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聯邦議院
德國聯邦議院(Der Deutsche Bundestag)設於柏林,與德國聯邦參議院共同作為德國最高立法機關。作為議會內閣制的國家,德國內閣需由聯邦議院議員組成,故聯邦議院亦為國家政治權力的中樞。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為難民發聲 敘利亞人參選聯邦議院議員
塔雷克‧埃勞斯是首位參選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的敘利亞難民。他對德國之聲表示,雖然德國政界對於難民議題有諸多討論,卻從未問過難民的觀點。
猶太大屠殺紀念日:「反猶主義起於陰謀論」
德國著名猶太人士在聯邦議院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活動上對陰謀論導致反猶主義的危險增加發出警告。
軟硬兼施無用 德議院硬核批評中國人權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和人道主義援助委員會最近舉行新一輪聽證會關注中國人權狀況。與會的大多數專家在中國官方看來是「頑固反華分子」。委員會主席認為,如今必須向中方發出明確的批評。因為之前的「軟硬兼施」已被證明無用。
評論:梅克爾的新冠政策無理且傲慢
梅克爾總理終於在議會宣讀了她的抗疫戰略。遺憾的是,來的太晚,因為定局早就出現。德國之聲評論員Marcel Fürstenau認為,這只能說明政府對立法機構缺乏尊重。
宛如中學課堂!梅克爾發言頻頻被打斷
德國政府出台了新一輪嚴格的防疫措施。10月29日在聯邦議院,梅克爾對此表態,結果遭到在野的民粹主義政黨選項黨(AfD)各種干擾,以至於聯邦議院議長不得不出來維持秩序。
德國議會人權委員會會見台灣駐德代表
德國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周一與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會晤。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人權委員會本應在今年9月到訪台灣。
聯邦議院防疫新規:議員必須戴口罩
迄今為止,聯邦議院只是建議議員們佩戴口罩,很多議員對此建議也並不採納。但從本周二起,佩戴口罩將成為所有議員的義務。
梅克爾:中國惡劣而殘暴地對待少數民族
在聯邦議院就財政預算展開的一般性辯論中,德國總理梅克爾為政府的防疫政策進行了辯護。在談及對華政策時,梅克爾以異乎尋常的強硬措辭,譴責中國「惡劣而殘暴地對待」少數民族。
孔子學院若關閉 德國人去哪裡學中文?
德國自民黨正在醞釀提案,要求德國高校盡快結束與孔子學院的合作,以擺脫中國的政治影響。不過,在一些德國學生以及學術界人士擔心,德國難以在短期內打造自主的中文課程、中國知識培訓,以填補孔子學院留下的空缺。
專訪:強化「中國能力」 擺脫對華依賴
德國是否會效仿美國,大規模限制孔子學院的運作?德國又應當如何既擺脫對北京依賴、又構建自主的中文教學、中國問題研究體系?德國聯邦議會自民黨團正就此籌備一份提案,牽頭起草的議員布蘭登堡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
Wirecard醜聞:德在野黨要求設議會調查委員會
電子支付服務商Wirecard一度籠罩在成功光環下:梅克爾曾在中國訪問時著力推薦它;該企業亦曾躋身達克斯。然而那是假象,數月前Wirecard破產。德國各在野黨達成一致,要求設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醜聞背景。
國會大廈遭衝擊 觸及德國政壇敏感神經
極端示威者周六衝擊德國國會大廈後,德國朝野各大黨派都紛紛譴責。尤其是部分示威者還手持當年的帝國旗幟,更是觸動了德國政界的敏感神經。德國聯邦總統則表彰了隻身阻擋幾百名極端分子的三名柏林警察。
王毅訪問德國 多名德國議員要求強硬對華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外長即將抵達德國。從兩國的官方表態來看,王毅將在德國受到熱烈歡迎。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的三名議員則警告德國外長馬斯,中國已經喪失了「成為值得信賴之夥伴的資格」。
聯邦議院過於龐大 選舉法急需改革
德國聯邦議院是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議會。議會規模不斷擴大,費用也會越來越高,為了逆轉這一趨勢,德國對選舉法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然而,縮減議會的問題卻被政界一拖再拖。
聯邦議院立法禁止煙草廣告
7月3日是聯邦議院暑期休會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但需要討論的議案卻仍有很多,在追加預算和養老金等議題之後,爭論已久的煙草廣告禁令也終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一錘定音!德國議會通過基本養老金
聯邦議院在新冠危機期間對基本養老金進行了表決,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訊號。除了基本養老金議題之外,聯邦議院還就新舉債數千億歐元進行辯論。
德國政府:通過對話為香港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周五,德國聯邦議院就「港版國安法」議題進行了一個小時的辯論。在德國政府如何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地位受損以及香港人權受威脅的問題上,黨派之間存在分歧。同一天歐盟也做出「嚴重關切」的表態。
對北京太軟弱? 德議會討論香港國安法
德國對於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的回應相當克制,僅重複呼籲中方尊重香港高度自治。反對派議員批評德國政府不夠強硬,更指名總理梅克爾和外交部長馬斯表明立場。德國聯邦議會將就此展開討論。
萊比錫歐中峰會前景未知
德國人權捍衛者要求柏林政府在今年秋季舉行的歐中峰會期間不要忽略中國的人權劣跡。而新冠疫情背景下,峰會能否舉行、討論哪些內容,目前還都是未知數。
評論:德國民主制生命力旺盛 疫情時期亦然
團結一致抗疫數星期後,政界開始彼此攻頇,聯邦總理批評州長。記者Volker Witting指出,爭論重返議會,是好事情。
新冠危機 德國議員放棄年度加薪
德國聯邦議會的議員薪金通常都會在每年7月1日自動上調。不過,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工薪階層都面臨收入減少甚至失業的威脅,此時議員加薪就顯得不合時宜。現在,聯邦議會各黨派都表示,願意放棄本年度的加薪。
綠黨難民議案未獲議會多數
希臘難民營出現人道災難,為此,德國綠黨在聯邦議會提交一份議案,要求允許5000難民前往德國。不過,該議案未能通過表決;社民黨議員也投票反對。
房租太高 德國繼續猛踩「租金剎車」
德國聯邦議院周五作出決定,德國國內2015開始實施的租金上漲禁令延長至2025年底,並且某些規定會更加嚴格。
聯邦議院辯論德國是否應採用人臉識別技術
車站、機場或地鐵車廂內,監視攝影器早已司空見慣。不過,在德國,它們迄今尚未用於在即時裡與既有資料庫作對比。聯邦議院舉行辯論,是否應改變這一點。
防議員「過勞」 德國議會取消夜間馬拉松會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聯邦議院今後將不會再舉行夜間會議。直接原因是不久前有兩名議員因「撐不住」而在議會大廳裡暈倒,引來各界對議會「非人」工作時間的批評。
德語媒體:不值一駁的論點
聯邦議院上周討論了香港局勢,就是否應當公開支持香港民主運動,議員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德議院討論預算草案 來年仍不舉債
德國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經通宵達旦磋商,確定了明年的財政預算。在不舉債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預算金額。
「克制何在?」
仇恨、追獵、威脅。數天來,德國國內發生多起政治家遭謾罵、集會受衝擊事件。政界人士對言論自由受限的憂慮增加。
為什麼德國與台灣沒有建交?
德國聯邦議會網站上的一則民眾請願書,近日引發台灣媒體關注。請願者質疑德國政府為何只承認侵犯人權、破壞人權的北京政權,卻至今不承認早已實現民主化的「另一個中國」——台灣。聯署人數目前已突破了5萬,這意味著聯邦議會必須盡快做出回應。
軟硬兼施 中國如何對德國議員施壓
德國聯邦議員在一些敏感的中國議題上屢屢受到北京方面的施壓。相關議員呼籲,梅克爾本周訪華時應當明確向中方提及這個問題。
德國多個政黨在梅克爾訪華前為香港發聲
德國總理梅克爾本周訪問中國前,議會多個黨派的外交政策發言人紛紛呼籲總理,在北京與中共領導人談論香港危機。而且德國代表團濃重的經濟色彩也引起批評。
德國議員中國行受阻後續 北京指責「炒作」
德國聯邦議會數字化議程委員會、人權委員會訪華計劃受阻一事曝光後,中國方面也做出了回應。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不歡迎「一貫為反華勢力充當政治說客、損害中方利益的人」。德國外交部則「表示遺憾、繼續溝通」。
兩個議員代表團訪華被拒 德聯邦議院向使館抗議
德國聯邦議會院數字化議程委員會與人權事務委員會近期訪華的計劃都因為無法獲得簽證而無法成行。周一,聯邦議院對此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表示了抗議。
德國政界激辯新《勞工移民法》
作為歐盟國家以外的外國人在德國生活工作?這可不簡單。德國並不將自己定義為移民國。然而,現在缺少120萬專業勞工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德國聯邦議院支持聯合國移民公約
聯邦德國議院多數支持聯合國移民公約。聯合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議會黨團共同提交的一份相關議案周四(11月29日)獲得通過。
專訪:聯邦議院討論新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德國聯邦政府人權事務專員科夫勒(Bärbel Kofler)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德方斷然拒絕中國對德國聯邦議員施壓的嘗試,同時,繼續致力於雙邊對話。
評論:馬斯的要求礙難奏效
德國外長馬斯理應抨擊中國粗暴對待維族人。不過,德國之聲中國問題專家馮海因指出,若想有效果,需要歐洲共同發聲。
德語媒體:北京的武器
中國使館指責德國議會討論新疆人權問題,柏林方面應當如何回應?中國對外援助戰略讓非洲國家紛紛陷入債務,這又和西方國家有什麼關係?這些都是德語報刊評論版所關心的內容。
「這是針對梅克爾的一次起義」
柏林無人預見到這次權力政治地震:梅克爾總理的親信福爾克爾‧考德爾(Volker Kauder)不得不將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院院黨團主席一職讓位於「局外人」拉爾夫‧布林克豪斯(Ralph Brinkhaus)。
聯邦議院一般性辯論 難民政策引激烈交鋒
德國聯邦議院關於政府預算的辯論通常成為在野黨們對當局政策的總清算。此次,尤其是難民政策引發激烈爭議。
德國政府危機解除 澤霍費爾為什麼重要?
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光是表達辭職的念頭,就能讓梅克爾緊急與他對談滅火。為什麼他的辭職會對梅克爾總理形成壓力? 這對聯邦政府意味如何?
議院爭議人工流產:做得說不得?
為人工流產做宣傳在德國是禁止的。在網頁上告知這類手術的醫生會受到舉報,但他們認為,相關法律到了應刪除的時候。
簽不簽字?德國社民黨面臨生死抉擇
如果社民黨的基層黨員投票結果是支持在聯合執政協議上簽字,這個老牌政黨就將再次與聯盟黨組成大聯合政府,梅克爾也將第四次出任總理。而如果反對簽字的黨員佔多數,目前民意支持度慘不忍睹的社民黨就將面臨重新大選的風險。
社民黨表決結果即將揭曉,然後呢?
社民黨黨員對該黨是否參加大聯合政府的表決有著引發政治地震的潛力。表決結果「不」或者「是」,分別意味著什麼?
歐洲再啟程::梅克爾要求重整歐盟財政
本周四上午,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聯邦議會發表政府聲明,呼籲對歐盟的財政進行重組。即將出席歐盟非正式峰會的她表示:「我們的歐洲需要踏上新徵程。」
難民家庭何時團聚?聯邦議院延長停辦期
難民家庭團聚一直是德國內政的一個爭議話題。難民何時可以讓家人來德國團聚?在聯盟黨與社民黨就此達成共識之後,議會現在作出了決定。
評論:新德國聯邦議院- 6個黨團,6種觀察
新選議會啟動了工作。6個黨團,擁擠之況,前所未見。記者Jens Thurau對議會首次會議作了觀察,並從每個黨團的視角出發置評。
評論:德國希望重新開始爭論
對於德國來說,這個選舉日是一次清算。右翼民粹政黨首次進入議會,而梅克爾總理則遭受了沉重打擊。德國之聲總編Ines Pohl評論如下。
聯盟黨得票率大跌仍第一 右翼民粹AfD成第三大黨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落下帷幕:現任總理梅克爾帶領聯盟黨以33%的得票率繼續保持第一位置,但支持度大幅下滑。社民黨僅獲得20%選票。右翼民粹主義的選項黨成為聯邦議院第三大政黨。
德國抉擇
約6100萬德國選民周日決定下一屆聯邦議院的席位歸屬。民調顯示梅克爾及其領導的基民盟處於領先地位。最大的懸念是:右翼民粹主義者究竟能有怎樣的表現?
上一頁
第3 頁,共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