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師敗訴 學生言論自由無罪
2008年1月31日科隆最高法院忠於原判
蒂諾‧凱勒是「Spick mich」教師評估網站的三位創建人之一。2007年3月,這個名為「偷看我」的網站已經接受了最少25萬德國學生的匿名評價。從老師的穿著舉止到教學水準,學生們都可以毫無顧忌的在網站上為老師們評分。據奧地利新聞社OTS報導,科隆最高法院最近接受上訴該案的判決結果還是認為,學生有權自由地在網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去年11月一審判決後,一位被評分的中學女教師堅持認為該網站應該撤銷她的個人訊息,而且她和她的律師還要到德國聯邦法院或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繼續上訴。但創建人蒂諾‧凱勒卻表現出安枕無憂的姿態,他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表示,「學生有權利對老師的教學品質作出評價,網站沒有損害她的個人利益。」
放眼望去,德國網路上這樣類似評估各種職業的網站很多。除了上面說到的網站,還有類似「我的教授」、「保險代理」以及「推薦勞工」等職業評估網站。網站上除了有對各行業人員工作情況不滿的評估,當然也有很多積極的評價。
醫生們在憤怒中爆發
該事件曝光後也導致了其它職業評估網站的被評估人紛紛效仿女教師上訴。例如,在名為DocInsider的一個為醫生進行評估的網站上,病人就診後可以在網上給自己的醫生打分。該網站近日就收到了10個起訴指控。
DocInsider的網站類似人肉搜索機器,只要評估者進行簡單的登記註册,通過輸入哪科醫生,以及醫生所在城市,網站就會自動羅列出該城市所有醫生的名單、聯繫方式和地圖。網站的口號是:打建一個醫生傾聽病人心聲的平台。目前,該網站有包括37萬醫生的詳細訊息。在網站開辦前三個月的7000個評價中,大多數都是對醫生的讚揚。
「Spick mich」網站的判決結果證實,DocInsider網站的行為也屬於個人言論自由行為。曾經起訴過位老師評分網站的這位女教師堅持認為,網站侵犯了她的個人權益以及網站對她本人造成了不實的誹謗行為。但負責審理整個案件的女法官卻駁回了她的起訴,因為被告並沒有侵犯控訴人的個人權益,而且網站的宗旨本是在合法的情況下表達個人意願想法的地方。
現在這名女教師寄希望到德國聯邦法院上訴,將她的個人資料從網站上撤銷。網路法律專家米歇爾‧特爾哈格認為科隆法院已經做出判決,看來這位女教師根本沒有機會改變現狀。
言論可以自由, 但有限
問題是在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是不是會存有侮辱或誹謗的嫌疑呢?網路法律專家米歇爾‧特爾哈格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舉例說:「 例如,您在網路上公開抱怨自己無事生非的鄰居,他(她)向您提出晚上音樂聲過大,或是走路聲音太響。類似這樣的情況都屬於事實維權,因此您並沒有損害您鄰居的個人權益。相反如果您在網上公開了您鄰居周末總是只穿內褲在房間的事情,這樣就構成了侵犯個人權益法的行為,因為這屬於鄰居的私人行為,您沒有權利公開。」
現在女教師一直想弄清楚的是,用「酷」和「性感」評價一位教師是不是造成了個人權益損害罪。科隆法院發言人在近日宣判之前向德國電視二台記者表示:「我們保留對Spick mich網站的無罪判決。當然這位中學女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法律上的一切可能繼續上訴直到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作出判決。」
對於「偷看我」的網站來說,從被起訴到今天一年多的時間裡廣告商上門不斷,其間根據該網站統計數據顯示登記註册的網路用戶已經超過50萬。