢力
9‧11事件2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塔利班的旗幟重又在喀布爾上空飄揚。德國聯邦刑事局的專家擔心,阿富汗再次成為聖戰分子的游樂場——其中也包括來自德國的聖戰分子。
拜登下令:解密「9‧11」襲擊相關文件
拜登周五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司法部等機構就聯邦調查局的「9‧11」調查文件進行解密檢視。
紐西蘭超市7人遇襲 總理阿德恩呼籲反恐新法
一名「伊斯蘭國」支持者在紐西蘭奧克蘭一家超市刺傷7人後被警察擊斃。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呼籲議會在本月底前通過一項法律,將策劃恐怖襲擊定為非法行為。
喀布爾悲劇的象徵:一名美國女兵之死
上周四喀布爾機場遭襲事件中,100 多人喪生,其中就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女兵妮柯爾‧吉。她在阿富汗的使命本來即將結束,不久前剛在社媒上分享了一張懷抱阿富汗嬰兒的照片。
拜登警告:喀布爾機場恐再次發生恐襲
美國總統拜登發出警告,在美國軍隊撤出阿富汗之前喀布爾機場極有可能再次發生恐怖襲擊。白宮表示,未來幾天對美國正在進行的撤離行動來說可能是最危險的。與此同時,英國宣佈該國最後一架撤離專用航班已經離開喀布爾。
阿富汗襲擊案件 美軍展開報復
喀布爾國際機場遭到血腥的恐怖襲擊後,美軍發動了針對「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組織的報復性軍事行動。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也再次發出了安全警示。與此同時,白宮方面表示,美國將必須和塔利班合作。
喀布爾機場外發生多起襲擊事件 德國結束撤離行動
本周四,德國結束從阿富汗撤離人員的「空中橋樑」行動。美、英、澳均向目前仍停留在阿富汗的公民和簽證持有者發出預警,喀布爾機場區域存在發生恐怖襲擊的高風險。美國國防部稱喀布爾機場外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
中俄有意在阿富汗問題上加強合作
中俄兩國領導人周三(8月25日)通電話,就阿富汗局勢交換意見,表達了加強兩國合作的意願。
長平觀察: 中共「精塔」還是塔利班「精共」?
在中文網路上,那些塔利班的支持者被稱為「精塔」——精神上的塔利班人。時評人長平認為,塔利班上台為中共「去正義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最新證明。
塔利班的前世今生
作為激進派伊斯蘭武裝,塔利班已經重新奪回阿富汗政權。那麼,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它的歷史如何,今後又會做什麼呢?
港大學生會辦公室被國安警員搜查
本周五(7月16日),香港警方國安處對香港大學學生會辦公室進行搜查,並向港大學生會旗下《學苑》總編輯問話。香港大學日前宣佈,不再承認港大學生會在校內的角色。
維爾茨堡血案:難民作案人6年無人管
一名來自索馬利亞的難民在德國小鎮維爾茨堡持刀行兇,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同以往一樣,外國人犯罪立即引起了有關社會融入問題的討論。
德國維爾茨堡發生持刀殺人案 三人喪生
當地時間6月26日下午,位於巴伐利亞州的維爾茨堡街頭髮生持刀殺人事件。警方隨後表示,已經逮捕一名嫌疑人。
分析報告:德國無人機防禦能力嚴重不足
德國聯邦軍智庫GIDS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德國針對攻擊性無人機的防禦能力嚴重不足,不僅軍事上處於劣勢,一旦遭遇無人機恐怖襲擊,民眾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一個德國右翼極端主義軍人的雙面生活
佛朗哥.A,這名德國士兵被指控冒充敘利亞難民,並策劃襲擊知名政治人物,此案加深了對德國聯邦國防軍中右翼極端主義的擔憂。
德國一周大小事
德國新冠新增感染率有下降趨勢;部分地區推出給兒童的「棒棒糖」PCR測試;聯邦家庭部長因「抄襲門」請辭;騎自行車戴安全帽的德國人越來越多啦!一起來看看本周德國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小事。
巴基斯坦一豪華飯店外發生汽車炸彈襲擊
一枚汽車炸彈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大都市奎達(Quetta)一飯店停車場爆炸,炸死炸傷多人。塔利班稱對襲擊行動負責。 外界懷疑,由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率領的一個中方代表團可能是襲擊目標。
因「分裂國家」罪 新疆兩名前高官被判死緩
在新疆人權問題日益成為西方國家對華政策討論焦點,並導致歐美多國對中國制裁之際,中國官媒報導了新疆兩名維族前高層官員因「分裂國家」等罪名被法院判處死緩的消息。
哈瑙槍擊案一周年:種族仇恨造成的人間災難
2020年2月19日,一名種族主義者在德國小城哈瑙開槍射殺了9名具有移民背景的人。戈漢‧古爾特金就是遇害者之一,他的死亡使整個家庭遭遇滅頂之災。一年後的今天,遇害者親屬仍然無法找到安全感,也有很多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
安全部門:美國面臨「恐怖威脅」
「安全威脅增加」:拜登總統就職以來,美國國土安全部認為,對大選結果感到絕望的人有可能從事嚴重暴力行為。
紐西蘭恐襲調查報告:忽視極右釀血案
對紐西蘭基督城兩座清真寺的恐怖襲擊是否可以預先防範?結論是否定的。這是紐西蘭一個調查委員會調查的結果。主要原因是政治家們對右翼極端主義的重視不夠。
上一頁
第3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