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德國汽車工業
汽車工業是德國的支柱工業,德國汽車產業聯合會曾公佈統計,德國每7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與汽車行業有關。
跳轉至下一欄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2025年8月26日
2025年8月26日
德國汽車行業一年內淨裁員五萬多人
2025年8月21日
2025年8月21日
美國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下調至15%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德國車企愁雲慘淡 賓士老總抨擊中國「內卷」
德國車企愁雲慘淡 賓士老總抨擊中國「內卷」
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賓士汽車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將公司利潤下滑歸咎於美國關稅、中國內卷、電動車轉型困難。他認為,中國市場上的降價促銷風氣,正在危害所有參與者。
歐盟砸重金敲定對美貿易框架 川普關稅降至15%
歐盟砸重金敲定對美貿易框架 川普關稅降至15%
經過數個月的談判後,美國及歐盟領導人週日對貿易協議框架達成共識。川普宣佈將汽車等歐洲商品關稅降至15%;歐盟則同意購買超過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採購大量軍武,還會額外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
德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大步前進
德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大步前進
今年上半年,德國電動汽車新註册量大幅增加,德國汽車製造商從中受益尤為顯著。大眾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領頭羊,寶馬名列第二。特斯拉則下滑到第八。
德語媒體:比亞迪的成功秘訣
德語媒體:比亞迪的成功秘訣
上周結束的上海車展仍是德語媒體的熱議話題。《南德意志報》評論稱,德國汽車工業要想奪回霸主地位,新一屆政府必須出台提振措施,以鼓勵技術創新和改善市場環境。《世界報》長篇報導,介紹了中國電動車企業比亞迪成功背後的秘密。
媒體看中國
評論
德語媒體:雙贏=中國人贏兩次?
德語媒體:雙贏=中國人贏兩次?
德國《商報》刊評反對用最低價格承諾方案取代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懲罰性關稅,認為這會讓中國車企賺更多錢、然後進一步投入研發擴大對歐洲車企的技術領先優勢。《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了中日韓三國面對川普关稅時的迥異姿態。
媒體看中國
評論
德語媒體:內憂外患的德國汽車業
德語媒體:內憂外患的德國汽車業
《南德意志報》認為,德國車企已經從「師傅」淪為「學徒」。《法蘭克福匯報》則擔心,德國汽車業正在遭受中國、美國的夾擊。
媒體看中國
評論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德國經濟陷入低迷的五大原因
德國五年來沒有實現顯著的經濟增長,甚至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出現經濟萎縮。長期被視作歐洲經濟的「火車頭」的德國究竟怎麼了?美聯社列出了德國經濟低迷的五大原因。
德國車稱霸印度豪車市場
雖然在本土和中國市場面臨挑戰,德國車在印度的豪華車市場依然表現亮眼。對車廠而言,印度是個策略性市場,且高端車型需求正持續上升。然而,對多數印度人而言,價格親民的本土與其他亞洲品牌車款才是主流選擇。
川普的貿易政策已讓德國汽車巨頭惶恐不安
捲土重來的川普再次呼籲加強美國本土的工業生產,這一背景下,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他可能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感到深切的不安。在目前汽車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寶馬、奧迪、大眾和梅賽德斯應如何應對?
經濟蕭條:德國企業面臨大甩賣?
德國經濟遲遲無法恢復活力,今年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0.2%。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德國,吸引力也越來越低,很多德國企業已經難逃被外資收購的命運。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