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遣返人數突破2萬大關 擴大監督與透明度呼聲高漲
2025年9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2024年,僅在德國杜塞道夫一家機場,就有超過2800人被從這裡遣返出境。這些被遣返的人員要麼是庇護申請被拒,要麼是因為其他原因無法留在德國。
默特‧薩伊姆(Mert Sayim)在德國一家宗教福利救助機構工作。他的職能是為難民和移民提供咨詢和幫助。他的工作內容還包括觀察驅逐出境的現場情況,記錄遣返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當行為。
2022年以來,德國每年遣返的人員數量從近1.3萬增加到超過2萬人。
根據德國聯邦內政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已有1.2萬人被驅逐出境。這也就意味著薩伊姆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了。
在介紹年度觀察報告時,薩伊姆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有一名兒童在接受心臟手術後被驅逐出境。但是手術後必要的康復檢查雖然已經安排好時間,這名兒童卻未能接受檢查就被驅逐出境。薩伊姆希望未來執行機構能夠行事更加靈活,且增加必要的同理心。
年度報告提出了一般性建議:「在驅逐患病人員時,必須逐案審查和監測相關人員在目的地國是否能夠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考慮治療是否是他們個人能夠實現的、負擔得起的和可獲得的。」 如果存在重大健康風險,則必須暫停驅逐出境。
暫停驅逐出境的情況很少發生,即便發生,大多也是出於其它原因。例如,如果被驅逐出境的人行為具有攻擊性,飛行員有時會拒絕起飛。
聖奧古斯丁地區警察局警督安德裡亞‧霍夫邁斯特(Andrea Hoffmeister)對遣返事務相當熟悉。她表示,不會有不惜一切代價的遣返。
她表示,所有參與驅逐工作的同事都接受過培訓,其中一些人還接受了專門的培訓。機場還為被驅逐的家庭和兒童設立了專有房間。
薩伊姆對遣返過程的觀察也只能到登機口,被遣返人員走進登機口之後會經歷什麼,薩伊姆不得而知。所以他呼籲,對驅逐出境措施的監督必須擴大,並從結構上需要得到加強。他同時呼籲提高遣返過程的透明度。
更多內容:難民不斷湧入:德國調整政策 市縣瀕臨極限
他認為應該在聯邦以及州一級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做出具體規定,例如應該允許觀察員監督觀察整個遣返過程。他說:「具體指的是把被遣返人員從他們的居住地接走,一直到整個遣返飛行過程都應該得到監督。」他表示,2008年歐盟已經就此做出了相關規定。
然而,德國無視這項指令,並與其他國家一起推動進一步收緊遣返政策。德國聯邦內政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於7月邀請奧地利、丹麥、法國、捷克和波蘭的內政部長協調他們的工作。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有效的遣返是建立對平衡的歐洲移民政策信心的必要先決條件。」
負責監督驅逐出境的北威州牧師拉斐爾‧尼科德穆斯(Rafael Nikodemus)希望以另一種方式獲得信任:「在這個受保護的領域保持透明度,對所有參與驅逐出境程序的機構都有益。重要的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要就人道主義角度的正當性達成共識。」
尼科德穆斯牧師也感受到了日益加劇的政治壓力和有關移民問題兩極分化的辯論的影響,面臨驅逐出境威脅的人往往會在教堂找到最後的避難所。尼科德穆斯表示,2024年,北威州新增了329個教會庇護案例。此前幾年的案例數要少得多。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