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以色列:190名聯合國駐加薩工作人員與哈馬斯等有染
以色列情報部門的一份文件指控多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參與了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恐襲,導致一系列國家停止向一家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繼續提供資金。現在,路透社看到了以方這份六頁的檔案文件。
國際法院:以色列和南非激辯加薩種族滅絕指控
在海牙國際法院,南非對以色列提出了種族滅絕指控,以色列則辯稱這一指控扭曲了事實。南非還請求國際法院採取「臨時措施」,命令以色列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並允許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薩。
伊朗爆炸恐襲:伊斯蘭國宣稱犯案
3日伊朗南部發生45年來最致命攻擊事件,「伊斯蘭國」出面宣稱犯案。稍早,有專家向DW指出,這場爆炸無疑具有伊斯蘭國的行動特徵。此前,伊朗政府曾公開指責以色列是幕後主使。
面臨恐襲威脅 科隆大教堂聖誕堅持開放
儘管面臨恐怖襲擊的威脅,德國科隆大教堂聖誕夜依然如期舉行彌撒活動並向信眾開放。此前,德國情報機關接到盟國線索稱,包括科隆大教堂在內的歐洲多地可能在聖誕及新年期間遭到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恐怖襲擊。科隆大教堂12月23日晚間一度因此關閉。
以哈衝突:以軍在加薩發現大型隧道
儘管國際社會要求立即停火的呼聲越來越高,人質家屬也在不斷向以色列政府施加壓力,但以軍在加薩的攻勢仍在繼續。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在加薩地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隧道工事。
終於回家了:獲釋以色列人質講述經歷
到目前為止,恐怖組織哈馬斯一共釋放了105名以色列人質。對於這些人來說,這一段厄運雖然結束,但是心靈上的創傷卻難以治癒。
泰國人質講述被綁架經歷:「以色列人更慘」
兩名被哈馬斯釋放的泰國人質在返回家鄉之後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講述了那段不見天日、生死未卜的經歷。
巴黎發生持刀襲擊事件 一名德國遊客死亡
12月2日晚發生在巴黎埃菲爾鐵塔附近的持刀襲擊事件,已經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死者係德國國籍。法國和德國政界高層對這一起有著伊斯蘭極端主義背景的恐怖襲擊予以譴責。
歐盟外交代表呼籲以色列「不要被憤怒吞噬」
在訪問以色列期間,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表示「可以理解」以色列的憤怒,但希望他們不要「被憤怒吞噬」。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強調,不能將平民傷亡視為「附帶損失」,而大規模疫病和飢荒在加薩已是無法避免了。
"真實報導":哈馬斯恐襲行動 幾大媒體事先並不知情
各大媒體何以在哈馬斯恐怖襲擊的第一時間就能獲得現場圖片,難道他們事先就已得知恐襲計劃。親以非政府組織"真實報導"上周對幾大媒體提出的指控,一時引起極大轟動。現在事態終於有了轉機。
通貝裡再次表明支持巴勒斯坦引發爭議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大規模環保示威集會上,瑞典「環保少女」通貝裡再次表達了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立場。此舉招致許多參與者的不滿和憤怒。
中東硝煙再起:2023年以哈戰爭大事記
自從10月7日極端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殘暴的恐怖襲擊後,中東地區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哈馬斯稱中國有意倣傚攻台 解放軍將領駁斥
哈馬斯領導人日前聲稱,中國從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的突襲中受到啟發,有意倣傚其做法突襲台灣。解放軍中將何雷周一駁斥稱,中國是大國,「怎能夠傚法武裝組織」。
哈馬斯恐襲:外籍受害者多為泰籍外勞
以哈衝突不僅造成中東局勢震蕩,也震驚泰國。這個東南亞國家有數以萬計的客籍工人在以色列工作,也是此次哈馬斯襲擊中死亡和被挾持人數最多的國家。
哈馬斯恐襲中失蹤德國22歲女性已死亡
22歲的德國女性沙妮‧路克的母親表示,以軍方告知她,女兒已死亡。她估計女兒可能是在哈馬斯恐襲中被擊中頭部。這位母親表示,雖然是可怕的消息,但至少現在知道了情況,"至少女兒沒有承受痛苦"。與此同時,以色列逐漸推進在加薩地帶對哈馬斯的地面攻勢。
以哈衝突:國際法的界限在哪裡
極端伊斯蘭恐怖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後,以色列展開反擊並封鎖加薩地帶,還可能考慮進行地面進攻。哪些行為觸犯了國際法,而哪些行為將構成戰爭罪?
中國再度對巴勒斯坦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自本月以哈衝突以來,中國第二度表示將向巴勒斯坦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另一方面,聯合國安理會的各個理事國對於以巴議題仍存在嚴重分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強調人道主義停火對於運送援助物資的重要性。
安理會再陷分裂 美俄巴以衝突決議草案均未通過
聯合國安理會周三(10月25日)再次未能就巴以衝突達成決議,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提交的兩份草案均未獲通過。美國指責俄羅斯在未進行磋商的情況下 「惡意」提出決議草案,俄羅斯稱美國的草案「政治化」。
以哈戰事持續 德外長:打擊恐怖主義才能帶來和平
以色列軍方稱,對400餘個恐怖主義目標進行了空襲,並打死多名哈馬斯指揮官。與此同時,從加薩地帶向以色列的火箭彈襲擊仍在繼續。哈馬斯暴力劫持的200餘名人質中,再有兩人獲釋。
猶太人在德國:擔憂暴力
極端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在以色列的恐怖活動也直接影響到海外的以色列人和猶太人。他們擔心在歐洲也會受到哈馬斯及其支持者的暴力。
拜登:以色列再次佔領加薩將是大錯誤
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假如以色列再次佔領加薩,那將是大錯誤。以色列駐美國和聯合國大使回應稱,該國並不想要佔領加薩。與此同時,巴勒斯坦官方通訊社報導稱,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表態與哈馬斯的政策行為劃清界限,但之後報導更改了措辭。
中以混血女孩被哈馬斯綁架後: 母親求助、網路爭議
在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中,哈馬斯綁架了數百名以色列平民。其中一名25歲女性的命運在中國引起關注。女孩的華裔母親向媒體發出求助呼籲,卻在中國網路上遭到白眼。
客座評論:巴以衝突,何以為家?
隨著哈馬斯極端主義分子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襲擊以及以色列的的全面反擊,整個世界陷入空前震驚與分裂。鑑於中東局勢稍有不慎可能進一步激化,且引發各種人道主義災難,因此必須同時審視歷史與現實、釐清該地區爭執焦點及世界幾大代表性國家或區域的基本態度。
哈馬斯恐襲:以色列誓言要敵人「付出代價」
伊斯蘭極端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以色列宣佈全面封鎖加薩地帶,並對哈馬斯進行反擊。以哈衝突持續多日,各界擔憂加薩陷人道主義危機。
中東多國出現反以色列集會 歐洲反猶情緒升溫
極端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襲後,中東多國民眾上街抗議,聲援巴勒斯坦。與此同時,一些歐洲國家的安全當局表示,歐洲的反猶情緒升溫趨勢。
策劃襲擊以色列 哈馬斯指揮官何許人也?
策劃襲擊以色列的哈馬斯軍事首領德伊夫是以色列頭號通緝犯,曾躲過七次暗殺。他從不公開露面,迄今只有三張照片流出,據稱他不使用智慧型手機。這名藏在暗處的哈馬斯指揮官究竟是何許人也?
客座評論:北京對待哈馬斯的模式
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北京在這次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的表現,基本上是繼承了處理烏克蘭戰爭的模式。雖然有不少背景上的不同,但 不管如何,北京的表現,凸顯當前民主陣營與威權、獨裁政權陣營的緊張與對立。
哈馬斯恐襲以色列:中方確認3名中國公民喪生
哈馬斯上周末對以色列發動恐怖突襲,無差別殺害平民。中國外交部12日確認有3名中國公民在衝突中不幸遇難。
聯合國稱國際法禁止「全面封鎖」加薩地帶
以色列軍方稱要全面封鎖加薩地帶,斷電斷水斷氣斷食物供應。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稱國際法禁止對一個地區實施全面封鎖。世界衞生組織呼籲建立人道走廊。哈馬斯表示,戰鬥結束前,不會就人質事宜進行談判。
專家:中國"零敵人"政策經受現實考驗
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後,以色列空襲加薩地帶。中國外交部呼籲各方克制,重申兩國方案是根本出路,並表示中國是以巴共同的朋友。然而,以色列並不認同這一表態。中國再次陷入地區衝突的交叉火力之中。
以巴衝突更新:納坦雅胡说戰爭「需要時間」
以色列總理在多年來最致命的襲擊爆發後誓言對哈馬斯進行報復。美國正在與該地區大國埃及進行對話,以緩解這場危機。德國之聲為您帶來最新消息。
哈馬斯火箭襲擊以色列 以軍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巴勒斯坦極端主義武裝組織哈馬斯周六突然向以色列發射了多枚火箭彈,造成了大量死傷。以色列表示,「哈馬斯犯下了嚴重錯誤,對以色列發動了戰爭」。德、法、美等國對 「恐怖襲擊」進行了譴責。
突擊搜查媒體 NewsClick事件震動印度新聞界
印度執法部門對記者動用反恐怖主義法,最新例子是對新聞網站NewsClick進行的突擊搜查。理由是該網站與中國有著密切聯繫。
阿富汗外長:絕不允許阿境內出現破壞中國安全的活動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代表向中國承諾,將對中國的安全威脅視為對自身的威脅,絕不允許在阿富汗境內出現任何破壞中國安全的活動,也會保障在阿中國人的安全。
印度警方逮捕批評性新聞網站工作人員
周二晚,新德里警方對多名記者的住所進行了突擊搜查,新聞網站NewsClick的編輯和管理人員被捕。此前《紐約時報》曾披露該網站從一個親中國的商人那裡獲取資助。與此同時,印度反對派和國際非政府組織對莫迪執政之下印度新聞自由狀況的惡化提出批評。
德國漢學家新疆報導繼續引發爭議
德國兩位知名漢學家前往新疆參觀後發表文章。《南德意志報》引述多名漢學家予以嚴詞批評。
德國漢學家新疆表態引爭議
德國兩位知名中國問題研究者9月11日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新疆局勢在走向正常化。該評論在中國問題專家中引起震驚和質疑,被指是在淡化中共在新疆對少數民族犯下的人權罪行,為其做辯護。
策劃在德實施恐怖襲擊?多名極端伊斯蘭嫌犯被捕
德國聯邦檢察署稱,發現一個疑似恐怖組織,並逮捕七名嫌犯。同時,在荷蘭另有兩名同屬該組織的嫌犯被捕。他們涉嫌在德國探查襲擊目標和地點。
無人機襲擊莫斯科 俄方指烏克蘭發動恐襲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本周二(5月30日)清晨遭到無人機襲擊,俄方稱烏克蘭對其發動「恐襲」。本周二,烏克蘭首都基輔再次遭到俄羅斯新一輪大規模空襲。
俄羅斯指責「破壞分子」在邊境州搞恐襲
與烏克蘭接壤的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境內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俄羅斯當局指責烏克蘭「破壞分子」入侵俄羅斯。基輔方面對此予以否認。由俄羅斯公民組成「俄羅斯自由軍團」等組織聲稱對別爾哥羅德州的襲擊事件負責。
巴黎奧運會:缺席者應該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
烏克蘭政府不希望本國運動員與俄羅斯人同台競技。但是一些人認為,這是發出錯誤的訊息,可能將國際體育賽場拱手讓給俄羅斯的宣傳機器。烏克蘭奧運冠軍譴責奧委會主席「允許恐怖分子參加國際活動」。
經典射擊游戲中暗藏俄烏戰爭玄機
儘管大多數外媒在俄羅斯遭到封鎖,但該國對電子游戲還沒有審查制度。在經典射擊游戲《反恐精英》(Counter-Strike,也稱《絕對武力》)中,一家芬蘭媒體暗藏了有關烏克蘭戰爭的訊息。
國際媒體評述伊拉克戰爭20周年
20年前,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進伊拉克。這場在當時得到美國民意支持的戰爭推翻了獨裁者薩達姆,但是卻並沒有找到作為開戰藉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民主和穩定。德國之聲為您摘編了美、英和阿拉伯媒體對這場戰爭的回顧和總結。
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發生大爆炸 數十人喪生
巴基斯坦當局表示,一次疑似自殺式襲擊造成至少數十人喪生、上百人受傷,大多數傷亡者是警察。人們擔心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巴基斯坦塔利班已宣佈對襲擊事件負責。
大屠殺遇害者紀念日 東耶路撒冷發生致命襲擊
以色列警方稱,一名巴勒斯坦槍手1月27日在耶路撒冷一座猶太教堂外開槍,造成7 人死亡、3 人受傷,「這起槍擊事件是「我們近年來遭遇的最嚴重的襲擊事件之一」。
巴黎槍擊案後續: 庫爾德人抗議 嫌犯被送精神病院
在巴黎庫爾德人社區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傷亡之後,警方已將嫌疑人移送至精神病院。周六,在庫爾德人舉行的抗議活動現場,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
涉嫌策動政變 25名「帝國公民」被逮捕
德國聯邦檢察機構宣稱,警方周三發動的大搜捕行動中,共有25名恐怖主義嫌疑人被逮捕。他們涉嫌發動武裝政變,推翻德國現行民主體制。
歐洲議會宣佈俄羅斯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歐洲議會23日通過決議,認定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作為,顯示她是「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這是由歐洲議會作出的決定,但這個標籤的實際效用仍然未明。
基輔市長:「二戰以來最糟的冬天」
基輔市長克裡琴科說,這個烏克蘭首都基輔正迎來超過四分三個世紀以來最糟糕的冬天。與此同時,歐洲議會周三將俄羅斯認定為「恐怖主義資助國」,呼籲27個成員國跟進。
英情報首長警告 中俄或與伊朗抱團互助
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週四表示,在獨裁勢力擴張及恐怖組織的威脅上,來自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的重大威脅不斷,三國還有可能幫助彼此擴張實力。對英國而言,這三國分別造成哪些國安問題?
上一頁
第2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