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恐怖襲擊
恐怖活動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蕩社會為主要目的,並以宗教或政治為主要訴求。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對稱作戰方式。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印尼總統稱抗議者為「叛國者與恐怖分子」 並宣佈重大讓步
由一名摩的司機死亡引發的抗議浪潮不斷升級,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譴責一些抗議行為已經「已接近叛國與恐怖主義」。不過他也宣佈了一些讓步,同時取消前往中國參加「9‧3閱兵」的行程,以應對國內局勢。
印度和巴基斯坦能否解決印度河水資源爭端?
海牙常設仲裁法庭就印巴之間至關重要的水資源共享條約做出裁決:印度應「讓河流流淌」供巴基斯坦使用。新德里方面對此仍不以為然。這兩個鄰國之間圍繞水資源的爭端是否已成死結?還有別的出路嗎?
德國總理:「以色列在替我們干髒活」
德國總理梅爾茨在接受德媒採訪時非常直接地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稱以色列軍事進攻伊朗,是在替整個西方世界「干髒活」,德國也是伊朗恐怖主義政權的受害者。他表示,對以色列方面的勇氣懷有最大敬意。
12國公民被禁入境美國 洛杉磯奧運會運動員例外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簽署了一項針對12個國家的旅行禁令,稱此舉是為保護美國人不受「外國恐怖份子」及其他國安和公共安全威脅所影響。此前,科羅拉多州曾發生非法居留者襲擊示威活動。
兩座橋樑接連垮塌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爆炸「恐襲」
俄羅斯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區數小時內發生兩起橋樑垮塌、列車墜毀事件,造成多人死亡。俄羅斯官員指責烏克蘭炸毀了橋樑。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 巴軍方已授權行動
今年4月克什米爾發生印度遊客遇襲事件,導致印度和巴基斯坦緊張局勢升溫。印度週三凌晨向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射飛彈,宣稱要「精準打擊」武裝恐怖分子。巴基斯坦政府已授權軍方採取相應行動。
斷水、驅逐:克什米爾恐襲後印巴關係急劇惡化
作為對克什米爾發生的血腥暴力襲擊的回應,印度政府暫停了與巴基斯坦就共同利用水資源達成的協議。伊斯蘭堡政府則警告道,印度如果「斷水」,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法國周六發生「伊斯蘭恐襲」 一人喪生
一名阿爾及利亞男子周六在法國刺殺一名葡萄牙人,法國官方宣佈此次事件為「伊斯蘭恐怖襲擊」。
《查理周刊》遇襲十周年
2015年,法國《查理周刊》因刊登諷刺先知穆罕默德漫畫遭恐襲,12人死亡。今年迎來十周年紀念之際,新聞價值、言論自由,嘲諷和「侵犯」的邊界再次成為討論焦點。
全球近十年驅車恐襲事件
近年來,利用車輛對人群進行無差別襲擊越加頻繁出現,恐怖組織和個人常常使用此種使用實施襲擊並製造恐慌。以下是全球近10年來發生的車輛衝撞人群恐襲事件。
聖誕市場襲擊案 馬斯克要求德國總理辭職
馬格德堡聖誕市場襲擊案發生後,大洋彼岸的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發帖要求德國總理肖爾茨立即引咎辭職,並稱他是「無能的白痴」。與此同時,肖爾茨則在襲擊現場發表講話,強調要徹查這起令人震驚的案件。
德國聖誕市場發生襲擊案 至少5死200傷
12月20日晚間,一名沙烏地阿拉伯裔移民駕車衝入德國東部馬格德堡市中心的聖誕市場,造成至少5人身亡、200餘人受傷。初步調查顯示,襲擊者是一名反伊斯蘭人士,2006年移民來到德國,其正式職業是心理醫生。
德國聖誕市集上 人們覺得安全嗎?
德國各地的聖誕市集每年吸引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但在2016年柏林聖誕市集發生過恐怖襲擊事件後,來到這裡歡度聖誕季的人們懷著怎樣的心情?
美攝影家在柏林辦展 批以色列「種族滅絕」引發爭議
言論自由的界限在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圍繞中東衝突,這一爭論再次點燃。出身猶太家庭的美國攝影藝術家戈爾丁在柏林個人展開幕式上指責以色列「在加薩實施種族滅絕」,在德國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
上合會議期間 巴基斯坦限制中國人出行
上周日(10月6日)卡拉奇國際機場附近發生導致兩名中國工程師死亡的襲擊事件之後,巴基斯坦當局計劃在下周舉行的上合組織會議期間限制中國公民的出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預計將在會議前抵達伊斯蘭堡。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恐怖襲擊當日
一年前,以色列經歷了近代史上最嚴重的大屠殺。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從加薩對以色列發動突襲,造成約 1200 人死亡。這起事件至今仍影響著數百萬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以下是這一天的快速回顧。
憲法法庭:聯邦刑警局的秘密監控部分違法
德國聯邦憲法法庭做出裁決稱,在打擊暴力和恐怖主義的行動中,聯邦刑警局存在違憲行為,因此,相關的法律必須予以修正。
慕尼黑警方在以領館前擊斃一名涉嫌伊斯蘭主義者
德國警方本周四(9月5日)早上在慕尼黑市中心擊斃一名在以色列領事館附近開槍的男子。這名波斯尼亞裔的奧地利男子可能是一名伊斯蘭主義者。這起事件與1972年9月5日發生的慕尼黑奧運村襲擊事件有關聯嗎?
法國南部猶太教堂外發生爆炸 疑為恐怖襲擊
法國南部一座猶太教教堂外,兩輛汽車被人縱火,引發爆炸,造成一名警察受傷。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年發生了887起反猶太主義行為,是2023年同期的近三倍。
俄羅斯:庫爾斯克核電站發現彈片 多地啟動反恐行動
俄烏雙方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的交戰持續,國際原子能機構就當地核電站受到的威脅表達關切。俄方稱烏方行徑將全球整個核工業置於危險當中,並宣佈在多地啟動反恐行動。
參與策劃泰勒‧斯威夫特恐襲案第三名嫌疑人在維也納被捕
由於存在恐襲威脅,原定在維也納舉行的三場泰勒‧斯威夫特演唱會被臨時取消。奧地利內政部長周五表示,第三名嫌疑人在維也納被捕。三名嫌疑人都曾宣誓效忠激進的聖戰組織 「伊斯蘭國」。
美國取消9/11陰謀策劃者的認罪協議
美國取消了與9/11事件策劃者及兩名同謀的不久前簽署的認罪協議。國防部長奧斯汀撤銷了終身監禁協議,並將死刑重新列為可能的判決。
美國同「911」主謀達成認罪協議
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的幾名主謀已經在美國關塔那摩監獄被關押多年。現在這起長期懸而未決的案件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美國和上述被告達成了認罪協議。
以色列:哈馬斯軍事首領戴夫已身亡
以色列軍方8月1日發表聲明稱,現已證實哈馬斯軍事首領戴夫7月中旬死於精準空襲。以色列譴責戴夫應對「謀殺數千名無辜平民」負責。7月31日,哈馬斯稱,其政治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遭以色列空襲身亡。
哈馬斯稱其政治領導人哈尼亞遇襲身亡 北京譴責
哈馬斯稱,其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哈尼亞遇襲身亡。北京表示「堅決反對並譴責暗殺行為」。與此同時,以色列稱打死一名真主黨指揮官。兩起事件令中東緊張局勢加劇。
美國調查中國禁藥醜聞 國際奧委會嚴重不滿
中國遊泳隊興奮醜聞引發爭議後,美國司法部門開始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展開調查,而此舉顯然令國際奧委會大為不悅。
白俄羅斯與中國漸行漸近 後果會怎樣?
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與該國近日與中國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之間是否存在聯繫?白俄羅斯為何參加上合組織?
德語媒體:「北京、莫斯科、明斯克軸心」
中國與白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位置就在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附近。這引發德語媒體的關注。
中國士兵抵達白俄羅斯參加反恐演習
剛剛加入上合組織的白俄羅斯正在深化和中國軍事合作的力度。白俄羅斯國防部宣佈中國士兵於周六抵達白俄羅斯,參加從7月8日至19日的聯合反恐演習。
上合會議普習再同框 逐鹿中亞共面西方
短短不到2個月,普丁與習近平二度會面,這次在哈薩克斯坦,兩人重申中俄友好,且都參與上合組織峰會。專家認為,對普丁而言,會議主要彰顯他「並不孤單」的形象。對習近平而言,則展現北京對中亞及全球南方的影響力。
外國人發帖美化恐怖主義將更容易被德國驅逐
德國政府正在推動降低外國人被驅逐出境的門檻:今後,外國人在社群網站上哪怕發一條贊同、美化恐怖主義的帖子就可以被驅逐出境,而無需經過刑事定罪。
2024歐洲盃:德國已執行83萬次邊境檢查
德國聯邦警察局局長表示,2024歐洲盃期間,已有603人因輕微和重大違法行為被捕。因歐洲盃而實施的邊境檢查將持續到7月19日。
中國興奮劑事件 國際奧委會力挺WADA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處理中國 23 名游泳運動員藥檢呈陽性事件的爭論中,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表示支持該機構。本周五(4月47日)接受法新社採訪時他表示:「我們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和相關規定充滿信心,該機構遵守了他們的規定。」
報告出爐:UNRWA有中立問題 無涉恐證據
以色列指控部分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與工程處(UNRWA)援助人員是「恐怖分子」,促成對該機構中立性的獨立審查。審查小組表示,以色列沒有提供證據支持這一指控。
法俄防長通話 疑似各說各話
俄羅斯國防部4月3日表示,俄法兩國防長當天應巴黎方面的提議進行了通話,討論了烏克蘭問題談判的可能性。不過,法國方面否認了願意就烏克蘭問題開展談判的說法。在莫斯科恐襲案問題上,兩國防長也難取得共識。
巴基斯坦警方逮捕恐襲華人嫌犯
巴基斯坦警方在突擊行動中逮捕了逾10名嫌犯,他們涉嫌與上周發生的自殺式恐襲相關,這起事件造成多名中國公民死亡。中國駐巴大使促巴方加快案件偵辦,加大反恐力度,保護中國在巴人員和項目的安全。
俄外交部喊話烏克蘭:涉恐襲案 交出安全局長
俄羅斯外交部要求烏克蘭引渡包括烏安全局局長在內的多人,因為他們與俄羅斯境內發生的恐襲事件相關。烏安全局回應反擊指出,俄羅斯的要求是來自於恐怖主義國家本身。
恐襲之後,俄羅斯的塔吉克人面臨歧視
在莫斯科附近的音樂廳遭遇恐怖襲擊之後,俄羅斯的許多中亞裔人,尤其是塔吉克族人,面臨著變本加厲的仇外情緒。一些俄羅斯政界人士還呼籲限制移民。
奧運安保壓力山大 法國懇請外國軍警幫忙
法國內政部表示,已經向46個國家詢問是否願意派遣總共2185名警察來協助今年夏天巴黎奧運會的安保工作。巴黎上一次承辦奧運會還有追溯到整整一百年前的1924年。組委會擔心,奧運期間有可能遭受極端分子的襲擊。
白宮發言人:俄官員是「肥料推銷員」
俄羅斯調查人員暗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與ISIS-K聲稱負責的莫斯科郊外音樂廳襲擊事件有關,美國稱這是「無稽宣傳」。
莫斯科襲擊影響普丁在俄國內的形象嗎?
已導致139人喪生的莫斯科襲擊事件後,俄羅斯維護國內安全的能力受到質疑,而普丁更是在事先無視西方的警訊。然而,他在俄國內的形象會有所損害嗎?
巴基斯坦發生恐怖襲擊 五名中國人喪生
周二下午,巴基斯坦境內中方承建的一個水電站工地附近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中共有七人喪生,其中包括五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
「伊斯蘭國」死灰復燃 部分歐洲國家提高戒備
伊斯蘭極端分子隨時都有可能會在歐盟境內發動恐怖襲擊,歐盟各國也一直都對恐襲威脅保持高度戒備。不過,莫斯科發生恐襲事件之後,只有法國提高了恐襲警報級別。
中國網民怎麼看莫斯科試圖將恐襲「栽贓」給烏克蘭?
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襲事件是誰干的?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微博上轉發「恐襲事件嫌疑人企圖向烏克蘭方向逃脫」的帖子,招致中國網民幾乎一邊倒地反對「栽贓」烏克蘭。不過,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表示「莫斯科恐襲應該不是美國干的」,也被一些粉絲罵。
俄全國哀悼 遭襲音樂廳將被重建
莫斯科近郊一音樂廳發生恐襲事件後,俄羅斯將3月24日定為全國哀悼日。此外,俄羅斯情報部門承認,確實收到美方提供的關於首都可能發生恐怖襲擊的訊息。
俄稱再奪一村 暗指烏克蘭和恐襲有關
俄羅斯本周在俄烏戰場上捷報頻傳。此外,針對周五晚間的莫斯科音樂廳恐襲事件,俄羅斯總統普丁和該國聯邦安全局都暗示了烏克蘭的「痕跡」。
莫斯科恐襲案:西方多國亦表哀悼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已經宣佈對3月22日晚間的莫斯科音樂廳槍擊案負責。據俄官方統計,此案至少造成133人身亡。儘管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美國、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依然譴責了這起恐怖襲擊並對遇難民眾表示哀悼。
西方不亮東方亮?塔利班靠近地區鄰國
塔利班政權在國際上並不受認可,但與阿富汗鄰國的外交關係卻在不斷擴展,其中也包括中國。中心內容是貿易前景以及打擊伊斯蘭國。
被通緝30年的恐怖分子為何能一直藏匿柏林?
在加拿大調查記者使用人臉比對軟體找出其逃匿蹤跡後,被警方通緝了30餘年的德國前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旅」女成員柯萊特上周在柏林落網。近日,德國媒體對柯萊特藏匿和被捕的細節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巴黎裡昂火車站發生持刀砍人事件
法國警方表示,巴黎裡昂火車站周六發生持刀傷人事件,三人受傷。警方稱,該起襲擊案似乎與恐怖襲擊無關。
上一頁
第1 頁,共3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