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澳洲挫败恐襲 逮捕5人
澳洲警方逮捕了5名受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影響的少年嫌犯。他們正策劃對墨爾本發動一次恐怖襲擊。
有望脫離「黑名單」 古巴表歡迎
對於歐巴馬計劃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的「黑名單」上去除,哈瓦那表示歡迎,稱其是「公正的決定」。古巴同時表示,自己也是恐怖主義襲擊的受害者。
肯亞:警方被指失職
肯亞加裡薩大學的屠殺持續了約16個小時,近150人遇難。如今,當地安保人員的救援不力遭嚴厲批評。
肯亞:嚴打恐怖分子 全國哀悼3天
加裡薩大學校園屠殺事件震驚了肯亞和世界。肯亞总統肯雅塔發誓要嚴懲對襲擊負責的「青年黨」,而該索馬利亞極端武裝組織則宣佈將進行更多襲擊行動。
襲擊之後 肯亞将繼續反恐
周四,肯亞遭到了「索馬利亞青年黨」恐怖分子的襲擊,將近150人喪生。現在,肯亞方面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實行反恐策略。
肯亞校園大屠殺 傷亡慘重
周四,伊斯蘭武裝分子襲擊了肯亞东北部的一所大學,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據肯亞内政部消息,這場襲擊已造成至少147人喪生。
德國人權專員:中國長期目標應廢除死刑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周三發表2014全球死刑報告稱,雖然世界各國執行死刑的數量減少,但判處死刑的次數卻大幅增加。國際特赦組織認為,中國執行死刑的數字再次多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總合。
突尼斯逮捕20餘名恐襲嫌犯
突尼斯針對外國遊客遭遇恐怖襲擊事件的調查工作有所進展:在全國範圍展開的搜捕行動中,超過20名嫌疑人被捕。
與極端主義組織有染!德國檢方起訴六人
德國檢方周五宣佈,將起訴六名涉嫌與極端伊斯蘭組織有聯繫的男子。其中至少兩人被控計劃加入敘利亞的「伊斯蘭國」。
突尼斯襲擊事件:17名外國遊客喪生
周三,武裝分子對突尼斯一家著名博物館發動襲擊,向遊客開槍並劫持人質。據突尼斯政府消息,17名外國遊客在事件中喪生。
中國駁斥美方說法:反恐法草案未被叫停
美國官員日前透露中國暫停反恐法立法工作。中國外交部周一駁斥美方說法稱,中國反恐法草案的審議仍在繼續,而且將在國家安全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反恐法。
高法:中國2014年以恐怖分裂罪名判處700多人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周四證實,在過去一年裡對712名恐怖主義分子、分離分子以及相關犯罪分子作出了法庭判決。
不來梅策劃恐襲嫌犯仍無蹤影
德國的不來梅大教堂已經成為恐怖分子的潛在襲擊目標之一。
希拉蕊迫於壓力準備公開私人信箱郵件
希拉蕊‧克林頓同意公開自己擔任國務卿時期的電子郵件,以此緩解共和黨人不斷向其施加的壓力。
總統唱高調 企業暗拆台
中國的《反恐法》擬要求外國科技企業向中國當局提供密鑰、並將用戶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招致了美國官方的猛烈抨擊。然而,英特爾、蘋果等一些美國科技企業卻擴大了和中國合作,後者早在數月前就接受了中國的網路安全新規定。
中國稱科技企業無需擔心反恐法
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一表示,中國若想與美國作生意,必須對反恐法草案作出調整。人大發言人傅瑩周三回應稱,中國的反恐法草案不會影響科技企業的正當利益。
歐巴馬批中國反恐法 中國籲美方客觀處理
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一抨擊中國反恐法草案中涉及外國科技企業訊息安全的相關規定。中國外交部周二做出回應稱,有關法案是因應反恐工作的實際需要,希望美國冷靜、客觀對待。
揭秘"伊斯蘭國"的生財之道
"伊斯蘭國"的經濟實力雄厚。它"來錢"的渠道有很多。
不萊梅現恐怖襲擊警報
繼德勒斯登、布倫瑞克之後,本周六德國北部的不萊梅也出現了恐怖襲擊警報。目前,有關這次襲擊警報的背景仍不明朗。
中國制定反恐法 外國企業擔心啥?
中國正在著手制定一部內容廣泛的反恐法案。許多企業認為,今後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做生意可能會更加麻煩。
IS劫持上百名基督徒人質
在敘利亞東北部,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襲擊了多個村莊,佔領了一些地區。據悉還有上百人被其劫持。
「美國沒有和伊斯蘭開戰」
歐巴馬表示,美國並未視伊斯蘭為敵,但反對濫用和扭曲伊斯蘭教義的人。
狂歡也需要勇氣
狂歡節不僅僅是鮮豔的服裝、糖果甜食以及歡樂的歌曲,玫瑰星期一遊行也意味著勇氣,勇敢地向當權者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科隆狂歡節上,不但伊斯蘭批評者被掃進了垃圾桶,而且在伊斯蘭恐怖襲擊者旁邊還生長著一隻鉛筆。曾經一度不準備在狂歡節露面的查理周刊花車,也走在了遊行隊伍的最前頭。
北德最大的狂歡節遊行因恐怖威脅被取消
在德國下薩克森的不倫瑞克,一年一度的狂歡節遊行今年沒有如期而至。因為有恐怖襲擊跡象,活動被臨時取消。
哥本哈根襲擊案:查理周刊事件重演?
兩人喪生、多人受傷、一名嫌犯被擊斃——在過去24小時裡,這一切發生在童話之都哥本哈根。丹麥全國因此進入了緊急狀態。
丹麥首相:哥本哈根槍擊案是恐怖襲擊
丹麥媒體報導,哥本哈根周六發生槍擊案,造成三名警察受傷,一人死亡。這起槍擊案發生在一場有關藝術、瀆神及言論自由的座談會上,據信一名曾發表穆罕默德諷刺漫畫的藝術家是此次的襲擊目標。
德國說唱樂手列入美國恐怖主義黑名單
美國宣佈德國公民丹尼斯‧庫斯珀特為協助「伊斯蘭國」的全球恐怖分子。庫斯珀特曾是說唱樂手,藝名Deso Dogg。
選票要給反恐讓路
原定2月14日舉行的奈及利亞總統及議會大選將推遲到三月底舉行。官方理由:反恐。
巴黎:恐襲之後
法國沙爾利周刊槍擊案以及猶太超市案後一個月,常態似乎輕輕的回到了巴黎。
約旦擴大空襲伊斯蘭國
迄今,約旦只參與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的空襲。在一名約旦飛行員遭伊斯蘭國殺害後,約旦有可能擴大空襲範圍,其中包括伊拉克境內目標。
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增至3萬兵力
北約將加強在歐洲東部的軍事部署,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政策。周五(5日),各成員國國防部長就增強兵力在布魯塞爾會面。
約旦軍人被活活燒死:阿拉伯世界一片嘩然
伊斯蘭國聖戰分子的恐怖統治越來越野蠻,越來越可恨。
約旦處決兩名恐怖分子
約旦飛行員卡薩斯貝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火刑燒死之後,約旦王國採取了報復行動,處決了兩名恐怖分子。
《查理周刊》暫時休刊
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宣佈暫時休刊。下一期雜誌預定在幾周後才會發行。
如果思想沒有外化為行為,就沒有反對它的理由
為使反恐得到法律依據,中國去年推出《反恐怖主義法》草案。不久前,人權組織批評中國出台反恐法律是為了使侵犯人權合法化。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反恐問題專家周遵友博士。
國際社會向日本表達團結 一致抵抗恐怖主義
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殺死第二名日本人質引起日本和全世界震驚。日本首相安倍表示,決不饒恕恐怖主義。
埃及發生多起恐怖襲擊
周四晚間,埃及西奈半島爆發了多起安全部隊遭襲擊事件,至少造成25人身亡。「伊斯蘭國」宣佈負責。
莫斯科調整敘利亞政策
俄羅斯政府邀請敘利亞當局和反對派代表在莫斯科和談。阿薩德的反對者陣營繼續處於分裂狀態,且狐疑滿腹。
塔利班:中國不會擔負調解者的角色
阿富汗媒體曾報導稱,塔利班組織不久前向中國派遣代表團,尋求讓中國在阿富汗和平進程中起到調解作用。但塔利班卻否認了這一說法。
歐巴馬訪印:好心情 好生意
歐巴馬是第一位任期內兩次訪印的美國總統。
中國穆斯林如何看巴黎恐怖襲擊
部分中國的穆斯林表示,西方的言論自由必須有界限,對其他宗教需給與基本尊重。
人權觀察呼籲中國重審反恐法草案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呼籲中國重新審視「反恐法」草案,使其符合國家法標準,保障人權以及個人隱私。
歐盟外長會議:如何反恐?
歐盟外長們在周一(1月19日)聚首,商議如何加強合作反恐,減輕公民對於發生更多恐怖流血事件的憂慮。
期待與恐懼—聖誕節前的西非基督徒
自2011年來,聖誕期間奈及利亞北部的卡杜納已經有100多人死於博科聖地發動的恐怖襲擊,主要目標就是當地少數族群中人數較多的基督教信徒。卡杜納居民沉浸在對聖誕的期待與恐怖襲擊的恐懼的混合氣氛當中。
評論:德國摸黑
拯救於千鈞一髮?鑑於反伊斯蘭組織「Pegida(愛國主義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成員受到謀殺威脅,德勒斯登警方下令周一禁止所有遊行。德國之聲評論員Marko Langer 認為,危險或許暫被消除,但民主制卻受到了損害。
穆斯林世界抗議四起 歐洲反恐措施升級
在血案後,《查理周刊》本周三推出新刊,在法、德等國大賣。新刊繼續以伊斯蘭先知默罕默德為封面人物,這引發了一些穆斯林群體的抗議。
申根區內AK47泛濫成災?
全世界都在問:比利時和法國的恐怖分子究竟是怎樣搞到武器的?
穿圍裙、賣炸雞的希特勒
中國人對黨衛軍、閃電戰和希特勒感興趣並非新聞。然而周五《世界報》的文章發現,中國對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興趣也延伸到藝術、設計領域。
德國之聲採訪:「他們失去控制,因而危險」
德國刑警伊斯蘭主義問題專家阿布—塔姆(Marwan Abou-Taam)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成百上千歐洲「聖戰分子」在敘利亞積累了實戰經驗後,重返歐洲各國;如何有效對之監控,是安全機構面對的一大難題。
比利時當局:「堅定反恐」
比利時政府稱,在韋爾維耶的反恐行動已經結束,安全部隊及時挫敗了一起恐怖襲擊圖謀,顯示了比利時反恐的堅定決心。
上一頁
第19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