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活在上個世紀的川普
2019年5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薩爾布呂肯報》以"中國不是狂野西部"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川普正在當前的美中貿易爭端中火上澆油。
"美中貿易爭端現在進入了新回合。2018年7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就將矛頭對准了'中國製造',試圖通過懲罰性關稅迫使北京進口更多的美國商品,並向美國企業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
"但是川普用了狂野西部的方法,將槍口抵在了中國人的胸口。這種方法是不會奏效的。面對中國文化,施壓的做法並沒有太大作用。習近平主席必須在本國民眾面前保住面子。畢竟,中國將自己視為大國,不能給人造成向恐嚇屈服的印象,而是會在爭端中奉陪到底。中國將會至少堅持到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即便不考慮上述因素,川普现在也已經輸了。貿易爭端正在傷害美國經濟,美國民眾馬上就能體會到這一點。以為美國政府佔有優勢的想法也是錯誤的:多年來,中國都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也就是最重要的資助者。北京目前還沒有打出這張王牌。"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川普的荒誕倒退"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川普想要通過貿易戰將紡織業、家具業、玩具業搬回美國,這種想法非常不理智、非常愚蠢:
"美國總統在這場爭端中已經有過許多愚蠢的言論,這一條大概是最蠢的。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5400億美元商品,這是因為美國本土無法生產或者是無法以合理的成本去生產這些商品。將紡織業等產業搬回美國的想法,非常荒誕,而且非常不理智。如今的國際產業分工,給新興工業國家帶去了上億工作崗位,促使其社會發展水準上升,而且也通過降低物價提高了發達工業國家的生活水準。勞動分工是好事,不是壞事。
"這並不意味著全球化就沒有冷酷的一面。歐美的一些地區,正在承受產業轉型的傷痛,還得不到政界支持。全球化也在引起恐懼,甚至讓人以為,憑借民族主義和閉關政策,就能讓時代倒退到從前。恰恰在美國,倒退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國人從國外購買如此多的商品,起因可以回溯到上個世紀。當時美國有意識地決定,不再染指那些骯髒的陳舊工業,而是全面轉向服務業與金融資本主義。這也是如今美國需要中國技術來協助建設5G網路的原因之一。
"在這一進程中,美國流失的不僅僅是就業崗位,而且還有眾多技能。如果美國現在想自己生產原先進口的商品,就需要首先重新拾回這些技能。更不用說,美國許多地區正受勞動力短缺的困擾,而且絕大多數美國消費者也不會願意為了'美國製造'斥資2000美元去買一部原本只要10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
"這一切並不是說,中國就無可指摘。也並不是說,中國的貿易夥伴就應該認可北京的高額出口補貼、國家支持的技術掠奪、依靠補貼大肆收購外國競爭者的行徑。現狀必須有所改變,這是無可爭議的。即便像川普这樣的謊言家、經濟政策幻想家成為了當前進程中的領軍人物,上述事實也並沒有錯。問題是,究竟應該作出怎樣的改變。美國總統本應該就此和德國人、法國人、印度人、巴西人共同探討這個問題,而不是試圖倒退回20世紀。"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